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毕业生和企业搭建 就业选才平台

政府财政给每位见习生每月500元生活补助,每个见习基地每年吸收20%以上见习生成为正式员工。昨天,北仑区“千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正式启动,首批22家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基地共向社会推出988个见习岗位,受到35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的热情追捧。

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改变了以往招聘面试“5分钟定终身”模式,给毕业生展现个人素质和企业选拔人才架起一座桥梁,敏实集团、贝发集团、海燕家居等3家企业每家提供了百人以上见习岗位。敏实集团人力资源经理朱春亚告诉记者,企业转型升级和逆势扩张都需要吸纳储备人才、练好“内功”,此次敏实推出200个见习岗位,毕业生将通过专业培训后充实到销售、管理、开发等多个重要环节中去磨练。

政府搭好台、毕业生肯干、企业选人才。北仑区人才中心主任张盛杰告诉记者,在大规模吸纳毕业生走进企业基础上,区人才将对企业使用、培养、吸纳见习生进行严格的管理与考核,并最终根据考核进行相应的企业工作经费补助,从规范企业制度入手,最大程度化解“毕业生实践”与“企业纳才”的双向成本,大幅度提高企业“纳才率”。据了解,北仑区对首批见习基地申报进行了严格的准入审核,要求企业提供详细具体的岗位和培养细则,并且在突出传统优势产业机械制造、文具外贸行业的基础上,也同时选拔了类似宁波今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宁波中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创意服务行业。

采访中,永发集团公司与今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家公司虽然分别只推出20个和15个的见习岗位,但实际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不仅给岗位设计了详细时间培训课程,还定好了“一帮一”导师制,只要毕业生有才学,肯苦干,录用率肯定远远超过20%。

据介绍,为逐步完善高效毕业生见习基地长效机制,今后北仑区将通过整合媒体、北仑人才网、北仑之窗等多种信息通道,每个月定期发布见习岗位信息,每个月举办一次对接洽谈会,将见习直通车开进高校,以此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宁波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处长周永全告诉记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通知》精神,宁波市即将全面启动“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北仑区在全市第一个推出此项活动的“试水工程”效果非常好。一方面,这项活动为解决社会就业压力,提升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加社会时间经验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正在技术转

型升级中需要储备人才的企业拓宽了吸纳人才的通道,实现了企业、人才、社会多赢的效果。截至下午3时,有98%的见习岗位初步达成了见习意向。

 

第二篇:为学生搭建课堂参与的平台

为学生搭建课堂参与的平台

厦门市翔安区黄光小学 黄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语文学习的课程,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因此,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已成为教师的共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学生教得越多,提供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思考和行动的机会就越少,教学过程的活力和效益就越低。教学既然是教师和学生的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就谈不上教学效益的提高。如何为学生搭建课堂参与的平台呢?

一、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参与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师“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知识时有所发现,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种种关系,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有所进步,这就是产生兴趣的一个最重要的源泉。鉴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采取以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引起学生的悬念。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便会主动地、积极地去解开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浓厚的兴趣,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描述较为精彩的散文,我往往于课前介绍一下其中的片断,有的使学生如窥百花园的一角,急于要看全貌;有的只讲故事高潮前的瞬间,使学生担心人物的命运,急于要了解故事的结局。如教《将相和》一文前,我先告诉学生本文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相互关联的故事,都写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接着举一个完璧归赵的例子。讲时只是说蔺相如从秦王手上骗回了璧,身在秦廷之上,是人与璧俱回,还是人与璧俱毁,是人回璧失,还是璧回人亡呢?以激起学生悬念,驱使 1

学生积极地去阅读课文,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2、引发学生的疑问。小学生求知欲强,遇事爱问“为什么”。我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他们无疑问时主动提出疑问,在他们有疑问时给予强化。如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在理解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学生对其中“孤”的意思产生了疑问。“孤”从字面上解是“单独”的意思,偌大的江面,怎么会只有一只船呢?对这个字的准确理解关系到对诗意的正确把握。为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老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强化。通过讨论,学生产生了顿悟,诗中的“孤”写出了诗人当时的目力专注,对他船视而不见,写船“孤”是为了写情深,与孟浩然的情谊深厚。教师有意识强化学生的疑问,学生为求确解,就产生了争论,有了矛盾、争论,学生也就不由自主地介入了讨论,参与到求解的行列中来了。

二、增强自主意识,激励参与欲望

当教师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参与是一种目的时,将会认为学生的课堂参与不仅是在教师指导下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还应当在课堂上参与教学定向、反馈评价。当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目标定向活动时,目标成了师生的共同意愿时,学生将会产生一种自主学习的责任感和愉悦感,他们的课堂参与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比如学习“狱”字,学生有的用拆字法将“狱”分为“犭”“讠”和“犬”三部分来记忆;有的用换部首的替代法;有的还做了字谜:“二狗变天”,多形象呀!这些方法都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独创出来的,具有鲜明的人性特征。每次,我都用赞赏的口气感叹道:“好,这个办法简单可行!”“呀,你的办法很有创造性!”“哇,真聪明!”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纷纷争着举手,发言中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事实表明,“善教者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乐趣,不仅是方法,而且是动力。”当学生在参与到学习评价时,他们会在比较中吸取伙伴的长处,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提高主动地参与的意识。

三、鼓励质疑问难,提高参与质量

2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朱熹的这番话可称至理。教学中,必须教学生有疑,有疑才能产生读书的兴趣,才能明白读书的目的。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应当提倡、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去解疑,使学生的参与向深层次推进,为提高参与质量创造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还不成熟。他们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其一是提不出问题;其二是提出的问题零乱、琐碎不到位。因此,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很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凡是质疑问难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劲头足;提不同问题的学生,并不是没有疑问,而是不会寻找,学习时,只是被动地等待教师的提问,并依赖于别人的解答。所以,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基本方法。其一,何处质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上发现问题,从字词的用法、语句及课文内容的含义,以及标点的使用等方面,提出疑问。其二,何时质疑。一般来说,有关课题的质疑在课之始,从而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使学有方向;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表达的质疑在课中间,边学边问,学问结合,使兴趣倍增,收获更大;对情节发展,篇章结构安排等方面的质疑在课文尾,有了前面的知识铺垫,提出的问题会更深入,理解得也会更透彻。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难,自悟自得,不仅能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而且有利于融洽师生感情,使学生乐学、好学。

四、加强个体尝试,培养参与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都不是完全靠他人的传授给予的,而是主要靠自己主动积极地构建培育的。学生的知识缺陷和能力缺陷的改善,只有靠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才能得到解决。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参与,而要保证他们有效参与,又必须扩大参与面,培养学生善于参与的能力。

教师除了让学生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按自己的水平去“读读、想想、划划、说说、写写”以外,我认为,传统的属于教师的某些活动也可以让 3

学生来尝试参与。如:1、尝试参与问题设计。有些课文可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让学生尝试参与问题设计,再围绕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2、尝试参与板书。根据课文思路,让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一部分板书,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板书。3、尝试参与板画。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板画,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师生合作,另一方面又无疑是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4、尝试参与讲解。有的课文中几个自然段(或段)结构相似,教师可先具体导读一个自然段,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试着讲解后面几个自段段。5、尝试参与练习设计。可以让学生分题设计,也可以是大家共同设计一个练习,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单元试卷。6、尝试参与实验演示。有些需要实验演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文内容,代替教师做实验演示,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学生尝试参与教师的某些活动,避免了教师过多的单向传授,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参与能力。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