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学生”评价方案

“星级学生”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五自”题词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配合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使学生学会生存,自强自立;学会服务,团结合作;学会创造,追求真知,做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的少年。立足学校,树立典型、榜样,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二、目的

“星级学生”评价体系希望在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加强过程评价,让基础、特长不同的学生发挥其潜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激励学生不断的向预定目标努力,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从而完整的评价每一位学生。

三、评价内容及标准

评价内容调整到11项,且每个“单项星”都设计有单独的图案标志。

1、文明礼貌星(班主任主持)

(1)知道基本的礼节(握手、鞠躬、招手、敬队礼)。

(2)在校期间说普通话,会正确使用基本的文明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不说脏话。

(3)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知道这样做是对他人的尊重。

2、互助合作星(班主任主待)

(1)能做到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并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2)关心帮助同学,能和同学友好相处,每个学期至少能为同学、班级或学校做几件好事。

3、语文博士星(语文老师主持)

(1)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上课时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大胆,有独特见解,深得同学、老师喜欢。

(2)具有较丰富的课外知识和良好写作能力。

(3)积极参加各类语文活动,并获得一定的成绩。

4、数学博士星(数学老师主持)

(1)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上课时思维敏捷,发言积极、大胆,有独特见解,深得同学、老师喜欢。

(2)具有较好的数学思维,能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

(3)积极参加各类数学活动,并获得一定的成绩。

5、英语博士星(英语老师主持)

(1)上课认真,思维活跃,具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语能力。

(2)积极参加各类英语活动,并获得一定的成绩。

6、音乐艺术星(音乐老师主持)

(1)乐感良好,上课认真,平时音乐成绩优秀,有一定的特长(器乐、声乐、舞蹈等)。

(2)积极参加学校及以上单位举行的艺术节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7、体育健将星(体育老师主持)

(1)有健康的身体,喜欢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达标成绩优秀。

(2)积极参加学校及以上单位举行的体育节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8、书画艺术星(美术老师主持)

(1)具有良好的书法基础,能掌握一定的书法技巧和基本规律,作业清楚、整洁、写字习惯良好。

(2)具有良好的色彩敏感度、想像力和观察能力。

(3)积极参加书画评比,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9、工作劳模星(班主任主持)

(1)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值日、值勤工作积极住址;主动维护校园、教室的环境卫生。

(2)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10、力争上游星(各任课老师由班主任统筹安排)

平时行为表现、学习成绩一般或暂时落后的学生,在一个时间段里有明显的进步。

11、自然科技星(常识、地方课程、电脑老师合作主持)

(1)对常识、电脑等自然科技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上课认真、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2)积极参加学校及以上单位举行的科技节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四、三层评价体系

(1)第一层过程评价,由各科老师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奖励各自的“单项星”。

(2)第二层阶段评价,学生积满10颗“单项星”被评为“一星级学生”,发给相应的胸章;依此类推,再得10颗“单项星”被评为“二星级学生”;得30颗被评为“三星级学生”;得40颗被评为“四星级学生”;得50颗以上被评为“五星级学生”。每一级都有相应的胸章。

(3)第三层期末评价,根据这学期的总获星情况评出“金星学生”、“银星学生”、“铜星学生”以及单项星。

五、操作方法

(1)每个学生一学期共有五张“我的集星卡”,积满10颗换一张。“集星卡”上有三项内容,“集星格”、“分类统计”、“少先队评价”。目的在于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也希望让更多的家长能科学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学生的“集星卡”由班主任统一安排,粘贴到教室的集星栏目中。)

(2)平时评价的“单项星”由相应的评价老师颁发。每个学期初各单项星的主持老师有80颗,为鼓励学生参与度,根据各班开展情况,在期中过后由班主任老师到少先队申请增加。

另外在校级、学区、乐清市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单项星。

(3)阶段评价由少先队大队部操作,每周进行一次。时间为每日中午12:00----12:

