反思与感悟

《反思与感悟》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改教学课堂上呈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力。通过《反思与感悟》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感觉到全国上下都在组织各种各样的新课程培训学习,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体会。 课程改革的出台,带来了教育教学的一系列变化:学生成了主动者、探究者,不再是被动听课、任凭摆布的角色;教材不再是绝对权威,教师可以选择之,也可以抛弃之;教室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场所,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领悟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联系。这一切都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做一个经常反思的实践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里是共同参与者,教师是首席代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关注学习,有兴趣、有激情地参与探究活动。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

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括或没有的内容有时需要展开或补充。教材取舍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态度,缺少什么就补充什么,甚至调动学生自己去寻找、去探究、去发现。

新课改,给我们许多思考,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实验天地,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教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愉快教学,将令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一提新课改,有人就认为要教学手段现代化,而要教学手段现代化,就非得使用多媒体不可。于是就有教师说什么学校条件差,没有多媒体,没有幻灯机,搞不好新课改;于是就可以看到凡是公开课就用多媒体。诚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但它毕竟只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辅助手段,不可能也永远替代不了课堂教学本身。使用现代化手段并不等同于新课改,新课改也不仅仅是采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那么简单。新课改改的是内涵,是实质,而不是外在形式。只要我们真正把新课改的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即使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样能推进新课程改革。

在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面,我们仅仅是刚刚起步。在许多问题上,跟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还有相当的距离。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础是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的转变。如果教师不转换角色,还把自己置于课堂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即使你从形式上怎样模仿,也只能是邯郸学步。其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前提。没有学生个体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无从说起。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性。而主动性来源于兴趣,来源于对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励他们的自信心。

《反思与感悟》学习心得体会

王海英

 

第二篇:反思与感悟

春天总有生机,总有希望;

秋天总有感悟,总有成熟。

我要用春的手笔,秋的旋律,

把我所热爱的教学事业谱写

成一支动听的歌!

新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验的课堂上呈现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了生命的活力。通过学习《课程的反思与重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对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的认识有了提高,反思了一些问题,现与同行们思考、交流学习体会。

目前,在新课程教学中就存在一些误区:一是一些教师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略了课堂实效性。认为课堂“动”起来了,学生“站”起来了,就是新课程教学;课堂表面不在是以前的满堂灌了,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活”的课堂。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呢?学生除了“闹过”“喊过”,真正收获、积累、感悟的东西很少。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理性的思考,没有把提高课堂实效性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渗透到教育教学行为中去。二是一些教师盲目开展小组合作,把它作为点缀课堂的“一道风景”。认为有了合作才是新课程教学,而忽略了合作的必要性和实效性。教师对学生合作小组缺乏有效的搭配和必要的职责分工,对合作探究的内容缺乏精心策划,对合作的情景缺乏有效的创设和渲染,对合作的评价往往侧重个人。三是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变,一堂课,有的教师又是用多媒体,又是用幻灯机,又是用直观教具等,教师忙个不停,而学生则玩个不息,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实际上是一无所获。四是课堂评价机械单一。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有的教师就是“你真棒”、“好样的”等一些机械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评价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学生也是雾里看花不知谁对谁错。

事实上,我认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教师应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一轮课改过程中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期盼着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让课改远离“浮躁”——实践新课程的反思与感悟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4-08-02 方旭

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新近进入或 不久就要进入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他们到底有多少有效的准备?我们无法把握。如果进入新课程的实施只是响应一种号召,只是记住了关于新课程的一些概念、术语就匆忙上阵,那么新课程的实施质量、效果就要大打折扣,难免会穿新鞋走老路。现如今审视、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浮躁与虚假”的现象。对此,笔者想谈几点反思与感悟

一、别让课堂变“客堂”

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得益于师生关系的蜕变,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学生自主意识得到增强,合作愿望不断提高,探索热情持续高涨,使课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发言不必举手,想说就说;自由离开座位,想动就动??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迫不及待的抢答,安静的教室里人声鼎沸,可这些“热闹”的背后是否有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的因素呢?

