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在书法学习中的几点感悟

浅谈我在书法学习中的几点感悟

书法艺术是中华名族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学习书法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还可以通过孜孜不倦的研习,坚持不懈的追求来增强毅力,磨砺心智。不光如此,书法艺术大多是以古诗文为载体来表现艺术美的,这就要求书法学习者不仅要会“书”,更要会读书,只有这样,才能在书法学习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也更能加深一个人的涵养。因此,我对书法艺术始终保持这较高的兴趣,平时也会抽出时间来练习。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书法学习中的几点感悟和体会。

我认为书法初学者最应该忌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贪”,一个是“急”。许多书法爱好者由于对书法有极强的兴趣,因此一开始就尝试去练习行、草、隶、篆等多种字体,结果因为基本功没有练好,导致很多地方处理不当,逐渐养成不好的习惯,难以改正。我认为初学者应该首选练习楷书,不能怕苦、怕累、怕钻研。等待基础牢固一点以后再去钻研其他字体。虽然形式和写法上楷书与行书、草书有一定差别,但在写行、草等字体时,许多细节的处理上要用到楷书的技法,楷书功夫到家了,细节问题处理好了,写字的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因此,初学者选择练习楷书作为入门是比较合适的,对学习其他字体也是大有裨益的。

再说一个“急”字。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比如楷书,一入笔便是整字、整段、甚至整篇,乍看像是一个不错的字,一幅不错的作品,但细看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确实漏洞百出,没有章法。因此,初学者学习要从一笔一划开始,练习楷书,尤其重要。悬针、垂露、长横、短横、撇、捺、点等,都要逐一练熟,然后运用到具体的字中,稍加注意笔画位置的安排,写出的字就显得有章法了。另一方面,初学者在学习时因为急于求成,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写字上,却很少花时间去想,许多错的地方就无法纠正过来,只是一遍一遍进行无用的重复,得不偿失。应此在学习书法时,我们不仅要写,还要想,及时临帖把错误改正过来,水平才会有提升。所以,书法学习一定不能“急”。

那么,说了这么多,学习一种字体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一种屡试不爽不爽的方法,那就是临帖。会写字不等于掌握了书法艺术,只有熟练的掌握了书法的技法和知识,才能从一般实用写字提高到以观赏为主的书法艺术创作的高度。我学习书法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既要临古人的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所谓“纵向取古,横向取今”。启功大师再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

 

第二篇:感悟书法点滴

感悟书法点滴

我辈多已年届花甲、古稀,加之学习书法也有数年,现在应该注重研究书法,阅读书法,欣赏书法。从中领悟,感悟书法。要学习李世民的心追手摩,体验苏东波的知书莫如我。只有欣赏能力提高了,感悟丰富了,道理明白了,思路清晰了,再临池,再创作,自然事半功倍。

我们有经历,阅历,也有相当的学识和修养,还有过仓桑甚至苦难。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书法的财富。我们比年轻人更能领会中国书法的内含。

我们在学习书法中也有诸多制约因素,具体有两难:

一是在职工作时,长时间习惯于钢笔书写,现在用毛笔,调整为中锋用笔很难。

二是读书、工作时,阅读的是印刷书体,看惯了整齐、均衡和规矩,现在要书写出书法字体的灵动,赋予书法神采和生命活力很难。 书法,仅仅平衡和匀称,从来不是书法的最高风格。林语堂先生说,中国书体,其顶头向一面斜倾者较之平顶者为可爱。这样结构形式的最好模范为魏碑《张猛龙碑》。它的字体常有鸾凤腾空之势,但还是保持着平衡。

书法结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为点画组合,二为笔法。有如建筑,结构形体要美观,其用材用料亦须上乘,与之比配。赵孟頫曰,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书法的美是灵动的,不是静止的。动力之美是中国书法的奥秘。动力之美来自于运笔的呼应,做到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就是写下笔时,需要和上一笔有连续的运笔动作。除运笔方向呼应外,笔画的位置也要呼应(示写:独、察)。同时,字体的部首也常需有移位的变化,避免呆板(示写:静、都)。

书法用笔,以中锋行笔,逆锋起笔为首要。所谓横画竖起笔,竖画横起笔即强调逆锋起笔。书法常用“入木三分”,“跃然纸上”形容

笔力和立体感。只有中锋用笔,才能达到这一艺术效果。

中锋用笔,必须执笔端正。笔正须身正,身正须心正。心正则身正、笔正。笔正方为中锋,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最大压强。中锋用笔,使笔锋运行于线条的中轴线,才能形成“锥划沙”,“屋漏痕”。晋卫夫人曰:“善笔力者,??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运笔必须到位。古时称书为输。输者一为抒,即抒怀、抒情;二为运输,书写如运送、搬运物品,运笔之力必须自始至终(示写)。

笔势是书写者运笔的姿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运笔姿态,即不同的书写习惯和风格。我们每个人虽有自己独有的笔势,因为尚未被社会,公众认可,所以“没有笔势”,也“没有风格”。

历代书法大家,其书法多出自“二王”,却又有自己的风格。学习书法,必须继承传统。所以学习“二王”应为正途。余观王羲之用笔,如龙跃蛇行,圆转连绵,既行最短线路,又能自然调整笔锋,是极为科学的运笔方法。今年老年大学暑期,余完整临习了王羲之十七贴。虽然感觉很难,却得益菲浅。

20xx年10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