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总结

药物分析

1,药物分析:研究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和测定药物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药物分析主要研究化学结构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基本任务(1)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工作;(2)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3)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4)临床药物分析工作。
2,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
3,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4,《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5,精确度:药典规定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6,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7,一般鉴别试验:是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特性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8,水杨酸盐的鉴别:取供试品的稀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一滴,即显紫色。原理:本品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性时呈红色,弱酸性时呈紫色。化学反应式如下:

鉴别方法二: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即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9,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1ml,必要时缓缓煮沸使溶解,放冷,加0.1mol/L亚硝酸钠溶液数滴,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滴,视供试品不同,生成橙黄色到猩红色沉淀。化学反应式如下:

10,药物的专属鉴别试验: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11,光谱鉴别法。紫外光谱鉴别法——多数有机药物分子中含有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基团而显示特征吸收光谱,可作为鉴别的依据,但因吸收光谱较为简单,曲线形状变化不大,用作鉴别的专属性远不如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鉴别法——是一种专属性很强、应用较广(固体、液体、气体样品)的鉴别方法。

12,试样的制备方法有压片法、糊法、膜法、溶液法。

13,杂质来源:药物中杂质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在贮藏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药物理化特性发生变化而产生。

14,杂质的种类:按来源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氯化物、硫酸盐等。特殊杂质是指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按其毒性分为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如重金属、砷盐为毒性杂质。信号杂质一般无毒,但其含量的多少可反映出药物的纯度情况,如果药物中信号杂质过多,提示该药的生产工艺或生产控制有问题,氯化物、硫酸盐属于信号杂质。按理化性质分为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及残留溶剂。
15,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做杂质限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来表示。

 

       

16,砷盐检查法:古蔡氏法,原理——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生成的砷斑比较,判断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试验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化学反应式如下:

17,药品分析方法的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18,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19,精密度一般可用偏差(d)、标准偏差(SD)或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

20,耐用性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使方法可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

21,巴比妥类药物为巴比妥酸的衍生物,为环状酰脲类镇静催眠药,其基本结构通式为:

22,巴比妥类药物与银盐的反应:巴比妥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酰亚胺基团,在碳酸钠溶液中,生成钠盐而溶解,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首先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则生成难溶性的二银盐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23,巴比妥类药物与铜盐的反应: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生成的烯醇式异构体与铜吡啶试液反应,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产生类似双缩脲的呈色反应。在此反应中,巴比妥类药物呈紫堇色或生成紫色沉淀,含硫巴比妥类药物则呈现绿色。

24,硫代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之一:硫元素的反应——硫代巴比妥类分子中含有硫元素,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与铅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转变为黑色的硫化铅。本试验可供硫代巴比妥与巴比妥类的区别。

25,银量法:巴比妥类药物在适当的碱性溶液中,易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并可定量地形成盐。在滴定过程中,巴比妥类药物首先形成可溶性的一银盐,当被测供试品完全形成一银盐后,继续用硝酸银滴定,稍过量的银离子就与巴比妥类药物形成难溶性的二银盐白色沉淀,使溶液变浑浊,以此指示滴定终点。

    测定中使用的无水碳酸钠溶液需临用新配,因为碳酸钠溶液久置后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钠,使含量明显下降。

26,苯甲酸:               阿司匹林:

27,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检查。一,溶液的澄清度:检查碳酸钠试液中不溶物。此类不溶性杂质包括未反应的酚类,或苯酚、乙酰水杨酸等。二,水杨酸: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藏过程中水解产生的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并且其分子中的酚羟基在空气中易被逐渐氧化成一系列醌型有色物质杂质,如淡黄、红棕甚至深棕色。检查原理:其酚羟基可与高铁盐反应呈紫堇色。

28,芳酸类药物(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一,酸碱滴定法。①直接滴定法——基于本类药物中游离羧基的酸性。阿司匹林在水中微溶,易溶于乙醇,故使用乙醇为溶剂。因本品是弱酸,用强碱滴定时,化学计量点偏偏碱性,故指示剂选用在碱性区变色的酚酞。而乙醇对酚酞显酸性,可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使测量结果偏高。所以,乙醇在使用前需用氢氧化钠中和至对酚酞显中性(存在酯键水解干扰,酸性杂质干扰)。②水解后剩余滴定法(存在酸性杂质干扰)。③两步滴定法(去除了酯键和阿司匹林的降解产物水杨酸及醋酸的干扰)。

29,双相滴定法:利用苯甲酸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水相中加入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将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苯甲酸不断萃取入有机溶剂中,降低苯甲酸在水相中的量,使滴定反应完全,终点易于判断。化学反应式如下:

    方法:取本品约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25ml、乙醚50ml及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边滴边振摇,至水层显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滴定,至水层显持续的橙红色。

30,芳香胺类药物。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基本结构(母体):                   

                其典型药物有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31,芳香胺类药物的鉴别试验:重氮化-偶合反应——分子结构中具有方伯氨基或潜在方伯氨基的药物,均可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可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有色的偶氮染料。

32,芳香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方伯氨基或水解后生成的方伯氨基的药物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可用永停滴定法指示反应终点。

33,指示终点的方法:有电位法、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法和内指示剂法。《中国药典》收载的芳胺类药物亚硝酸钠滴定法均采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

34,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本类药物为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共性为具有苯乙胺的基本结构。其中肾上腺素、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肾上腺素、盐酸多巴胺和硫酸特布他林分子结构中苯环的3,4位上都有2个邻位酚羟基,与儿茶酚相似,都属于儿茶酚胺类药物。

35,苯乙胺类药物的鉴别试验。一,与三氯化铁反应:本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中若具有酚羟基,可与Fe3+离子配位显色,加入碱性溶液,随即被高铁离子氧化而显紫色或紫红色。二,与甲醛-硫酸反应。某些本类药物可与甲醛在硫酸中反应,形成具有醌式结构的有色化合物。三,氧化反应。本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多数具有酚羟基,易被碘、过氧化氢等氧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36,杂环类药物的分析。杂环类有机化合物为有机环状结构中夹杂有非碳元素原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

37,吡啶类药物的主要化学性质:一,吡啶环的特性。可发生开环反应。二,弱碱性。三,还原性。

38,异烟肼的结构:

39,吡啶类药物的鉴别试验。戊烯二醛反应——溴化氰与方伯胺作用于吡啶环,使环上氮原子由3价转变成5价,吡啶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戊烯二醛,再与方伯胺缩合,生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

    2,4-二硝基氯苯反应——在无水条件下,将吡啶及其某些衍生物与2,4-二硝基氯苯混合共热或使其熔融,冷却后,加醇制氢氧化钾溶液将残渣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40,吩噻嗪类药物为苯并噻嗪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中均含有硫氮杂蒽母核。

41,杂环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之一——铈量法:二氢吡啶类、吩噻嗪类药物在酸性介质中对硫酸铈具有还原性。二氢吡啶类——用邻二氮菲指示液指示终点。终点时,微过量的Ce4+将指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使橙红色配合物离子转化为淡蓝色或无色的配合物离子,以指示终点的到达;吩噻嗪类——硫酸铈滴定时,先失去一个电子形成一种红色的自由基离子,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的吩噻嗪类药物均失去两个电子,而红色消褪,借以用药物自身颜色变化指示终点。

42,生化药物:一般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也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及其衍生物、降解物以及大分子结构修饰物等,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脂类、核苷酸等。

43,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制得的一大类药物。

44,安全性检查之异常毒性检查:本法系生物制品(主要是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和重组DNA制品等)的非特异性毒性的通用安全试验,检查制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45,过敏反应检查。生物制品中若含有异性蛋白,在临床使用时易引起病人多种过敏反应,轻者皮肤出现红斑或丘疹,严重者可出现窒息、发绀、血管神经性水肿、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和死亡。

46,含量(效价)测定。生物制品常用的含量(效价)测定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法、生化测定法和生物检定法等。大多数酶类和蛋白质类生物制品用生物效价或酶活力单位表示。

47,酶分析法:所谓酶分析法通常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酶为分析对象的分析,目的在于测定样品中某种酶的含量或活性,即“酶活力测定”;另一种是以酶为分析工具或分析试剂,主要用以测定样品中酶以外的其他物质的含量,即“酶法分析”。

48,中药制剂:是以中药为原料,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基础配伍、组方,按一定的制备工艺和方法制成的一定剂型,一般又称中成药。

49,中药及其制剂的鉴别之显微鉴别法: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及含药材粉末的中成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化合物的特征,以鉴别中药的真伪。

50,中药及其制剂的杂质检查。包括杂质检查(杂质限量检查、灰分测定、酸碱度检查、氯化物检查、特殊杂质与掺伪物检查等),重金属检查(铅盐、砷盐、铁盐等的限量测定)、有机溶剂残留、有机氯和农药残留量的检查。

51,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一,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疗效肯定);二,先进性(尽可能采用较先进的方法与技术);三,针对性(从生产工艺、流通、使用各个环节了解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项目);四,规范性(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尤其是新药的质量标准时,要按照SFDA制订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一般的研究规则进行)。
52,恒重: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53,基因工程药物:在确定对某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蛋白质,进而控制该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基因进行分离、纯化或人工合成,利用重组DNA技术加以改造,最后将该基因导入可以大量生产的受体细胞中,在受体中不断繁殖和表达,进而生产大规模具有复方和治疗疾病的蛋白质。

54,药品质量标准中的物理常数:物理常数:  相对密度、馏程、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折光率、黏度、酸值、碘值、皂化值、羟值等。

55,异烟肼(C6H7N3O,137.14)的含量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一,溴酸钾法:异烟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可以用溴酸钾滴定。异烟肼与溴酸钾反应的化学计量摩尔比为3:2。用甲基橙指示液指示终点。终点时,微过量的溴酸钾氧化甲基橙使其在酸性溶液中的粉红色消失。溴酸钾滴定也若为0.01667mol/L。则,