的确,“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课堂也“乱”起来了,学生更是“活;”了,老师们决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生怕被扣上“不民主”的“帽子”,视为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因而只能是“客客气气、忍气吞声”了。

其实,民主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自主也不等同于放任自由,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纵。思维的发展和井然的秩序并不是一对矛盾,他们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一个没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孩子们不顾他人地表达自己,有的孩子在混乱的信息中,不知道该先听取哪一些信息而放弃了学习。而在一个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明显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的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真正的课堂。因此,秩序、规矩并不是束缚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罪魁,正相反,它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所有学生学习或平等交流的权利。相信在这样的秩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少一些毛病,多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在实践新课程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别让变了味的“活”、走了样的“动”迷惑了我们的理性,千万别打着“新课程”的旗号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千万别让课堂变“客堂”!

二、迁就、过分的“表扬”要不得

如今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微笑多了,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多了。但是,表扬、鼓励是不是就多多益善?事实上,不分"青红皂白",一堂课充斥着表扬和鼓励,一味地表扬、鼓励就失去其意义了。表扬、鼓励不能成为教师的“口头禅”,把它时刻挂在嘴边,是不是太廉价了。不能为了表扬、鼓励而去表扬、鼓励。遗憾的是,这样的表扬、鼓励,人们可以经常见到。我们看到,在不同地区的小学课堂上,上演着同样一种表扬的情景:某一学生回答问题了,其他同学齐声拍掌若干下,做出整齐的手势,同时高呼"你真棒"。这样的表扬到底有多少作用!是的,应该以表扬、鼓励为主,但为主不等于只能这样。不能“动辄表扬”,要让学生知道教师所表扬的是什么。用不着把表扬、鼓励的话语时刻挂在嘴边,其实,教师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由衷的微笑,一个亲切的关爱动作,其所蕴含的表扬和鼓励常常更加充满感情,起到更好的作用。表扬、鼓励是一种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应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而廉价的、笼统的、不着边际的表扬、鼓励尽管比动辄批评、训斥不知好过多少倍,但仍然是起不到促进发展的作用的。

三、“形式主义”的搜集和处理不可取

确实,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不够重视的,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对其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特别明显和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样应避免形式主义的做法。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动不动就让学生搜集材料。今天课文里有恐龙,搜集恐龙的材料,明天课文中涉及机器人,就搜集关于机器人的材料,这节语文课提出一个搜集的任务,下节地理课又要求搜集材料,一些很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让搜集材料,好像不如此就不是新课程了,实际上,这样做既不必要,学生也难以承受,造成了学生的另一种形式的学习负担;二是总要求学生上网搜集材料。学生当然应该学会从互联网上搜集材料,但网上搜集不是唯一途径,不可取代其他途径,很多时候从其他途径(书籍报刊等)搜集材料,可能更有效、更快捷。且不说现在很多学校、家庭不具备网上搜集这个条件,即使具备也不能完全依赖它,何必非得赶这

个时髦呢;三是只重搜集而不重处理、利用,材料搜集到了,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读一读,而没有加工、分析。我们要正确认识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应该重在使学生形成善于搜集信息的意识,形成这种习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搜集,通过什么方式搜集,怎样有效地搜集,怎样分析和利用所搜集到的材料。

四、不能做“面子工程”

实施新课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因为是这样的过程,我们才不断地形成和积累着经验,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质量。实施新课程,应该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体现之,不成熟、有缺陷不可怕。遗憾的是,如果我们留意的话不难见到这种情形:新课程的实施成了一项“面子工程”,是展示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表明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新课程了。于是,公开教学是“新课程”,极力表现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平时上课就不“新课程”了,就“老老实实、扎扎实实了”,学生就不“乱说乱动”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束了,还要用专门的时间来进一步“明确学习要点、重点”。有的学校,今天有人来参观听课提供一节“课改课”,明天有人来听课还是同样内容的课,总有几个经得起“推敲”的保留节目供人观赏。我们知道,新教材的叙述方式有很大变化,试图摒弃那种学科压缩饼干式的编写方式,着力体现一定的探究、发现、实验内容,这样,系统性、逻辑性似乎不那么强了,于是,有教师用了“新教材”,不忘“旧教材”,新课本的空处写下密密麻麻的补充材料——都是过去课本或教参上的东西,一节课不让学生明确地记住个“一、二、三”来就觉得没有完成任务,就觉得对不起学生似的。

