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河南平顶山市五十五中 司艳茹 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重要一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习过程中,反思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必须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剖析,逐渐培养随时监控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的习惯。

1、要求做好课堂简要摘记。

要反思,就要有内容。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摘记。课堂简要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所以课堂简要摘记是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2、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此外学生的反思还何以是阶段性的,如:一

节课尾声时,让学生进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当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具体有以下五种方法:① 在解决问题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回顾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② 在集体讨论中反思,形成概念: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③ 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提炼思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④ 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⑤ 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

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 3、帮助学生提高反思效果。

在经常引导学生反思时,如每次只是这样简单地做一做,学生很快就会有厌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引导学生这样做的时候,给与其大量的鼓励、启示和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这样做的好处,使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和启示,并在后面的学习中获得成功。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反思后,能够不断地成功,能够经常地、认真地反思,那么学生就会在反思中真正领悟生活和学习的思想、方法,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习惯的培养更多地要靠潜教育。我在课上经常有针对性地、有意 识地对有些题进行反思,为了引起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曾经 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一天上课时,我故意说:“这道题老师没有解出来。”刚说完,同学用惊愕的眼光看着我,就连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也好奇地看着我,此时,我看到学生的目光专注,便问:“哪个同学做出这道题了?”刷地举起了五六只手,同学都看着四周,想知道有谁举手了,我发现举手的同学脸上带着自豪,“谁愿意到讲台上讲一讲?”会做题的同学争先恐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同学在讲题时我注意到就连平时觉得像这样的难题与自己无关的同学也认真地听着。同学的情绪异常高涨。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会做的同学:“你们真棒 !真让老师佩服!” 题讲完后,我问:“你们认为老师为什么没有做出这道题?”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您肯定没有认真思考?”“老师您动手演算了吗?”“老师我做这道题时,算了老长时间了,您是不是嫌麻烦就没做?”“老师,前面有个类型题,您反思了吗?”;于是我连连点头,说道:“看来这些不好的习惯真是学习的大敌呀 !”。听我这么一说,同学们都笑了,我也笑了。因为我并没有给学生归纳什么解题常见毛病,可学生自己都明白了,而且,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不仅能够对题本身进行反思,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

解题后反思就是对问题本质的重新剖析,将思维由个别推向一般的过程,使问题层层深入,思维深化。从题后反思,到一组题后反思,到章后反思,再到学期后的反思。从方法的总结,到规律的发现等。学生在反思自己学习行为中,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战胜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进而走向成功。

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 司艳茹 学科 数 学

单位 平顶山市第五十五中学

 

第二篇: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河北省黄骅市齐家务中学袁世桥邮编:061105

摘要:学生作文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常常是教师讲主题,讲教材,讲语言,讲技巧,总之,无所不讲,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写,也没有什么可写。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我们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因。我们总是让学生按照我们的理论去写作,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兴趣。我们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努力让学生使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写作想象习惯和兴趣

作文是人们展示自己的知识和体验、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形式之一,既是衡量一个人文化价值的手段,又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一定高度的的语言活动,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和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写作教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努力让写作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习惯。

一、经常进行遣词造句和片段练习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作文练习和他人的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像学书法要从练习基本笔画开始一样,不应该一开始就要求学生一开始就写成篇的文章。写文章,不管写那类文章,遣词造句、组段这样的基本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它是一篇文章的基础,是作文训练、教学的一大难点。部分学生因为遣词造句、组段这样的基本能力的缺失以致写作词汇贫乏,语句不通,甚至有些同学连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也不过关。

