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采风调研报告

云南采风调研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20xx年10月16号我们坐火车去了云南,开始了云南采风。云南很漂亮,天很美。在那里看到了很多的服装,其实最感兴趣的服装要是藏族了。我也和他们进行了些交流。

开始在藏族聚会上,他们的歌声和舞蹈和独特的服装吸引了我。这个勇敢勤劳的少数民族创造出了与本民族同样的古老、独特、灿烂的文化艺术,而藏族的服饰就是这个绚烂多姿的百花园中杰出的代表。

喜欢穿独特具特色和韵味的藏族服装,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藏族服装的文化内涵丰富,层次多样,既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又有许多等级和区域性的差别,还有一些特地给的服饰制度。藏族服饰的基本特点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高筒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藏族服饰还追求宁静的风格,同时右强调华美、富丽。藏族男女普遍喜爱装饰,除自然条件、宗教信仰外,也有显示藏民族的个性和自尊心的因素。

藏族是个爱美的民族,他们会把一切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美化,使之成为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藏族服饰是非常古老的服饰,普遍性、稳定性和实用性。是藏族服饰最显著的特点。藏族服饰的另一个特点还突出的表现在色彩的依次递增和结构上。蓝绿紫青黄米等色块竖立的排列,依次组成无彩色带。巧妙的运用复色、金银线取得的明暗和谐的效果,配的十分大胆、精巧。

总体上看,藏族服饰大同小异。男性追求威武而宽松舒适的装束,女性则以纤巧、美观,华美为主。藏族服饰文化内涵丰富、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特点鲜明。

藏族服装,有雅鲁藏布江畔的奇葩,卫藏地区服饰;千山之巅的吐鲁番古风,阿里地区服饰;岁月抹不去的英雄之魂,工布地区服饰;飘落在横断山区的朵朵彩云,康巴读取服装;千年恙服今犹在,安多地区服饰;民族交融的璀璨珍珠,嘉融地区服饰;此衣只应天上有,藏族僧侣服饰;消逝的盛装,原西藏地区官员服饰。这些种类多样的服饰,让藏族服装多样而独具特色。

藏族姑娘的服饰堪称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从头到脚显示出富丽华贵的美感,展现出藏族女性的特有的气质。藏族男子的盛装,其实既华贵也很复杂,往往头戴狐皮帽,肩披带头的虎皮和豹皮,胸挂银盾、银牌和项链,腰挎腰刀,从气质上表现出藏族男子的彪悍和勇敢。藏族儿童从小就有吃苦耐劳的天性受高原气候影响,他们平时就穿着毛质外套和毛坎肩,行走于田间地头。藏族妇女肥的服饰也比较华贵,氆氇长裙和氆氇头饰完美统一。银链、蜡珠是不可缺少的装饰物。这种服装一般在喜庆节日才会穿戴,众多的妇女汇聚在一起,犹如一道绚丽的高原彩虹。而藏戏演员的服饰一般比较轻便,起特点主要表现在头饰,不同于普通藏民。也就是我在云南看到的表演服装。

这是藏族聚会给我的机会让我去深入了解藏族的服装,我也懂得了藏服的特征和特点。,而服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最令人感叹的。

其实印象最深的在民族园里的苗族了,我在苗族里呆了好久,和他们也聊很久,他们很漂亮,服装也和独特,和藏族有着很大的不同。

苗族服饰艺术纹样既不像古代埃及美术那样,苗族那瑰丽流畅,情感外露,富于抽象美的艺术风格,是体现人神交融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艺术写照。 1

苗族服饰图案艺术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源于苗族达观的生命态度,即对死亡的超越-----是对精神生命的执着与爱恋,是对神秘未知世界和自由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

苗族妇女的银饰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苗族姑娘给我讲了一个传说银饰是用来辟邪秽,区鬼蜮,保平安及光明的象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银饰由吉祥保平安逐渐演变为富贵与美丽的体现。苗族姑娘还讲了他们那的美丽的爱情传说,苗乡有一个英俊而勇敢的男青年,他是个好猎手,在一次打猎中捕获一只锦鸡,并把那锦鸡送给了他心爱的姑娘,让她锦喂养锦鸡供人观赏,阿榜姑娘为了感激这位青年猎手的爱情,就终日织布,挑花秀朵,吧自己打扮的像锦鸡般美丽,此后,这里的苗族姑娘便渐渐的穿起这种五彩斑斓、富于神话色彩的绣花盛装。

