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课文——作文教学的又一种言说》

类别:20xx年“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评选教学论文

课文——作文教学的又一言说

邮编:410312 单位:浏阳市大瑶完全小学

姓名:刘冬华 职务:教师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联系电话:0731—83800516 详细地址: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完全小学

内容摘要:

课文是语言规范优美、写法灵活多样、谋篇布局严谨的文章。这是习作教学最直接、最丰富、最典型、最有价值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在课文中寻找找到适合于孩子们接受、模仿的作文因素,如关注课文的结构顺序、语言特色以及课文留白等进行作文教学,让作文教学融入每一语文课堂内,让孩子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会写作。

关键词:

课文 作文教学 语言文字训练 语言特色 留白

每个人笔下的文章都是对生活认识的一种真实反映,也是内心情感的一种朴实倾吐。只有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课文便是这样的作文,但是它除了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之外,更承载着许多的写作技艺。它语言规范优美,写法灵活多样,谋篇布局严谨。这是习作教学最直接、最丰富、最典型、最有价值的资源库。

教师应很好的利用这一资源,挖掘课文中的作文因素,将作文教学融于每一堂语文课进内。教师更要善于在课文中寻找找到适合于孩子们接受、模仿的作文因素进行教学,让作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让孩子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会写作。

如何让课文成为作文教学的又一种言说,我是这样做的:

一、关注课文结构顺序,训练谋篇布局能力

作文结构是否合理,写作顺序是否恰当,是决定一篇作文好坏的关键因素。而这些专业的作文术语对于刚学写作的三年级的孩子们而言是陌生的,更是难以理解的。要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习这些知识,找到最典型的例子进行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很多课文都是结构明确,表达顺序典型的,适于让孩子们

来模仿学习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七册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和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两篇课文时,我除了让学生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与写作顺序。两篇文章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表达顺序则有所不同。22课运用的是空间顺序来介绍西沙群岛的富饶,由海面写到海底再到海滩最后回到海岛。而23课则采用时间顺序,按春夏秋冬来展示小兴安岭的美。

学习了这两课时,引导学生对这些作文因素进行分析理解,让他们对总分总的文章结构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了解到写作顺序,在本单元的习作训练《我的家乡》中便可以加以运用。

二、关注课文语言特色,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文里,富有情趣、富有哲理、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比比皆是,每篇课文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句式优美、结构整齐的句子或段落,充分显示了作者们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底,是学生学习、借鉴的典范。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语言知识,汲取自己有用的字词句段。将这些进行整理归类,让学生从篇篇美文中汲取其语言精华,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写作水平。

(一)抓优美语句,学修辞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文章形象、生动、优美,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为学生的习作增色,修辞手法的学习也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文中包涵着大量的修辞手法,教学中,老师应善于发现、利用文章中的语句,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对他们进行相应的修辞手法的教学。

如人教版第五册《秋天的雨》,这是一名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文字优美抒情,语言富有诗意,谴词含蓄有味。本文在表达上最大的—特色便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运用反复加强语气,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运用排比使语句更加紧凑……在教学本文时,学生学习了比喻手法,如“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习了拟人手法,如“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学习了简单的排比,如“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学习了这些修辞手法后,在学生的习作中我就不断地提醒、鼓励他们多多使用修辞,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更精彩。

(二)抓特色词语,促积累运用

第八册27课当中《一个卖木雕的少年》一文中,有相当多的四字词语,如栩栩如生、琳琅满目、不假思索、语无伦次、一模一样、爱不释手……这次词语有着不同的词性,在表达中使用率十分的高,教学中我抛却了对文章内容的细嚼,

而花了一节课对文中十个四次词语进行讲解。首先找,作出标记;然后是读,读出词语的味;第三是讲,讲出你知道的词语的意思,不知道意思你就听,不会的你就问,直到弄懂为止;第四就是说,用这些词语说一句或者一段话;第五写,把你想到的句子、段落写下来。一节课来,让班上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地运用这些词,写出几句精彩的话语来。

这是一个孩子运用这些词写的一个片段:

一天中午,我来到一家玩具店。我手上拿着钱,准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玩具。

玩具店里的玩具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真让我眼花缭乱。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那兔子娃娃身上。它栩栩如生,穿着雪白的衣裳,懒洋洋的,似乎在偷偷睡懒觉呢!我连忙抱起它仔细的看着,有些爱不释手了!

