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总结

题型

名词解释:裂解量 填空: 选择题

判断题

论述题

实验设计题

第一节: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⑴微生物的五大特征

⑵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贡献

(3)微生物群体的多样性

一、“微生物”的含义(什么是微生物)

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二、微生物特点

生命基本特征:

生命通过它的耐久性、适应性、它的生长及修复的能力和它的繁殖而延续下去,这是生命的基本的和普遍的特征。新陈代谢,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是一切生命的另一基本特征。控制与调节,是生命的又一基本特征。

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大小以 um计,但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大,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吸收,代谢废物排泄和环境信息接受面。 这一特点也是微生物与一切大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

2、吸收多、转化快

这一特性为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谢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3、生长旺、繁殖快

极高生长繁殖速度,菌数增加,营养消耗,代谢积累,限制生长速度。 这一特性可在短时间内把大量基质转化为有用产品,缩短科研周期。 也有不利一面,如疾病、粮食霉变。

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分布区域广,分布环境广。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种数多。 微生物群体多样性的表现

物种的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五、微生物作用

1、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作用

2、空气与水净化,污水处理

3、工农业生产:菌体,代谢产物,代谢活动

4、对生命科学的贡献

柯赫准则

1、某一种微生物,当被怀疑是病原体时,它一定伴随着病害而存在。

2、必须能自原寄主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培养成为纯培养。

3、用已纯化的纯培养微生物,人工接种寄主,必须能诱发与原来病害相同病害。

4、必须自人工接种发病的寄主内,能重新分离出同一病原微生物并培养成纯培养。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⑴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和革兰氏染色

⑵各类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3)细菌的细胞壁结构特点。

第 1 节:细菌

细菌是单细胞的,大小在 1um左右,1000 倍以上显微镜才能看到其形状。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

(一)、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异常形态

(二)细菌大小:

如何测量:显微测微尺。细菌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作为分类鉴别标准。

二、细菌细胞结构

(一) 基本结构

1、细胞壁 cell wall:位于细胞表面,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

功能:1)维持细胞外形;2)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危害;3)鞭毛运动支点;4)正常细胞分裂必需;5)一定的屏障作用;6)噬菌体受体位点所在。另外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

革兰氏染色 ,1884 发明(Koch 实验室)

染色过程: 结晶紫初染一到两分钟;清水冲洗,碘液媒染一到两分钟;清水冲洗,95%乙醇或丙酮冲洗辆到三次;清水冲洗以停止洗脱,结晶紫或沙黄染液进行复染一到两分钟,清水冲洗。镜检。

(1) 革兰氏阳性菌

细胞壁构成:一连续层,厚 20-80nm ,两部分:网状骨架:微纤丝组成 基质:骨架埋于基质中 ,化学组成:主要是肽聚糖和磷壁酸 肽聚糖 (粘肽、胞壁质) : 大分子复合体,许多亚单位交联而成。

1)双糖单位:N-乙酰胞壁酸(NAM)和 N-乙酰葡萄糖胺(NAG)通过 ?-1,4 糖苷键相连而成。

2)短肽:L-Ala-D-Glu-L-Lys-D-Ala

3) 肽桥:短肽之间连接。

短肽全部或部分连至 NAM 上,短肽之间也有连接,组成一网状结构。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特有成分,也是原核微生物特有成分(古生菌没有) 磷壁酸 (垣酸) : G+特有成分。 多元醇与磷酸复合物,通过磷酸二酯键与 NAM 相连。

主要功能:使壁形成负电荷环境,吸附二价金属离子,维持壁硬度和一些酶活性。还可提供噬菌体位点。

(2) 革兰氏阴性菌 : 以大肠杆菌为例:

内壁层:厚 2-3 nm,单(双)分子层,由肽聚糖构成。

与 G+区别:交联低;DAP取代 L-Lys;肽桥。

外壁层:内层:脂蛋白层,以脂类部分与肽聚糖相连。中层:磷脂层。外层:脂多糖层,外壁重要成分,8-10 nm。 脂多糖 LPS : G- 特有成分。

结构:类脂 A + 核心多糖 + O-侧链

功能:1)内毒素物质基础;2)吸附镁、钙离子;3)决定 G-表面抗原;

4)噬菌体受体位点。

钙离子是维持 LPS稳定性所必需的。

(3) 细胞壁缺陷细菌

1、 原生质体 :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去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后,所留下的部分。一般由 G+形成。