  即每1ml溴酸钾滴定液相当于3.429mg的异烟肼。反应式为:

56,对乙酰氨基酚中的对氨基酚杂质检查。原理: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而对乙酰氨基酚无此反应,与对照品比较,进行限量检查。

57,异烟肼的鉴别:可与某些羰基试剂,如香草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黄色异烟腙。其有固定熔点,可用于鉴别。

尼可刹米的鉴别:遇碱水解后,释放出具有碱性的二乙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故可以此进行鉴别。

58,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名称,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贮藏。

59,药品分析方法的验证的目的: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第二篇:药物分析总结

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药品及各种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的一门学科。我们在进行药物分析方面的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略述一下。在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方面的要求:对于药物分析工作者来说,在熟练掌握药物分析原理与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药典和药典中各项条文规定。例如药典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各个条文的注意点,附录中规定的片剂通则中规定的重量差异是多少,对崩解时限有何规定,高效液相色谱中的用于反相层析的常用固定相,药典中标准品,对照品与试药的区别及选用原则;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熟悉药品质量制定的原则和内容,凡例中内容,例如药典采用的计理单位,符号与专门术语,如溶解度中的一些概念,药典中法定计量单位应如何表示;黏度如何表示;压力如何表示;什么是恒重;原料药含量百分数如规定100%以上时,应如何理解,等等都要熟练掌握,以及中国药典和其他各国药典的差异如美国药典,美国国家处方集,英国药典,日本药局方等等以及有代表性的外国药典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熟悉误差理论,掌握常用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和分析效能的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及范围以及耐用性)以及它们的意义。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杂质是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们健康有害的物质。杂质按来源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在药物的一般杂质项目包括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有机溶剂残留量、干燥失重等等,重点掌握砷盐、重金属检查方法的内容,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干燥失重测定法的热分析法具体方法及应用范围。对一些公式的掌握,如比旋度的公式、标示量的公式、滴定度的公式等等。在药物制剂分析方面,我们重点掌握片剂、注射剂、滴眼剂的稳定性考查,以及它们的检查项目。掌握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掌握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检查法,掌握apc复方制剂分析法和乳酸格林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法。

第二部分为各类药物分析:熟悉中国药典(2000版)收载的化学合成药和结构已经明确的天然药物,熟悉常用的鉴别反应和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掌握主要含量测定方法。醇及其酯类中的杂质较多,如山梨醇的重要杂质是还原糖和总糖,苯甲醇的杂质是苯甲醛,盐酸苯海索的特殊杂质是吡啶苯丙酮,掌握盐酸苯海索片的所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滴定法的原理,方法和条件。对巴比妥类药物分析要掌握常用的鉴别反应,掌握酸量法、银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掌握药物的鉴别法,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钠和氯贝丁酯中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方法,掌握酸碱滴定法、双相滴定法。有机含氮类药物的芳胺类药物的鉴别特征试验如重氮化——偶合反应,三氯化铁,重金属离子反应,杂环类药物的分析如吡啶类药物和生物碱类药物的特征鉴别反应,掌握容量分析法,比色分析法。对“三素”类药物的分析:1.维生素类药物 va,ve ,vb,vc的特征鉴别反应以及各类的定量方法;2.甾体激素类药物:掌握本类药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以及可供分析的官能团,鉴别反应,掌握比色分析法(四氮唑比色法,异烟肼法,ko-ber反应-铁粉试剂法)3.抗生素类药物:掌握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与碘量法,酸碱滴定法和uv法,掌握四环素类药物鉴别反应,掌握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鉴别,并区别链霉素与庆大霉素鉴别法的异同点。抗生素的效价测定方法有哪几点。

第三部分是各种分析方法:要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掌握它们在各类药品检定中的应用。如重量分析,容量分析:酸碱滴定法要求掌握酸碱的基本理论,酸碱的ph值的计算,酸碱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的名称;沉淀滴定法要求掌握铬酸钾法,铁铵矾法和吸附指示剂法的测定对象,测定条件及常用的指示剂;络合滴定法要求掌握基本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氧瓶燃烧法,脂肪与脂肪油的检验方法,黏度测定法,折光率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泳法,ph值测定法,电位法与永停滴定法,非水滴定法等等。

吡啶类药物

异烟肼的鉴别试验:还原反应。异烟肼的酰肼基有还原性,可还原硝酸银中的Ag+成单质银,肼基则被氧化生成氮气。加氨制硝酸银试液1ml,即产生气泡与黑色浑浊,并在试管壁上生成银镜。

缩合反应。异烟肼的酰肼基可以和含羰基的试剂(如芳醛)发生缩合反应。异烟肼与香草醛反应,生成异烟腙,测定熔点供鉴别。

沉淀反应。异烟肼分子中的吡啶环具有碱性,可以和重金属盐类(如氯化汞、硫酸铜、碘化铋钾)乙基苦味酸形成沉淀。异烟肼和氯化汞可生成白色沉淀。和硫酸铜-枸橼酸试液反应,先产生绿色沉淀,加热,沉淀变为红棕色。

尼克刹米的鉴别:戊烯二醛反应。属吡啶环的开环反应。尼克刹米分子中的吡啶环与溴化氰反应,开环形成戊烯二醛的衍生物,再与苯胺缩合,形成黄色的希夫氏碱。

异烟肼也可发生戊烯二醛反应,但需先用高锰酸钾或溴水氧化为异烟酸,再与溴化氰作用。

与苯胺缩合形成黄色至棕黄色产物,与联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形成淡红至红色产物。

水解反应。尼克刹米分子中的酰胺基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加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即有二乙胺臭味逸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沉淀反应。尼克刹米分子中的吡啶环也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反应。尼克刹米和硫酸铜及硫氰酸铵作用,生成草绿色配位化合物的沉淀。

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薄层色谱法。肼的检测限为0.1μg,控制限量为0.02%.

异烟肼的含量测定:异烟肼分子中的酰肼基具有还原性,可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其含量。溴酸钾法。甲基橙作指示剂,溴酸钾滴定止粉红色消失。每1ml的溴酸钾滴定液(0.1667mol/l)相当于3.429mg的C6H7N3O。

异烟肼的片剂、注射剂均采用溴酸钾法测定含量。

还可使用溴量法、剩余碘量法测定含量,也可用非水溶液滴定法。

尼克刹米含量测定:非水溶液滴定法。溶剂:冰醋酸,指示剂:结晶紫,滴定液:高氯酸。至溶液蓝绿色。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7.82mg的C10H14N2O。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尼克刹米注射剂含量。注射剂的溶剂对非水溶液滴定法有干扰,所以采用本法。使用0.5%硫酸溶液溶解样品,是为了使药物呈离解状态,易溶于水。

非水滴定法:在非水溶剂(有机溶剂与不含水的无机溶剂)中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

非水滴定法包括非水碱量法和非水酸量法。

在非水溶剂中滴定,不仅能增大有机药物的溶解度,还能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如药物的酸碱性及其强度),使原来在水中不能进行完全的滴定反应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扩大了酸碱滴定分析的应用范围。

非水滴定法

一、碱的滴定

(一)溶剂:酸性溶剂,冰醋酸

(二)标准溶液:基准物质HClO4 冰醋酸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

(三)指示剂:结晶紫、喹哪啶红、a-萘酚苯甲醇、电位法

(四)测定药物:碱性基团药物、胺类、氨基酸类、含氮杂环、有机碱盐弱酸盐

有机弱碱:胺类、生物碱类咖啡因

有机酸碱金属盐:枸橼酸钾

有机碱的氢卤酸盐:盐酸麻黄碱

有机碱的有机酸盐:扑尔敏

二、酸的滴定

(一)溶剂:

1、弱酸、极弱酸乙二胺、DMF

2、不太弱羧酸醇类,乙醇

3、混合酸甲基异丁酮,区分性溶剂

甲醇-苯混合溶剂

(二)滴定剂(甲醇钠;胺基乙醇钠;氢氧化四丁基胺)、

基准物质:苯甲酸

(三)指示剂:

溴酚蓝:黄蓝(碱)

偶氮紫:红蓝(碱)

百里酚蓝:黄蓝(碱)

(四)测定的药物:酸性基团的药物

羧酸类:苯甲酸

酚类:苯酚

磺酰胺类:磺胺嘧啶

旋光度测定法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鉴别

具有旋光性的药物,在“性状”项下,一般都收载有“比旋度”的检验项目。测定比旋度值可用来鉴别药物或判断药物的纯杂程度。《中国药典》要求测定比旋度的药物很多,如肾上腺素、硫酸奎宁、葡萄糖、丁溴东莨菪碱、头孢噻吩钠等。

2.杂质检查

具有光学异构体的药物,一般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但其旋光性能不同,一般有左旋体、右旋体和消旋体之分,通过测定药物中杂质的旋光度,可以对药物的纯度进行检查。

3.含量测定

具有旋光性的药物,特别是在无其他更好的方法测定其含量时,可采用旋光度法测定。《中国药典》采用旋光度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等。

分析方法的验证

1.精密度:至少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用相对标准偏差(RSD)和可信限报告。

2.准确度:由回收率体现,至少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可制备3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3次。

3.专属性:一种方法仅对一种分析成分产生唯一信号

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补充。

4.检测限(%、ppm或ppb): 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测出的最低量,不必定量测定,只需指出高于或低于该规定浓度即可。

常用方法:

①目视法;

②信噪比法(3:1);

③附上测试图谱

5.定量限: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杂质和降解产物定量测定方法研究时,应确定定量限。常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来确定。

6.线性:实验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要求列出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图。

