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罗兴龙 《冬夜读书示子聿》可称之为说理诗,诗中的文字意思浅显,但蕴涵如何读书、做学问的深刻道理。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少”“老”对比、“知”“行”对比所阐发出的道理。此诗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产生的感想来教育他的小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算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教学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由于在第一单元才学过他的《示儿》,我便从这里导入,首先知道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能了解到陆游的什么呢?就开始进入新课的学习。由于这首诗的意思很清楚,大部分学生借助资料都能理解,所以在这方面,我没有去多花力气,而是在理解句意之后,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能深入理解这首诗。

一、抓“少”与“老”,体会做学问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句诗,首先是对“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让学生回答“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

首先,在理解了“古人学问无遗力”一句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陆游光这样说:“古时候的人学知识是付出全部力量、下了不少苦工夫的”,子聿能有深切的感受吗?学生都说不能。那我就接着问:“那你们想想。陆游怎么说,才能使儿子有深刻的感受呢?”片刻,学生

便想到了,用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来教育他。我就趁热打铁地追问:“有哪些故事呢?”学生不仅回答了书本上的故事,还回答了在课外看到或听到的故事:“凿壁借光”“牛角挂书”“悬梁刺股”等等。随后,还让学生讲了他们知道的这些成语故事。这下,我说,子聿能听懂了吗?你们也听懂了吗?学生连连点头。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学习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

学习“少壮工夫老始成”一句时,先问他们读这句时,会想到哪些关于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的名句,学生会回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再比较,两句的意思与诗句的意思一样吗?发觉是有区别的,诗句说的是小时侯下的工夫,要到老了才有所成就。光说到这里,关键的意思还没有点到。于是引导学生想,陆游说这句话的用意,是想告诉儿子什么?这时,学生都顿住了,于是就引导学生学知识除了要孜孜不倦,还得有持之以恒精神。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二、抓“知”与“行”,体会有学问要“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学生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是否深刻理解了呢?我让学生讲《纸上谈兵》的故事,并提问: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小组讨论并说说有什么感受,学生就很快明白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我们现在不是提倡“启发式”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吗?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练习,就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因此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一次,对“躬行”的印象很深刻,对诗的理解也很透彻。让孩子在听说实践

中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这样通过讲故事谈感想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一个“躬行”的机会,深刻理解什么叫“躬行”。这还不够,还要根据《纸上谈兵》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躬行”的另一层意思就是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的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怎样“用教材”。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我恰当地用好教材,真正落实了新理念。

 

第二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doc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的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是传统的“教书匠”的做法,“用教材”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教学行为。在这堂课的第一教学环节中,我恰当地用老教材,落实了新理念:

1、赋材料以生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指教者的创造性加工,赋予材料人文性,使之走向学习者。在教学伊始,先向学生介绍陆游,充满激情地告诉他们: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此时,《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不只是纸上的几行黑字,而是幻化成了一幅幅活的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愿意与文本进行对话。

2、还课堂给学生,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应互交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时设计了“理解诗题”、“简介作者”、“理解诗意,体会感情”“熟读成诵”四个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诗意,再将个人所得与小组同学交流,并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研究解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同时提出未解决之疑难,其他各组学生自由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吟诵,置身于诗的意境。

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会变为主动地会学,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

3、不足之处:在理解诗题这一环节中,课堂生成完全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设。诗题目中有这 .样的词:子聿。学生为理解这个词,在拼命地翻字典,可怎么也解释不了这个子聿。因而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却没有得到想到结果。课前我预设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看文中插图来理解诗题中的示,自己认为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应该明白图上那个小孩子就是子聿,但恰恰学生就是理解不了子聿只是一个人的名字。现在想来,如果把对诗题的理解直接放在揭示诗题时,抓住聿这个生字,就直接告诉学生子聿是作者陆游小儿子的名字。如果这样处理的话,学生就容易理解了,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有更多更充分的时间来理解全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