2、 球形体 :残留部分细胞壁,一般由 G-形成。有一定抗性。

特点:对渗透压敏感;长鞭毛也不运动;对噬菌体不敏感;细胞不能分裂等。

3、 细菌 L 型:一种由自发突变形成的变异型,无完整细胞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 “油煎蛋 ”状小菌落。

4、 支原体:长期进化形成。

2 细胞膜 : 在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 化学组成:蛋白和磷脂,蛋白含量高达 75%,种类也多。膜不含甾醇类。 功能:1)高度选择透性膜,物质运输:2)渗透屏障,维持正常渗透压;3)重要代谢活动中心;4)与壁、荚膜合成有关;5)鞭毛着生点,供运动能量。

3、间体 (中质体) : 细胞膜内陷形成。

功能:1)拟线粒体,呼吸酶系发达。 2)与壁合成,核分裂,芽孢形成有关。

(二)特殊结构

1、荚膜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盖着一层疏松透明粘性物质。厚度不同,名称不同。 折光率低,负染法观察。

成分:90%以上为水,余为多糖(肽)。

功能:1)抵抗干燥;2)加强致病力,免受吞噬;

3)堆积某些代谢废物; 4)贮存。

2、 鞭毛与菌毛

鞭毛 :某些细菌表面一种纤细呈波状的丝状物,是细菌运动器官。

菌毛 :许多G-尤其是肠道菌,表面有比鞭毛更细,数目多,短直硬的丝状体。

3、芽孢

某些菌生长一定阶段,于营养细胞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是对不良有抗性的休眠体。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所以其没有繁殖功能。

三、细菌繁殖与群体形态

1、繁殖方式:裂殖为主,少数有性接合。

2、菌落形态:菌落 :由单个或少数几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繁殖出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第 2 节:放线菌 :因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是丝状分枝细胞的细菌。

一般分布在含水量低,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偏碱性土壤中,特殊土腥味。

大多数是腐生菌,少数寄生;多数异养,好氧。 突出特性是产各种抗生素。

一、形态与结构

由菌丝构成,: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 孢子丝,无横隔,仍是单细胞。

二、繁殖 :以无性孢子为主,菌丝断裂片段也可繁殖成新菌体。

孢子形成方式:横隔分裂

第 3 节 蓝细菌

本章小结

1. 原核生物可粗分为“三菌”和“三体”6个大类。

三菌:细菌(含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

三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共同特点:个体微小、形态简单、进化地位低,基因组为原核状态

2. 原核生物的共同特征

细胞细小、核的结构原始,无核膜包裹,细胞壁含独特的肽聚糖,细胞内无细胞

器分化。

3. 原核细胞的共同结构和特殊构造

共同结构:细胞壁(支原体除外);细胞质膜;细胞质;核区;各种内含物等; 特殊构造:糖被(荚膜、粘液层);鞭毛;菌毛;芽孢等。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教学重点:

⑴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和生活史

⑵各类真核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3)酵母菌的细胞壁结构特点

第二节:酵母菌 yeast

(一)繁殖方式

1、无性繁殖

(1)芽殖 budding:最普遍方式(过程)

(2)裂殖 fission:少数(裂殖酵母)

(3)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2、有性繁殖 : 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过程: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3、形成孢子条件

营养充足强壮幼龄细胞;适当温、湿度(25-30,80%);空气要流通;适当的

生孢子培养基 (二)生活史 life history(life cycle)

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有一个或几个同形或不同形的个体前后相继形成一个

有规律的循环。

四种基本类型:

1、无生殖,仅有营养繁殖。 (细菌)

2、仅有一个单倍体生活,双倍体短。

3、仅有一个双倍体生活,单倍体短。

4、有世代交替现象,单倍体有性,双倍体无性。

酵母菌有三种类型:

单倍体型:八孢裂殖酵母,双倍体型:路德类酵母 世代交替型:酿酒酵母

第3节:霉菌 molds

第四节、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中国食用和药用大型真菌

第三章 病毒 (virus)和亚病毒 (subvirus)

1、 教学重点:

病毒的繁殖过程、病毒的溶源性和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

第 1 节 病毒 :非细胞型生物,有区别于细胞型特征:

特点:

1、形体十分微小,滤过,电镜可见;

2、无细胞结构,分子生物,由核酸和蛋白组成,且一种病毒仅含一种类型核酸;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宿主专一性,无独立代谢酶系,依赖宿主自身复制;