7.范围: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实验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区间。

8.耐用性:在条件稍有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变动因素:溶液的稳定性、提取次数、时间

酸碱滴定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常用的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等。

1.直接滴定法

C·Ka≥10-8的酸都可用碱滴定液滴定;C·Kb≥10-8的碱都可用酸滴定液滴定。如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

2.间接滴定法

若药物难溶于水或有其他原因不宜采用直接滴定法时,可采用间接法测定。间接滴定法有剩余滴定法、置换滴定法等。如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

沉淀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称量形式,最后称定其重量进行测定的方法。沉淀法是重量分析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沉淀法的操作步骤是:取样一溶解一加沉淀剂使其沉淀一过滤一洗涤一干燥至恒重一称量一计算。

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沉淀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这样获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当沉淀形式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所得的物质形态,是最后供称量时物质的化学组成,故称为称量形式。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以保证被测组分能沉淀完全。

(2)沉淀要纯净,不应带入沉淀剂和其他杂质。

(3)沉淀易于过滤和洗涤,以便于操作和提高沉淀的纯度。

(4)沉淀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称量形式应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否则无法计算分析结果。

(2)称量形式应具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

(3)称量形式的分子量应尽可能大,这样可使称量的物质质量较大,从而减小称量误差,提高方法的准确度。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类滴定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得失,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其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高低有关,电位越高,其氧化态越易得到电子,是较强的氧化剂;电位越低,则其还原态越易失去电子,是较强的还原剂。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既可直接测定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又可间接测定一些不具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亚硝酸钠滴定法是利用亚硝酸钠滴定液在盐酸溶液中与芳伯氨基化合物发生重氮化反应,定量生成重氮盐,来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其滴定反应如下:

Ar-NH2+NaN02+2HCl→Ar-N2+C1-+NaCI+2H20

本法易受滴定条件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

(1)酸的种类与浓度

重氮化反应的速度与酸的种类及浓度有关,在HBr中最快,HCl中次之,H2S04或HN03中最慢。因HBr较贵,所以多用盐酸。加入过量的盐酸可加快反应的速度,使重氮盐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同时可防止重氮氨基化合物的形成。但酸度也不宜过高,否则阻碍芳伯氨基的游离,反而影响重氮化反应速度。

(2)反应温度与滴定速度

重氮化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温度太高会使亚硝酸挥发和分解;温度过低,反应的速度太慢。《中国药典》规定在室温(10℃-30℃)条件下快速滴定。即在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一次将大部分亚硝酸钠滴定液在搅拌下迅速加入。在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继续缓缓滴定至终点。

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滴定可避免HN03的逸失。近终点时,药物浓度极稀,滴定反应速度变慢,所以应缓缓滴定。这样既可缩短滴定时间,又可得到满意结果。

(3)加入溴化钾的作用

由于重氮化反应为分子反应,速度较慢。若在滴定时向供试溶液中加入适量溴化钾(《中国药典》规定加入2g),可加快重氮化反应的速度。

(4)指示终点的方法

《中国药典》采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永停滴定法装置如图4-4所示。永停滴定法采用两支相同的铂电极,当在两电极间加一低电压(如50mV)时,电极在溶液中极化,在滴定终点前,仅有很小或无电流通过;但当到达终点时,微过量的滴定液生成的亚硝酸(HN02)及其分解产物(NO)为可逆电对,在电极上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电极去极化,溶液中即有电流通过,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并不再回复,而指示终点、

此外,还可以使用外指示剂法指示终点,如碘化钾-淀粉糊剂或试纸。使用时将糊剂在白瓷板上铺为薄层,用细玻璃棒蘸取少许测定液划过,若已到终点,溶液中应有亚硝酸存在,亚硝酸可氧化I-成I2,I2与淀粉作用显蓝色,即为终点。

非水碱量法通常是以冰醋酸为溶剂,高氯酸为滴定液。测定弱碱性药物及其盐类的分析方法,在药物含量测定中应用广泛。

1.溶剂

碱的滴定宜选择酸性溶剂,酸性溶剂是指给出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它能使弱碱的强度调平到溶剂阴离子水平,增强弱碱的表观碱强度,从而使滴定突跃范围增大。冰醋酸是滴定弱碱性物质最常用的酸性溶剂。市售的冰醋酸中含有水分,而水分的存在可影响滴定突跃,所以一般按计算量加入醋酐,以除去水分。

2.滴定液

非水碱量法通常使用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作滴定液,这是因为高氯酸在冰醋酸中有较强的酸性,且绝大多数有机碱的高氯酸盐易溶于有机溶剂,有利于滴定的进行。

3.指示剂

非水碱量法可用指示剂或电位法指示终点。常用的指示剂是结晶紫,结晶紫分子中的氮原子能结合多个质子而表现为多元碱。在滴定中,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结晶紫由紫色(碱式色)变至蓝紫、蓝、蓝绿、绿、黄绿,最后转为黄色(酸式色)。在滴定不同强度的碱时,终点颜色不同,滴定较强碱时,终点为蓝色或蓝绿色;滴定极弱碱时,终点为蓝绿色或绿色。除结晶紫外,有时也使用α-萘酚苯甲醇、喹哪啶红等指示剂。

强酸滴定弱碱,此类滴定与强碱滴定弱酸相似。

(1)滴定曲线与强碱滴定弱酸相似,但pH值变化方向相反。

(2)突跃范围pH值为6.24~4.30,在酸性区域范围内。

(3)计量点的pH值为5.27。

(4)指示剂只能选甲基红或溴甲酚绿等.不能选酚酞。

(5)突跃范围取决于弱碱强度Kb和浓度C,只有C·Kb>10-8才能准确滴定。

光线自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的进行速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遵从折射定律。根据折射定律,折光率是光线入射角的正弦与光线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

在一定的条件(介质、温度、光的波长)下,折光率为一常数。

药品检验中测定的折光率系指光线从空气进入供试品的折光率。物质的折光率因温度或光线波长的不同而改变。透光物质的温度升高,折光率变小;光线的波长越短,折光率就越大。《中国药典》规定,采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供试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率,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的温度应为20℃,在此条件下测得的折光率以表示。

折光率是液体药物的物理常数。测定折光率可以区别不同的药物,也可以检查某些药物的纯杂程度或测定其含量。

折光率测定法的测定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测定折光率使用折光计,常用阿培折光计。由于折光率与温度有关,故阿培折光计还装有保温层,可通入一定温度的水以保持温度恒定。阿培折光计的读数范围为1 .3~1 .7,能读数至0 .0001。

测定前,折光计读数应用校正用棱镜或水进行校正,水的折光率20℃时为1 .3330,25℃时为1 .3325,40℃时

1.3305。除另有规定外,应调节温度至20℃±0 .5℃。测定时,应重复读数三次,三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供试品的折光率。

旋光度测定法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鉴别

具有旋光性的药物,在“性状”项下,一般都收载有“比旋度”的检验项目。测定比旋度值可用来鉴别药物或判断药物的纯杂程度。《中国药典》要求测定比旋度的药物很多,如肾上腺素、硫酸奎宁、葡萄糖、丁溴东莨菪碱、头孢噻吩钠等。

2.杂质检查

具有光学异构体的药物,一般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但其旋光性能不同,一般有左旋体、右旋体和消旋体之分,通过测定药物中杂质的旋光度,可以对药物的纯度进行检查。

3.含量测定

具有旋光性的药物,特别是在无其他更好的方法测定其含量时,可采用旋光度法测定。《中国药典》采用旋光度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等。

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用来表示溶液的酸度。用于pH值测定的装置称为pH计或酸度计。酸度计由pH测量电池和pH指示器两部分组成。

pH测量电池是由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saturated calomelel ectrode,SCE)与被测溶液组成的原电池。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指示电极系指其电极电位能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不受溶液组成变化的影响,电极电位比较稳定,用以作为指示电极电位的参比基准。pH指示器则是一个具有高输入阻抗的电子电位计。

中国药典》规定,测定pH值应使用酸度计,酸度计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pH值的测定方法如下:

1.pH-mV选择

将pH-mV选择置于pH档,可将测得的电动势直接转换成pH读数。

2.温度补偿

酸度计上每一pH示值间隔相当于2 .303RT/F伏,此值随测量电池中溶液的温度变化而变动。因此,pH计上都装有温度补偿旋钮,用以调节指针偏转一个pH单位所相当的毫伏数。例如,25%时每改变一个pH单位,相当于电动势要改变59mV;如果溶液为15℃,测量前将温度旋钮转至15℃位置,这时pH计的每一pH读数间隔相当于57mV。

3.定位

使用酸度计时,须预先用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定位),用定位调节钮调节,使pH示值与标准缓冲液的pH值一致。

4.测定

经过温度补偿调节和定位调节后,换上待测溶液进行测定,pH计就可准确指示出供试液的pH值。

由于pH标准缓冲液是pH测定的基准,所以其配制方法及其pH值的确定均须符合规定。《中国药典》20xx年版附录“pH值测定法”项下,规定了五种不同pH值的标准缓冲液,用来对pH计进行校正(定位)。它们分别是:草酸盐标准缓冲液、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液、硼砂标准缓冲液及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液,在25℃时它们的pH值分别为l .68,4 .01,6.86,9 .18,12 .45。《中国药典》列出了以上五种标准缓冲液在0℃~60%范围内(间隔5℃)的pH值,作为pH测定的统一标准。

测定pH值时,应严格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并注意下列事项:

1.测定前,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择两种pH值约相差3个pH单位的标准缓冲液,并使供试液的pH值处于二者之间。

2.取与供试液pH值较接近的第一种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定位),使仪器数值与标准缓冲液的数值一致。

