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一、对课题及内容的反思

《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分式的概念,在七年级时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时学习了整式:整式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统称。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分式的概念应该是相对于整式来说的,但是如果按照书上的说法难免让学生觉得:整式都可以写成分式的形式,那么所有的整式都是分式,整式就是分式的一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应该采用这种分式概念的定义: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如果分母中含有字母,式子 就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采用分式的这种定义,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分式的特点,把它与七年级学习的整式的概念区别开。我们作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完全奉教材为“圣旨”,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更能理解什么、更容易掌握什么、怎么说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尤其是课题。为了更好地教学,我们都应该好好地进行反思。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上这节课时,可以从分数的概念类比出分式的概念,这样学生更好比较记忆,找出他们的异同。在提出了分式的概念后,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式子,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分式,或者让学生自己举出几个分式的例子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让学生从练习中把握好分式概念中重要的两点:

1、分母中含有字母.

2、如同分数一样,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在讲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同样可以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比得出,再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语言、措辞、以及适当的问题和教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除了自己设置问题外,还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和时间。

三、对学生课堂练习及作业的反思

课堂练习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需要在课堂中及时发现并解决好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课堂练习的题型设计两种,一种是连线题,一种是填空题。我发现学生连线题都做得很好,但是填空题有些错误。比如 部分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时我们应该让他们回想分式的基本性质,引导、提示他们观察分式分母间的联系,这样观察得出,由等式左边到右边需要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还是除以,这样题目的突破口找到了,题目也就不难解决了。

 

第二篇:分式第二课时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教学反思

分式第二课时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教学反思

《分式》第一节课通过类比分数的方法学习了“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一节继续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分数的基本性质”、“因式分解”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数的”运算扩展到“代数式”,并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今后学习分式乃至代数式运算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式的基本性质(M≠0)其中的A、B、M表示整式。随着知识的扩充,A、B、还可代表任何代数式。

其次要强调M≠0,在算术中讲到分数基本性质时,虽然也强调M≠0,但实际上不可能用零去乘(或除)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所以这个条件常常被忽略了,而在代数中,M是一个含字母的代数式。由于字母的取值可以是任意的,所以就有M=0的可能性。因此,当我们应用这个性质时,都应考查M这个代数式的值是否为零,养成随时注意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应用这个性质的习惯。

“约分”是分式基本性质的直接利用。通过学习约分,不仅可以巩固分式的基本性质,而且还可以为学习分式四则运算打下基础。分式基本性质和整式的单项式、多项式、多项式因式分解是进行约分的的知识基础,没有这些知识约分的学习将无法顺利进行。

新课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与点拨为辅的方式进行,让全体学生通过察看、探究、展示、交换、小结等活动,一步一步地从化简分式(最简分式)的具体过程中抽象出约分的概念。学生也在约分的探究学习中相互交换了自己的想法和作法。通过合作交换增进了学生对约分方法的理解和控制。

课堂练习安排了四种针对性很强的例题:例1-例2是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约分,重点讲解对于单因式相乘的形式,寻找公因式的方法;例4重要考查学生对于最简分式概念的控制情况,并练习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例5是化简求值题,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对约分方法的控制情况。

最后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约分方法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约分方法的控制程度。

由于经验不足,在授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1.在回顾知识,导入新课的这一环节,时间安排的不合理,我是让各个小组分别计算了=1=2=3=4时分式的值,在得到各组值都相等之后,又让各小组组长给出一个值,组员验证结论。如果让各小组只计算其中一个的取值,最后一个小组任意取一个值计算,这样至少可以节省三分钟的时间。

2、学生基础差(思维基础和知识基础都差),对因式分解的知识点忘记的比记住的多,我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复习。当分母是多项式且能分解因式时,往往没想以先分解因式,或不会分解因式。

3、学生由于对因式分解不熟练,以致不能快速的判断出约分的结果是否是最简分式,最后约分的结果不正确(公因式没找完)。

4、由于导入环节花费了太多时间,后面的时间不够,练习做的不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