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浅析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摘要:为了深入领会全国经济责任审计会议精神,深化经济责任

审计工作,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权

力的制约和监督,文章就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内容、方

法、程序、评价及报告等方面阐述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知识,以帮

助人们了解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知识,提高认识,廉洁

自律。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2374(2012)22-0157-0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因此,对事业单位党政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也由浅入深,需要审

计人员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1 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1.1 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是指法定代表人在任职期内对其所在部门、单位的资产、

负债、净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该负

有的责任。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

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门、

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党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政领导干部个人履行经济责任、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所进

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行为。经济责任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的深化,

深在思路中,化在结果上。

1.2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

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在于实践依法治国的方

略;运用审计和干部监督管理的综合手段,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

督;正确评价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且治事之官员,有功者

置之进其爵,有过者废之退其位”;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约

束其职务行为,惩治腐败;促进各部门、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1.3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

的,完善了干部管理监督制度,给考核使用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严肃财经法纪、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

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

用。

2 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根据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管理的特点,对其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

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审查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重点审查事业单位综合预算执行及其结果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具体考核指标有:资产负债率;经费自给率;人员经费占全部经费

比率;公务费占全部经费比率;社会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2.2 审查财务收支活动是否真实、合法、完整、有效

重点审查财政补助收入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并按预算级次反

映;各项收费是否报经有批准权限的主管部门批准,并按核定标准

执行;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经营服务性收入是否分账核算;应存“财

政专户”的事业性收费收入是否按规定缴存;经营服务性收入是否

依法缴纳各项税费;有特定用途的收费是否首先用于特定方面;有

无利用事业性收费收入资金给职工违规建房、购车等问题;收入、

支出、结余资金是否真实、完整、合法地进行反映。

2.3 审查资产、负债、净资产

重点审查任职初期和任职终结时的债权、债务;审查账表、账账、

账证、账实是否相符;各项资产、负债、净资产是否真实、完整、

合法。

2.4 审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

重点审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执行是否有效;是否能

够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堵塞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单位工作效

率。

2.5 审查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情况

重点审查有无私设“账外账”、“小金库”;有无违反控制社会集团

购买力,擅自购置专控商品;有无乱摊派、乱收费行为;有无会议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费、招待费超标、超支现象;事业性收费收入是否使用财政部门统

一监制的收费票据;是否存在公款私存、公款炒股、期货交易等行

为。

2.6 审查党政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

重点审查被审人员的各项收入(工资、奖金、补贴)是否符合规

定;使用单位的资产情况;有无在本级或下级报领应由个人负担的

费用等。

3 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

审计机关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开始于经济责任审计委托

的接受,终止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审计意见书等法律文书的

出具或送达。

3.1 接受委托

审计机关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按照干部管理部门

的委托进行,并接受书面委

托书。

3.2 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

审计机关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委托后,应当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

具体要求编制工作方案,对审计的组织方式、分工、协作、汇总、

处理等事项做出具体规定。尤其注意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收支审

计、专项资金审计等相结合,利用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

审计组织的审计结果,以提高审计效率。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3.3 进行审计前调查

要求被审单位提供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其

他有关情况;职责范围或者业务经营范围;银行账户、会计报表及

其他有关的纸质和电子会计资料;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机构出

具的审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相关的会议记

录和电子数据、文件。

3.4 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

根据委托部门的要求、审计工作方案和审前调查结果,依据重要

性和谨慎性原则,在审计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

计的范围、内容、步骤和方法。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审计

实施方案中有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内容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规

定进行修改和补充。

3.5 送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

单位送达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并将该通知书抄送领导干部本人。

审计通知书一般还附有负责实施该经济责任审计事项的审计组审

计人员名单和审计人员应当遵守的审计工作纪律。

3.6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收集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的资料:被审单位领导干部履行经

济责任情况的报告;有关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和重大经营决策事项情

况;审计机关需要了解的其他有关情况;被审单位领导干部需要说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明的有关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的承诺制:由被审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

以书面形式填写承诺书,保证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相

关情况是真实的、完整的。

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组织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

和财务负责人以及其他审计组或被审计领导干部认为有必要参加

的人员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由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在会上介绍

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向审计组提交相关书面

材料。

测试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进一步调整审计实施方案。

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

的文件、资料,核查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

行调查,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进行民主测评

等方式开展深入细致的审计。

3.7 起草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现场审计结束后,由审计组负责起草审计报告,征求并充分考虑

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正确意见,修正审计报告。

3.8 出具审计结果报告等法律文书

审计机关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制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报送本级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同时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报

告,也可以抄送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4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

4.1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测评方法

内部控制调查方法:通过询问被审单位有关人员,查阅相关内部

控制文件;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观察被审单位正在进

行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运行情况;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

事项进行测试等方法来了解被审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和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否可以

依赖。

内部控制调查记录方法:运用调查问卷法、文字表述法、流程图

法等方法对了解到的相关情况做适时记录。

内部控制测试方法:选取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和重点,运用相互

印证式的询问、实地观察、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对拟信赖的内部控

制进行测试,以确定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效果。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通过测试不同的控制程序和控制环节,可以