10。分年级安排:周一 一年级 ;周二二年级;周三 三年级 ;周四 四年级;周五 五六年级。

星级学生换星流程:

a、需换星学生自行填写统计表格。

b、各班换星负责人填写换星统计表。

c、少先队核对换星表格。

d、根据表格,回收并存放好集星卡和胸章。

e、换星表格和新的集星卡、胸章,直接发放,由各班换星人员直接领走。 f、统计登记集星卡内容后,集星卡存档,学期末一起下发。

最后由班主任收集整理成档案保存,学期结束时,连同成绩单送交家长。目的是希望展现给家长的不止是学生的结果性评价,还有过程性评价。让家长在注意孩子期末成绩的同时,看看孩子平时的在校表现。

(4)期末评价,根据“集星卡”上的得星总数情况评出“金星学生”、“银星学生”、“铜星学生”以及单项星。

 

第二篇:学生评价方案

遵义县三岔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以教育部制定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努力实现评价的教育性、激励性、发展性功能,形成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评价的目标:

1、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思想品德,学会学习扩充并整合知识沟通与交流,思考与推理,学会合作,个人与社会责任。

2、学科学习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体育锻炼知识技能综合实践能力。

3、个性发展目标: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性格。

三、评价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智、体、美诸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3、激励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激励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要做到目标激励、赏识激励、评语激励、等级激励等。

4、多元化原则。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多方面发展的潜能。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又要尊重个体差异。

5、个别差异原则。评价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当前思想实际以及事实本身的性质,灵活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四、评价内容和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等;学科学习目标应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标准应体现差异性。既要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以及发展的不同情况。

具体评价内容和标准:

(一)、评价内容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广阔空间。为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思想素质

重点考察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自理自律、严于律己、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坚持正义、诚实勇敢、富有责任感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2、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从知识、能力、方法、学业成绩四方面考核。

(1)知识考察

重点要考察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无浓厚的学习兴趣。

(2)方法考察

重点考察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否主动、自主学习。

(3)能力考察

重点考察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4)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评价应包括学科的课堂平时成绩、单元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学年末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学习的提高幅度。

3、心理素质

能正确的对待生活、正确的对待学习、正确的对待集体、正确的看待社会、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的对待他人评价、正确的与他人共事、正确的对待荣誉、正确的对待困难,意志品质坚定。

4、身体素质

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护视力,注意正确的吸取营养。

5、劳动素质

对劳动有正确的态度,乐于参加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的公益劳动。

6、个性发展水平

(1)自我教育

能客观的认识自我,建立起自信,克服自身存在的弱点,促进自我不断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2)个性品质

能逐步养成勤奋、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品质。

(3)爱好特长

重点考察学生具有或正在形成的文化、艺术、体育、劳动等各个方面的特长。

(4)实践创新

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逐步形成促进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动力。

(二)、评价的标准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评价体系既包括学科学习目标,也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

1、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进行评价。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学科学习目标和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很难截然分开进行,也没有特定的课程来培养和专门促进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发展,通常一般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中,与学科学习目标同步发展,而且也常常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2、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一般性评价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应具有的社会责任。

(2)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学习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

(3)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的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的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五、评价方式:

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实行学生一般性发展、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一)、一般性发展评价 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进行等级和质性评定相结合;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一般与学业成绩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二)、学业成绩评价:

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A、B、C、D四个等级)。

1、日常评价:

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可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

(1)、书面检测:采用等级制。

(2)、表现性评价:检查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采用质性评价。

(3)、即时评价:如学生作业、课堂表现。不拘泥于时间间隔、字数、内容、形式等,觉得“有感要发”就可以记录,采用质性描述。

2、期末考试评价:

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试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

根据每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期末考试检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等。

(三)成长记录: 成长档案主要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以展示学习上的进步,让学生或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了解学生在每一个阶段掌握了什么,努力方向又是什么,它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1、学生成长档案的内容:学生基本情况,真实记录学生基本信息,表格式记录。

