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中国当代教育制度于大学生之影响

2010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行路之难

——中国当代教育制度于大学生之影响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都得到了许多重大突破,如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等,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因此,国家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提出了重大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课题——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在我国大张旗鼓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同时,一些不安的因素与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以古诗《行路难》一诗为由,因感而发,以诗中之句暗喻当代大学生学习之路之难,文章将以作者的真情实感描绘出当代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并从优劣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行路难,教育制度,大学生,

一、教育为基,时有别论

‘教育为基’四字是本文不变的主题与中心,时有异,论有参差,褒也好贬也罢,坚持不动摇地把教育摆在优先的地位,才是兴邦兴国的先决条件。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后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

2010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工作会议上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全面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才资源,特别是培养各个领域的高级人才,是迎接新世纪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时有别论’是在‘教育之本’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当别论的不是我国以教育事业为根本,而是就我国当下的教育制度而言。事实就是我们不能忽视在现今社会,中国的教育制度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争论。‘名牌大学论’、‘高校金钱论’、‘高校排名论’等等这一系列后兴起的舆论点,都在将中国的教育制度引向一个日渐背离人心的窘境。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争论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真正实质又是什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摆正自己的角色与地位呢?这些问题,不再是对于个人而言,它们已经由一圈人发展为整个社会都紧张以及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围绕在这些问题当中的一个中心,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这一话题。

(一)释义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指在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实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带有普遍性的关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系统认识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时代与实践的发展不断孕育与催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① 在当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学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回答与探索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实现什么样的教育发展、怎样发展教育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正是针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不断推进与深化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认识,不断丰富与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二)分析

谈到我国目前面临的教育问题,不禁让我想到柳宗元《行路难》一诗,诗中最著名的一句:“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南山栋梁为何?正是人才,那么就引出了最重要的问题,即人才稀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试比较一下毛泽东时代与改革开放以后这两段时期的差异。我想通过举一个例子,很多问题就能明显的呈现在人前了。那就是关于近百年来,我国在科研方面

2010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最令世界瞩目的突破有哪些?如果你认真翻看我国科研发展史,你会发现下列耳熟能详的词语: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最具代表性的,甚至是由我国民众投票产生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杂交水稻、激光照排、复方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些都是最被国人认可的重大的科研突破,可若追寻起它们的根源,又将发现它们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来源于毛泽东时代,人们口中常提的‘科技之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全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前景下,仍有许多问题伴随而产生。毛泽东时代,出国人才大批回流,曾出现过一阵狂热的‘回国热’;而到了近些年来,中国大批公派出国留学生被送去世界各地,而学成而归的人员却不及三分之一。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什么?真的是因为经济实力的增强导致了民众的愚化吗?还是经济与人才二者无法并进?然,这些片面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相互支撑、相互影响。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之一。一方面,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可能;另一方面,教育又通过培养人影响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可以这么说经济与人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一味的发展经济而忽视了教育是行不通的,反之亦是误。所以分析我国教育面临的人才外流可能是自身内部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由经济发展所导致的。

王全军在谈到人才外流一问题上曾提出过一个词语——‘学术的民主’。毛泽东时期为何可以涌现一大批的科研人才?一方面,那是中国在国际上刚刚起步,人心澎湃,不用刻意的催促,这是一种社会的催化作用;另一方面,那时的学术环境优良。以周光召曾说过的一段话为例,他说:“回顾“两弹一星”的研究,那时候团队精神和学术民主的氛围都很好。拿今天的话来说,是软环境很好。当时,我们完全是针对问题本身展开各种讨论甚至争论,根本没有等级和身份方面的顾虑和限制。大家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的想法被大家讨论,早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② 再看现在的学术界,一场会议下来,官大的压死官小的,处处讲职位讲等级。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很多有新意有想法的意见无法被采纳甚至是拿上议程。

二、受教路难,忧喜参半

还是柳宗元的那首行路难,难得不再是仕途,而是当今社会的受教问题。诗中首句叹道“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是啊,没经历过十数年寒窗苦读只为‘高考’的人,哪里知道作为学生那种‘夸父逐日’般的艰辛与峥嵘。所以当我说道当代的大学生,常常是一种悲喜参半的心情。我经历过高考,所以我说大学生都是从那样一条‘不堪回首’的路上走过来的;可是被录取后,当我们踏入大学校门,那种‘高人一等’的感受也是相伴而来的。