3.仪器定位后,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 .02pH单位。若大于此偏差,则应小心调节斜率,使示值与第二标准缓冲液的数值相符。重复上述定位与斜率调节至符合要求。否则,需检查仪器或更换电极后,再行校正至符合要求。

4.每次更换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

5.在测定高pH值的供试品时,应注意碱误差的影响。碱误差是由于普通玻璃电极对Na+也有响应。使测得的H+活度高于真实值,即pH读数低于真实值,产生负误差。若使用锂玻璃电极,可克服碱误差的影响。

6.对弱缓冲液(如水)的pH值测定,先用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后测定供试液,并重取供试液再测,直至pH值的读数在1分钟内改变不超过±0 .05单位为止;然后再用硼砂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再如上法测定;二次pH值的读数相差不应超过0 .1,取二次读数的平均值为其pH值。

7.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水,其pH值应为5.5~7.0。

8.标准缓冲液一般可保持2~3个月,若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则不能继续使用。

在单位时间内有两条波长不同的光束λ1和λ2交替照射同一个溶液,由检测器测出的吸收度是这两个波长下吸收度的差值△A。△A与被测定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这个方法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关键是正确选择两波长λ1、λ2,要求被测组分D在两波长处的△A足够大,而干扰组分G和背景在两波长应有相同的吸光度(△A=0)。为满足上述要求,一般是将λ2选在待测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λ1是选在干扰组分等吸收波长。

可测定浑浊样品,也可测定吸收光谱相互重叠的混合物样品,也是当杂质使主峰产生肩峰时测定主峰物质的较好定量方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定量分析最有用的工具之一,由于一般具有紫外-可见光谱的化合物值ε都 很高,并且测定重复性常常也较好,因此用作定量分析要比红外光谱法灵敏和准确。 它的理论根据就是

比耳定律:A=εbc

摩尔光系数ε是物质的特征系数之一,同一物质的ε当然相同,因此在相同光径的吸收池中,A与 c成正比。将一纯物质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样品,放在相同光径的吸收池中,测得其吸光度后,用吸光度 对浓度作图,就可以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这就是标准曲线或分析曲线。将同类的待测物质放在相 同光径的池中,在相同仪器下测得吸光度A,就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它的浓度,这就是化学分析中最常用 的标准曲线法。如果对样品中的单组分(样品中只有一种吸收物质)或互相不干扰的吸收组分进行定量 测定,就可以采用这种标准曲线法。但要注意如下几点:

⑴进行定量测定用的波长最好在待测样品的吸收峰处。

⑵制作一条标准曲线至少要5至7个点并且最好要做复份或三份。

⑶标准曲线所用的浓度范围要包括待样品的吸光度。如超出浓度范围,应稀释待测样品。

⑷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必须使用相同的溶剂系统和反应系统。

⑸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必须使用相同的仪器条件测定。吸收池光径要相同,并进行匹配校正。

⑹如仪器进行维修,更换元件,或重新校正波长时,必须重新制作标准曲线待用。

内标法与外标法

一、内标法

什么叫内标法?怎样选择内标物?

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加入一种内标物质以校谁和消除出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拄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需要指出的是,在少数情况下,分析人员可能比较关心化台物在一个复杂过程中所得到的回收率,此时,他可以使用一种在这种过程中很容易被完全回收的化台物作内标,来测定感兴趣化合物的百分回收率,而不必遵循以上所说的选择原则。

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的比值?

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包括:

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

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

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说,色谱方面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色谱上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渗漏)对绝对面积的影响比较大,对面积比的影响则要小一些,但如果绝对面积的变化已大到足以使面积比发生显著变化的程度,那么一定有某个重要的色谱问题存在,比如进样量改变太大,样品组分浓度和内标浓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检测器非线性等。进样量应足够小并保持不变,这样才不致于造成检测器和积分装置饱和。如果认为方法比较可靠,而色谱固看来也是正常的话,应着重检查积分装置和设置、斜率和峰宽定位。对积分装置发生怀疑的最有力的证据是:面积比可变,而峰高比保持相对恒定,

在制作内标标准曲线时应注意什么?

在用内标法做色话定量分析时,先配制一定重量比的被测组分和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测量峰面积,做重量比和面积比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准曲线。在实际样品分析时所采用的色谱条件应尽可能与制作标准曲线时所用的条件一致,因此,在制作标准曲线时,不仅要注明色谱条件(如固定相、柱温、载气流速等),还应注明进样体积和内标物浓度。在制作内标标准曲线时,各点并不完全落在直线上,此时应求出面积比和重量比的比值与其平均位的标准偏差,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单点校正,若所得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小于2,曲线仍可使用,若大于2,则应重作曲线,如果曲线在铰短时期内即产生变动,则不宜使用内标法定量。

二、外标法

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

W=A(W)/(A)

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W)及

(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外标法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色谱分析中的一种定量方法,它不是把标准物质加入到被测样品中,而是在与被测样品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单独测定,把得到的色谱峰面积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进行比较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外标物与被测组分同为一种物质但要求它有一定的纯度,分析时外标物的浓度应与被测物浓度相接近,以利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三、定量分析中怎样选择内标法或外标法(来源:药物分析网)

选一与欲测组分相近但能完全分离的组分做内标物(当然是样品中没有的组分),然后配制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混合标准溶液,进样得相对校正因子。再将内标物加入欲测组分的样品中,进样后测得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定量参数。用内标法公式计算即可。

内标法是将一定量的纯物质作内标物,加入到准确称量的试样中,根据被测试样和内标物的质量比及其相应的色谱

峰面积之比,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选择内标物有4个要求:1.内标物应是该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2.它必须完全溶于试样中,并与试样中各组分的色谱峰能完全分离;3.加入内标物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4.色谱峰的位置应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的位置相近,或在几个被测组分色谱峰中间。内标法的优点是测定的结果较为准确,由于通过测量内标物及被测组分的峰面积的相对值来进行计算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操作条件等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内标法的缺点是操作程序较为麻烦,每次分析时内标物和试样都要准确称量,有时寻找合适的内标物也有困难。外标法简便,但进样量要求十分准确,要严格控制在与标准物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进行,否则造成分析误差,得不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复习总结:生物碱类药物(重点在鉴别,N的位置,有哪些电效应)

苯烃胺类(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

氮原子在侧链上,碱性较一般生物碱强,易与酸成盐。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托烷类(硫酸阿托品和氢溴酸山莨菪碱)

阿托品和山莨菪碱是由托烷衍生的醇(莨菪醇)和莨菪酸缩合而成,具有酯结构。分子结构中,氮原子位于五元酯环上,故碱性也较强,易与酸成盐。

喹啉类(硫酸奎宁和硫酸奎尼丁)

奎宁和奎尼丁为喹啉衍生物,其结构分为喹啉环和喹啉碱两个部分,各含一个氮原子,喹啉环含芳香族氮,碱性较弱;喹啉碱微脂环氮,碱性强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

异喹啉类(盐酸吗啡和磷酸可待因)

吗啡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叔胺基团,故属两性化合物,但碱性略强;可待因分子中无酚羟基,仅存在叔胺基团,碱性较吗啡强。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吲哚类(硝酸士的宁和利血平)

士的宁和利血平分子中含有两个碱性强弱不同的氮原子,N1处于脂肪族碳链上,碱性较N2强,故士的宁碱基与一分子硝酸成盐。

黄嘌呤类(咖啡因和茶碱)

咖啡因和茶碱分子结构中含有四和氮原子,但受邻位羰基吸电子的影响,碱性弱,不易与酸结合成盐,其游离碱即供药用。

鉴别试验:特征鉴别反应。

1.双缩脲反应

系芳环侧链具有氨基醇结构的特征反应。

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Cu2+与仲胺基形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加入乙醚后,无水铜配位化合物及其有2个结晶水的铜配位化合物进入醚层,呈紫红色,具有4个结晶水的铜配位化合物则溶于水层呈蓝色。

2.Vitali反应

系托烷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硫酸阿托品和氢溴酸山莨菪碱等托烷类药物均显莨菪酸结构反应,与发烟硝酸共热,即得黄色的三硝基(或二硝基)衍生物,冷后,加醇制氢氧化钾少许,即显深紫色。

3.绿奎宁反应

系含氧喹啉(喹啉环上含氧)衍生物的特征反应

硫酸奎宁和硫酸奎尼丁都显绿奎宁反应,在药物微酸性水溶液中,滴加微过量的溴水或氯水,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即显翠绿色。

4.Marquis反应

系吗啡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取得盐酸吗啡,加甲醛试液,即显紫堇色。灵敏度为0.05μg。

5.Frohde反应

系吗啡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盐酸吗啡加钼硫酸试液0.5ml,即显紫色,继变为蓝色,最后变为棕绿色.灵敏度为0.05μg。

6.官能团反应

系吲哚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利血平结构中吲哚环上的β位氢原子较活泼,能与芳醛缩合显色。

与香草醛反应。利血平与香草醛试液反应,显玫瑰红色。

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利血平加对-二氨基苯甲醛,冰醋酸与硫酸,显绿色,再加冰醋酸,转变为红色。

7.紫脲酸反应

系黄嘌呤类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咖啡因和茶碱中加盐酸与氯酸钾,在水浴上蒸干,遇氨气即生成四甲基紫脲酸铵,显紫色,加氢氧化钠试液,紫色即消失。

8.还原反应

系盐酸吗啡与磷酸可待因的区分反应。

吗啡具弱还原性。本品水溶液加稀铁氰化钾试液,吗啡被氧化生成伪吗啡,而铁氰化钾被还原为亚铁氰化钾,再与试液中的三氯化铁反应生成普鲁士蓝。

可待因无还原性,不能还原铁氰化钾,故此反应为吗啡与磷酸可待因的区分反应。

特殊杂质检查:

