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关系

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因素造成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庞大人口造成的数量制约和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下造成的质量制约。

巨大的人口数量是诱发当今中国社会生存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数量的过度增长首先造成人口的供养问题。据有关资料推算,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中国目前全部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是每年32亿吨生物性干物质,在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良性运转前提下,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为6─8亿人。

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下,是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表现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不高。据19xx年统计,大学文化程度的占0.1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0.1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33%,文盲、半文盲的达15.88%。在许多偏僻的农村,由于经济贫困,儿童失学率较高,文盲的数量还有增加的趋势。

二、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严峻

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12~1/10,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却远远超过这两个国家。

1.生态恶化的趋势仍在加重

(1)森林、草原的生态功能急剧衰退,土地退化日益突出。中国森林面积覆盖率仅为13.92%;人工林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土地退化严重,已占国土面积的16%;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约有1.7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盐碱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5%;优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近10年来,每年减少36万hm2;草地退化面积约占可利用草场的1/3,目前仍以2万km2的速度增长。

(2)水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自然灾害日趋频繁。河流断流日益加重,尤以黄河最为突出;洞庭湖面积已减少了38%;全国水资源日趋短缺,缺水城市达300多个,日缺水量1 600万t;湿地面积不断缩小,东北三江平原500多万km2自然湿地目前仅剩200多万km2,且濒临消失的危险。河流区域性污染严重,广大水系中38%的河段达到或好于地表水3类标准,1/3以上河段的水体丧失了使用功能。酸雨问题仍然突出,酸雨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3)生物多样性锐减。全国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华南虎等20个珍稀物种分布区域缩小,种群数量骤减。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种濒危物种中,中国占了1/4。

2.能源结构性污染突出,工业污染排放量仍高

大气污染归因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过低的治理水平。19xx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SO2排放量26kg,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20xx年全国SO2排放总量1995万t,居世界第一;烟尘排放总量1 165万t;工业粉尘排放量1 092万t。水环境质量继续恶化,工业城市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为1 389万t,在全球均处于高位。几大水系中,淮河、海河、辽河的水质污染状况已明显制约了这些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3.城市污染依然严重

在空气污染方面,19xx年对335个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在335个城市中,40.5%的城市超过空气质量三级标准,处于中度或严重污染状态。大城市的汽车尾气污染日益突出,占空气NO2污染负荷的50%。19xx年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占7个,全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环境没有几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在水污染方面, 20xx年全国年排污水总量达415.1亿t,相当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全国城市河段水质为5类或劣5类占52%。在噪声污染方面,多数城市的噪声污染处于中等水平,重点城市的区域噪声处于轻度或中度污染水平。在垃圾污染方面,城市年产量约为1.4亿t。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0%左右,垃圾粪便处理率61.8%,废弃塑料的“白色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4.农村环境问题日趋突出

由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环境质量下降。牲畜养殖污染物排放数量大,浓度高,每头猪的废物排放量是人的6~7倍,牛则达到20倍。江苏省的苏、锡、常三地牲畜养殖产生的污染量,基本上相当于1 500万人产生的污染。农田污水灌溉面积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1.6倍。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土壤污染成为潜在的环境问题。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地下水中,导致水体污染。 中国的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据19xx年中国社科院的估算,每年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千亿元。其中,水体污染400亿元左右,大气污染300亿左右,加上固体废物等其他污染总合计950亿元左右,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5%。这些损失主要表现在:人体健康的损失约占32%;农、林、牧、渔业的损失约占32%;工业材料和建筑物的损失约占30%;其他约占6%。据联合环境规划署资料报道,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3%~5%。中国的环境污染明显重于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资源问题

中国资源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但是问题依然突出,挑战依然严峻。主要的问题概括下来有三点: 第一个问题,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从工业能源效应来看,八个主要耗能工业,单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了40%以上,而这个八个主要工业部门占工业GDP能效的73%;第二个例子,我们的粮食作物平均水分生产率,一立方米产多少粮食,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我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另外,我们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了20个百分点。比如建筑节能、建筑高能耗问题十分突出。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相近发达国家2~3倍。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初期发展中,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来再改变现在所付出的代价和难度是非常大的。

第二个问题,近年来的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加大。刚才谈到能源的密度,单位GDP能耗从20xx年开始又出现了增长。也就是说,在20xx年的时候一直到现在,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GDP增长的速度,在19xx年—20xx年的时候,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不到0.5,现在超过1。电力消费的弹性系数,从20xx年开始就大于1,电力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资源的约束矛盾不断加大,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资源总量是居世界第三位置,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国的淡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的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我们估计到20xx年中国将列入严重缺水国家。从20xx年开始为什么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快于GDP,最重要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发生了一些明确的变化。

