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宜阳县运管所20xx年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规范运政管理 开创运管工作新局面

20xx年,我们宜阳县运管所在省运输局和市运输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运输局年初制定的八个“夺杯争先”目标开展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兴党建,勤政廉洁好作风

20xx年,我所以“党政廉政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行业管理,塑造“勤政廉洁”的运管队伍新形象。一是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二是加强廉政教育,使广大党员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三是严查不正之风,杜绝“吃、拿、卡、要”和违法违纪现象;四是积极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认真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度,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二、促规范,执法大队夺先声

我县拥有8993台各类货运车辆,61家机动车维修业户,3家物流信息业户,1个二级客运站,16个农村客运站,1家出租车公司,4所驾校, 5家货运公司,一家危货运输公司,一家A级机动车检测站,营运客车236辆,出租车95辆,招呼站80个,客运线路84条,其中跨省线路2条,跨区线路8条,市内线路30条,公交车43辆,公交线路8条,7个乡镇开通了公交车,其中 - 1 -

2个乡镇开通了12座福田小型公交车,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8.5%。、

20xx年7月份成立了“运政执法大队”,下设4个执法中队,执法人员20名。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四个统一”,即“标识统一、服装统一、文书统一、执法证件统一”。这些举措,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我所执法形象,也有效规范了执法大队的执法行为,在社会和同行中赢得了广泛赞誉。

三、抓建设,多措并举出奇招

20xx年我们注重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政执法能力,在办公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对办公环境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统一对所机关办公楼及4个执法中队进行改造,购置执法车8辆,其中普桑轿车3辆,面包车4辆,依维柯1辆,规范了运政标志,提升了工作形象。为各中队配置了摄像机、照相机等执法装备。建立了完善的GPS车辆定位跟踪、车辆信息识别查询、视频监控等系统,逐步形成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提高运政管理覆盖能力。

同时,我们坚持做好“五个一”,提高运政执法队伍素质。即每周一次例会、每周一次学习、每月一次会议、每季一次培训、每年一次军训。

运政服务大厅是对外“窗口”,为更好的擦亮这个窗口,我们成立了运政服务大厅,设客运、货运、维修、综合4个窗口,安排专人集中办公,对外全过程公开,对具体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公示。“一站式”服务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 2 -

此外,为树立运政执法队伍新形象,提升运政工作在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我们还不断加强社会监督,改善执法环境,有效提升了我所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崇荣誉,“夺杯争先”步履坚

20xx年,省厅运输局在全省运管系统开展“夺杯争先”活动,我所发扬“逢旗必夺、逢坚必催”的精神,在“夺杯争先”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和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落实,广泛宣传动员,使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到位,行动落实到位,形成人人参与“夺杯争先”的良好氛围。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在这次活动中共分8个单项,根据各单项目标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给予奖励,对获得单项优胜杯前三名的股室,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奖励,对评比成绩最后三名的股室,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处罚。

客运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是推进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为此,我们进一步改善管理模式,对全县客运公司进行改造,实现了“一县一网一公司”的经营模式。我们开通“新农巴士”,为方便偏远山区群众出行,按照许可程序开通了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标识、统一票价的“新农巴士”,有效改善了农村的运输条件和发展环境。

加强货运市场管理,做大做强运输市场。我所着力培育货运企业和货运场站的建立,做大做强货运市场。近年来,我所共扶 - 3 -

持成立了5家货运企业,拥有各类货车600余台,特别是我所自己建立的宜阳县通运运输公司,目前拥有车辆226台,1580个吨位,今年为单位创收40余万元。

加强维修市场整治,推进维修市场规范化。积极推行“贰仟家”一站式服务,完善维修市场救援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一是坚持行业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维修行业例会,组织业户学习维修行业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二是加强对维修企业的监督检查,要求维修企业全面排查治理机动车维修企业隐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维修企业安全生产;三是组织开展好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