我正准备拿钱时却犹豫了,家里玩具就像一座小山了,再加上这么大一个兔子娃娃,那岂不成一座高山,而且……。“小朋友喜欢这玩具吗?”正当我犹豫时,卖玩具的叔叔走到了我的跟前。“喜欢呀!”我不假思索地说。“那就买一个吧!”叔叔微笑着说。“不……不……,这个太大……我的钱也……也不够……”我有些语无伦次。

……

——王默然馨

这个孩子十分恰当地将这些词语运用到她的这个片段中,使她的片段是那么的生动、形象。

(三)抓关键语句,习表达之力

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孩子最容易想一句写一句,一篇文章写下来显得十分零散。如何让孩子们写出的文字是围绕一个中心而来的,我选择了围绕中心句写话这一形式进行训练。课文中有不少段落都采用了中心句引领整段文章的方式,是典型的围绕中心句来进行描述的。最典型的一段是人教版第五册《秋天的雨》一文中的第二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段中每一句话都是围绕着“五彩缤纷的颜料”来写的,让学生学习本段中第一句话与其他句子的关系后进行练笔训练,给学生几个中心句,如“操场上真热

闹啊!”“大瑶的街道真繁华。”“浏阳烟花多美啊!”……学生也可以自己写中心句,模仿课文用几个句子写出这一幅幅场景图来。

又如在同册教材《听听,秋的声音》一文,是一首写秋天的现代诗,一共六小节。整首诗歌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其中还有比喻,同时在语言表达上还有一特色,就是运用不用的文字来表达同一种意思,避免重复。诗歌2、3、4选用了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声音来表现,并将这些声音拟为“歌韵”、“歌吟”、……课堂上让学生品读后进行仿写训练, 并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现秋天的声音。大部分孩子在学习了课文后能够写出一两节属于自己的诗篇,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四)抓精妙语言,触锤炼之功

古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的就是炼字的工夫。“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僧敲月下门”的“敲”更是诗歌史上值得传诵的炼字佳话。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炼字、炼句的好习惯,为锤炼语言打下坚实基础,进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第八册教材20课《花的勇气》一文中有许多非常精妙的词语,作者借助这些词传神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情。在教学此文时,我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感悟这种语言表达的准确,感受作者情感。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

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从“泛滥”一词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对这片绿色的一种失望之情,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泛滥”一词所表现的情感因素,我找来了老舍先生《草原》中描写绿的句子: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同样是绿,但“一碧千里”则写出了老舍先生对这一绿的喜爱之情。 同样是一片茫茫然的绿,两个作者对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情感,通过对比,孩子们很快便感受到两个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而这情感来自于则是来自于作者的心情,由作者的心情决定文中的用词,从而教给孩子们写文时要由感而发,选择准备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受,也在习文中学习语言的锤炼。

三、关注课文的留白,促进学生情感倾吐

习作,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认识也是内心感受的一种真实吐露,要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一定要注重真实的情感,要让学生善于去倾吐自己内心的想法。课文大多都有着真挚的感情,如何让课文中的情感来影响学生的习作?我采用的方法之一便是利用文中的留白。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作者故意的一种模糊表达,给读者留下放飞思绪的“空白”,这就是留白。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许多留白的地方。教学中我利用课文中的这些留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

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学习课文中学会倾吐自我的情感。

如人教版第六册中的《燕子专列》一课,进述的是一个关于燕子的故事。课文中有两处留白,使文本的内涵得到了提升。一处是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去救护燕子,阅读了贝蒂救护燕子一段后,让学生以“还有哪些人怎样救护燕子”这一问题展开想象,进行描述,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孩子对燕子的爱护之情;另一处是课文的结尾处,车厢里燕子唧唧喳喳的叫声,仿佛在向人们致谢,以“假如你就是获救的一只燕子,你会向人们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进入情境,拿出笔将内心的感受写下来,从而让学生在练笔的同时倾吐自己的情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在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如此诠释着语文课程,而承担这一语文课程任务的形态则是一篇篇课文,这就意味着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长期通过课文在语文课堂内进行有目的无痕迹的作文教学,这是对孩子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它会让孩子们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伴随着教材中一篇篇优美的课文而呈现出更加绚烂的美丽。

参与文献:

1、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第104

2、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宋丹,《模仿课文语言,提升语言实践能力》,《语文教学通迅》20xx年第

四期

 

第二篇:田亮论文——作文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写作教学策略

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小学语文新课标》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怎样才能完成新课标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以上任务呢?这里,结合自己理解和近来年来实施写作教学的体会,就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写作教学策略性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应做到 ?五有?

经历了十年的课程改革,经过专家学者的深入调研和不断的实践论证,对原来《课标》中的写作教学做了修改,根据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新要求,我觉得新课标背景下写作教学教师应做到?五有?。即为:一是脑中有?标?:新课标是我们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根据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熟练掌握所教年级对写作的具体要求,同时又要了解相邻年级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做到胸中有?标?。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顺应历史潮流。二是胸中有?本?:?教科书?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对?教科书?中写作教学内容的编排、以及编者的意图,我们必须融会贯通,系统掌握。三是目中有?人?: 脑中光有?标?和?本?还不行,因为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写作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生活经验设计写作教学。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写作教学过程。四是心中有?数?: 上写作课前,教师要心中有?数?,怎样设计才能体现习作的?生活化?和?开放性?。课后,要对学生写作情况摸清底细,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哪些学生会有问题需要辅导,心中要有底。五是手中有?法?:在题目设置,写作指导或评析时,

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只要教师做到这?五有?,才能将新课标作文教学赋予我们的使命落实到位。

二、学生应做到?五多?

