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项目阶段总结报告

《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项目阶段总结报告

徐宗学

北京师范大学

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作为课堂用语外,同时采用外语进行的教学工作。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尤其是“985”“211”重点院校中,基本上都实行了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20xx年,教育部有关单位组织全国若干所高等院校教师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办了全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随后教务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积极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经过认真准备并经过环境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20xx年《水文学原理》作为第一批双语教学改革试点课程上报教务处,并顺利通过了教务处组织的专家论证,成为首批双语教学改革课程。从20xx年至今,已先后完成了三轮教学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第四轮的教学工作。总体来看,该双语教学课程改革是成功的,受到了有关教师同学们的高度评价。

一、双语教学背景及《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概况

21世纪期,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同时为了能紧密地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教育部于20xx年秋季发出通知,要求各高等院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国家加入WTO急需发展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要求引进先进的原版教材,加强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从而使我国高新技术领域能够跟上国际发展的步伐,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双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日常阅读外语的能力,而是要从听、说、读、写多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用外语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校的部署,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开会论证,提出要响应教育部和学校的号召,尽快开展双语教学试点工作,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环境科学核心与前沿信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快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奠定良好基础。最后,经过教学指导委员会反复讨论,决定推荐由本人主讲的《水文学原理》作为首批双语教学改革的试点。该课程既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也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人在国外工作十余年,而且在国外的大学担任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积累。当然,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外语听力水平,参与《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试点的20xx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已进入课程学习的第二年下学期,经过了多年的英语教学训练,学生的英语基本素质为顺利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基本条件。

在正式开设双语教学之前,先对同学们的外语水平和对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态度和认识进行了摸底和调研。经过调查后发现,多数同学对参加双语教学改革都抱有十分积极的态度,十分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根据同学们的英语水平,课

堂上应用英语的比例由小到大逐步递增。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第一轮的《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搜集、购买了各种英语教学资料包括英文原版教材、录像带、CD等,制作了用于双语教学的英文PPT等。通过本轮双语教学改革,大部分同学都感到收获很大,对于水文学原理的知识体系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对于水文学专业知识和理论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英语的阅读能力和听力都有较大的提高,水文学知识提升的同时提高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后期曾多次聘请外国专家直接授课,外国专家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干事长Nagy先生以及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主席Takeuchi教授对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流利的英语听说能力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二、《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遴选合适的教材、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是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

本次双语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首先是遴选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教学大纲;编写与制作英文教案(多媒体课件);通过实施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从中探索和积累一些教学规律和方法。在项目实施前,通过网络等途径调研了部分大学的双语教学情况,购买了多本外文原版教材,进行了对比,最后决定选用英国Macmillan Press Ltd出版、Wilson教授编写的《Engineering Hydrology》和美国Lewis Publishers出版、Ward和Trimble所著的《Environmental Hydrology》作为英文版参考教材,同时选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叶守泽与詹道江教授合编的《工程水文学》作为中文参考教材。这些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① 经过多次重版修订,结构合理,适合教学;② 内容较全面、难度适中,适合界于工学与理学之间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需求。这些教材注重实例和水文学知识的实际运用;③ 经过多次再版重印,多次修订完善补充,风格严谨,将水文学原理基础知识和具体应用实例都给予充分的考虑,且环环相扣,通过学习这几本书,学生不仅可以系统学习水文学原理的基础知识,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水文学的工程应用有一个初步了解。在实施《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包括教材选购、备课、实际授课等环节,较好地完成了本轮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同期制作了PPT和FLASH等平台的双语教学电子教案。

2.通过多种途径改革和完善双语教学工作

20xx年下半年本人刚刚回国时,担任《水文学及水资源》课程的教学工作,随着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课程建设的规范化,本人随后对《水文学及水资源》进行了规范化课程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课程的规范化建设