加大驾培行业监管力度,提高学员培训质量。我所积极与公安机关配合,对4所违规驾校(洛阳龙腾驾校高村桑元分校、洛阳邙山驾校樊村任村分校、洛阳邙山驾校张午尚午分校、宜阳阳光驾校三乡分校)进行了查处。通过对驾培市场的治理整顿,驾校的经营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教学水平和考试合格率明显提高。

加快出租车更新,提升出租车对外窗口形象。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城人口的增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原有的60台奥拓出租车已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我所于20xx年元月初新增了30辆伊兰特出租车,逐步满足了乘客的乘车需求;20xx年7月份我所又对出租车公司的39辆奥拓车进行了更新,更换为捷达轿车,并对驾驶员进行服务质量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对外窗口形象。 - 4 -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道路运输安全工作。我们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完善“一岗双责”制度。通过勤检查、亲监督,有效预防了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保障了道路运输安全。

五、倡文明,和谐运管显成效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每年都组织职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今年6月10日,组织40名人员参加献血,共献血16000毫升。此外,定期慰问帮扶贫困户、困难党员、残疾人、空巢老人,为他们捐款捐物。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42800元,为香鹿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捐款91000元,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4850元。与此同时,积极打造行业文化—在走廊、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所悬挂运政工作职责和名言警句,让干部职工牢记责任、警钟长鸣,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六、展望未来,成绩见证锦绣路

一年来,通过全所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和付出,我所共获得省级荣誉1项,市级荣誉12项,县级荣誉25项。继20xx年1月被省交通运输厅授予20xx年度全省运管工作“先进单位”后,今年,我所又被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顺利通过了市级文明单位复查验收,目前已完成了省级“青年文明号”、省总工会 “先进集体”、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和“五杯”竞赛先进个人等荣誉的申报工作, “巾帼文明岗”、“巾帼英雄”已通过县妇联审查。更让人自豪的是,20xx年8月31日,全市运政执法工 - 5 -

作现场会暨道路运输安全和农村客运工作会议在我县胜利召开。

全年完成客运量为2642万人,客运周转量为195508万人公里,货运量为1903万吨公里,货运周转量为382503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了0.01%、149%、0.02%、412%。

与此同时,运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使我县的道路运输结构显著优化,行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极大地改变了我县交通运输相对落后的状况,形成了“管理靠机制,指挥靠系统,服务靠平台,防范靠网络,执法靠整体”的运管工作新格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定格成为珍存;前路,昭示埋头奋进。站在新一年的门口,我们深知:这既是过去一年的一个节点,也是新一年的崭新起跑线,我们将以更加坚实的发展步履,再次扬帆起航、重铸辉煌。

- 6 -

 

第二篇:全国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河滩地上的绿洲 ——奋进中的高埂中学

一、学校概况

长安北望三千里,天府南来第一州。

临邛,历史悠长而深远,文化丰富而厚重,在其东面的悠悠南河畔,矗立一所中学,她,就是邛崃市高埂中学。这所从河滩地上逐步成长起来的农村高中,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闪耀在美丽的川西大地。 高埂中学走过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几代高埂中学人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积淀五十年,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精神文化逐步形成,学校以鲜明的特色亮点,丰硕的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农村学校特点的办学之路。

高埂中学始建于19xx年,原址坐落在邛崃市高埂镇白鹤村一教堂内,称邛崃县第三初级中学校。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迁入现高埂村。19xx年停办,19xx年复办,始创高中,学校更名为太平中学。八十年代初更名为高埂中学,是成都市唯一一所地处村民委员会所在地的农村高完中。

三十多年前,校园面积仅20余亩,校舍是十多间低矮破旧的小青瓦房,条件十分落后艰苦,全校师生勤工俭学,艰苦创业,平操场,砌围墙,开农场,学校原始规模初具,八、九十年代学校得到进一步的夯实,历史的积淀为学校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校抓住高中扩招和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机遇,克服“区域、生源、师资”三大劣势,不等不靠,知难而上,自主创新,采取多元化筹资办学的办法,千方百计引进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学校的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供需矛盾基本解决,