确认每个控制环节或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和有效,有哪些

弱点,从而确认内部控制是否可以信赖。

4.2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质性测试方法

实质性测试的一般方法: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基础的财务审计而言,

应结合具体会计账户审计目标,对不同的审计目标采取适当的审计

方法,包括:对经济业务合法性进行审计;对会计记录完整性进行

审计;对会计账户真实性进行审计;对资产负债损益的计量进行审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计;对资产负债的计价进行审计;对会计报表的表达与披露进行审

计。

实质性测试的特殊方法: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借鉴西方国家先进

的审计理论和方法,对不同的账户根据其余额是借方还是贷方的方

向性,采用审计测试矩阵,重点测试某个账户的借方高估或贷方低

估,而不需要对每个账户借贷双方均进行测试,以减轻审计工作量,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4.3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

所谓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是指审计机关主要通过审计方

法,对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有关的特定事项,向

地方、部门、单位及相关人员进行专门调查活动。

4.4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的结合

经济责任审计的上述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结合:审计与鉴证

相结合;内查与外查相结合;审计与座谈相结合;详查与抽查相结

合;审计调查与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调查相结合。

5 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5.1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

评价与审计内容相统一的原则;以历史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原则;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准确性原则。

5.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

任期内财务收支情况;任期内资产管理、使用、核算情况;任期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内负债管理核算情况;任期内各种专项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任期

内资金结余情况;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情况;任期内遵纪守法

情况。

5.3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资产增长率=离任时资产总额-任职初资产总额/任职初资产总额

×100%

资产保值增值率=离任时净资产总额/任职初净资产总额×100%

负债增减率=离任时负债总额-任职初负债总额/任职初负债总额

×100%

资产负债率=离任时负债总额/离任时资产总额×100%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

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100%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额/事业支出额×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额/事业支出额×100%

收支结余率=各项收入额-各项支出额/各项收入额×100%

收入增长率=离任时当年收入额-任职初当年收入额/任职初当年

收入额×100%

招待费支出比率=年招待费总额/年公务费总额×100%

违规金额比率=违规行为金额/审计资金总额×100%

财务处理差错率=财务处理差错总额/审计资金总额×100%

由于事业单位工作性质、任职范围各有差异,除了上述通用评价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指标外,还有更多具有行业特点的审计指标,不做赘述。

6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参考如表1

所示: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是指对审计评价内容进行客观、公正、科

学分析判断的尺度,根据评价内容的性质不同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

标准。在具体审计评价时,按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以经济责任

考核目标为标准,也可以前任实现的经济指标为标准或以同行先进

水平为标准进行考核。

7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7.1 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内容

审计任务的说明:执行审计的依据,被审计单位名称,被审计人

员姓名,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起止时间,延伸、追溯审计重要

事项的情况,被审计单位配合与协助情况;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

位、部门的基本情况,审计实施情况及总体评价;审计发现的问题:

发现问题的事实,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所违反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具

体内容;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处理意见及审计意见。

7.2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编制程序

审核整理审计工作底稿;讨论编写提纲,草拟审计报告;征求意

见,修改审计报告;审核审计组报告,起草审计结果报告;复核审

计报告;审定审计组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关于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

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党政领导人员任期

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和结果的书面文件,是党政领导人员管理机关

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

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依法进行审计处理、处罚的法律文书,评价必

须客观、公平、

公正。

 

第二篇: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汇报材料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汇报材料

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任期经济责任,促进其廉洁从政,全面正确地履行职责,20xx年x月市纪委、组织部、企业工委、人事局、审计局、监察局下发了《重庆市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试行办法》,我县于20xx年底成立了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心,20xx年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完成了对县中医院、保险局、就业局、九中、鹤游小学、周嘉中心医院6个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一、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

经济责任审计是近年来审计机关的一项新任务,与以往的审计工作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与其他审计风险不同的特殊风险。

审计对象的不同带来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的审计项目,审计对象不仅涉及到单位,而且还涉及到单位的领导干部个人。审计人员既要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又要对领导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由于被审计人员多为单位的“一把手”,审计评价将作为党委、人大、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使用干部的参考依据,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前途命运问题,因此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对少数人而言,可能存在着以权谋私,违规违纪的问题,如果审计结论中没有反映出来,将给国家造成损失,形成潜在的风险。

审计内容的不同带来的审计风险。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围绕财政经济领域内财政、财务收支和企业资产、负债、损益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事项进行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分清领导干部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查清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又要查清由于领导干部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损失浪费情况;既要检查资产、负债、损益的合法性又要查清领导干部报销个人费用及个人使用国有财

产情况;既要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又要界定领导干部所应当负的直接责任或是主管责任。

审计评价的不同所带来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是直接对经济责任人的,而责任人是较高层次的领导干部,其评价或结论直接影响任用或升迁问题,非常敏感,一旦出现差错或者失误,一般会引起复议和诉讼。

&(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www.fbw.cn,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nbsp; 因此,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就必须加强控制审计质量从而防范审计风险,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和效果。

