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尊重劳动者

济南实验初级中学 李 靖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劳动者,树立平等的劳动观;培养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能力目标:能够清楚的认识并抵制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理解劳动光荣、劳动者可敬。

知识目标:知道各行业劳动者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始者,各行业劳动者是平等的。

【教学重点难点】

“为什么劳动者可敬”是本节课教学重点。本节课通过各种材料主要歌颂了各行业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伟大与光荣,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光荣,鄙视劳动可耻的思想,只有清楚认识到劳动者的可敬,才能更好为本单元后半部分的学习做出铺垫,树立健康的劳动观。而在讲解此环节中,“劳动不分贵贱”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虽然,各行业劳动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劳动者分工的不同而导致收入、工作环境的差别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容易对劳动的“平等”产生疑问。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劳动实践与对社会的了解,因而对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作用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对于劳动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还认识不足,因此,不热爱劳动、不尊重劳动者、好逸恶劳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对一些收入较低,需要付出较多的劳动和艰苦的劳动存在厌恶的心理。

物质资料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各行业劳动者辛苦劳动、表现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劳动模范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设计劳动者平等为主题的小品剧本。

2. 学生准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书籍、网络搜集各行业先进劳动者的典型实例并感悟他们对我们生活所作出的贡献,与教师共同修改剧本,排练小品。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大家还记得去年北京奥运开幕的那个夜晚吗?相信那些精彩的场面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将是终身难忘,不过,当这些精彩的瞬间从我们面前闪过时候,我们在欣赏的同时还想到些什么呢?让我们边看边想!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一、播放《08北京奥运开幕式相册》——回味经典盛况,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08北京奥运开幕式相册(略)

教师让学生观看完相册以后,感受每个精彩场面的背后

设计意图: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精彩的场面让很多同学陶醉,让我们记忆犹新,伴随着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以及一系列开幕式的图片的再现,让学们欣赏回味的同时去发现寻找创造这些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的幕后劳动者,如:建筑工人、演员、军人、志愿者等等。把话题自然引入本节课第一项目主题:尊重劳动者!

二、共同讨论:“身边的劳动者”——引领学生观察身边、体验生活。

多媒体展示问题:请同学们来列举一位你生活中的劳动者,说说他或她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贡献?

学生讨论发言后多媒体展示身边常见劳动者系列图片:

教师引导:无论在学生讨论还是在发言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去引导学生去从自己的生活中列举那些经常看到的,感受到的劳动者,尤其要谈到自己父母和老师,让同学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这些劳动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而在用图片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从学生一天从早到晚这个过程,例子要常见、广泛、有概括性,同时简要概括出劳动者的艰辛与奉献。

设计意图:学生身边常见的场景、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往往能否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加强了该方面的认知,慢慢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劳动者的身影,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劳动者,劳动者为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增强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的情感。

教师引导:教师可以借助同学们的发言以课本的环节标题来概括——“可敬的劳动者”,并在学生谈“为什么选择该词语”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引导身边劳动者的物质、精神贡献,以及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推动作用来指出劳动者“可敬”的原因。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刚刚谈论过后的热烈情感,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升华,回扣本环节知识要点。

多媒体课件展示知识点及名人名言: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三、共同赏析:“杰出的劳动者”——以为人类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劳动者为教学材料领略杰出劳动者的风采

多媒体播放杰出劳动者袁隆平、李想的视频、文字材料。

教师引导:教师注意把材料运用充分,教师列举的科技界、商界的两位典型人物可以让学生们谈出更多此方面甚至更多领域的杰出劳动者,和大家一起去分享了解他们的巨大成就与贡献,虽然在材料中以及在列举中出现了劳动者巨额的经济回报,但要引导学生注意:无论是经济回报还是赢得的荣誉,都是在他们辛勤劳动基础上所取得的,离不开他们对社会的卓越劳动成果!