4、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概念: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

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二、繁殖(烈性噬菌体为例)

1、吸附:分两阶段。感染复数 m.o.i

2、侵入:头部 DNA通过尾管注入至细胞中,外壳留在胞外。自外裂解

3、增殖:包括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双链 DNA噬菌体三阶段转录: 遗传信息转移:

4、成熟(装配):潜伏期

5、裂解(释放):裂解期

上述烈性噬菌体的生长方式,称为一步生长。

裂解量:每个被感染的细菌释放新的噬菌体的平均数。

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

1、烈性噬菌体:凡能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敏感细菌。

2、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宿主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DNA结合,随宿主 DNA复制而复制,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含有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温和性噬菌体存在状态

1)游离具感染性的 virion;

2)前噬菌体(prophage):附着或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一道复制;

3)营养期噬菌体:指导合成。

3、溶源性细菌特性

1)遗传性 ;2)自发裂解 ;3)诱发裂解:双氧水、UV、X、等;4)免疫性 ;

5)复愈(消失溶源性) ;6)溶源转变

怎样证实有噬菌体存在:宿主特异性;噬菌斑、液体培养变清等。

1、双层平板法 ;2、单层平板法 ;3、玻片快速法

第 2 节、亚病毒

1、类病毒 :没有衣壳包裹的 RNA分子。

2、拟病毒 (类类病毒):一类包括在植物病毒粒子中的类病毒,RNA。

3、朊病毒 :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性蛋

白。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方法。

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和培养基

教学重点:

⑴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

⑵微生物进入细胞的方式

(3)微生物进入细胞的方式

营养物:必须得到的细胞结构 成分,必须得到的能量储存物质。

营养:把营养物从外界吸收至细胞内,复制出新细胞结构的过程。

二、主要营养物及其功能

主要功能:提供合成原生质和代谢产物原料;产生合成反应及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调节新陈代谢。

(一)碳源物质

定义:凡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碳元素的营养源。功能:碳源、能源

(二)氮源物质

定义:凡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 功能:氮源,一般不作能源。

微生物氮源谱: 氨基酸自养型和异养型生物 速效氮源和迟效氮源 ;

(三)能源

化学能: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 ;无机物 -化能自养微生物 ;光能

(四)生长因子

定义: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又不能从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所需极微量的有机物。 种类:维生素、AA、base、FA等。 作用:辅酶或酶活化 来源:酵母膏、玉米浆、麦芽汁等,复合维生素。

(五)无机盐

所需浓度在 10-3-10-4M 的元素为大量元素

所需浓度在 10-6-10-8M 为微量元素。

主要功能:构成菌体成分;酶活性基组成或维持酶活性;调节渗透压、pH、Eh;

(六)水 :存在状态:游离态(溶媒)和结合态(结构组成)

第 2 节:微生物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其中,化能异养型又据利用有机物特性,分成腐生和寄生。

营养类型划分不是绝对的,不同生活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第 3 节:营养物吸收与代谢物分泌

营养物吸收至胞内被利用,代谢物分泌到胞外以免积累,这就是物质运输过程。 一般大分子:先水解为小分子,再吸收;脂溶性物质:易透过 ;离子化合物:弱快强慢(极性)

一、营养物吸收

1、单纯扩散

依靠胞内外溶液浓度差,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代谢能,无特异性。水、二氧化碳、氧气、甘油、乙醇等。

2、促进扩散

借助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不耗能,有特异性。载体蛋白(渗透酶)有底物特异性,是诱导产生的。硫酸根、磷酸根、糖(真核)

3、主动运输 :吸收营养物的主要机制。

逆浓度梯度运输,耗能,需载体蛋白,有特异性。氨基酸、乳糖等糖类、钠、钙等无机离子。

亲和力改变←蛋白构象改变→耗能

4、基团转位

属主动运输,但溶质分子发生化学修饰-定向磷酸化。主要依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和磷酸转移酶系统(PTS)。

第 4 节:培养基 :选用各种营养物质,经人工配制用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

第五章 微生物代谢

1、 教学重点:

⑴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⑵微生物的代谢调控

分解代谢:复杂营养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异化作用)。

合成代谢:简单小分子合成为复杂大分子(同化作用)

初级和次级代谢:依据代谢产物在微生物中作用不同,又有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结构物质、具生理活性物质或提供生长能量的一类