从教材、教案、教学大纲,到教学方法、作业与习题、试题等,都做了规范化建设。

(2)课程建设文件电子化

将几乎所有讲课材料都转化为电子版文件,并基本上建立了一个电子版课程文件档案库。课堂上多媒体课件运用以及网络资源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水文学及水资源》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从20xx上半年,伴随着环境学院本科生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完善,《水文学及水资源》修订为《水文学原理》并成为学校首批双语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目前,

本课程双语教学已进行了三轮,现在是第四轮,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双语教学经验,但也面临双语教学的很大困难。四轮多的教学实践证明,由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好,同学们很容易适应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效果十分理想。水文学原理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就其内容而言,已十分成熟与定型。对此课程进行建设与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利用多媒体技术,讲授水文学原理内容要更加形象和生动

水文学原理讲稿,已全部制作成多媒体的PPT课件,讲授内容图文并茂,尤其是一些野外观测装置图,非常清晰,易被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并适当加一些动画或视频课件,使讲解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网络资源,适当引进水文学原理的新进展,丰富课外学习资料

水文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也在不断发展。在课时允许情况下,尽量多向同学们介绍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的新进展、新应用。通过互联网,很容易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如分布式水文模型、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最新进展等。课堂上结合有关内容的讲解,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地址,让学生课外在相关网站上获取更多的水文学知识,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3)利用校园网络,使学生学习水文学更加方便和主动

结合课堂讲课进度,会及时将有关教学材料上传给同学们,包括PPT课件、水文学专有名词英译中等,学生可以随时下载或打开阅读。学生学习上有疑问,可以通过邮箱随时向老师提出,老师会尽可能及时予以解答,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教学。

(4)课程建设电子化和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伴随着双语化教学课程建设,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料,包括各种教学文件、多媒体讲稿、习题、试题等都已经电子化、文本化,下一步将逐步建立水文学原理网站,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条件。

3.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与方法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把双语教学当成一件大事,而又不要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在开课之初通过记名方式向所有选课学生了解对双语教学的看法以及根据自己的外语水平所希望的讲课方式与合适的中英文比例,然后根据大多数同学的要求适当调整课堂上使用英语的多寡,开课进行到将近一半时,通过无记名方式征求同学们对上课方式的意见以及对中英文使用比例的看法。另外,通过适当方式让同学们明白,上课只要全力以赴,一般不会因为是双语教学改革而影响最终考试成绩,平时作业、上课提问、考查等占最终考试成绩的比例不低于50%。从过去授课几年的情况看,还没有同学因为自己外语水平低而最终考试成绩不合格。

当然,每次开课初期,常会由于确定的教学目标较高,希望达到尽量用英语教学,而学生的英语听力无法适应,导致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教学效果。遇到这种情况,一方面鼓励同学们克服困难,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时间内尊重大多数同学们的意见,适当减少课堂使用英语的比例,重点部分使用中文和英语交互进行,对一些较简单的知识尽量多使用英语口语,效果比较理想。随着学生对教师英语口语的熟悉和课程内容的掌握,到后期会有部分学生提出希望加大英语口语的力度。这说明学生的英语听力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今后的双语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动态调整中英文授课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

4.牢记学习科学知识为主、提高英语水平为辅的原则

在本次教学改革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模式:英文教材为主、中文教材为辅,英文电子教案,英文讲解为主、中文讲解为辅。经过几年的实践认为这种模式优点较多,比较符合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使用英文原版,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来增加英文词汇量和语感,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使用中文教材作为参考书目。上课时一般在开始引进新的专业术语或讲解难点、重点时使用部分中文,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其他情况下尽量用英语讲述课程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要求学生通过对英语的直接听讲理解课程的大部分知识,从而达到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双语教学改革中要求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所以课堂上注意了两者的联系和侧重,引导学生把握课堂学习的重点,以学习学科内容为首要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外语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外语水平。由于本课程理论性很强,学生要学习和掌握水文学里面的很多基本原理,而且还有一些面向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平时尽量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辅助性资料和辅导,还结合教材内容在课程的不同阶段设计了相应的综合性中英文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具体要求用中英文完成作业。通过这些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水文学知识的能力。