赏识你的孩子---实践“赏识教育”的反思与感悟

作者:张玲华 文章来源:文昌幼儿园 点击数:650 更新时间:2007-11-27 15:30:50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国海伦.凯勒------周婷婷,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那“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教师应如何发挥它的功能来实施教育呢?我认为教师应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充分尊重了解幼儿,因材施教,家园配合一致。赏识需抓住时机正确作出评价,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更应该把“赏识教育”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我们何尝不希望得到别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人的尊重呢?每个人都有表现欲望,被表扬,我们应而会沾沾自喜,有了更大的内趋力和动力。教师赏识学生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尊重幼儿,了解每个人的优点长处,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懂得欣赏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幼儿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并正确引导,使孩子多种多样的天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发展潜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为此,我在教育工作中尝试开展

赏识教育。我发现,赏识,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孩子们在赏识教育氛围中的种种表现,无不证实“赏识促成功”。赏识作用非同一般。一位名叫邬洲辉的幼儿,原先性格内向,不爱表现特别不爱在集体面前说话,针对这样的孩子老师创造时机给他锻炼的机会,在一节舞蹈律动课上,要求每个幼儿都到前面来表演,表演结束后我这样称赞道:“今天老师给邬洲辉小朋友四颗星:一是能在集体面前展现自己了,二是能记住动作跳出来,三是他比以往跳的都好,四是他今天是自己举手的,这一点特别值得表扬。”经过这次表扬后,我发现他变了,早晨进园也愿意向老师问好。看起来平常,但说明他有话能向老师说了,对于他这样的孩子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赏识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家园配合一致才行。如对胆小的幼儿要多肯定,鼓励让孩子觉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要推掉压在生命上自卑的巨石,让孩子潜能一下子爆发,使学习的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变的微不足道。对调皮好动的学生在适当的赏识的同时还要多提新的要求,使其改掉不良习惯,这样也使幼儿有了努力的目标,如“XX小朋友爱帮助别人了,也爱动脑筋,要是吃饭的时候再加快速度那就更好了”;再如一位平时表现非常好的小朋友,因朋友把他心爱的图书撕掉了而打人,老师是这样对孩子教育的:“你是一个好孩子,像你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让幼儿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因此也知道了自己下次该如何去做,赏识教育同样需要家园配合一致,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大班的付灵婧小朋友的妈妈是坚持了赏识教育,你能经常听到她夸奖女儿,因为在家被妈妈表扬的太多了,这孩子形成了特别虚荣,爱听好话的倾向。也许是因为他妈妈的人前表扬她,她对妈妈特别依赖,所以平时在班上和小朋友交往时不能受一点委屈,遇到困难就哭,老师让回答问题,不会也哭,成了班中“眼泪最丰富”的,针对这一情况老师与家长沟通了解,最终商量一致,认为家园要配合一致,告诉其妈妈表扬只说明你在家是个好孩子,但如果在幼儿园受到老师的肯定夸奖才是最棒的。

对于幼儿的表现,教师应做出正确及时的评价,巧妙的运用语言于批评与表扬之中,我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指出:“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赏识教育也并非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好百好,既不夸大也不全盘否定,注重把握时机与多种教育相结合,在教育中如能以表扬为主,对于取得的进步,哪怕是细微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肯定学生的长处的同时挖掘学生的亮点,闪光点,抓住时机,及时赏识,突出适时,这一点很重要。及时赏识所产生的影响要比事后很久才赏识孩子产生的影响大,在肯定长处的同时指出不足,以委婉的方式,巧妙的运用语言艺术,寓批评与表扬之中,幼儿比较能接受。我们每周都有安排时间进行一周总评,学期结束的班主任寄语,是对幼儿一学期表现的综述,我们以幼儿的口吻来表述,以幼儿能听懂的语言,就像是和幼儿谈话一样,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优点及努力的方向,欲使每位幼儿都能在“评价”中获得自信,获得信心,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培养创新精神,更应该把“赏识教育”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的好啊——“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可以概括和创造世界上的一切。我的感悟是: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氛围。语言课要求幼儿看图书编故事,教师对敢于发言的,特别是有独特见解的,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加赞赏;对没有回答上来的,而是让他先坐下来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回答”,等其他小朋友回答的差不多再让刚才的幼儿补充,就一定能回答,这时我带头给他鼓掌,不会让他带着遗憾坐下。再如学习组词“来、去”,让幼儿由写来写去仿编,先让幼儿通过小组的智慧,商量互动,果然,幼儿的回答层出不穷,有爬来爬去,滚来滚去,翻来翻去,上来下去,游来游去~~让你无比惊赞“幼儿是天生的创造家”。实践赏识教育,要让幼儿从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快乐,要让幼儿从回答对一个问题、绘好一幅图画,受到一次夸奖,得到一颗星,一朵小红花中获得满足感。我们要善于用鼓励的眼神、表扬的话语、赞赏的动作、信任的表情及时肯