代谢。产物有小分子前体物、单体、多聚体等生命必需物质。

次级代谢:某些微生物中并在一定生长时期出现的一类代谢。产物有抗生素、酶

抑制剂、毒素、甾体化合物等,与生命活动无关,不参与细胞结构,

也不是酶活性必需,但对人类有用。

二者关系:先初后次,初级形成期也是生长期,只有大量生长,才能积累产物。

1、发酵(分子内呼吸)

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不经呼吸链而直接传递给某一中间代谢物的低效产能反应。

在此过程中,有机物是氧化基质,又是最终氢受体,且是未彻底氧化产物,结果仍积累有机物,产能少。

在发酵过程中,借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 ATP,是合成 ATP唯一方式。 X~P + ADP ATP + X

高能化合物:1 ,3- 二磷酸甘油酸、乙酰磷酸、氨甲酰磷酸、PEP、 酰基辅酶 A。

三、氮类物质合成

(一)生物固氮

分子 N2 通过固氮微生物作用形成 NH3 的过程。

1、固氮微生物 (都是原核微生物)

①自生固氮菌: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及各种营养类型。

②共生固氮菌:与豆科共生为根瘤菌,与非豆科共生是放线菌。

③联合固氮菌:根际、叶面微生物。

第 4 节:代谢调控

代谢—生化反应—酶催化—基因编码→基因调控

环境因子影响 环境调控

代谢调节部位:真核和原核

合成调节:诱导合成、终产物阻遏、分解代谢物阻遏

酶活性调节:反馈(终产物)抑制、酶活性共价修饰

第六章 微生物生长

1、 教学重点:

⑴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及其在生长实践中的应用 :

(2)测定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方法

(3)温度、PH值和氧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繁殖:单细胞-由于细胞分裂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多细胞-通过无性或有性孢子

使个体数目增加的过程。

发育:适合条件下,生长与繁殖始终是交替进行的,从生长到繁殖是一个由量变

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发育。

第 1 节:微生物的发育周期

一、概念 发育周期、单细胞微生物、丝状真菌

二、发育周期中细胞学上变化

1、细胞壁与质膜的延伸

2、DNA的复制

第 2 节: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一、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表

二、生长测定(适用、注意事项)

直接计数法(全数)

间接计数法(活菌数)

测细胞物质量

三、细菌纯培养群体生长规律

将少量纯培养接种到一恒定体积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菌含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得繁殖曲线,对单细胞而言,又称生长曲线。

根据生长速率不同,分为几个时期。

(一)延迟期 (停滞期、调整期)

表现:不立即繁殖,生长速率近于 0,菌数几乎不变,细胞形态变大。 特点:分裂迟缓,合成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对外界不良环境敏感。 原因:调整代谢,合成新的酶系和中间代谢产物以适应新环境。

消除:增加接种量;采用最适菌龄接种;培养基成分(种子、发酵)

(二)对数期

表现:代谢活性最强,几何级数增加,代时最短,生长速率最大。

特点:细菌数目增加与原生质总量增加,与菌液浊度增加呈正相关性。 代时 :单个细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时间,亦即增加一代所需时间。

影响 G因素:菌种、营养成分、营养物浓度(很低时影响)、培养温度。

(三)稳定期 (最高生长期、静止期)

表现:新增殖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活菌数动态平衡。

特点:生长速率又趋于 0,细胞总数最高。

原因:养分减少;有毒代谢物产生。

稳定期细胞内开始积累贮存物,此阶段收获菌体,也是发酵过程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

延长:补料,调 pH、温度等。

此时,菌体总数量与所消耗的营养物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称为产量常数(生长效率) 。Y = X - X0 /C 其中 X-稳定期细胞干重/ml, X0 -接种时干重/ml,C-限制性营养物浓度。 根据这一原理,可进行生物测定。

将未知混合物加到只缺乏特定限制性营养物的完全培养基中,测定培养基所能达到的生长量,就可以计算出原混合物中特定限制性营养物的浓度。

(四)衰亡期

表现:出现 “负生长 ”,有些细胞开始自溶。

对于丝状真菌,细胞数目不呈几何级数增加,无对数生长期,一般有调整期,最高生长期,衰退期。

四、连续培养 continuous cultivation

分批培养 :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 若不断补充新鲜营养,并及时不断以同样速度排出培养物,则可延长对数期。 只要培养液的流动量能使增殖的新菌数相当于流出的老菌数,就可保证总菌量不变,此即连续培养原理。 主要参数:D(稀释率)=F(流动速率)/V(容积) 连续培养方法