重工业的比重前些年快速增长,到20xx年重工业已经超过6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63%,63%中近3/4是来自于重工业。从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耗来看,产品能耗不是提高了,而是在逐渐下降,产品的能源消耗还是在提高。因此,近几年造成资源需求快速造成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是结构性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因此,要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改变这样偏离资源节约方式轨道的发展方式,要在经济结构上做大文章。

总之,由于人口、环境、资源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国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怎么办?中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带有长远意义的发展战略。我们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控制人口、环境保护一道作为新时期基本国策。并把这样原则体现在政府各项工作当中,包括政府规划、产业政策、标准等等方面。另外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紧

人口问题对策

1.控制人口数量是前提

(1)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越来越少,我国耕地、森林、草

场等资源的绝对数量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的数量很少。如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9公顷,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国江河径流量人均仅有245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3.5%,我国多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1/3。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粮食、棉花最多的国家,油菜籽、猪牛羊肉的产量也居世界第一位。糖料、大豆、茶叶、花生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都很低。19xx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是44258万吨,19xx年粮食总产量11318万吨,增长了约3.9倍;19xx年人口总数为11.7亿,19xx年为5.4亿,增长了2.2倍;19xx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209千克,19xx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0千克,人均粮食消费增长幅度不到2倍。

(2)由于人口数量增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因为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的发展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由于人口的高速增长,人们从自然环境中摄取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地增加,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和能量的数量在许多地区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受量,滥垦滥伐,毁林开荒,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现象严重,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加;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工业和农业排放出来的“三废”严重污染环境,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造成交通拥挤、汽车废气、噪声的污染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3)由于人口增长快,造成教育、就业紧张,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社会各项事业所需要的劳动人口数量总是一个可以计算的有限数量。由于人口增长快,目前劳动年龄的人口远远多于社会所需要的数量,尤其是农村,人口过剩问题严重。大量农村富余人员涌进城市,造成城市流动人员的急剧增加,不仅造成教育、就业的紧张,也给社会增添了许多不安定因素。

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是协调我国人口与环境的首要问题。

2.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

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前提下,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问题的关键。只有全面提高了人口素质,才能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在自然规律及经济规律指导下,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人口质提高了,人们对人口与资源的认识也随之而提高,人们能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从而能够更加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长。人口素质提高了,能够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加快我国民主与法制的完善进程,促进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人民,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3.加强法制建设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自从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政策,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

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而且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也很显著。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的经济落后的地区,偷生、超生现象仍很严重。加强法制建设,把人口发展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依法办事,对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的依法处理。同时,建立必要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使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是做好我国人口工作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只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的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使人的素质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人口政策的贯彻实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一,转变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传统的生产模式“资源——产品——废物”转变为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传统的生产模式经济发展越快,付出的环境代价也越大,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产生的废物还占据耕地,影响土质,降低农产品产出。循环经济克服了这一缺点。将废物转变为“再生资源”,提高生产和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产出和产生最小的环境污染,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

第二,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和运行效率。通过发展新科技,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即要求我国工业化要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 ”,可循环的发展机制。通过发展科技作为支撑,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的科技体系。

第三,在节约的基础上,修复自然环境。发展节约型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要从本质上根除环境问题就必须在节约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在恢复植被过程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达到恢复环境的目的。其中主要包括恢复森林、湿地、农田生态系统。森林、湿地对于缓解洪灾,防止干旱,涵养水源等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提高认识,合理发展经济。很多人常常把发展简单的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经济增长等同于工业发展。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不合理利用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过度地开发资源,使之趋于贫乏。要从根本上改变环境要从认识水平开始: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再生的,过度地开发与利用,必然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如海啸、地震、干旱、洪灾、疾病等。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

第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颁布了《环境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起步晚,立法水平有限,相关法律制度急待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一)完善立法,扩大法律保护环境的范围。将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和管理、对湿地的保护、电子垃圾的处理等其他还未纳入到法律规范中的纳入到立法之中。(二)完善环境责任制度,明确规定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增强环境保护各法的可操作性。(三)完善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度。如完善环境保护中的公益诉讼。通过完善立法、

执法、司法来保护自然环境。

大自然是人类一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来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只有使科学发展观得到贯彻与落实,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紧抓住转变经济的方式、调整经济的结构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这些核心的环节。造成近几年能源和资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结构性的问题,经济增长要从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转向提高资源效用,要尽最大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角度形成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的体系。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1/3的服务业是严重偏离的。

第二 建立资源能源审计制度,要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一道共同构成新的社会性管制制度。也就是说,要从能源、资源、环保这些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的标准和制度,对高耗能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和落后的社会要实行强制淘汰。对于重点耗能产品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我们还要倡导资源节约的消费方式。

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冯飞,中国资源问题的现状、问题和出路,中国发展观察,2005(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