其实苗族服饰的装饰有很多手法,有四大类,第一,以桃花为主要装饰手法的苗族服饰。第二,以刺绣和织绣为主要手段的苗族服饰。第三,义蜡染为主要装饰手法。第四,以青色服装为本色调。

苗族服饰没有妇女的复杂,变化较快。看,苗族服装上的纹样,决不能只见奇形怪状的水族动物,花蝶草虫,飞禽走兽。见物不见人,以为苗绣是表现自然美,那就大错特错了,施洞苗绣在服饰的衣肩、衣袖,甚至腰围的重要部位上,都表现着一个个主题。尤其衣袖花上,大都离开不了艺人为主题的内容。

在苗族哪里,我还看见了大量的蛇,他们制作蛇毒,用蛇毒炼制药用的物品,有眼镜蛇,五步蛇,还有大量的蛇泡在酒内,那有一定的疗效。

苗族的文化了解较少,在民族村里有二十几个名族,一天内无法浏览完,其次我还去了,普米族,他们说他们是狼的传人,他们的脖子那带一个狼牙项链,他们生气起来眼神真的像狼一样,他们的服装纹样上有龙的纹样,颜色多变,色彩明快鲜亮。大多以黄色为主。他们的生活很自在,我在普米族触犯了三个禁忌,因为我不懂,所以他们也没生气,但是他们说,如果他们生气,我今天会倒霉的。

时间很快,我还没有把每一个族转完,就回来了,但是我也收获很多,在我的大脑里我以有个很多族的印象,我看到了很多族的服装,如傣族、哈尼族、苗族、彝族、傈僳族、蒙古族、德昂族、布依族、摩梭族、水族、满族、普米族、瑶族、基诺族、壮族、白族、阿昌族、纳西族、独龙族、布朗族,他们的服装深深的吸引了我的视线,也更加让我很喜欢民族的服装元素。

2

 

第二篇:云南考察报告

艺行·滇

云南考察报告

长沙学院08级动画专业2011-20xx年上学期艺术考察终于在兴奋和欢乐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外出考察,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云南,主要游览了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四个城市。

神奇、富饶、美丽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长990公里,土地面积达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逾4500万人。东以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北面以金沙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面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此次考察中,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当地的民俗风情、民族特色、古城建筑风格及布局和当地的地方人文特色。

第一站:大理

6月30日经过一上午的奔波,我们首先从落脚点昆明乘大巴直奔了大理。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现存的大理古城是明朝初年留存下来的。文献中记载“规模壮阔”,至今仍保持着纵横交错、棋盘式的街道和雄伟壮观的南北城楼,一条主街贯通南北古城门,两旁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下午我们自行考察了大理古城和洋人街。古城里,银器店和刺绣摊非常多。我想,那些丁丁当当锻打银器的小贩,不一定是当地人,但那埋头刺绣的妇女,应该是当地人无疑。一针一线都那么扎实,价钱也是那么实在,朴质的古意从绣活里弥漫开来。如今的小城,王气已慢慢飘散,留下的是朴素的民风。这绣花的妇女,就是最真实的大理的写照。人们总爱把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相比。大理和丽江的共同点是那挥霍在无尽历史长河中的岁月;不一样的则是那份文化滋养出来的气质。大理古城,横平竖直,不似丽江的蜿蜒曲折,少了些神秘和浪漫,多了份大气与淡定。大理古城不如丽江古城艳丽,但更像过日子的主妇,温婉耐看,始终静静地在那里,任过客来去匆匆。