2010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十一年的苦读下来,中国的学生却在国际上换来了‘书呆子’、‘计算机’这样的绰号。我想起很多老师讲课的时候喜欢提到美国教学的一些案例,不能否认,我过在最初喊着“义务教育”也是想仿照美国来搞,只是没在我们自身上实践好。在美国,小学生就学会自己理财,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留读还是工作。看到这些或许会惹来不少人的羡慕,可是我要说的是: 我们的教育有弊端,他们的教育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封闭,缺乏自我人格的教育牢笼里。可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危险的因素也被隔在了外面。正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主张的保守、传统等一些因素被流传下来,所以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无法看到吸毒、贩毒的校园角落,也没有持枪上课的室友校友;更不用担心会有恐怖分子冲进教室对我们进行绑架要挟等事件。对于这些,我们中国的大学生要感谢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个和平的环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感谢我们的传统教育,感谢传统教育是一种导向型教育。相比较美国的“无导性教育”,我们的教育实在是太纯洁了。

三、路阻且险,仅抒己见

说完我国现行教育为广大受教人群提供的和平环境,接下来便不得不针对我国当下的教育制度与形势产生的弊端而谈一谈了。

第一点:我们的教育始终是为政治服务,于是它不鼓励独立思考和自由创造。不得否认的是,先行的应试环境为广大学子造就了这样一个窘境:答案给你了,你照着背就行了。所以中国的考生应试时无敌了,但是没有发明传改造。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1/5,全世界上千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一个都没有,这并不是偶然,这样的结果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是有关系的,当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是要进行自我反思的。

第二点:知识原本是两个层面的,一个是技艺。即掌握知识后,再以此传承,以此为生的作用。再一个是让人提高了解是非的能力,从道德上美化受教育者,让其心理健全。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对广大学子形成这样一种心里误导:知识,你要能多学就多学,不然成不了人才。而心里方面,反正人各有志强求不了,顺其发展就好。而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越来越多的有着满腹诗书的才子们渐渐走上了人格萎缩,心理不健全的道路。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北京高校因自杀身亡的大学生有19名,20xx年有15人,20xx年29人。三年来,北京高校因自杀身亡的大学生已有63名③。中国的教育偏重智力因素,应试教育横行霸道,而人格教育萎缩在一边,以至于学生缺少面对挫折的能了和感受快乐的能力。

第三点: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那就是‘高校高尔夫热’。高尔夫作为一项贵族运动,它一向是有钱有闲人的专属娱乐项目,打一次高尔夫就要花费两三千元,而一套价值四五千元的打球专用工具更是让人

2010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望尘莫及,更何况是建设一个上亿元的高尔夫球场呢?现如今,北大要建高尔夫球场,上海财经大学准备要开高尔夫球课,厦大建了国内最漂亮的高尔夫球场。这些舍本求末的作法,实在让人遗憾和不解。前一阵网上热门的一则关于山东聊城大学的消息,称其大学校门造价几千万。他们的这些奢侈换作是在其他偏远地区的学校,我想数十座教学楼都可以盖得起来了。高校与高校间的距离在增大,有的学校在苦苦等待教育设施资金,而有的学校却屡屡出现“豪华工程”。其实根据我国教育的现状,优先的资源应该先投向科研,教师进修,提高对外学术交流等领域,而不是搞什么“高楼”、“大门”或者什么花架子。而这种奢华建设风只会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公平。

第四点: 畸形的高学历人才增多。正如《行路难》一诗中,最为感叹的那一句: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常。曾经炙手可热的事物,如今因需求变化由珍贵化为卑贱,人一时,又一世。看如今, 由于就业压力和扩招的影响,大街上的本科、硕士、博士越来越多。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就继续读,一直读下去。所以现在博士生硕士生已经很多了,可企业还在哀叹找不到满意的人才。而这样的结果是什么造成的呢?有一则调查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跌至今0年来的最低点。“这样的教育到底影响了我们些什么?”这个问题时发人深思的。现在好比有一个专作木雕的雕刻家,他的面前有好多不同的木质,可他一心只想雕龙,于是他不顾一切硬是把所有的木质都照着龙来雕。结果他什么也没有雕出来,原本各有特色的木质也被损坏了。这个道理用在我国教育的身上是可以的,有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着实埋没了大批人才。

在这些发人深思的事实揭露之后,我们比将会为自身担忧起来。

是的,我们或许会为这样的教育现状而感到恐惧。但是要知道我们不能因此而去逃避。如果因为我们的环境有弊端,中国的大学生就要全跑去国外,或者全辍学?我想这是不理性,也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我们要看清我们在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矛盾。另一方面我们要意识到:矛盾推动了一切事物的发展。好比北京的堵车:因为北京的车多,路堵了,于是政府又拖路加宽,结果人们就再去买车,然后车又多了,路又堵了,于是政府又拓路。所以北京的路越建越多,城市也迅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也是一样,不断的进步才会让我们的教育走上越来越人性化的道路。