1、恒浊连续培养 turbidostat

不断调节流速使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

适用:收获菌体及与菌体相平行的产物。

2、恒化连续培养 chemostat

恒定流速,及时补充营养,营养物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保持恒定生长速率。又称恒组成连续培养。培养基成分中,必须将某种必需的营养物控制在较低的浓度,

以作为限制性因子,而其它营养物过量。常用的有氨、氨基酸、葡萄糖、生长因子、无机盐等。 适用;科研

五、同步生长 synchronous growth

概念:使所有的细胞都能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同时分裂的生长方式。 同步培养法获得:

(一)机械法(选择法)

1、离心沉降分离法

2、过滤分离法

3、硝酸纤维素薄膜法

(二)调整生理条件法(诱导法)

1、温度调整法:亚适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培养。

2、营养条件调整法:控制浓度或组成,使细胞只能进行一次分裂。

3、用稳定期的培养物接种:稳定期细胞处于衰老状态,移入新鲜培养基,可得同步生长。

(三)抑制 DNA合成法

DNA合成是细胞分裂前提。抑制一段时间再解除抑制。

第 3 节:环境条件对生长影响

一、温度

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致死温度。

二、pH

主要影响:引起膜电荷变化,从而影响营养吸收;影响酶活性;改变营养物状态和有害物毒性。 有最适 pH,此时酶活性最高,其他条件适合,生长速率最高,但不是生产的最适 pH。 微生物细胞内的 pH多接近于中性。

第 4 节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

一个良好的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基本条件是:按微生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科学的设计,能在提供丰富而均匀营养物质的基础上,保证微生物获得适宜的温度和良好通气条件(只有少数厌氧菌例外),此外,还要为微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和严防杂菌的污染等。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可分为八个大类

(一)固体培养法

1. 好氧菌的固体培养

试管斜面(test-tube slant) 培养皿琼脂平板(agar plate)

2. 厌氧菌的固体培养

厌氧菌固体培养的具体方法

(1)高层琼脂柱 (2)厌氧培养皿

(3)亨盖特滚管技术 (4)厌氧罐 (5)厌氧手套箱

(二)液体培养法

1.好氧菌的液体培养

大多数微生物都是好氧菌,微生物一般只能利用溶于水中的氧,要保证在培养液中始终有较高的溶解氧浓度。

一般情况下(1 大气压, 20℃ )下,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 6.2ml/L(0.28mmol),

这些氧只能保证氧化 8.3mg (即 0.046mmol)葡萄糖,仅相当培养基中常用葡萄糖浓度的 1‰。氧的供应始终是好氧菌生长、繁殖中的限制因子。

一般可通过增加液体与氧的接触面积或提高氧分压来提高溶氧速率,具体措施有:

① 浅层液体静止培养;

② 将三角瓶内培养物利用往复式或旋转式摇床(shaker)作摇瓶培养

③ 在深层液体培养器的底部通入加压空气,并用气体分布器使其均匀、密集的微小气泡;

④ 对培养液进行机械搅拌,并在培养器的壁上设置阻挡装置等。

实验室中常用的好氧菌培养法

(1)试管液体培养

(2)三角瓶浅层液体培养

(3)摇瓶培养

(4)台式发酵罐

2.厌氧菌的液体培养

实验室中对厌氧菌进行液体培养时,保证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位(Eh)降至-150mV~-420mV ,以适合严格厌氧菌的生长。

二、生产实践中培养微生物的装置

(一)固体培养法

1. 好氧菌的曲法培养

原始的曲法培养就是将麸皮、碎麦或豆饼等固态基质经蒸煮和自然接种后,薄薄的铺在培养容器表面,使微生物既可获得充足的氧气,又可利于散发热量,对真菌来说,还十分有利于产生大量孢子。

2.厌氧菌的堆积培养法

生产实践上对厌氧菌进行大规模固体培养的例子还不多见。在白酒生产中,一向用大型深层地窖对固态发酵料进行堆积式固态发酵,这对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和己酸菌的己酸发酵等都十分有利,可生产名优大曲酒(蒸馏白酒)。

(二)液体培养法

1.好氧菌的培养

浅盘培养 ;深层液体通气培养

(1)高层琼脂柱

把含有还原剂的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装入试管中,经灭菌后,除表层上有一些溶解氧外,越是深层,其氧化还原势越低,故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