2、学生成长档案的评价主体: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还有学生本人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鼓励同学、家

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形成性评价包括日常评价与阶段性评价。日常评价主要指平时的考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一般性发展;阶段性评价,实行自评、互评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的方式:①考试②档案袋的考查;③实验操作④实践测查

2、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呈现,将考试结果与平时的考查有机结合起来,要将老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出科学、全面、具体的评价成绩,即:等级+特长+评语。

遵义县三岔小学二零零九年九月

二、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1、评价主体互动化

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2、评价标准具体化

按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确定既符合实际,又具有评价价值的学生评价标准,使学生的潜能积极发展。

3、评价过程动态化

对学生的评价要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重在激励学生发展,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

4、评价方法多样化

学校要采取开放、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进取,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三、学生评价的目标:

1、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思想品德,学会学习扩充并整合知识沟通与交流,思考与推理,学会合作,个人与社会责任。

2、学科学习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体育锻炼知识技能综合实践能力。

3、个性发展目标: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性格。

四、评价的措施

1、学生评价重点定位积极的,成功的,特长的个性话方面,采用“等级+评语”的评价方式。

2、学生评价坚持全员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坚持结论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坚持效果评价与修正评价相结合。

3、我校学生评价将继续实行小学生素质等级评价制。即“等级+评语”的评价方式

一、学生评价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评价改革,要力求达到这个目标。

四、评价方式:

(一)定期正规评价:

1、书面检测、考试。适用于学业考查学科,采用等级制。

2、口头测试。适用学业考查学科,如语文、英语、音乐等,采用等级制。

3、表现性评价。适用非学业评价,检查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采用质性评价。

(二)即时评价:如学生作业、课堂表现。不拘泥于时间间隔、字数、内容、形式等,觉得“有感要发”就可以记录,采用质性描述。

(三)学生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各种评价材料存于学生成长记录袋中,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使教师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有个清晰全面的把

握。

五、评价方法: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第一,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可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根据“短、小、勤、快”的原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此外,还要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二,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

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第三,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期中、期末成绩中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但要注意坚持正确的导向, 但 要采取某些方法和策略,如在学科期末成绩评定中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分别报告,并根据内容的不同对平时和期末成绩设定不同的权重。这样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

第四,可以利用学科学习和评价的特点,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方法。如将语文的评价、考试分为语言表达、词汇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采用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等考察方式,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考试采取多 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学科教学目标不但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后者一方面是学科培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业好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评价改革中,必须对学生的非学业方面给予关注。可利用统一的评价表定期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同学的相处、劳动、关心集体等方面。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可在日常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合作时,让其他同学或小组给予评价。有时也可定期让同学和家长在成长记录上对学生进行评价。 多主体评价要注意三点:首先,评价者(同学、家长等)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其次,要分清楚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价,哪些内容不适合多主体评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多主体评价;最后,在多主体评价,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在评价与考试中注重学生差异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可尝试给学生多次的考试机会,只要学生觉得考试结果不理想,就可以申请重考,使考试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关于这点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淡化分数、等级

和相互比较,要强调进步和纵向比较,在学生中树立起考试是考察和检验,更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观念。

二、评价原则:

学生评价改革,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1、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方式应灵活、多样,具有科学性;简便易行、有实效性。

3、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4、要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教育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三、评价方式:

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A、B、C、D四个等级)。

1、日常评价:

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可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根据“短、小、勤、快”的原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此外,还要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1)、书面检测:采用等级制。

(2)、表现性评价:检查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采用质性评价。

(3)、即时评价:如学生作业、课堂表现。不拘泥于时间间隔、字数、内容、形式等,觉得“有感要发”就可以记录,采用质性描述。

2、期末考试评价:

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试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

根据每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期末考试检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等。