定,以激发学习动机,启迪创新智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的新一代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在探索最佳教学方案的漫长路上,衷心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各位家长,打开赏识教育的这扇窗,让我们学会赏识你的孩子,开启孩子的心灵。今天的赏识,一定会换来明天的成功!

实践新课程的反思与感悟

武夷山一中 刘 洁

课程改革的出台,带来了教育教学的一系列变化:学生成了主动者、探究者,不再是被动听课、任凭摆布的角色;教材不再是绝对权威,教师可以选择之,也可以抛弃之;教室不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场所,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领悟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联系。这一切都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做一个经常反思的实践者。

面对课程改革,教师应该怎样转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一言以蔽之,“以人为本”,调整教学策略、备课方式和教材使用,通过挑战自我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程强调教育要面向生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大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拓展教学视野,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很多教学内容教师只需点拨,适时提醒,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新教材中实践性活动多,思维训练多,旨在通过师生的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学会自己探讨答案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里是共同参与者,教师是首席代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关注学习,有兴趣、有激情地参与探究活动。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括或没有的内容有时需要展开或补充。教材取舍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态度,缺少什么就补充什么,甚至调动学生自己去寻找、去探究、去发现。

新课改,给我们许多思考,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实验天地,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教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愉快教学,将令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本篇文章来源于 福建省第一中学校园网 原文链接:/deyu/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2

在新课程体系下如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高一备课组 文章来源:武夷山一中 点击数:1064 更新时间:2006-10-17 【字体:小 大】选择视力保护色: 【 】

在新课程体系下如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李彩蓉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富有教养、有独立性、有自信心、自由自律、敢于冒险,具有创造力,足智多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决策和讲求效率的人。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具有理性精神,具有自我延伸的能力,具有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是一个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人。

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具体是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而体现出来的。其中所谓“知识与能力”强调的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所谓“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而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①(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第82页。)

应当指出,人从来就应当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人的认知,人的情感,以及人的意志等都应当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就必须是要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从纳粹集中营中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这番语重深长的话,作为第一线的历史教学让我深深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的教学”?

下面我就新课程体系下如何培养学生态度与价值观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的改进;在故事中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小就培养学生的事业感和责任感,“最重要的是一种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熏陶下,培养心灵和气质。

反复研修教材时,读了感慨万千,为这个校长的深深的历史感悟与他的民族责任感。

历史是今人与过去之间无休止的对话,历史是可以解释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培养学生解释历史是方法能力。

地理课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给定”、“目标”、“障碍”、“给定”、“目标”。

问题型是强调。

系统性

“人地关系”是贯穿地理学科的一条主线。

问题的选择首先应依据地理课程相关内容,因为,地理课自身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

问题设计

基于现实生活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的问题设计离不开一个好的、有效的问题设计应在到如下要求:

要素分析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在给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再反思、总结,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辩证地、批判地分析问韪。课程具有很强。

教学过程是一个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因而,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应该是一种常态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关注社会与生活,掌握地理学的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因而,在实践基于生活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十分重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正在发生变化,教师对课程和新教材有了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尝试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的研究性学、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势必会产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去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课程认为研究性学习中要研究的问题多来自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渫道,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新课程要求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经过思考,自己搜集数据、材料,或通过实践,亲自参与研究活动而获得结论。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动手操作、动口陈述等主动活动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是一个学生不断与老师、学校和社会互动、融合的动态过程,也离不开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考试制度以及公平合理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引领。

让历史学科回归到其应有的地位,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笔者认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学历史教学现实与倡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存在矛盾,要解决矛盾,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只有从新课标立旨的高度来变革中学教育制度,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真正落实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尊重历史,追求真实,传承人类优秀传统与文明成果,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从公平、公正等人类公理的高度对待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即各类学科知识,对历史学科进行科学定位。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持续终身,要使自己。