例如,韦荣氏管(Veillon tube)是由一根长 25cm、内径 1cm,两端可用橡皮塞封闭的玻璃管,可作稀释、分离厌氧菌并对其进行菌落计数。

(2)厌氧培养皿

Ⅱ 利用特制皿底——有两个相互隔开的空间,其一放焦性没食子酸,另一则放 NaOH溶液,待在皿盖平板上接入待培养的厌氧菌后,立即密闭之,经摇动,使两试剂接触而发生吸氧反应,从而造成无氧环境,

(3)亨盖特滚管技术(hungate roll-tube technique)

由著名美国微生物学家 R.E.Hungate 于 1950 年分离瘤胃微生物和产甲烷菌等严格厌氧菌时设计的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严格厌氧技术——亨盖特滚管技术 。

(4)厌氧罐(anaerobic jar)

这是一种常规的但不很严格的厌氧菌培养技术,原因是它除能保证厌氧菌在培养过程中处于良好的无氧环境外,无法使培养基配制、接种、观察、分离、保藏等

操作也不接触氧气。

(5)厌氧手套箱(anaerobic glove box)

一种用于操作、培养和研究严格厌氧菌用的箱形装置,其内充满氮气、二氧化碳和氢气气体,有两个塑料手套用于操作,箱内设有接种、除氧和培养等设备。

(1)试管液体培养

装液量可多可少。此法的通气效果不够理想,仅适合培养兼性厌氧菌。

(2)三角瓶浅层液体培养

在静止状态下,三角瓶内的通气状况与其中装液量和棉塞通气程度对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有很大的关系。此法一般也仅适宜培养兼性厌氧菌。

(3)摇瓶培养

又称振荡培养,一般将三角瓶内培养液的瓶口用 8 层纱布包扎,以利通气和防止杂菌污染,同时减少瓶内装液量,把它放到往复式或旋转式摇床上作有节奏的振荡,以达到提高溶氧量的目的。此法是荷兰的 A. J. Kluyver 等在1933 年最早试用,目前广泛地用于菌种的筛选以及进行生理、生化发酵和生命科许多领域的研究工作。

(4)台式发酵罐(benchtop fermentor)

这是一种利用现代高科技制成的实验室研究用的发酵罐,体积一般为数升至数十升,有良好的通气、搅拌及其他各种必要装置,并有多种传感器(sensor) 、自动记录和用计算机的调控装置。现成的商品种类很多,应用较为方便。

(1)浅盘培养(shallow pan cultivation)

这是一种用大型的盘子对好氧菌进行浅层液体静止培养的方法。在早期青霉素和柠檬酸等发酵中,均使用过浅盘培养。

缺点: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和产品易污染等,难以推广。

(2)深层液体通气培养

这是一类应用大型发酵罐进行深层液体通气搅拌的培养技术,它的发明在微生物培养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并成为现代发酵工业的标志。

发酵罐(fermenter或 fermentor)是一种最常规的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一般是钢质圆筒形直立容器,其底和盖为扁球形的,高与直径之比一般为 1∶2~

2.5。容积可大可小,大型发酵罐的容积在 50~500m3,最大的为英国用于甲醇蛋白生产的巨型发酵罐,其有效容积达 1500m3。

发酵罐的主要作用是要为微生物提供丰富而均匀的养料,良好的通气和搅拌,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并能确保防止杂菌的污染。为此,除了罐体有合理的结构(图 7-17)外,还要有一套必要的附属装置,例如培养基配制系统,蒸气灭菌系统,空气压缩和过滤系统,以及发酵产物的后处理系统

第 5 节:灭菌与消毒

灭菌 sterilization :杀死所有微生物。

消毒 disinfection :杀死一切病原微生物。

防腐 antisepsis:利用理化因素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化疗 chemotherapy:利用具有选择毒性化学药物或抗生素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借以达到治疗的一种措施。

一、常用灭菌消毒方法

1、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灼烧灭菌)、干热灭菌

2、湿热灭菌 :巴氏消毒、煮沸消毒、高压蒸汽灭菌、间歇加热灭菌、实罐灭菌

3、过滤除菌

4、放射线灭菌

二、抗生素

作用范围:抗菌谱

1、抑制细胞壁合成:青霉素,多氧霉素

2、影响细胞膜功能:多肽类,多烯类

3、干扰蛋白合成:抑制而非杀死

4、阻碍核酸合成:对细胞有毒

第七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教学难点: 微生物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遗传 heredity—亲代将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传递给子代。