同时,提倡使用成长记录评价方式,主要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以展示学习上的进步,让学生或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了解学生在每一个阶段掌握了什么,努力方向又是什么,它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合作时,让其他同学或小组给予评价。有时也可定期让同学和家长在成长记录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多主体评价要注意三点:首先,评价者(同学、家长等)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其次,要分清楚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价,哪些内容不适合多主体评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多主体评价;最后,在多主体评价,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比对,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三、评价原则:

学生评价改革,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1、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方式应灵活、多样,具有科学性、简便易行、有实效性。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3、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4、要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教育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发展过程中的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同学的相处、劳动、关心集体等方面。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可在日常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合作时,让其他同学或小组给予评价。有时也可定期让同学和家长在成长记录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多主体评价要注意三点:首先,评价者(同学、家长等)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其次,要分清楚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价,哪些内容不适合多主体评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多主体评价;最后,在多主体评价,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在评价与考试中注重学生差异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可尝试给学生多次的考试机会,只要学生觉得考试结果不理想,就可以申请重考,使考试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关于这点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淡化分数、等级和相互比较,要强调进步和纵向比较,在学生中树立起考试是考察和检验,更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观念。

林堂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为指导,以"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构建科学的可操作的学生评价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评价对象

全体学生。

三、评价内容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广阔空间。为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思想素质

重点考察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尊敬师长、礼貌待人、自理自律、严于律己、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坚持正义、诚实勇敢、富有责任感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二)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从知识、能力、方法、学业成绩四方面考核。

1、知识考察

重点要考察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无浓厚的学习兴趣。

2、方法考察

重点考察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否主动、自主学习。

3、能力考察

重点考察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4、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评价应包括学科的课堂平时成绩、单元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学年末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学习的提高幅度。

(三)心理素质

能正确的对待生活、正确的对待学习、正确的对待集体、正确的看待社会、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的对待他人评价、正确的与他人共事、正确的对待荣誉、正确的对待困难,意志品质坚定。

(四)身体素质

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护视力,注意正确的吸取营养。

(五)劳动素质

对劳动有正确的态度,乐于参加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的公益劳动。

(六)个性发展水平

1、自我教育

能客观的认识自我,建立起自信,克服自身存在的弱点,促进自我不断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2、个性品质

能逐步养成勤奋、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品质。

3、爱好特长

重点考察学生具有或正在形成的文化、艺术、体育、劳动等各个方面的特长。

4、实践创新

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逐步形成促进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动力。

东郭镇中心小学学生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方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建立一套与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是全面实施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综合性原则。评价的内容要距有综合性,既要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基本素质的评价。在学习能力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三)多样化原则。评价的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四)多元化原则。评价的主体要做到多元化,建立学生、老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主体,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五)激励性原则。评价的行为要以鼓励性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每一个足迹,树立学习、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评价的内容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评价体系既包括学科学习目标,也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

1、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进行评价。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学科

学习目标和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很难截然分开进行,也没有特定的课程来培养和专门促进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发展,通常一般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中,与学科学习目标同步发展,

而且也常常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2、对于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一般性评价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应具有的社会责任。

(2)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学习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

(3)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的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的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三、评价的方法

评价要以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为依据,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一)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二)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三)将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四)将各学科课堂评价与课外综合活动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 l、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学科教学目标的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结合定性分析,帮助学生找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要以学习内容和学科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具体目标为参照,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现、态度的观察了解,考察每节课、每单元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学习目标。基本评价形式有:①课堂问答②作业考查⑧单元测验④考试(笔试、口试)⑤实验操作对一般性发展目标的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要有简洁的描述和记录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避免给学生简单地下一个等级或分数。基本评价方法有:

①访谈(包括:面谈、座谈、家访等形式) ②行为观察

③学习日记④成长记录袋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形成性评价包括日常评价与阶段性评价,主要指平时的考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一般性发展。

①周评。在一周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估,主要以自评为主,同学、老师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时调整自己。同时还要注意与家长的