5.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和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有一些初步的体会和想法。首先,双语教学改革的成功要基于校院(系)多级领导的重视。双语教学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务等多方面的工作,只有各方面积极协调、互相支持,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老师认真准备、学生积极参与、克服各种困难的情况下,是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但是由于师生本身的英语水平的局限性,学生的听力水平、基础知识等因素决定了不宜全部使用英语,尤其是在授课的初级阶段。目前感觉到学生比较满意的教学方式是逐步加大英语口语力度的方法,以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适应期,因为随着学生对教师英语口语的熟悉程度和对水文学专业英语术语的熟悉明显可以提高英语听力。在开课前一个阶段应该英中并用,并提供词汇对应表,随着学生对教师英语口语的熟悉,逐渐减少中文量。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应该用中文讲述清楚,并且告知学生规范的中文译名。

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加之使用英语学习水文学本身的难度也很大,双语班的人数以一个自然班(三十人左右)为宜。小班教学才能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人数不多,教师就有了更多的精力来辅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实际上多数学生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并没有降低对水文学原理的掌握程度,相反其中有许多同学通过努力所完成的综合练习不仅专业知识方面受益匪浅,而且英语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开始双语教学后,要及时和学生沟通,收集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力求尽可能多使用英语的同时不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达到较满意的学习效果。在实施《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改革中,基本上按照以上几个原则,同时结合网上资料交流、电子邮件辅导等手段,加大了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力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每一轮授课结束时9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在专业知识和英语听力两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

三、 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水平

经过教师本人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很好地完成了几轮《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今后将继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1)继续开展双语教学并探索合适的双语教学比例

双语教学改革初期较多地尊重了同学们的自主选择权。由于外语听力能力有限、害怕影响学习成绩、不愿意克服困难等原因,部分同学还有畏惧双语教学的情绪,使授课过程初期使用英语的比例相对较低。在今后多轮试点取得较好的教学经验后,希望课堂能做到使用更多英语的双语教学模式。今后有必要继续探索课堂教学中使用中文和英语的合适比例、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如何协调的问题等。

(2)时刻牢记双语教学的原则和目的

为了更好地探索出具有北京师范大学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今后希望不断开设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同时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双语教学的改革中来,特别是一些新知识的课程和讲座。另外还要强调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授课的重点应该是专业知识的讲授,而不是英语口语训练或语法知识等,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各方面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多媒体建设

为了使讲授的水文学原理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易学,今后计划结合水文学原理网站建设,不断充实相关内容,重点提高网站的教学功能,尤其在互动教学、作业指导、问题讨论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有关教学功能。

(4)继续深化双语教学改革

今后应将更多的环节纳入到英语环境中,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兴趣和提供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经过几年的努力,《水文学原理》不仅完成了电子教案的英语化和课堂教学的英语口语化,而且在教学中逐步把试卷设计、作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都进行了双语化,今后将鼓励和逐步要求学生在作业答题、试卷答题、教学反馈、教学心得和读书报告等环节中都不断增加使用英语的比例。

四、结束语

双语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高等学校教学的时代要求。教师、学生经过在双语教学改革中不断适应、不断磨合,最终达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家对授课中英文使用的比例看法差别很大,给教学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也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评估结果,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人人都满意的水平,致使学生评分还一时达不到十分满意的水平,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不断改进。另外,在今后双语教学的实践中要不断推陈出新、深化改革,使得更多的学生受益,达到教育部预期的双语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水平。

 

第二篇:地理教学阶段总结报告

阜南县新村镇中心学校 高启龙

地理教学阶段总结报告

阜南县新村镇中心学校 高启龙

转眼本学期已经过半。回顾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担任七、八年级6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

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阶段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兴趣教学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课件和课外知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高效课堂模式,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因为七年级上册地理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我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在每两周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和

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总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理由”,我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断努力工作,使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下个学期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