首先要以经济责任为主的原则,所检查和评价的是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其中又以直接经济责任为重点。对于与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行为责任没有直接联系的责任和行为,审计应不予评价;其次要尽可能量化政绩,在评价一位领导干部时要尽量减少用一些原则而不是具体的,外延大的词语进行空洞的评价。要用一些表明政绩的具体数字、比例和实证材料,使政绩一目了然,这样也便于组织人事部门对审计结果进行比较和运用;最后要分清几种责任,即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现任责任和历史责任、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以正确了解、评价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审前准备阶段

1、学习、讨论,确定工作方向及范围

接到任务后,我们首先认真学习理解这项任务的目的、意义、责任及特点,使小组成员对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召开研讨会,讨论工作内容、方法以及要承担的责任,增加风险意识;同时讨论审计程序,学习相关文件,消化理解,基本明确工作将如何开展。我们一致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范围应为离任者任职期间,审计内容应为离任领导任职

期间负责的经济管理工作、个人廉洁情况。

2、审前调查,确定工作重点

为完成好工作,进行审前调查是非常必要的,目的是了解机构情况及下属单位状况,了解其行业特点及重要经济来源,为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工作重点做准备。

3、制定审计方案

制定审计方案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对责任人的评价,比较敏感,要求质量高、证据充分,而且关注的人员也较多。因此我们在实施前就要做到心中有数,一下去就应该知道要干什么,要看哪些账,核实哪些资产,追究哪些责任,延伸哪些单位。我们的做法是,要求每一位组员起草一份简单的审计方案,组长归纳写好后,大家再讨论,最终才确定。实际实施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改审计方案。 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大家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工作不同,需要对离任者进行客观评价,每一项具体审查工作应做到能为报告的撰写提供可靠事实依据。

(二)审计实施阶段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不同,应进行以下一些工作:

1、开动员会。召开有我们审计组成员及离任领导、新任领导和被审计单位中层干部参加的动员会。这样做的益处,一是通报我们的工作目的,可以得到被审单位的大力配合;二是离任者述职,离任领导如在审计调查时已将述职报告交给了审计组,仍应在这次会上进行宣读,可以增加述职报告的真实性。

2、实地进行参观,增加对被审单位工作流程的了解。

3、做意见箱,希望听到被审单位群众意见。

4、找被审单位部分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管理情况,整理谈话记录,结合单位管理制度,画出单位业务流程图,并对流程合理性进行分析。

5、通过审核财务账目,发现管理问题,如在审核收入的真实性时发现一些问题,我们不是就问题说问题,而是从中找出其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6、对离任领导任职期间召开的会议记录进行审阅,从会议记录中可了解被审计单位几年中发生的重大事项决定过程及离任领导的意见,对评价离任领导有一定的帮助。

8、应坚持审计日志,小组定期进行交流。这样能留下有价值的资料并及时发现问题,确定新的工作重点。

在审计实施阶段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1、开座谈会、发调查表及个别谈话,听取各方面意见。

2、采用核对、详查与抽查相结合,顺查与逆查相结合等多种审计方法。

3、严格分工、各负其责,组长全面检查,落实重点事项。

(三)审计终结阶段

1、报告要严肃谨慎

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必须客观、公正,为了写好报告,小组成员应将自己分工审查部分的管理情况、发现问题以及处理意见提出,组长将总体报告完成后大家再进行讨论、修改。对离任领导经济责任的评价必须要严肃、谨慎,如审计中发现离任领导因为组建公司对被审单位造成损失,但经核实发现与国家有关政策变动因素有关,因此组建公司形成损失不能定为该领导的直接责任。

2、报告要简繁得当

结果报告,尤其是给委托单位的报告,一是评价不宜过多,不要认为对离任者的业绩评价越多越负责,因为毕竟我们了解的时间、范围有一定限度,我们写的每一句话都要负责任,否则要增加审计风险;二是该写的内容一定要写细,我们了解并落实的管理状况、内控情况、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写清楚;三是要用数字、指标说话,这样更有分量。

(四)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思想重视

经济责任审计要求政策性强、风险大,所以我们要本着对被审计的离任者负责的态度进行工作,要有严格分工,层层建立责任制,逐级落实。

2、细致认真,尽量规避审计风险

如审计时间,要严格限定在离任干部在职期内。问题的定性,要区分是否前任遗留。

3、从业务流程、内控制度入手,检查规范程度

可以通过抽查,发现实际操作与流程是否相符,是否还有漏洞,在此基础上评价被审单位各业务环节内控的健全程度及执行情况。

4、评价应严谨

要用证据来评价,不要含糊不清,我们认为财务部门账务错弊问题,只能算主管责任;直接责任是领导事先预知的,或者明知违纪、违规,故意所为。

5、确定重点审计期间

任职期间不是会计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年度中期经济效益不能真实反映,如任职期间较长的领导应尽量重点审计近几年整年度的财务资料。

6、资产审计应重点审查其真实、完整性

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行政单位的资产大部分是国家按单位需要拨款,因此增值情况与该单位领导关系不是很直接,审计中应重点审核其资产的真实、完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