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阶段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内某一段对学生进行的较全面的评价,一般安排每月一次,包括一般性目标与学业成绩目标的评价,其中学业成绩主要看学生的作业水平、单元测验。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前段学习中的成绩,查找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阶段性评价,可以实行自评、互评相结合。

(2)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内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主要目标是给学生的学业和其它发展评定成绩,提供及时的建设性反馈。终结性评价的常用方式有:

①考试②档案袋的考查;③实验操作④实践测查

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呈现,将考试结果与平时的考查有机结合起来,要将老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出科学、全面、具体的评价成绩,即:等级+特长+评语。

3、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价,从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周评、月评、期中、期末评,都可以进行自我评估。互评就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评估,通过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对学生主体进行全面评价,提出合理建议,一般月评、期末评可采用互评的方式。

4、课堂评价与课外活动评价相结合。对一般性目标的评价,不仅看学生的课堂提问情况、动手操作以及积极主动性,而且将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纳入到评价之中,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全面评价学生。

四、实施评价改革的具体措施

1、以活页作业改革为切入点,让评价内容活起来

针对具体的作业设计,广泛推行发展性评语和展示性评价,让评价为孩子喜闻乐见,让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让开放的作业形式带来了内容的变化,减少了客观机械性的练习,增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内容,让教师在设计作业前换位思考:我们设计的题形离学生有多远?我们该如何去贴近学生的需要?如咏诗配画、欣赏美景我想表达、给事物分类、和小伙伴一起走数学迷宫、美术作业中的电脑绘画等作业设计,既富有趣味,又贴近儿童的生活。摆脱了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练习,减少了学生的作业时间,套餐形式的活页作业,有效地减轻了课业负担,学生乐学乐做,不仅实现生动活泼的技能发展,还陶冶学生的情趣,在这基础上,更需要与之相应的评价方式。中心小学开展"作业形式活页化、作业内容快乐化、作业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活动。

2.以考试内容和方式改革为突破口,让评价方式亮起来。

(1)根据教研室的具体要求,在课改年级尝试进行试题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开展让试卷充满温馨和快乐的专题实验。试题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重视试题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自觉

地培养探究与创新意识和能力。

(2)推行满意得分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

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计算速度上、理解能力上、以及对各科知识的体验上。对这些差异我们采用"满分得分制"。即: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不满意,教师可以推迟判分,鼓励并允许学生重新解答,当学生经过努力,改正原来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再给予评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3)结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针对具体学科的特点,推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试。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测试,每学期结合阶段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测试。如:制作、表演、朗读、口语表达等。

3、实践成长记录袋的做法为参照面,让评价过程动起来,通过成长记录袋,积累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记录学生成长的脚印。

付村镇中心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评价改革,要力求达到这个目标。

二、评价原则:

学生评价改革,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1、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方式应灵活、多样,具有科学性;简便易行、有实效性。

3、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4、要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教育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三、评价方式:

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一)、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评定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A、

B、C、D四个等级)。

1、日常评价:

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可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根据“短、小、勤、快”的原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此外,还要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1)、书面检测:采用等级制。

(2)、表现性评价:检查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采用质性评价。

(3)、即时评价:如学生作业、课堂表现。不拘泥于时间间隔、字数、内容、形式等,觉得“有感要发”就可以记录,采用质性描述。

2、期末考试评价:

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试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

根据每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期末考试检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

丰富程度等。

(二)成长记录:

成长档案主要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以展示学习上的进步,让学生或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了解学生在每一个阶段掌握了什么,努力方向又是什么,它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1、学生成长档案的内容:

(1)、学生基本情况,真实记录学生基本信息,表格式记录。

(2)、其他内容:

①、教师观察、评价及剖析;②、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③、同学之间的观察和评价;④、来自社会、家长的反馈信息;⑤、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兴趣;⑥、实践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⑦、考试试卷;⑧、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表,我最满意的一个作品、一幅画等。