第二天我们随着老师乘着大理的小巴兴奋而又充满期待的游览了“双廊”和“崇圣寺”(又名“三塔寺”)。20xx年,毁于晚清大地震的崇圣寺重生了,结束了三塔崇圣寺百年来有塔无寺的历史。据《大理县志》记载:“三塔寺”在大理城西北小岭峰下。始建于南诏,其“基方7里,房屋890间,佛像11400尊,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重建的崇圣寺以三塔为核心,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风格精华,庙宇群与佛文化组合,

艺行·滇

融合了“禅宗"、“密宗”的特点,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一体。

崇圣寺不仅见证了“妙香佛国”的辉煌,也见证了数位弃尘修行的大理国王的沉寂和落寞——大理国先后有9位国王在此出家为僧。

在大理的第三天,我们来到喜洲白族村落,品三道茶,观歌舞表演,感受到了白族村落和白族人民的热情以及属于她们的独有的人文民族风情。

在大理的三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大理犹如云南的“雅典”,留守着云南。大理犹如那满腹经纶却从不张扬的邻家大哥,只用自己独有的底蕴与内涵同你悄语,让我们出尘又入尘。

第二站:丽江 7月2日经过一上午又五小时的辗转,我们一行200多人来到了一个新地方,那就是历史上称为大研古镇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千米,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古城现有居民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中午吃完饭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跟着老师去游览了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丽江古城。同学们很享受地站在石古楼上看那丽江全景,虽然没有高楼可立,但是我们依然很享受具有本地特色的建筑给我们心灵上带来的愉悦感。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再看古城的布局和具有代表性的娱乐特色。首先,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整个丽江古城的中心,而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则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其次,在丽江古城还有一条街就是酒吧街,非常具有时代感。丽江古城酒吧一条街北起古城北口大水车,南至四方街科贡坊,由一座座木质老宅改造,一座座简易木板桥相连,沿新华街玉水河两岸分布,用“鳞次栉比”都不能很好的描述这种情形。在这条街中心地段,除了酒吧,还是酒吧。当然,这是广义的,或者说这里的酒吧是多功能的,既是酒吧,也是茶馆、咖啡馆、餐厅以及D厅。整条街两个主色调:红灯笼与黑木头,微小处也点缀些黄玉米、红辣椒、葵花盘、猪槽船、晒谷架、破斗笠、旧蓑衣什么的。简单而随意,质朴而稚拙。店名多以中文、英文、丽江东巴文三种文字刻木而成。

离开热闹喧腾的古城中心,在幽静的深巷里,不时看到身披七星披肩的纳西老人,或三五成群,玩着一种古老的纸牌游戏,或神态悠闲地在古城中漫步,或独坐在屋檐下,若有所

艺行·滇 思,或在敞开的院门中,偶然你可以看到纳西人家的庭院里那争奇斗艳的各式花卉,给你一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感受。在那古城幽雅的环境中,整个人的心境顿时变得舒适而欢愉。

我们在丽江古城总共呆了四天,每天都有不同的逛法。我们还去了丽江另外一个古城——束河古镇。 上午逛完束河古镇,下午老师则组织同学自愿考察木府,由于太过兴奋于束河的大街小店,所以我选择了先回住所小憩一会,下午我和同伴一同转回丽江古城,无意间走到了木府门口,看到了那肃然庄重的“木府”。据了解,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历经战乱动荡,19xx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 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辑宁边境”等。有人评价:“木府是凝固的丽江古乐,是当代的创世史诗。”

第三站:香格里拉

这是我们到云南的第六天了,早上7:30我们从丽江出发坐大巴赶路,去我们的第三站香格里拉,在盘山公路上的风景变化十分之大。由于海拔的升高,植被变化是最显而易见的。再往高海拔驾驶,看见了许多藏式房屋。白色的墙壁,点点星星游走的羊群,构成了一幅幅恬静。突然,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路的一边是峡谷,另一边则是田原。这种田原很特别,颜色不一呈方格状排列。远处的高山和牦牛仿佛把我们带向了新西兰牧场,颇具异国风情。

基本上到达三千米的海拔后,就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了。绿色的海洋中参杂着一种红色植物,十分鲜艳漂亮。这里的风是凉凉的、清爽的,呼吸起来整个人都更精神了,我一点也没觉察到“高原反应”的迹象。眼前的一切都使我相信我已看到了香格里拉最美的景色,却被人告知这还不算风景区,香格里拉还能带给人多少惊喜呢?四个小时后,达到了香格里拉市,到宾馆的时候,已是中午。