利用药物和杂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硫酸奎宁中“氯仿-乙醇中不溶物”的检查

盐酸吗啡中“其它生物碱”的检查

旋光性的差异:用于硫酸阿托品中“莨菪碱”的检查

对光选择性吸收的差异:利血平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光照和有氧存在下均易氧化变质,氧化产物发出荧光。因此规定:供试品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明显荧光。

吸附性质的差异:硫酸奎宁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其它金鸡纳碱”。利用吸附性质的差异,采用硅胶G薄层进行检查。规定限度为0.5%。

利用药物和杂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与一定试剂反应产生沉淀

硫酸阿托品制备过程中可能带入(如莨菪碱、颠茄碱)杂质,因此需要检查“其它生物碱”。利用其它生物碱碱性弱于阿托品的性质,取供试品的盐酸水溶液,加入氨试液,立即游离,发生浑浊。规定0.25g药物中不得发生浑浊。 与一定试剂产生颜色反应

①盐酸吗啡中阿扑吗啡的检查

②盐酸吗啡中罂粟碱的检查

③磷酸可待因中吗啡的检查

④硝酸士的宁中马钱子碱的检查

含量测定

非水溶液滴定法:

生物碱类药物一般具有弱碱性,通常可在冰醋酸或醋酐等酸性溶液中,用高氯酸滴定液直接滴定,以指示剂或电位法确定终点。

⑴氢卤酸盐的滴定

在滴定生物碱的氢卤酸盐时,一般均预先在冰醋酸中加入醋酸汞的冰醋酸溶液,使氢卤酸生成在冰醋酸中难解离的卤化汞,从而消除氢卤酸对滴定反应的不良影响。

加入的醋酸汞量不足时,可影响滴定终点而使结果偏低,过量的醋酸汞(理论量的1~3倍)并不影响测定的结果。 ⑵硫酸盐的测定

硫酸为二元酸,在水溶液中能完成二级电离,生成SO42-,但在冰醋酸介质中,只能离解为HSO4-,不再发生二级离解。因此,生物碱的硫酸盐,在冰醋酸的介质中只能被滴定至生物碱的硫酸氢盐。

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测定。溶剂:冰醋酸和醋酐,指示剂:结晶紫,滴定液:高氯酸。至溶液显纯蓝色。

硫酸奎宁的含量测定。1摩尔的硫酸奎宁可消耗3摩尔的高氯酸。

硫酸奎宁片的含量测定。硫酸奎宁经强碱溶液碱化,生成奎宁游离碱,在与高氯酸反应,因此1摩尔的硫酸奎宁可

消耗4摩尔的高氯酸。

⑶硝酸盐的测定:

硝酸在冰醋酸介质中虽为弱酸,但是他具有氧化性,可以使指示剂变色,所有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生物碱硝酸盐时,一般不用指示剂而用电位法指示终点。

如硝酸士的宁。

⑷磷酸盐的测定:

磷酸在冰醋酸介质中的酸性极弱,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定量完成,可按常法测定。

磷酸可待因。

提取中和法

提取中和法是根据生物碱盐类能溶于水而生物碱不溶于水的特性,可以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后测定。

碱化、提取、滴定。按下列任何一种方法处理后测定:

①将有机溶剂蒸干,于残渣中加定量过量的酸滴定液使溶解,再用碱滴定液回滴剩余的酸;若生物碱易挥发或分解,应在蒸至近干时,先加入酸滴定液“固定”生物碱,再继续加热除去残余的有机溶剂,放冷后完成滴定。

②将有机溶剂蒸干,于残渣中加少量中性乙醇使溶解,任何用酸滴定液直接滴定。

③不蒸去有机溶剂,而直接于其中加定量过量的酸滴定液,振摇,将生物碱转提入酸液中,分出酸液置另一锥形瓶中,有机溶剂层再用水分次振摇提取,合并水提取液和酸液,最后用碱滴定液回滴定。

测定条件的选择

能使生物碱游离的碱化试剂有氨水、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氧化镁等。但强碱不适用于下列生物碱类药物的游离:

①含酯结构的药物,如阿托品和利血平等,与强碱接触,易引起分解。

②含酚结构的药物,如吗啡,可与强碱形成酚盐而溶于水,难以被有机溶剂提取。

③含脂肪性共存物的药物,当有脂肪性物质与生物碱共存时,碱化后易发生乳化,使提取不完全。

因此氨水为最常用的碱化试剂。

提取溶剂

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与水不相混溶,沸点低,对生物碱的溶解度大,而对其它物质的溶解度应尽可能最小。

②与生物碱或碱化试剂不起任何反应。

常用者为乙醚和氯仿,其中氯仿应用更为广泛。

提取溶剂的用量

通常应提取4次,第一次用量至少应为水液体积的一半,以后几次所用溶剂的体积应各为第一次的一半。如果水液体积很小时,第一次提取溶剂的用量则应与水液相等。

提取终点的确定

取最后一次的提取液约0.5ml,置小试管中,加盐酸或硫酸(0.1mol/L)1ml,放水浴上将有机溶剂蒸去,放冷,滴加生物碱沉淀剂(如碘化铋钾试液等)1滴,无沉淀产生,即为提取已完全。

指示剂的选择

磷酸可待因片剂分析:

酸性染料比色法

原理:在适当的pH介质中,生物碱类药物(B)可与氢离子结合成盐(BH+),一些酸性染料(如磺酸酞类的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溴甲酚绿等)在此介质中能解离为阴离子(In-),同时,阳离子和阴离子又能定量地结合成有色的离子对化合物,即离子对。

离子对被合适的有机溶剂提取后,形成有色溶液,可供比色测定。

影响定量分析的因素

1.水相的最适pH值

2.酸性染料的影响

提取完全是提取常数和酸性染料阴离子的浓度密切相关的,而提取常数的大小由是与B-的种类和有机溶剂的选择密切相关的。一般用的有甲基橙、溴麝香草酚蓝(BTB)和溴甲酚绿等。

3.有机溶剂的影响

离子对提取常数的大小还与有机溶剂的性质有关。通常有机溶剂与离子对形成氢键的能力强,则提取效率高,如氯仿和二氯甲烷等具有中等程度的提取率,并且提取的选择性也较好,为最常用的有机溶剂。

4.水分的影响

有有机溶剂提取有色的离子对时,应严防水分的混入。

5.共存物的影响:一般赋形剂,重型、酸性乙基弱碱性的物质均不干扰测定,强酸可改变染料溶液或缓冲液的pH,因而对测定有干扰。

以上五种影响因素中,水相的最适pH和有机溶剂对离子对的提取完全是酸性染料比色法的试验关键。

应用与实例

硫酸阿托品片剂

紫外分光光度法

利血平含量测定,注意避光操作。

糖类和苷类药物

单糖和双糖分子中有不对称碳原子,均具有一定的比旋度。

鉴别试验

1.灼烧试验:糖类用直火加热,先熔融膨胀,后燃烧并发生焦糖臭,遗留多量的炭。蔗糖的鉴别可应用本试验。

2.Fehling反应

单糖或含有半缩醛基的双糖分子结构中,均有醛基或酮基,都具有还原性。Fehling反应是在碱性酒石酸铜试液(Fehling试液)中,糖将铜离子还原,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葡萄糖的鉴别可用此反应(无水葡萄糖、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莪术油葡萄糖均用Fehling反应) 蔗糖的鉴别:加硫酸煮沸,用氢氧化钠中和,再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加热,生成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 葡萄糖和乳糖的杂质检查

葡萄糖的一般检查项目:酸度、氯化物和硫酸盐;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亚硫酸盐与可溶性淀粉。

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基糠醛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乳糖的杂质检查:利用蛋白质类杂质遇硝酸汞试液产生的白色絮状沉淀,进行特殊杂质“蛋白质”的检查。 原料药的含量测定:葡萄糖、乳糖和蔗糖不规定含量测定,规定比旋度的范围。

制剂: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旋光度法。

测定中加入氨试液的作用:由于药用葡萄糖是D-葡萄糖,而D-葡萄糖有α和β两种互变异构体,因而药用葡萄糖是他们的混合物,比旋度相差甚远,而在水溶液中逐渐平衡,称作变旋。加热、加酸或加弱碱可加速平衡。 计算因素1.0426的由来:

换算为含税葡萄糖浓度(c’)时,则应为: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含量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5.844mg的NaCl。

加糊精溶液以形成保护,使氯化银沉淀呈胶体状态,则具有较大的表面,有利于对指示剂的吸附,有利于滴定终点的观察。

加硼砂溶液是为了增加pH值,因为本品pH值过低,而pH值低于3.5时,则五沉淀出现。加入2.5%硼砂溶液2ml后,溶液pH值为7,可促使荧光黄电离,以增大荧光黄阴离子的有效浓度,使重点变化敏锐。

苷类药物

苷类为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非糖有机化合物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鉴别试验:

1.Keller-Kiliani反应

α-去氧甲基五碳糖的反应

α-去氧糖类,如洋地黄毒糖和磁麻糖,是由糖类分子中与羰基相邻近的“CHOH”基失去氧,转变为“CH2”后的结构。

具有较大的活泼性,由α-去氧糖与苷元结合的生成物(即苷类)容易水解。

将甾体强心苷溶于含有微量FeCl3(1滴9%FeCl3)的冰醋酸1~2ml中,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1~2ml,使成两液层。两液层交界面处显棕色(甲地高辛显紫色);醋酸层显蓝色或蓝绿色,放置1h后显靛蓝色。

2.Kedde反应

苷元的不饱和内酯侧链反应。

甾体强心苷元的C17上常有α-β或β-γ的不饱和内酯,即丁烯内酯,在碱性水溶液中易与芳香硝基化合物形成有色的络合阴离子。

Kedde反应用于去乙酰毛花苷的鉴别。

加乙醇溶解后加二硝基苯甲酸试液与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各10滴,摇匀后,溶液即显红紫色。

3.色谱法

①纸色谱法:用于地高辛的鉴别

②薄层色谱法:用于去乙酰毛花苷及其注射液的鉴别,采用硅藻土G薄层板.