2、学生成长档案的评价主体: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合作时,让其他同学或小组给予评价。有时也可定期让同学和家长在成长记录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多主体评价要注意三点:首先,评价者(同学、家长等)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

和标准;其次,要分清楚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价,哪些内容不适合多主体评价,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多主体评价;最后,在多主体评价,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比对,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准绳,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总目标,进一步突出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达到评价促进发展的根本目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成功的足迹、教师评语、家长回音、评价方法八个方面。

1、思想品德素质—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基本能反映这方面素质的日常表现情况。

2、科学文化素质—和以往考试分数不同,我们评价孩子某一学科的情况,是把该学科要素尽量细分,如语文学科,评价项目就分解成听话、说话、朗读、作文、作业、单元练习、写字、学习态度与习惯等项,这样你会详细地了解孩子在某门学科的长处和不足,以便更好的进行教育和帮助。

3、身体心理素质---包括身体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情况和交流与合作情况三项,对学生身心健康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4、实践技能素质—考查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和自我服务劳动的情况,反映学生的劳动态度、习惯和实践能力。

5、成功的足迹—记录孩子一学期中所取得的各项成功,包括比赛获奖、作品发表、甚至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6、教师评语—重点评价孩子的个性心理特点,并提出殷切希望。

7、家长回音—请您对学校素质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写在“家长回音”栏中,我们将认真对待每一份回复。

8、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

质的发展情况,采用等级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对学生操行情况的评价采用定性语言表述的方式。

三、评价方法。

1.学生自评。自我评是促进学生自我表现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应是主动的自我表现评价者。学生在自我表现评价中学会反思,了解自我表现发展的状况,通过反观自己的学习过程,比较自我前后学习情况的变化,了解自己本阶段掌握的知识技能情况,改进学习策略,从而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个方面的要求,写出不超过200字的描述性评语,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作为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参考依据。

2.同学互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评议,以发展他们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简单练习,教师可按“好、中、差”搭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组长带领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批改,批改完后统一交回给老师,再由老师检查核定。

3.教师评价。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参照综合素质手册对各项内容的细化,教师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将日常的片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等实证材料,参考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依据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相应等级。每个学期,填写综合素质手册对各项内容的细化,通过各个评价要素对各维度确定相应评价等级,以A、B、C、D方式呈现(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记载学

生在这个学期突出的特点和发展潜能,成功的事例等汇总填入《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成功的足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

4、家长评价。以班为单位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每月向家长发送《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单》,相互了解学生的变化,以便参与对孩子做正确的评价。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及改进措施,每学期请家长填写《素质综合手册》中的“家长回音”。

四、组织实施

(一)学校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审定评价结果,

(二)使用统一格式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每个学生每学期一份,应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学期评价与毕业评价,学期评价一般在学

期末进行,毕业评价在毕业前进行,由一至六年级评价结果汇总合成。

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考试成绩均达到合格标准的学生准予毕业

(三) 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进行评定。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四) 在学期末和毕业前,学校应以书面形式将评价表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各评价内容得A等第的学生在校园内公示15日以上。

若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公示期间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复议,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应在收到申诉或复议之日起7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如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六、制度保障

(一)建立公示制度。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方案,通过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学校要密切配合、广泛宣传,力争做到家喻户晓。

2.学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把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结果进行公示,并通过宣传板、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做出明确说明,求得所有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3.学校要公示评价委员会组成办法以及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的组成办法以及组成人员名单,以便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进行监督。

4.评价等级结果为A级的学生名单要及时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接受监督。B、

C、D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委员会和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学校公布评价结果要充分考虑并消除对部分学生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及时召开学生家长会或家长座谈会,沟通信息。对家长的质疑,要拿出充分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给予说明,化解矛盾,保持稳定。

七、建立诚信制度。

1.市、县评价委员会要对学校评价委员会成员、班级综合素质评价者建立诚信记录。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则应在相应的诚信记录中予以记载。