接着我们把各自的行李放在宾馆歇息了一会,下午我们坐着当地的公交大巴来到了依拉草原。沿途见到奇怪的大木架:大约两三米长十公分粗的木头柱子一横横纵向排列成梯子状,两旁有支撑。这样的木架沿着公路两旁像路灯一样整齐排列,数量之多十分壮观。后经人解密原来它们是用来晾晒稻草的。

艺行·滇

在天空厚厚云层的笼罩下,空旷的草原上显得有些寂静,不过我们的嬉闹与欢呼声打破了这片草原的沉默。站在草原上,只见边际的高山直耸进入了无尽的云端,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与朦胧。虽然是草原,但是这里不尽为草,草中还夹杂着各式的植物花朵,显示着无限的生机。在我想象中的草原应该是散开的野畜们游荡在这片开阔的大草原,既有黑色的牦牛,也有花皮的奶牛,看他们边散步变咀嚼着“纯天然营养草”的样子,十分悠闲自在,草原上偶尔也会有小水滩,牦牛们在低头尽情的吮吸着。虽然事实与理想还是存在着差距的,但是我看到的依拉草原总的来说也是一个能让你忘记忙碌、放松精神、完全融入自然天地的好地方。

下午我们参加了香格里拉藏民家访,一边吃着奶酪,烤牦牛肉,喝着青稞酒,一边观看热情奔放的藏族歌舞表演,在坐的所有长沙大学艺术系学生和其他游客都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丢弃了平日里的矜持,随着主持人的指挥而拍手!跺脚!呐喊——“扎西德列”。值得一提的是,现场举行了很特别的单人拔河比赛,获胜者能赢得两位漂亮的藏族姑娘芳心。我们班的蒋明以他强壮的体魄,力挽狂澜的气势最终赢得了比赛的冠军。我们全场同学为此欢呼喝彩,为此兴奋不已,当晚可以说是在香格里拉的一个狂欢夜了,为我们云南之行增添了不少色彩,留下了美丽而深刻的记忆。

第二天一早我们带着昨夜美美的回味又来到了号称“小布达拉宫”的噶丹松赞林寺。噶丹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是云南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亲临于此,松赞林寺果然不负众望,从中甸县向北望去,在宽阔的草原尽头,群山之间,集镇规模的建筑群夺人眼目。全寺仿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层叠而上,气派非凡。与藏传佛教建筑样式相同,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主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它与汉地的藏式建筑相比,更加的粗犷、宏伟。就连我这个“无神论者”也不由的从内心生出一份崇敬与一份虔诚。

寺门两边墙上的彩绘是“四大天王”,木雕、彩绘、帷幔均为藏式风格。拾阶而上,远山牧场尽收眼底。那里的天是纯净的蓝色,映衬着大片俭朴的土黄色藏房,使人的心灵得到一次纯净的洗涤。出于对佛祖的敬重,大殿内是禁止拍照喧哗和戴帽参拜的,入内顺序需按顺时针排列。宗喀巴大殿供奉着历届大师活佛的雕塑和照片,高高的天花板,四周巨幅多彩华丽的藏传壁画使人感受到此地的神圣。壁画中对于鬼神众生的描绘充满了色彩和想象力,金色高耸的大佛神态庄严中透着安详。释迦摩尼大殿旁有一座巨大的转经筒,三人同时手执下端的麻绳才能将其转动。转经筒转动三圈寓示着平安吉祥的好运,同学们也一起转动

艺行·滇

起来。在这神圣而庄严的松赞林寺,在这奇特美妙充满艺术情怀的香格里拉,我们升起了“心中的日月”。

在云南,我们的旅程即将结束,这次学习考察活动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组织严密。通过这次学习考察,对云南当地的民俗风情、民族特色、建筑特点等有了进一步的实地了解,为我们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让我们在艺术思想领域上有了很大的触动,云南-----扎西德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