③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甲地高辛及其片剂的鉴别

特殊杂质的检查

药物特殊杂质允许限量检查方法

洋地黄毒苷洋地黄皂苷本品10mg溶于2ml乙醇后,加胆甾醇的醇溶液,10min内,不得发生沉淀

地高辛洋地黄毒苷6%纸色谱法

甲地高辛有关物质5%高效液相色谱法

去乙酰毛花苷有关物质10%薄层色谱法

含量测定

1.比色法:甾体强心苷元C17上的丁烯内酯部分是非常活泼的,很容易和芳香硝基化合物(如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形成络合阴离子。所得络合物在可见光去具有特征的最大吸收峰(λmax为485~495nm)。

本法用于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及其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荧光法:利用L-抗坏血酸与过氧化氢等实际可使地高辛或洋地黄毒苷产生荧光的原理,提高了定量分析的灵敏度,从而可用于每片含主药量分别仅为0.25mg和0.1mg的片剂的含量测定。

地高辛片含量,含量均匀度(限度为20%),溶出度(限度为65%,转篮,100r/min,60min)

甲地高辛溶出度测定与地高辛一样,限度规定相同。

3.色谱法:

①柱色谱法:用于洋地黄毒苷原料药测定的纯化处理

②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甲地高辛及其片剂的含量测定,内标:洋地黄毒苷。

复习总结:维生素A醋酸酯

等吸收法:在λ1的左右各选一点为λ2和λ3,使Aλ2=Aλ3=6/7Aλ1。维生素A醇。

③杂质吸收:对维生素A的测定有影响的杂质主要有: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维生素A2和维生素A3;维生素A的氧化产物(环氧化物、维生素A醛和维生素A酸);维生素A在光照下产生的无生物活性的聚合物鲸醇;维生素A的异构体;合成时产生的中间体。

④测定方法:第一法(使用于维生素A醋酸酯)

取维生素A醋酸酯,精密称定,加环己烷制成每1ml中含9~15单位的溶液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然后在300、316、328、340、360nm五个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值,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应为328nm)。计算各波长下的吸收度与328nm波长下的吸收度的比值。

计算:

a.求吸收系数,吸收系数=A/cl。

b.求效价(U/g),U/g=吸收系数×1900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1900为维生素A醋酸酯在环己烷溶液中测定的换算因数。

3.求维生素A醋酸酯胶丸为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标示量%=(A×D×1900×W)/(W×100×l×标示量)

1U=0.344μg维生素A醋酸酯

1U=0.300μg维生素A醇

4.A值的选择法

第二法(适用于维生素A醇)

说明:

⑴维生素A醋酸酯的吸收度校正公式是用直线方程法(即代数法)推导出来的;维生素A醇的吸收度校正公式是用相似三角形法(几何法或成6/7定位法)推倒出来。

⑵在应用三点校正法时,除其中一点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外,其余两点均在最大吸收峰的两侧上升或下降陡部的波长处进行测定。

维生素E

维生素E(消旋-α-生育酚醋酸酯)有天然片和合成品之分,天然品为右旋体(d-α);合成品为消旋体(dl-α)。 结构:维生素E为苯丙二氢吡喃醇衍生物,苯环上又一个乙酰化的酚羟基,故又称生育酚。他主要有α、β、γ、δ四种异构体,其中以α异构体的生理作用最强。

性质:

溶解性:微黄色或黄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石油醚,不溶于水。

具有紫外吸收。

在无氧或其它氧化剂存在时,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加热可水解生成游离生育酚;在有氧或其它氧化剂存在时,则进一步氧化生成醌型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这种氧化作用更易发生。

鉴别试验:

⑴硝酸反应:取本品约30mg,加无水乙醇10ml溶解后,加硝酸2ml,摇匀,在75℃加热约15min,溶液应显橙红色。

⑵水解后氧化反应:取本品约10mg,加醇制氢氧化钾试液2ml,煮沸5min,放冷,加水4ml与乙醚10ml,振摇、静置使分层,取乙醚液2ml,加2,2’-联吡啶的乙醇溶液(0.5→100)数滴和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0.2→100)数滴,应显血红色。

⑶紫外光谱法。

⑷薄层色谱法。

特殊杂质:

游离维生素E。利用游离维生素E的还原性,用硫酸铈滴定液(0.01mol/L)滴定,以二苯胺为指示剂,限量为2.15%。 含量测定:

⑴气相色谱法:载气:氮气;固定相:硅酮(OV-17),涂布于经酸洗并硅烷化处理的硅藻土或高分子小球上;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理论板数:按维生素E峰计算应不低于500;维生素E与内标物质的分离度应大于2。 内标:正三十二烷。

⑵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9:1);紫外检测器;波长292nm。

维生素B1

结构:维生素B1(盐酸硫胺)是由氨基嘧啶环和噻唑环通过央甲基连接而成的季铵化合物,噻唑环上季铵及嘧啶环上氨基,为两个碱性基团,可与酸成盐。

性质:

溶解性:本品在水中易溶,水溶液显酸性反应。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醚中不溶。

具有紫外吸收。

在碱性中遇氧化剂,如铁氰化钾,可被氧化为具有荧光的硫色素,后者溶液正丁醇中呈蓝色荧光。

分子中含有两个杂环,故可与某些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生成组成恒定的沉淀。

鉴别试验

⑴硫色素反应

方法:取本品约5mg,加氢氧化钠试液2.5ml溶解后,加铁氰化钾试液0.5ml与正丁醇5ml,强力振摇2min,放置使分层,上面的醇层显强烈的蓝色荧光。加酸使成酸性,荧光即消失。再加碱使成碱性,荧光又显出。

原理: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或异丁醇等)中,显蓝色荧光。

⑵沉淀反应

维生素B1与碘化汞生成淡黄色沉淀

维生素B1与碘生成红色沉淀

维生素B1与硅钨酸生成白色沉淀

含量测定

方法有:硅钨酸重量法、硫色素荧光法、非水溶液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中国药典收载紫外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C

结构: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具有二烯醇结构和内酯环,且有二个手性碳原子(C4、C5),因此不仅使维生素C性质极为活泼,且具旋光性。

性质:

溶解性:维生素C在水中易溶,水溶液呈酸性,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结构遇糖类相似,也具糖的性质。

分子中二烯醇基具极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二酮基而成为去氢抗维生素C,加氢又可还原为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或强酸性溶液中能进一步水解为二酮古罗糖酸。

C3-OH由于受共轭效应的影响,酸性较强;C2-OH的酸性极弱,故维生素C一般表现为一元酸,能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钠盐。

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故有四个光学异构体,其中L(+)-维生素C活性最强。

维生素C和碳酸钠作用可生成单钠盐,不致发生水解,因双键使内酯环变得较稳定;但在强碱中,内酯环可水解,生成酮酸盐。

维生素C有共轭双键,在稀矿酸溶液中,在24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若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则红移至265nm处。

鉴别试验:

⑴与硝酸反应

方法:取本品0.2g,加水10ml溶解。取该溶液5ml,加硝酸银试液0.5ml,即生成银的黑色沉淀。

原理:维生素C分子中有二烯醇基,具强还原性,可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维生素C,同时可产生黑色银沉淀。 ⑵与2,6-二氯靛酚反应

方法:取本品0.2g,加水10ml溶解。取该溶液5ml,加2,6-二氯靛酚试液1~2滴,试液的颜色即消失。

原理:2.6-二氯靛酚为一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玫瑰红色,碱性介质中微蓝色。与抗坏血酸作用后生成还原型的物色的酚亚胺。

⑶与其它氧化剂反应

维生素C还可被亚甲蓝、高锰酸钾、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磷钼酸等氧化剂氧化为去氢维生素C,同时,维生素C可使这些试剂褪色,产生沉淀或显色。

⑷利用维生素C具糖类性质的反应

维生素C可在三氯醋酸或盐酸存在下水解、脱羧,生成戊糖,再失水,转变为糠醛,加入吡咯,加热至50℃产生蓝色。

⑸紫外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C在0.01mol/L盐酸液中,在243nm波长处有唯一的最大吸收,利用此特征进行鉴别。

含量测定:

碘量法:溶剂:水和稀醋酸,指示剂:淀粉。

操作中加入稀醋酸10ml使滴定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在酸性介质中维生素C受空气中氧的氧化作用减慢,但样品溶

于稀酸后仍需立即进行滴定。

加新沸过的冷水液是为了减少水中溶解氧对测定的影响。

如片剂,溶解后应滤过,取续滤液测定;注射液测定时要加2ml丙酮,以消除注射液内含有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

抗生素类药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本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他们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

基本结构:

分子中都有一个游离羧基和酰胺侧链。

青霉素:β-内酰胺环和氢化噻唑环

头孢菌素:β-内酰胺环和氢化噻嗪环

性质:

溶解度: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子中的游离羧基具有相当强的酸性,能与无机碱或某些有机碱形成盐。其碱金属盐易溶于水,而有机碱盐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

旋光性:青霉素族分子中含有三个手性碳原子,头孢菌素族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都具有旋光性。

紫外吸收特性

青霉素分子中的母核部分无紫外吸收,但出侧链酰胺基上R如具苯环共轭系统,则有紫外吸收特性。

头孢菌素由于母核部分具有O-C=N-C=C结构,故有紫外吸收。

β-内酰胺环的不稳定性

β-内酰胺环是青霉素族结构最不稳定的地方,如与酸、碱、青霉素酶、羟胺及某些金属离子(铜、铅、汞和银)等作用时,易发生水解和分子重排,导致β-内酰胺环的破坏而失去活性。