养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提升生理心理素质,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具有独立性,正如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费弗乐所言:“历史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认为,历史是一门可以对话的学科。历史是一门可以与之进行对话的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对话是一

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与历史展开对话,让遥远的历史不再遥远,让学生在感受历史中成长,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亲近中发展。

历史精神和历史意识是面对任何一个生动的灵魂,这也正是历史学科和从事历史教学者的使命。新课改是这一征程的崭新起点,初中历史教师理应是这一起点中应该最先起步的人。

期待三: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近年来一直在强调:“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这一方面是近代以来理性主义哲学和主智主义教育主流思想的反映,同进也是习惯于把原本为整体的事物,分割为部分、方面的思维方法的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因而,她大声疾呼:“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所以说,教育要回归人本,首先就应该是恢复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来遮蔽了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光芒。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新课和需要有新理念支撑,需要教师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如果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转化为教师们自己的教学决策,没有转化为常规的教学行为,没有在教育实践中找到落脚点,高中新课程就会在实施中处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境地,出现“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

要点一: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

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以教学理念为指导,教学理念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教师的教育观念在界定任务和选择认识工具去解释、计划、决策任务中起了指导作用,因此,教育观念在教师界定行为、组织知识和信息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教育观念对教师的知觉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观念强烈地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是改革“发生”在高中课堂上的必要前提。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最终要靠教师自己。

要点二:教师要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内化验室为自己的教育信念。

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实施,要求教师对于教育新理念的接受不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认可层面,而应深刻领会当代教育理念的内涵,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教师只有将书本上写出来的、培训中学习到的教育改革的理念内化为教师本人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追求的组成部分,“要我改”变成“我要改”时,教育行为才会发生真正的、主动的、持久的变化。要在教育新理念的引领下,设计教学思路、选择教学策略才能成为教师个体自自觉的教育行为。在新课程理念没有内化为教师本人教育信念的组成部分时,教师在教学法改革实践中的创造性也难于激发出来。当然,教育新理念的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将伴随课改实践而实现。

要点二:尽量把高中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境时。

探究源于生活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活动就具有了生活意义与生命

价值。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视野比初中学生更为开阔,他们更为关

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问题和自然界真实的问题。学生从真实的问题情境进入学科

内容的学习,对于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建构学科学习内容的意义是十分有益

的。此外,这还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教师要认真钻研,勇于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开发作业资源。

随着年龄、知识经验的增长,活动、交往视野和范围的扩展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等在不断发展和提升,逐渐表现出成人的特征,同时在有些方面

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方面,智力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鲜明,能独立地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能作出理论概括,但对

有些经验材料的抽象仍有一定的困难。在情绪发展方面,其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都有了深

刻的发展,不少学生已形成了与社会道德观点相联系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产生了与稳定

的认识兴趣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以及探求这样那样的论点有关的激奋的情绪体验,初步形成了

对人生的看法,他们的热情比较稳定更多地与自己的理想、前途交织在一起。

本篇文章来源于 福建省第一中学校园网 原文链接:

反思与感悟

凭理性打造真实 让课改远离“浮躁”

――――实践新课程的反思与感悟

东桥中心小学 王志民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人本、互动”等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的视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亮点,“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盈富含人文关怀的融洽氛围??。课改,的确让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浮

躁与虚假”的现象。对此,我谈四点感悟,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与同行们共勉!

别让课堂变“客堂”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强调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新课程的实践中,得益于师生关系的蜕变、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学生自主意识得到增强、合作愿望不断提高、探究热情持续高涨,使课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发言不必举手,想说就说;自由离开座位,想动就动??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迫不及待的抢答,安静的教室里人声鼎沸,可这些“热闹”的背后是否有值得我们“冷思”的因素呢?!

的确,“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课堂也“乱”了,学生更是“活”了,老师们决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生怕被扣上“不民主”的“帽子”,视为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因而只能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了,对学生也只能是“客客气气、忍气吞声”了!

其实,民主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自主也不等同于放任自由,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纵。思维的发展和井然的秩序并不是一组矛盾,他们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一个没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常看到了孩子们不顾他人地表达自己,有的孩子在混乱的信息中,不知道该先听取哪一些信息而放弃了学习。而在一个有秩序的课堂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明显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真正的课堂。因此,秩序、规矩并不是束缚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罪魁,正相反,它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所有学生学习或平等交流的权利。相信在这样的秩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少一些毛病,多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在实践新课程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任何时候,形式都应该为内容服务),别让变了味的“活”、走了样的“动”迷惑了我们的理性,千万别打着“新课程”的旗号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千万别让课堂变“客堂”!