2.学校评价委员会要与学校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班级评价小组组成人员签订诚信协议,建立个人(包括学生)诚信记录档案。

3.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对评定的结论,如小组成员间存在分歧,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对于重大原则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定工作委员会,经过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调研、讨论后作出决定。

4.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在同学之间的互评中,做到客观公正,在自评中做到实事求是。引导家长协助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不为学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的评价工作。

5.学校评价委员会要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考评教师的一项内容,纳入年终考核。对评价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师,要适时进行推广和表彰。

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

20xx年3月

维社学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还能够比较真实地反馈教育教学情况,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特制定我联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准绳,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总目标,进一步突出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达到评价促进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评价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把评价过程作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3、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激励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要做到目标激励、赏识激励、评语激励、等级激励等。

4、多元化原则。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多方面发展的潜能。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地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判定学生的旧模式。要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参加各种体验活动,从多方面受到教育,发挥特长,铸造人生。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更要启发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增强信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氛围。

5、个别差异原则。评价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当前思想实际以及事实本身的性质,灵活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都有所区别。

三、评价的方法

1、用“新课程标准”评价学生

当前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有目的在对学生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等各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经过不断反思,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2、注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核心,因而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不是选拨和甄别,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中,依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科学文化知识、情感以及能力等方面给以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进行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现在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结论或等级,而是用于分析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便于有针对性地改进,以取得更大发展。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因而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因而,学生在生理、心理、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各不相同。这使得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也各有特色。有的学生“少年老成”,有的学生“大器晚成”

因而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每位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采用恰当的方式对个体进行科学的评价,发挥激励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差距,明确努力目标、奋斗方向。

4、注重结果与过程

完善的过程得到一个完善的结果是必然的,不完善的过程得到一个完善的结果,则是偶然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学生评价平时要收集并保存记录学生发展状况的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在收集资料时,要提倡“小循环,快反馈”的方式,即一个事件一次评价,并且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对过程的回忆与反思能使学生对自身的发展及潜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坚定信心,发扬优势,吸取教训,获得更高、更快的发展。

四、实施评价程序

1、构建评价共同体,学校成立评价领导组,以班级成立评价工作小组。

构建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组成的评价共同体。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家长均可参与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2、评价实施办法

每学期末都要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即: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班主任评价、家长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形式由学生本人实施评价。学生不是在被动接受评价,而是主动要求评价。当学生自己在某方面有值得记录的行为时,可以主动要求记录。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周一升旗予以口头表扬、物质奖励、记录在册,以促使他们形成比较客观的自我认识,做到实事求是。学校要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评价记录卡》,此卡主要记录表现突出的行为事实,并将受表扬学生的记录卡及时装入学生成长袋。

(2)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同伴评价。同伴之间互相对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每月评价一次,每学期评价四次。以班自制《月评价统计表》,并将此表交学校保存。总之要看闪光点、看进步、看发展、因人施评。

(3)教师评价。班主任帮助做好学生成长记录袋,当学生认为自己有值得记录的行为,要求

添加记录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还可采用口头评价,做到“低、小、勤、快”,“低”指起点,“小”指小目标,“勤”指勤评价,“快”指快反

馈。任课教师可结合学科对学生进行了解,通过评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性质评价,各科教师自制《学生学科成长记录卡》并将评语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4)家长评价。以班为单位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每月向家长发送《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单》,相互了解学生的变化,以便参与对孩子做正确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单》也要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3、综合评价,总结反思

(1)每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即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行为习惯方面,包括文明礼仪、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护、自强、自理、自律、自立等生存能力;二是知识掌握方面,包括语文知识、数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三是能力方面,包括能力、技巧、方法等;四是情感、态度方面,包括学习兴趣、认真程度、参与程度;以学生的平时资料和各种评价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得失,把握努力方向。

(2)评价结果主要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服务,要通过学生本人可接受的方式,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

(3)评价结果用于为学校、教师、家长指导和帮助学生发展提供依据。

五、评价领导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