鉴别试验:

⑴钾、钠盐的火焰反应

⑵呈色反应

①羟肟酸铁反应: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在碱性中与羟胺作用,β-内酰胺环破裂生成羟肟酸,在稀酸中与高铁离子呈色。 头孢哌酮:红棕色;氨苄西林:紫红色;头孢氨苄:红褐~褐色;头孢噻吩钠:红褐色;普鲁卡因青霉素:紫红色;头孢唑啉钠:红棕色。

②硫酸—硝酸呈色反应:头孢菌素能与硫酸—硝酸反应后成色。

头孢噻吩钠:红棕色;头孢氨苄:黄色;头孢噻肟钠:亮黄色。

③茚三酮反应:某些具有α-氨基的本类药物(如氨苄西林)遇茚三酮即显蓝紫色。

④与斐林试剂反应:本类药物具有类似肽键结构,可产生双缩脲反应。开环分解,使碱性酒石酸铜盐还原显紫色。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可采用本法鉴别。

⑤变色酸—硫酸呈色反应:阿莫西林加变色酸-硫酸实际混合后,于150℃加热2~3min,因分解除甲醛与变色酸缩合而呈深褐色。

⑥与重氮苯磺酸呈色反应:头孢菌素族7位侧链含有酚羟基基团时,能与重氮苯磺酸试液产生偶合反应,显橙黄色。 ⑦与铜盐呈色:头孢氨苄加醋酸、硫酸铜、氢氧化钠试液后,生成铜配位盐,显橄榄绿色。

⑶沉淀反应

①在稀酸中生成白色沉淀:青霉素钾和青霉素钠加水溶解后,加稀盐酸2滴,即析出难溶于水的游离基白色沉淀。此沉淀能在乙醇、醋酸戊酯、氯仿、乙醚或过量的盐酸中成盐。

②有机胺盐的特殊反应

重氮化-偶合反应:普鲁卡因青霉素水溶液酸化后,显普鲁卡因芳伯氨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偶氮染料红色沉淀。

与三硝基苯酚的反应:苄星青霉素经氢氧化钠碱化后,用乙醚提取,蒸去乙醚后的残渣含有二苄基乙二胺,加稀乙醇使残渣溶解,加三硝基苯酚的饱和溶液,加热后放冷,即析出二苄基乙二胺苦味酸结晶。

⑷光谱法

①紫外分光光度法

最大吸收波长鉴定法

水解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鉴定法

②红外吸收光谱

③核磁共振光谱

⑸色谱法

①薄层色谱法

②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⑴碘量法(苄星青霉素)

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分子不消耗碘,其降解产物消耗碘。

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是按化学计算量进行;第二步青霉噻唑烷酸在酸性条件下被碘氧化的反应受温度、pH、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故耗碘量没有固定的量关系。因此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同时采用与青霉素标准品平行对照测定,则可抵消上述可变因素的影响。

碘与青霉噻唑酸的作用以Ph4.5,温度在24~26℃为最好。1摩尔青霉素能吸收8摩尔的碘,故本法的灵敏度较高。 注意:在滴定终点时放慢滴定速度,并强力振摇;如果滴定至终点又返现蓝色,说明真正的终点尚未到达。 ⑵汞量法(青霉素钠、青霉素钾)

青霉素分子不与汞盐反应,而其碱性水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及继续水解生成的青霉胺都能与汞盐定量反应,根据消耗的汞盐量可以计算青霉素的含量。

电位滴定法:指示电极:铂电极;参比电极:汞-硫酸亚汞电极。滴定液:硝酸汞。

每1ml的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相当于7.128mg的总青霉素。

总青霉素的百分含量与降解产物的百分含量之差值即为青霉素的含量。

注意:青霉素含量计算以第二次滴定终点为依据;水解必须完全;空白试验也要称取供试品,但不经氢氧化钠水解;与碘量法比较,汞量法测定青霉素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青霉素标准品作对照,汞盐滴定液用EDTA标定即可。 ⑶酸碱滴定法(苯唑西林钠)

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⑸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杂环药物

吡啶类药物

异烟肼的鉴别试验:还原反应。异烟肼的酰肼基有还原性,可还原硝酸银中的Ag+成单质银,肼基则被氧化生成氮气。加氨制硝酸银试液1ml,即产生气泡与黑色浑浊,并在试管壁上生成银镜。

缩合反应。异烟肼的酰肼基可以和含羰基的试剂(如芳醛)发生缩合反应。异烟肼与香草醛反应,生成异烟腙,测定熔点供鉴别。

沉淀反应。异烟肼分子中的吡啶环具有碱性,可以和重金属盐类(如氯化汞、硫酸铜、碘化铋钾)乙基苦味酸形成沉淀。异烟肼和氯化汞可生成白色沉淀。和硫酸铜-枸橼酸试液反应,先产生绿色沉淀,加热,沉淀变为红棕色。 尼克刹米的鉴别:戊烯二醛反应。属吡啶环的开环反应。尼克刹米分子中的吡啶环与溴化氰反应,开环形成戊烯二醛的衍生物,再与苯胺缩合,形成黄色的希夫氏碱。

异烟肼也可发生戊烯二醛反应,但需先用高锰酸钾或溴水氧化为异烟酸,再与溴化氰作用。

与苯胺缩合形成黄色至棕黄色产物,与联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形成淡红至红色产物。

水解反应。尼克刹米分子中的酰胺基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加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即有二乙胺臭味逸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沉淀反应。尼克刹米分子中的吡啶环也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反应。尼克刹米和硫酸铜及硫氰酸铵作用,生成草绿色配位化合物的沉淀。

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薄层色谱法。肼的检测限为0.1μg,控制限量为0.02%。

异烟肼的含量测定:异烟肼分子中的酰肼基具有还原性,可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其含量。溴酸钾法。甲基橙作指示剂,溴酸钾滴定止粉红色消失。每1ml的溴酸钾滴定液(0.1667mol/L)相当于3.429mg的C6H7N3O。 异烟肼的片剂、注射剂均采用溴酸钾法测定含量。

还可使用溴量法、剩余碘量法测定含量,也可用非水溶液滴定法。

尼克刹米含量测定:非水溶液滴定法。溶剂:冰醋酸,指示剂:结晶紫,滴定液:高氯酸。至溶液蓝绿色。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7.82mg的C10H14N2O。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尼克刹米注射剂含量。注射剂的溶剂对非水溶液滴定法有干扰,所以采用本法。使用0.5%硫酸溶液溶解样品,是为了使药物呈离解状态,易溶于水。

甾体激素类药物

基本结构:均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母核。

分类:

1.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衍生物,如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本类药物多为C21-羟基所形成的酯类。

结构特点是具有21个C原子:A环:具有Δ4-3-酮基;C17:具有α-醇酮基并多数有α-羟基;C10、C13:具有角甲基;C11:具有羟基或酮基;其它:有些皮质激素具有Δ1,6α、9α卤素,16α羟基,6α、12α、16α、16β甲基等。

2.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甲睾酮、丙酸睾酮、十一酸睾酮等;蛋白同化激素有苯丙酸诺龙。

结构特点:雄性激素具有19个C原子;蛋白同化激素具有18个C原子(C10上无角甲基);A环:具有Δ4-3-酮基;C17:无侧链,多数是一个β-羟基,有些是由他形成的酯,有些具有α-甲基。

3.孕激素:也称为黄体酮激素或孕酮。典型药物为黄体酮。

中国药典收载有: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己酸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原料及制剂;醋酸氯地孕酮原料等。

结构特点:具有21个C原子;A环:具有Δ4-3-酮基;C17:具有甲酮基,有些具有α-羟基,与醋酸、已酸等形成酯(如醋酸甲地孕酮、醋酸氯地孕酮、己酸羟孕酮等);其它:有些具有Δ6、6β-甲基、6α-甲基、6β-氯。

4.雌激素:又称卵泡激素。雌二醇、炔雌醚、苯甲酸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炔雌醇原料及制剂等。

结构特点:具有18个C原子;A环:为苯环,C3上具有酚羟基且有些形成了酯或醚;C10:无角甲基;C17:具有β-羟基或酮基,有些羟基形成了酯,还有些具有乙炔基。

口服避孕药:炔诺酮、炔诺孕酮、炔孕酮。多数在A环上具有Δ4-3-酮基,与黄体酮和睾酮一致;有的在C17上具有β-羟基、α-乙炔基或甲酮基;有的在C10上无角甲基,与雌激素相同。

鉴别试验:

呈色反应

1.与强酸的呈色反应:许多甾体激素能与硫酸、磷酸、高氯酸、盐酸等呈色,其中与与硫酸的呈色反应应用较广。 药品名称颜色荧光加水稀释后的变化

醋酸可的松黄或微带橙无颜色消失溶液澄清

氢化可的松棕黄至红绿色黄至橙黄微带绿色荧光,少量絮状沉淀

泼尼松橙无黄至蓝绿

泼尼松龙深红无红色消失,灰色絮状沉淀

炔雌醇深红黄绿

地塞米松磷酸钠黄或红棕无

某些甾体激素药物与硫酸-乙醇或硫酸-甲醇作用而呈色。如甲睾酮:取本品数毫克,加硫酸-乙醇(2:1)1ml使溶解,即显黄色并带有黄绿色荧光。

2.官能团的呈色反应:

①C17-α-醇酮基的呈色反应:皮质激素类药物分子结构中C17位上的α-醇酮基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剂四氮唑盐反应而呈色。如醋酸泼尼松在碱性条件下与氯化三苯四氮唑试液反应生成红色。