实现了学校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走上一条做大做强的规模效益之路。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教育教学管理更上一层楼。高埂中学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重视师德、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的改革,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教育教学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落实年级组负责制,重视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前瞻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细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向过程细节要质量。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倡导发扬艰苦奋斗、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把人文关怀和刚性制度管理结合起来,积极引入竞争评价机制,建立过程与绩效相结合的规范评价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朴质求实、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

20xx年学校成为成都市首批校本教研基地学校,为不断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按照“专业引领,共同发展,教学反思”的要求,重点在集体备课、年级月考、踩线生抓法、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新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2002-20xx年完成十五国家级课题《尊重平等教育与师生互动》的研究。

高埂中学以鲜明的特色、丰硕的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普通中学成为了一所质量高、有特色的高完中,学校被誉为“农村高中教育的典范”“成都市农村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20xx年3月,成都市高中工作现场会在高埂中学召开;20xx年11月,高埂中学作为成都市校长干训的实训基地,承担了成都市“千名校长

大练兵”教学管理实训任务。成都市多个区(市)县许多兄弟学校到校参观交流,学校发挥了很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数载历练,辛勤耕耘,孔子讲“生无所息”,一部高埂中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不断奋斗的艰辛历史,就是几代高埂中学人始终迈步向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历史。一任任领导、一批批教师、一届届学生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为后来者留下优良的传统:领导班子积极向上,团结务实;教师队伍淡泊明志,无私奉献;届届学生艰苦奋斗、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和“团结协作”积淀成学校文化的精髓,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是高埂中学不断奋进永葆青春活力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二、特色亮点

高埂中学曾是一片贫瘠的河滩地,因为人的活动,出现了绿洲,萌发了生机活力。

五十年间,河滩地上的人走了一批,一批,又一批,也来了一批,一批,又一批。但他们都是河滩人,他们身上同样涌动着开拓者的热血,河滩人的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了。舞台情景变化多多,不变的背景闪烁着美丽的字眼:“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团结协作,和谐愉悦”。

(一)自强不息,发愤图强

对贫瘠的河滩地,大自然向来并不大方。农村小镇本来就够偏僻了,而高埂中学的所在地连小镇都不是,只是一个小小村子,交通闭塞,生活艰苦,学生基础糟糕,这就是上苍赐给学校的基本条件。学校的生存极为艰难,等待时来运转吗?可要到哪年哪月呢?消极的等待,只会等掉机遇和前途。怨天尤人吗?那只是懦夫偷懒的借口。河滩人决不退缩,他们抛弃了懦夫的退缩,选择了勇敢地去面对。勇敢

的河滩人把艰难的生活当作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如果幸运之神不降临,那么他们就自己照顾自己。

从校长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都认准了一个理:自然没给我们的,我们就自己去创造。咱们“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河滩人要用自己高贵而充实的精神去填补自然的贫乏。要在暗淡的天空中升起耀眼的星星。河滩人坚信没有一种草不会开花,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都有她绽放的权力和空间。虽然“立根原在破岩中”,但是河滩人像劲竹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顽强地去追逐理想、追逐梦幻。

只有强悍的人才配活在这一片土地上,拓荒者们在这河滩荒地上扎根了,他们一天也不敢懈怠,埋头苦干,发愤图强,终于,高埂中学从多如牛毛的农村中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河滩人的眼睛又瞄准了成都市示范中学,他们找差距,找不足,正视现实,发愤补救,一点一滴地历练自己,提升自己,毫不动摇地向目标挺进,终于,神气地站到了成都市首批示范中学的行列。河滩地上出现了一片绿洲。

大学连年扩招,上大学没有过去艰难了,也没那么令人神往了,而人们对优质教育,精品教育的盼望也产生了。河滩人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们居安思危,谋及未来,自加砝码,自压担子,大胆按省级示范中学的风范来要求自己,他们再次埋下头来,挑自己的毛病,挖自己的潜力,艰难地往前挪动,他们想:省示范中学能做到的,迟早有一天,自己也要做到。