莫把合作变“合坐”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能让学生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进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一些公开课用之者更甚,以博取大家的美言;一些竞赛课用之者也不乏其人,以显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奥秘”:究竟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假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搞“包装”???就目前而言,许多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五彩斑斓,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实在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在,令人匪夷所思。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很多的合作是这样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过头,满教室是嗡嗡的声音,每个人也都在张嘴,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长则唱“独角戏”,一个劲地嚷嚷,其余同学就只有当听众的份了;有的学生则茫茫然,不知所措,更有的同学干脆把此时作为玩耍的绝好时机??几分钟后(甚至更短)老师一声令下,“停”,全体同学立即安静下来:被叫到的同学一张嘴就是“我认为怎样怎样??(压根就没有合作的痕迹)”,慷慨激扬;想发言而没被叫到的同学则只能唉声叹气;无言以对的同学则怕被叫到而诚惶诚恐或暗自庆幸??!这样的合作有效吗?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过程,背后更多的可能是放任、随意和低效,甚至是无效。

合作学习固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我们却把它演绎成热热闹闹地走过场,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和“累赘”。理念是对的,错的是我们把它“形式化、表面化、绝对化”,“提出合理的合作探究问题、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切莫让合作变“合坐”!

“棒杀”不可取,“捧杀”也要不得!

过去的教育似乎太多一味的批评指责,这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创造意识的发展、潜能的发挥??,以致于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棒杀”。当然,“棒杀”是绝对不可取的。

而今,新课程提倡鼓励性评价。因此,现在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时常能听到“啪、啪、

啪”整齐划一的掌声。学生回答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后,其他同学则在老师的指挥下,一齐给予“棒、棒、棒,你真棒!”的“殊荣”。引进开放题后,更是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我们部分老师片面地认为,课堂上不大张旗鼓地表扬和鼓励,就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于是便盲目地进行了所谓的“鼓励性评价”,孰不知,过多、太滥、无度的表扬,就会失去表扬其应有的价值。学生们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渐渐退去应有的喜悦,渐渐地“迷失了自我”,最终导致了“表扬依赖症”,这就是所谓的“捧杀”。因而,“捧杀”更要不得!

其实,评价的首要原则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实践新课程时,我们不要认为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重要的是要让评价远离“浮躁”,避免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关键是要着力于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让评价真正发挥其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的效益。反思我们的教育:“棒杀”不可取,“捧杀”要不得!

穿鞋与走路

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表现出与传统教育观不同的崭新的教育理念,新颖独特、时代感强,有春风扑面之感,读来耐人寻味:在课程目标上,体现了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在课程功能上,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强调师生交往互动、转变学习方式??,课程改革,在我们面前是一条崭新的求索之路。可由于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把握上的差异和多种版本教材并行的客观事实等因素的存在,于是现实课堂上就出现了两种绝然不同的境况:“穿新鞋,走旧路”与“穿旧鞋,走新路”。

现象一: 部分实验老师把搬掉讲台就叫“转变教师角色”,课桌变了摆放位置就叫“转变学习方式”,把一味的肯定叫做“转变评价方式”??,似乎一下子课程改革已顺利实施。但事实如何呢?不言而喻,如果把课改的理念进行模式化、表面化、绝对化理解,势必会打着种种旗号步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现象二:一些非实验老师,用的是旧教材,而他们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良好价值取向的指导下,确立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坚持教学内容的现实性、追求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注重教学过程的自主性、遵循教学评价的发展性,课堂上时常迸发出学生富有个性的创新萌芽,课堂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涌动着生命的成长和精彩,闪现着师生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两种现象体现两种绝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必然取得迥异的教学效果。面对新课程,让我们多些务实、少些浮躁,竭力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尴尬与庸俗,努力追求“穿旧鞋,也能走新路”的洒脱与大气,协力共勉,同心共祝,让新课程能一路走好!

实施新课程,正因为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而充满魅力,同时,实施新课程,也不单要有热情,更要有理性。愿我们共同努力,凭理性打造真实,让课改远离“浮躁”。因为,课堂少一些虚假,课改就多一份希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