古人认为:?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为此,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写作教学中,我觉得学生要做到?五多?,一是多读书:通过多读书积累写作的素材。学生大量阅读才能增加知识,才能学会怎样描述事物,也才能有?物?可写、有话可说。如果学生阅读量不足,当他们看到某些事物或某些现象时就很难进行准确的语言表达,只一味地感叹?好美啊!?或?真美呀!?这样,写好作文也只能是空话一句。二是多观察: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对写的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获得自己的发现,并在习作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独特的表述。有鉴于此,教师应多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准备记叙的对象,并将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找出来并恰当地为自己写作之用。只有多观察,学生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并反映在习作中。三是多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看到的事物先经过大脑的思考、加工,变成有自己个性特征的东西,然后再写下来,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习作。四是多练笔:习作能力的提高要靠大量的写作实践。因而,教师应经常让学生写一写身边发生的事,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五是多修改:叶圣陶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者本人。?因此,写作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多修改习作:改错别字,改用得不恰当的词语、标点,改不通顺、不完整、表达不准确的句子。既可以是同桌互改,也可以小组一起讨论着改,还可以请家长帮助改。总之,直到学生把习作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只要学生做到这?五多?,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习作训练,就能为他们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底子?。

三、教师要善于创新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由此可见,新课标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教师要不断创新,努力使?泉源丰富而不枯竭?,具体做法是:一是在?看?字上想办法。针对小学易对直观具体事物发生兴趣的特点,除指导学生认真细致观察实物外,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变文为图,可以是单幅图,也可以变单幅图为组合图,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时根据写作内容设计一组相关的图画,展示事情的前因后果,展示更丰富的场景内容,变静为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二是在?动?字上做文章。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采取?摸一摸?,?试一试?,?拆一拆?,?演一演?,?做一做?。的形式,让学生在动中始终情绪饱满,充满乐趣。这样学生在习作时,会感到确实有话可写,也就不怕写了。

三是在?玩?字上变花样。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玩中进行习作练习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要学生描写人物的动作时,我设计了一个 ?搬手劲?的游戏,先让两位学生将自己的右肘放在桌子上,然后对方的双手紧握,保持平衡,裁判喊?预备——起?时,两人开始搬,其他人分为两组当拉拉队,要求学生不仅要当好拉拉队,而且要认真观察这两个人和拉拉队的动作,神态有什么变化。适当的地方可插入自己的想象。这种方法使学生集中注意观察人神态及动作,并作细致人微的描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是在?创?字上花心思。改变原有的方式,创造一些较新颖的、功能性更强的习作训练形式。如让学生听声音习作,看电视习作,看玩具习作,看图习作,根据听到的和看到的,想象情节编写小故事。这样一个个声音,一幕幕

卡通画面,一个个儿童玩具,一幅幅图画,在学生脑海里就变为变为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故事。

四、改革习作题目

叶圣陶先生说过;?希望老师能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的想象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选些学生能够作的题目给学生做,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习作命题的本意是唤起学生内在的习作动机。新课标也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长期以来有些脱离学生生活和情感的命题,却使学生丧失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学生提起笔总觉得写作与自己胸中的积蓄不相干,于是就瞎编乱造,胡乱抄书。我们要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思,用贴近学生情感的习作题目去唤醒他们的心灵,从而使他们渐渐领悟写作的原貌——源于生活、为了生活。这样,习作教学才能走进学生的生活,伴随学生成长,习作教学才有活力。

五、改变评价方式

新课标指出:习作评价方式要从原来的?一统?到?多元化?。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是分数、评语。苏联教育学博士阿莫纳什利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儿童不需要分数,学生积极性不需要分数,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全面发展不需要分数。?新课标下习作教学评论无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关注儿童的特点,要让每个参与评价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力,相信自己?我会成材??我能行?。新的评价方式可分三步:首先,学生自评、互评。学生互相评改作文,画出优美的语句,圈出错误的字词,给出简单建议;然后,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从整篇的布局到字词标点,进行评改,给出合理化评价;最后,全

班交流。教师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进行交流,较差的习作什么地方差,让学生说出理由,讨论修改意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另外学生互评时可让学生把写得好的语句读一读,说说好在哪里,以培养学生鉴赏水平和写作兴趣。这评价方式使学生从思想上减轻了压力,从精神上得到了鼓励,写作文的劲头更大了。

六、明确阶段要求和目标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写作教学各学段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如低年级应以说话和写话为主,以?小笔头?写起一些话,编写自己的?小本本?,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中年级以片段为主;高年级以篇章为主,将习作教学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计划地进行各学段写作教学,这样,写作教学才能做到既不超前,又不落后。

总之,新课标下的习作教学要从生活内容入手,以社会为背景,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契机,让学生写真实文章。生活是儿童思维、语言发展的沃土,只有让他们沉浸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才能激发他们的语言,使之真正成为儿童的生命力、心灵活动,也才能写出具有童趣真情的作文。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改变教法,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投入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和选择内容,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渴望表达的一种心理需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