在最后我要再申明的是:我们的教育是存在着这些弊端,可我们应该明白“环境会决定人,人不能强行的去改变环境。—这是自然的法则。当然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对身边的一切都安之,顺之。要对我们所接受的知识理性化,人性化的去分析。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内,扩充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

总而言之:是让知识被你利用,而不是你被知识左右。

2010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参考文献

1、刘世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2008第9期

2、樊春良:《进步、问题和未来》 ,民主与科学 20xx年第1期

3、扬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因素研究》,苏州大学, 20xx年3月

 

第二篇:《拟行路难》教案

《拟行路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赏析《拟行路难》)

一、导入。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鲍照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拟行路难》,看一看这些庶族寒士的心态。

二、作者作品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清新俊逸。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 

三、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四、题解

拟:仿照、摹拟

《行路难》乐府旧题,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即:仿照《行路难》言仕途艰难,抒怀才不遇愤懑之情的乐府诗。

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五、鉴赏诗歌

1、诵读此诗,结合注释,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明确: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2、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 

① 比兴手法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

②直抒胸臆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七、八句直抒胸臆。

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七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诗。

教学反思

《拟行路难》这首诗是选修教材中一首比较短小的诗,在阅读上并没有特别大的问题。高二的学生应该都可以自主完成本诗的基本学习内容。但对于鲍照这首诗的深层思想内涵,及所涉及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的问题,学生还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就将挖掘诗人内心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并配合《拟行路难》(其六)为拓展练习,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更加深刻的理解鲍照的思想情感。

第二课时(赏析《行路难》及深入理解比兴手法)

一、导入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语言多悲愤,声调多悲凉。

二、鉴赏诗歌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理解思想内容

诗以 “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 “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最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2、李白与鲍照比较:

相同点:

1、体裁上,都是古体杂言诗。

2、思想内容上,在诗歌中都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悲愤抑郁之情,且都是借助于“行路难”这一特定含义,来暗指宦途的艰难。

3、技法上,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把水的流向的不同比作人生的贵贱穷达的不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是把宦途比作行路的艰难。

4、行为上,在抑郁之时,诗人都是通过喝酒来发泄内心的苦闷。

不同点:

1、从思想内容看,鲍照的诗歌,有对命运的抗争,但也是无力的表达,最后仍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吞声踯躅不敢言),而李诗虽有表达壮志难酬的苦闷,最后展现的是一种豁达和乐观。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凸现出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从语言风格看,从艺术上看,鲍照的这首《拟行路难》语言很质朴。全诗用近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晓畅。诗人并非为写诗而造情,而是在倾诉衷肠,一吐为快,诗句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涌流出来,显得十分真切感人。正因为它并非以文为饰,没有以辞伤意之弊,故全诗气势连贯、浑然一体。这显然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不过,语言平易还不足以说明这首诗的特点。更难得的是鲍照用如此浅近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含蓄的诗意和深沉的感情。如“泻水置平地”的比喻很浅近,但如前所分析的,它包含了复杂的现实内容。又如“岂无感”三个字并不深奥,但在鲍照的笔下,它既申诉了愁叹之情的合理性,又蕴含着对精神压抑的抗议。这些并不那么率直的诗意,都要从那质朴的语言中去细细体会。语言的平易与诗意的深邃,二者的融汇,使诗歌古朴而不流于浅露,含蓄而不失于生涩,具有一种浑朴莽苍的格调。

李白《行路难》语言高华,自然流畅,音节高亢,又抑扬宛转。形象鲜明突出,悲歌慷慨,于抑郁中冲出了奔放不羁的豪情。借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 理想还在。 答:借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理想还在。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 有为于当世。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 有为于当世。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重获重用、一展宏图的愿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重获重用、一展宏图的愿望。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情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把仕途比作像“黄河” “太行山”这些壮美的意象,形象地写出世途的艰难,蕴含无限悲愤之情。

三、掌握比兴手法

1、回归课本

1)《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

诗句以桑树、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第四章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轻貌美到人老珠黄的变化。这些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

2)《孔雀东南飞》开篇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诗句以孔雀的美丽比喻兰芝的美丽,以孔雀飞时的“五里一徘徊”比喻兰芝作出决绝之举时心中的犹豫彷徨和缠绵悱恻。以孔雀向南飞去却不愿失偶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依恋及其爱情悲剧。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2、作用分析

比兴手法的运用,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3、课外延伸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这里就是以烽火来起兴,寓示战争。整首诗通过对战场环境的描写,引发出作者宁愿投身于自卫反击战的一腔鸿志和抱负。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人情感,我选择了与他有相似经历的李白、杜甫、苏轼、王勃等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来帮助学生来理解他们身上共同的精神痛苦,但是未能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谈,所以学生感触也不是很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