现行语文课本每课之后都有读一读、写一写,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会读、会写并了解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积累,并学会自如运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只能达到基本要求,做到会读会写,粗略了解意义,但对一些词语,尤其是一些成语、四字短语,不能做到非常熟悉并熟练运用。针对这一情况,在作文教学之初,布置学生进行造句、连词成句的练习,课课坚持,并坚持批改,做到及时反馈,使训练更有针对性。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简短评点,把好句子或收藏起来,让学生传阅欣赏,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随着学生积累越来越丰富,我们可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把简单单句改为复句,注重表达技巧和写作知识的逐步渗透。当发现好的“造段”时,教师可以当堂阅读,并加以赞美和评析;也可通过电脑制成“佳句品味”、“范句欣赏” 、“我改你评”、“榜上有名”为题的多媒体课件在班上播放;也可把优秀作品张贴到班级红榜或收录到班级语录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一来,片段练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既要重视模仿,更要在模仿中创新

在作文训练中,尤其是初始阶段,不应该让学生一味的绞尽脑汁的进行创作,而应该让学生重视模仿,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都是模仿的对象:质朴、细腻、隽永的《背影》表现出的浓浓的父子之情;在那美丽花瀑编织成的耐人寻味的生命之河《紫藤萝瀑布》中所展示的生生不息、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王路遥

《人生》中那自然、纯朴又充满爱的生命真谛,都给学生提供了作文甚至做人的优秀素材。

我们更要鼓励创新,让学生跳出旧模式,让他们的思维向四方发展,充满联想力和想象力。学生抓住了人物的特征,设置了合理的环境,铺排了生动又带有一丝幽默风趣的情节,彰显了正义,惩罚了丑恶,在创新中,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

三、放飞想象,培养创新

作文写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动力。没有想象何谈创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改革作文命题形式,我们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他们的创造思维就会充分展现和发挥出来,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就能够创造出新的形象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对生活乃至生命有一更全新的体验,这样创新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阅读赏析、改写续写等形式,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想象,在他们的习作中,想象大胆、多彩、丰富的形式,个性鲜明的语言,使人耳目一新。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后,布置学生续写皇帝游行出丑回宫后的情景;学完《我的叔叔于勒》后,学生设想叔叔于勒发才回来父母的表现;学完《故乡》后,让学生想象若干年后宏儿与水生相见的情景,结果,学生写出了许多颇有新意的文章,让人感叹想象之花的魅力。同时,对同一事物,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从而获得新颖的感受和体验,如:教学中设计《假如地球失去重力》、《???的遐思》等命题,学生的新奇想象让你目不暇接,我们不得不佩服学生的神奇想象力和独到的创造力。

四、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教师每周可以安排一节作文生活课,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谈生活中的各种发现,身边的小事,社会新闻,国内的变化,国外的动态,可根据不同的爱好分成不同的小组并由学生命名,如“平凡见真情”小组,“国内观察”小组,“国际瞭望”小组,“家乡新闻”小组等。凡是印象深刻,能拨动心弦的都可以,每组选拔优秀者。有一次生活课,我谈了身边的一件小事:班上有一个女生,很漂亮的女生。我们单独谈话时,我的视线不经意间落到了他的脚上,思绪顿住了,那是一双手工布鞋,浅紫色的,散发着朴素的光华。她告诉我,是妈妈做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敬佩。是的,敬佩。在这个物质浪费的年代,一个爱美的女孩,还能穿妈妈做的布鞋,放弃那些名牌,怎么不让人敬佩?这个孩子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的母亲有一个伟大的女儿。

听了这件小事,学生们低下了头,一片静默,显然,母女的真情、纯朴的美打动了他们。

生活是习作的源头,生活就是作文,学生有了生活积累,情感的体验,才有了习作的渴望,倾诉的激情。

五、展示自我,树立写作信心

建立“班级作文瞭望角”,学生的优秀作品可以随时拿出来展示,让同学们赏析、品评,当学生们谈到自己欣赏的同学们的作品时,就可以请同学们绘声绘色的谈自己的作品,欣赏这篇习作的学生就可以加入到评价赏析中,或读出文章喜欢的片段,或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受,或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这既是对习作着的肯定与激励,也可以提高阅读者的鉴赏水平,还可以促进同学们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样,作者、评阅者都获一些收获,写好作文的信心也会逐步增强。

在作文教学这一方美丽的天空中,等待我们的是翱翔和探索。只要我们都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 “春色满园”必将很快到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