②酮基的呈色反应:甾体激素分子结构中含有酮基,如C3-酮基和C20-酮基,均能与2,4-二硝基苯肼、异烟肼、硫酸苯肼等羰基试剂呈色。例如,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其甲醇或乙醇溶液加新制的硫酸苯肼试液,加热即显黄

色。

③甲酮基的呈色反应:甾体激素分子结构中含有甲酮基乙基活泼亚甲基时,能与亚硝基铁氰化钠、间二硝基酚、芳香醛类反应呈色。其中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可认为是黄体酮的灵敏、专属的鉴别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黄体酮显蓝紫色,其他常用甾体激素均不显蓝紫色,而呈现淡橙色或不显色。

④有机氟的呈色反应:一些含氟的甾体激素药物(如醋酸氟轻松、醋酸地塞米松等),经氧瓶燃烧法后生成无机氟化物,在12%醋酸钠的稀醋酸中与茜素氟蓝及硝基亚铈起反应,即显蓝紫色。

⑤酚羟基的呈色反应:C3为酚羟基的雌激素,能与重氮苯磺酸反应生成红色偶氮染料。如JP(13)收载的苯甲酸雌二醇利用该法进行鉴别。

沉淀反应

1.与斐林试剂的沉淀反应

皮质激素的C17-α-醇酮基具强还原作用,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橙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2.与氨制硝酸银的沉淀反应

皮质激素的C17-α-醇酮基具强还原性,与氨制硝酸银反应,生成黑色金属银沉淀。

3.与硝酸银的沉淀反应

含炔基的甾体激素,如炔雌醇、炔诺酮,遇硝酸银奖试液,即生成白色的炔雌醇银盐沉淀及白色炔诺酮银沉淀。

4.与硝酸—硝酸银的沉淀反应

甾体激素(如丙酸氯贝他索、丙酸贝氯米松)中有机结合的氯,经加热或进行有机破坏生成无机氯化物,再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

制备衍生物测定其熔点

利用甾醇、甾酮类药物与一些试剂反应生成酯、肟、缩氨脲,或利用醇制碱液水解甾体酯类生成相应的母体,然后测定其熔点进行鉴别。

1.酯的生成:如炔雌醇制成苯甲酸酯。

2.酮肟的生成:如黄体酮与盐酸羟胺作用生成黄体酮双酮肟为例。

3.缩氨基脲的生成:ChP收载苯丙酸诺龙生成其缩氨基脲衍生物。

4.酯的水解:如丙酸睾酮用醇制氢氧化钾水解为例。

水解产物的反应

戊酸雌二醇、已酸羟孕酮等药物,先在碱液中水解,经酸化加热分别产生戊酸、己酸特臭,用此法可鉴别这两种药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丙酸倍氯米松的乙醇溶液(20μg/ml)在239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红外分光光度法

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收载的炔诺酮、炔雌醚片、丙酸睾酮注射液、倍他米松磷酸钠、醋酸氯地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醋酸泼尼松片、苯丙酸诺龙注射液、戊酸雌二醇注射液、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复方己酸孕酮注射液、复方炔诺酮片、复方炔诺酮膜、复方炔诺孕酮片、复方炔诺孕酮滴丸、哈西奈德软膏等甾体激素药物均采用了薄层色谱(标准品对照法)进行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中醋酸氟轻松软膏、醋酸氟氢可的松软膏、醋酸曲安奈德软膏、丙酸倍氯米松软膏、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哈西奈德乳膏等的鉴别试验。

特殊杂质的检查

1.游离磷酸:地塞米松磷酸钠(中国药典收载)、氢化可的松磷酸钠中检查游离磷酸。

高法系利用酸性溶液中磷酸与钼酸作用生成磷钼酸铵,再经还原形成磷钼酸蓝(钼蓝),在7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甲醇和丙酮:地塞米松磷酸钠中检查甲醇和丙酮。

本品在生产工艺中大量使用甲醇和丙酮,因此药典规定作甲醇与丙酮残留量检查。甲醇限量为3.1ng。

3.雌酮:炔雌醇中检查雌酮。

本法系根据雌酮的Zimmermann反应来检查的。即在羰基的邻位具有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在碱性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与间二硝基苯反应呈红~蓝色。雌酮是17-酮甾类,因此根据该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此操作中,如果不使用纯度高的间二硝基苯,则呈褐色而难于判定。

4.硒

中国药典中规定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氟轻松要检查“硒”。其原理为在氧瓶燃烧破坏后的吸收液中加盐酸羟胺,使Se6+还原为Se4+,在pH2.0±0.2的条件下与2.3-二氨基萘试液作用,生成4,5-苯丙苯硒二唑,用环己烷提取,于378nm波长处呈最大吸收。

5.其他甾体

①薄层色谱法②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1.高效液相色谱法2.紫外分光光度法3.四氮唑比色法

四氮唑盐的种类:①2,3,4-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也称红四氮唑(RT),其还原产物为不溶于水的深红色三苯甲zan

②蓝四氮唑(BT),即3,3’-二甲氧苯基-双-4,4’-(3,5-二苯基)氯化四氮唑,其还原产物为暗蓝色的双甲zan

反应原理:皮质激素C17-α-醇酮基(-CO-CH2OH)具有还原性,在强碱性试液中能将四氮唑盐定量地还原为有色甲zan。生成颜色随所用试剂和条件的不同而定,多为红色或蓝色。

测定方法:中国药典采用氯化三苯四氮唑法。

例如醋酸泼尼松龙软膏的含量测定。

讨论:

①基团影响:C11-酮基的反应速度快于C11-羟基甾体;C21-羟基酯化后较其母体羟基的反应速度慢;当酯化了的基团为三甲基醋酸酯、磷酸酯或琥珀酸酯时,反应更慢。

②溶剂和水分的影响:含水量大时会使呈色速度减慢,但含水量不超过5%时,对结果几无影响,因此可采用95%乙醇。

③碱的种类及加入顺序的影响:在各类碱中,采用氢氧化四甲基铵能得到满意结果,故最为常用。以先加四氮唑盐溶液再加碱液较好。

④空气中氧及光线的影响:反应及其产物对光敏感,故应避光。

⑤温度与时间的影响:一般室温或30℃恒温条件下显色。中国药典多数25℃暗处反应40~45min。

4.异烟肼比色法

甾体激素C3-酮基及某些其他位置上的酮基都能在酸性条件下与羰基试剂异烟肼缩合形成黄色异烟腙,在一定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

某些具有两个酮基的甾体激素可形成双腙,如黄体酮、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等。

本法主要用于甾体激素制剂的测定,如倍他米松软膏、哈西奈德软膏、倍他米松磷酸钠及其注射液等的含量测定。 讨论:①溶剂的选择:只用用无水乙醇和无水甲醇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其他溶剂因受到异烟肼盐酸盐在其中溶解度的限制不能采用。

②酸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异烟肼的浓度:当酸与异烟肼试剂的摩尔比为2:1时可获得最大吸收度。

③水分、温度、光线和氧的影响:当溶剂中含水量增高,吸收度随之降低。温度升高,反应加速。当在具塞玻管中不致使溶剂挥发及吸收水分的情况下,光与氧不影响反应。

④关于反应的专属性:具有Δ4-3-酮基的甾体激素在室温不到1h即可定量地与酸性异烟肼反应。其他甾酮化合物需在长时间放置或加热后方可反应完全,因此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本法对Δ4-3-酮甾体具有一定的专属性。

5.Kober反应比色法

Kober反应是指雌激素与硫酸-乙醇共热呈色,用水或稀硫酸稀释后重新加热发生颜色改变,并在515nm附近有最大吸收。

Kober反应有两步:①与硫酸-乙醇光热产生黄色,在465nm处有最大吸收;②加水或稀硫酸稀释,重新加热显桃红色,在515nm处有最大吸收。

中国药典采用本法测定炔雌醇片及复方炔诺孕酮片、复方炔诺孕酮滴丸、复方左炔诺孕酮滴丸中的炔雌醇的含量。 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A

维生素A的结构为具有一个共轭多烯侧链的环己烯,因而具有许多立体异构体。

天然维生素A主要是全反式维生素A。

性质:具紫外吸收,易氧化变质,能与三氯化锑呈色,与氯仿、乙醚、环己烷或是由醚任意混合,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

鉴别试验

①三氯化锑反应(Carr-price反应):维生素A在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氯仿溶液中,即显蓝色,渐变成紫红色。 ②紫外吸收光谱: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5个共轭双键,其无水乙醇溶液在波长326nm处有最大吸收。当在演算催化下加热,则发生去水反应而生成脱水维生素A。后者比维生素A多一个共轭双键,使其最大吸收峰红移,同时在350~390nm波长范围内出现3个最大吸收峰。

③薄层色谱:以硅胶G为吸附剂,环己烷-乙醚(80:20)为流动相。

含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

原理:本法是在三个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根据校正公式计算吸收度A校正值后,再计算含量,故本法亦称“三点校正法”。原理如下:

①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长范围内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变小。

②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三点波长的选择法

①第1点:选择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即λ1)。

②第2点和第3点:在最大吸收波长的两侧各选一点(即λ2和λ3)。

等波长差法:在λ1的左右各选一点为λ2和λ3,使λ3—λ1=λ1—λ2。维生素A醋酸酯。

等吸收法:在λ1的左右各选一点为λ2和λ3,使Aλ2=Aλ3=6/7Aλ1。维生素A醇。

③杂质吸收:对维生素A的测定有影响的杂质主要有:

维生素A2和维生素A3;维生素A的氧化产物(环氧化物、维生素A醛和维生素A酸);维生素A在光照下产生的无生物活性的聚合物鲸醇;维生素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