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第15课 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政治主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1、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支持维新派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维护清王朝统治 2、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B、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C、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 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3、(江苏)1895年,维新变法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 B、强学会的成立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公车上书”

4、“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

①希望参与政治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5、(上海)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幻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6、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增加了税收,减轻了还债压力 B.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C.进一步破坏了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 D.为无产阶级壮大并成为革命领导阶级奠定基础 7、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 A、提出了各方面的具体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系统论述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8、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适用于对下列那一理论的评价( )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9、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破坏维新变法的手段有( ) ①刺杀维新志士、阻挠变法②慈禧太后牢牢掌握用人大权③与洋人勾结镇压维新变法运动④发动政变、废除新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0、19世纪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进一步”指的是( )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二、问答题

11、转折点成为权重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

(1)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被称为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3)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第15课 戊戌变法参考答案

探究1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从个人经历、儒学地位、宣传策略、阶级特点等角度回答。

戊戌变法学案

探究2(1)思想主张:中国维新思想要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2)不同作用: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是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

(3)原因: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势力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的,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探究3

⑴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国内人民的反抗正在酝酿之中;帝国主义的瓜分阴谋日益明显。

⑵政治上主张实行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并制定宪法。 没有实行。说明了维新派脱离群众、软弱妥协和变法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探究4 变法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旧势力力量雄厚

(2)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3)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4)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5)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巩固练习

1--5DDDBC

6—10BABCD

11

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学案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历史上册学案 第7课 戊戌变法 学案

第 1 页 共 1 页第7课 戊戌变法 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戊戌变法》学案 一、学习目标:1、知道“公车上书”。 维新派思想的宣传。熟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结果,认识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体会变法改革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二、学习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学习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填充: 1、维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 ①背景:1895年春,《 》的签订;

②过程: 和 领导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轰动全国。

③意义:揭开了 的序幕。 2、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

①思想主张: 。 ②创办刊物:《 》,后改名《 》,

宣传内容:介绍 ,及宣传 思想。 ③组织学会:在 组织 ,机关报是《 》 ④代表人物: 。 3、百日维新

①时间: 年6月至9月; 颁布变法法令。 ②变法内容:

a 政治方面: ; b 经济方面: ;

c 文化方面: ; ; d 军事方面: 。

③结果: 。 ④重要人物: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

⑤影响: 。 (二)合作探究:

1、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什么除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外,还要求变法?(可从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主张两个方面得出结论。)

2、公车上书虽未获成功,但我们能通过这件史实学习到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3、根据戊戌变法法令内容,思考讨论变法具有怎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4、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样的教训和启示? (三)巩固小结: 四、典型例题精析:

例1、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变法失败。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的是事件的“实质”,从选项的内容上观察、比较可知,光绪帝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派,则是属于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之间的斗争。 故答案为C。

例2、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资产阶级政治改革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促进了思想启蒙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综合归纳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戊戌变法本身虽然失败,但维新思想的传播特别是维新与守旧的论战,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故答案为D。 五、达标检测: 1、“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

①严复 ②谭嗣同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2、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3.戊戌变法发生在( )

A.1895年 B.1898年 C.1899年 D.19xx年 4.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 )

A.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训练新式军队

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5.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文廷式 6.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里的“皇上” 是指(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

(2)谭嗣同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3)材料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决心和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