深知自己贫瘠浅陋,但是从不畏惧自己贫瘠浅陋,河滩人夙兴夜寐,忘我劳动,埋头苦干,一路向前。

(二)团结协作,和谐愉悦

生活昭示真理,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贫瘠的河滩地上,任何狂妄自大,都将以悲剧终场。蚂蚁搬米深深地打动了河滩地人,他们把自己看作是蚂蚁,美人之美,合作共存。

古人的智慧武装着今人的头脑,荀子认为“每一个凡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禹”,只要他们精诚合作。这话可信。是呀,河滩人虽然是凡人,但是有成为禹的梦想,贫瘠的河滩地让他们明白,他人对自己的意义,要活下去,必须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河滩人相信,自己虽是臭皮匠,但合作起来就是诸葛亮;相信刘基“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是高远的眼光让河滩人敞开心扉,青睐合作。

贫瘠的河滩地留下了单调和寂寞,但也驱散了喧嚣和浮躁。这里,古风犹存,人们急人之急,忧人之忧,质朴而又热诚。这片土地上,到处是谦虚大度、宽容和善、热情主动的人们。河滩人充分信任同事和周围的人。他们之间多的是相互理解和谅解,少的是指责呵斥;多的是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少的是互相推诿,树倒猢狲散;他们克己容人,让良好的人际关系渗透在平凡的生活中,滋润着人们的生活。

寒来暑往,生活上互相关心,精神上互相鼓励,事业上互相支持,同为河滩人,共垦河滩地,河滩人唱着合作的歌;岁岁年年,在沟通中传递信息,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河滩人跳着合作的舞。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携手协作,合作共赢。他们都是团结之歌里的美妙音符,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团队精神在这里熠熠生辉。

河滩地上,你也许很难分清领导和群众,老师和学生,因为领导

与老师都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师生员工互体互谅,相敬相爱,他们就是那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物质上他们是贫乏的,但在精神上却十分富有。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甚至让人们忘记了这里是贫瘠的河滩地。

三、成绩显著

五十载风雨兼程,五十载杏坛耕耘。

几代高埂人,能固守寂寞而志存高远,淡泊名利而清贫治学,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以朴质求真之心,创和谐纯净之校园。在昔日荒凉的河滩地上,开辟出一片精神的绿洲。徜徉其间,左顾有老树新芽,右盼有桃李芬芳,耳畔闻雏凤之声,满目香葩,生气盎然,而观之悦目。

(一)学校荣誉

学校现在是成都市示范性高中、成都市校本教研基地校、成都市校长干训基地、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教育学院实验学校、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

(二)高考成绩

在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高埂中学实现了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同步发展,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20xx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21人,一般本科上线为80人。从20xx年起,在每届优质生源只占邛崃20%的情况下,连续八年重点本科和一般本科上线人数均占邛崃当年上线人数的30%以上: 20xx年,重点本科42名,一般本科128名;20xx年,重点本科47名,一般本科232名;20xx年,重点本科70名,一般本科331名;20xx年,重点本科66名,一般本科295名;20xx年,重点本科78名,一般本科371名;20xx年,重点本科66

人,一般本科345人。高考成绩一年迈上一个台阶,近十年来在成都市41所同类高完中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部分省重和国重学校。精品工程结出硕果,20xx年刘超以理科综合295分(满分300分)夺得成都市理科综合状元,20xx年汤学娟以理科总分699分名列成都市九个郊县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20xx年囊括邛崃市文、理科第一、二名。特色教育锦上添花,每年艺、体生上线人数在邛崃市均排名第一。

四、激情展望

河还是那条河,滩还是那片滩,生活好像演唱着同一首歌,其实,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总在不知不觉中向前。

河滩地上,高埂校园,平凡学生,平凡老师,虽经五十春秋,却是活力长存,奏响了一支又一支动人的乐曲。高埂现象似乎成了一个让人琢磨的谜,其实谜底很简单,高埂河滩人踩着时代的节拍在走,只是在不经意间,脱颖而出。河滩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之路,原来正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之路。

今后,学校将不断追求更加鲜明的办学特色,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在生存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努力打造一个响当当的新高埂中学品牌。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河滩人仍将不断超越,河滩绿洲也必将更加迷人,高埂中学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