多媒体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家表彰奖励劳动模范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多媒体课件展示知识点:

这些措施使一批批杰出的劳动者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各行业杰出劳动者材料的交流与展现,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者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贡献,从而使得学生从心中自然产生对劳动者的敬佩之情,从“表彰劳模”的环节中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国家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者光荣、劳动者可敬”这种健康向上的劳动观。

四、反思生活情景:“平等的劳动者”——从师生表演的小品中去品味、认识“劳动者平等”的正确劳动观。

多媒体展示问题:心中职业大家谈:“选择一个你心目中最理想的职业,告诉大家你为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什么会选择它。”

教师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的职业理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去鼓励学生的想法,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讨论实际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学生刚刚对自己心中的理想劳动职业展开了设计,但不可避免对一些工作条件差、环境恶劣、收入微薄的职业缺少热爱,更多的学生会选择一些舒服、高薪职业,究其原因,就会或多或少的暴露部分学生不能平等对待劳动者的不健康劳动观念,把问题自然过渡到“平等的劳动者”这一环节。

师生表演小品:“平等的劳动者”

教师引导:本剧本中“爸爸”的角色较为重要,“爸爸”在言谈话语中一定要把几个对一些劳动者的蔑视词语突出出来,成为学生批评的把柄,在小品的最后不急于退出角色,随着自己的疑问把本环节问题抛出去,也可与学生观众们来个“无理辩三分”,更多角度引导学生对“爸爸”进行批评。自然让更多的学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去把为什么“劳动者平等”的正确劳动观详细说来,加深认识!最终,“爸爸”服气,得出课本知识点。

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不同的劳动者都是平等的劳动者;只要他们为社会创造财富、

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为人民服务,就都是光荣的,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以劳动为荣,与一切轻视劳动、歧视劳动者的观念和行为坚决决裂、要坚决反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 多媒体展示视频、文字材料加以印证:

1.多媒体播放全国劳模许振超视频:(略)

2.多媒体展示名人名言:

设计意图:学生较为习惯以小故事认识大道理,如果小故事能变成一部剧本再由师生共同演绎就更能给学生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课堂气氛会更加热烈,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会提高,一部简单的情景演绎出生活中不能平等对待劳动者的错误劳动观,引导学生积极的从多角度对小品进行评析,尤其在对主人翁“爸爸”的批评中使得“学生观众”们自然的得到一种正确的劳动观:一切劳动者都是可敬的!都是平等的!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我们身边还有轻视劳动、歧视劳动者的事情发生吗?

设计意图:话题一步一步的贴近每个人不同生活,用一种较为统一的、健康的劳动观去衡量、批判我们生活中现象,甚至去评价我们的自身,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去树立劳动者平等的健康劳动观!

五、迎全运倡议书——在行动中展现我们健康的劳动观。

教师引导:全运会马上就要到了,我们身边的许多场馆和设施都发生了变化,当然,这离不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我们应该怎样去尊重这些劳动和劳动者呢?现在就让我们一人一句,来发起尊重劳动迎接全运的倡议!

设计意图:学生将自己本节课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借此机会切合社会热点的话题开展尊重劳动的倡议书,在假期课余时间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教案(教科版)

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

第一节 可敬的劳动者

导入:了解劳动者

1.教师:在今天的社会里,有各种各样的劳动者。你最敬佩的劳动者是谁?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说的方面可能比较多,也可能集中在某些行业、某些著名的企业家等人身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都应该是我们的敬佩和爱戴的人)

感受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劳动者,引入劳动者的话题。

教学环节一:劳动状元榜

1.教师:我们可以把劳动者大体分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让我们来看看大家了解的各领域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哪些,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

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劳动模范,制作自己的“劳动状元榜”。(具体活动过程和操作过程见“活动活动设计”)

让学生懂得,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提出的贡献,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教学环节二:劳动的贵与贱

1.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看到在“劳动状元榜”中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说明任何行业都可以出解出杰出人物。我们也经常说,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由于不同的劳动者在收入等方面享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因此,不少人还是存在不平等的思想。下面的事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

2.呈现案例。

有 一家报社举办了百名中学生“暑期一日”社会实践活动,咨询和报名的中学生十分踊跃。其中在必胜客实践的“我到名店做比萨”和到农科院实践的“我是克隆植物的新农民”两组,50人的名额在活动启事登出的第二天便已爆满。可与此同时,“我当一天清洁工”小组直到实践活动的前一天,也仅有5名学生报名,活动当天,当环卫保洁队派来了5名最好的保洁队员,开着5辆保洁车欢迎小队员们的时候,他们看到只剩下一名队员。

3.学生谈对上述新闻的感想。结合流弊谈谈这种思想的严重后果。

4.教师总结:有很多人看不起农民,也有很多人看不起工人。但是,我们看看我们教室里的一切,电视、投影仪、电灯,桌椅、黑板、文具等,想想我们身上的校服、中午吃的饭、回家时乘公交车等,都是这些常被人忽略甚至被人“看不起”的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崇拜甚至迷信一些劳动者,看不起另一些劳动者,这种思想本身就不是现代社会所应具有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我们不尊重工人和农民,也许将来我们自己就会成为其中的一员,那时候,我们才会渴望自己得到尊重,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所以,只有人人都尊重劳动者——不管他的劳动是干什么的,我们每个人才会受到尊重。

这是社会的常见现象,让学生了解社会流弊,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观念。懂得在当今社会,任何行业的劳动都可以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取得好成绩。

强调尊重劳动者的事每个人应该持的态度,尊重劳动者就是尊重我们自己,懂得歧视本身并不是健康的心态,是需要彻底铲除的封建思想。

总结

1.学生判断下面的论断的正确性。

(1)张三的爷爷是老科学家,为国家的原子弹研制做出过重要贡献,所以要受到同学们的尊重;李四的爷爷是个普通农民,在农村干了一辈子,所以不必受到同学们的尊重。()

(2)王五的妈妈是某医院的院长,所以王五在学校整天“我妈长、我妈短的”生怕同学们不知道他妈是谁;刘七的爸爸是个修理工人,每次到学校参加家长会,刘七总是很不好意思。()

2.教师总结:劳动者都是美的,所有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

第二节 珍惜劳动成果

导入:读《悯农》导入主题

1.学生读《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教师:这是一首大家从小就非常熟悉的诗,它描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可贵。诗虽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可是我们大家仔细体味一下,就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感受到作者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怜悯之情、崇敬之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粮食的珍惜之情。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珍惜粮食,有时甚至是到了崇拜的地步,我们看看下面的故事。

近年,我已经年过不惑(40岁为不惑),我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令人羡慕的6位数。然而一个习惯至今不能丢弃,即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是父亲多年来给我们养成的习惯,“爱惜”这个词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骨子里。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对我们每个孩子都很慈祥,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对我们发脾气,而且是发很大的脾气:一是我们几个孩子争东西的时候,在他老人家看来,兄弟姊妹必须和和气气,大的要让小的,小的要尊敬大的;二就是在我们有些许浪费粮食的行为时。因此,至今我还是保持着掉了饭粒立刻捡起来的习惯。

说实在的,我“改正”这个习惯。一是为了尊敬我的父亲,是他老人家养了我们这么大,他老人家的精神就是我们应该承袭的精神;二是因为我认为,应该让我们的子子孙孙记住粮食的可贵。今天我们富裕了,不等于我们永远富裕下去,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人 —— 包括儿童生活在饥饿中。而且,浪费实在不是什么令人羡慕的品质,而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

我们要把它抛弃掉。

从学生熟悉的诗歌入手,可以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让学生从这个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爱惜粮食品质的可贵,确立节约粮食 光 荣、 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

教学环节一: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1.教师:从一粒种子到我们碗里的米饭,要经历哪些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艰辛付出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不必要详细了解全过程,主要是体会劳动果实得来不易。如在耕种过程中遇到恶劣的天气、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等。

3.学生结合自己的父母或周围的人们的劳动,说说劳动者付出的辛苦以及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如母亲是记者的同学谈谈她报道一条新闻要付出哪些辛苦;父母是工人的同学谈谈父母以及同事们生产某种产品需要付出的劳累,等等。具体活动过程可参考教学活动涉及“劳动者的一天”)

4.学生交流活动感受: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大家有什么感受?(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经过劳动者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

了解我们享有 的所有劳动成 果都来之不易,懂得珍惜 劳动果实。

教学环节二:珍惜劳动成果

1.刚才我们都了解了我们的父母、我们周围的人们的劳动付出,懂得了劳动产品的来之不易,也懂得了应该珍惜劳动果实。那么,我们到底做得如何?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画面。(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到学校食堂录一小段学生将剩饭菜倒入垃圾桶的录像或者是拍一些照片,课堂上使用)

2.学生交流感受:看了这些画面大家的感受。

3.寻找浪费现象。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讨论交流生活中遇到的浪费现象,讨论后由小组代表来发言。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2)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3)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还有哪些?

浪费现象是我 们现在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通过讨论 引起大家的注意。

总结

1.教师总结: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勤俭节约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必须勤俭节约。刚才,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浪费现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节约宣言。

2.小组开展“我的勤俭节约宣言”活动,确定宣言内容,撰写宣言。

学以致用,督促学生形成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