遗传性—子代总保持与亲代相同的生物学特性。

遗传型 genotype—生物体所具有的全套遗传物质总称。又称基因型。 表型 phenotype—特定环境中生物体表现出的种种形态与生理特征。 变异 variation— 遗传型的改变。

适应或饰变 modification—表型的改变。

基因——指带有足以决定一个蛋白质全部组成所需信息的最短 DNA片段。 微生物在遗传上特点:

1、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方便建立纯系。

2、很多常见微生物都易于人工培养,快速、大量生长繁殖。

3、对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易于获得各类突变株,操作性强。大多是无性生殖,变异易保留。

第 1 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证明经典实验

(一)转化实验 (二)噬菌体 T2 的感染实验 (三)病毒拆开与重建实验

二、遗传物质在细胞中存在方式

(一)细胞水平 (二)核水平 (三)染色体水平 (四)核酸水平 (五)基因水平

(六)密码子水平 (七)核苷酸水平(最低突变或交换单位)

染色体外遗传物质—质粒 :染色体外,独立存在的,能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 双股环状 DNA,可游离存在,也可整合到宿主 DNA上。

吖啶类染料、高温、某些离子作用可消除质粒。

附加体 episome:质粒插入到染色体上和染色体一起复制。

质粒种类

1、F 因子(致育因子):大肠杆菌中发现,含质粒为 F+(♂);无质粒为 F-(♀);质粒

DNA整合到染色体上为 Hfr.

2、R 因子(耐药性):痢疾杆菌,多价耐药性,耐药信息携带在质粒上。

3、Col 因子(大肠杆菌素产生因子) 4、青霉素酶质粒

5、Ti 质粒(诱癌质粒):植物根癌,植物基因工程重要载体。

6、降解质粒:Pseudomonas

隐蔽质粒、表达质粒、分泌质粒等。

第 2 节:基因突变

突变 —遗传物质核酸中的核苷酸顺序突然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 包括:

基因突变(点突变)—由于 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 染色体畸变—DNA 的大段变化现象,表现为插入、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由于重组或附加体等外源遗传物质的整合而引起的 DNA改变,不属突变范围。

一、基因突变

(一)类型

按突变体 mutant 表型 特征不同

1、形态突变型:细胞或菌落形态改变。

2、生化突变型:代谢途径变异

营养缺陷型—由基因突变引起某酶合成能力丧失,必须在原有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营养成分才能生长。

抗性突变型—能抵抗有害理化因素,包括抗药性、抗噬菌体等。

抗原突变型—细胞成分尤其是表面成分的细致变异。

3、致死突变型:基因突变导致个体死亡。

4、条件致死突变型:在某一条件下呈现致死效应,如温度敏感突变型。

如果从研究者能否从巨大群体中迅速检测和分离出个别突变体的目的来看,则只有两类突变:

选择性突变—具有选择性标记,可通过某种环境条件使它们得到优势生长,从而取代原始菌株。

非选择性突变—无选择性标记,而只有一些性状的数量差别,如菌落大小、颜色深浅、代谢物产量等。

(二)特点

1、不对应性: 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无直接的对应关系。

相应的环境仅起着淘汰原有非突变型个体的作用,如果说其有诱变作用,也可以诱发任何性状的变异,而不是专一性地诱发一种变异。

2、自发性: 各种突变可以在没有人为的诱变因素下自发发生。

3、稀有性: 自发突变频率较低,一般 10-6 10-9 。

突变率— 每个细胞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几率。或每单位群体在繁殖一代过程中形成的突变体的数目。

一个细胞长大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世代。

4、独立性:

突变的发生一般是独立的,某一基因的突变,既不提高也不降低其他基因的突变率。突变不仅对某一细胞是随机的,而且对某一基因也是随机的。

5、诱变性: 诱变剂作用可提高突变率。

6、稳定性: 遗传物质结构发生的稳定变化,因而产生的新性状也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7、可逆性

(三)自发性与不对应性的证明

突变是通过适应而产生的,突变的原因与性状间是相对应的。

突变是自发的,与环境是不相对应的。

1、变量试验(1943,Luria & Delbruck)

实验要点:

结果:甲各皿抗性菌落数相差较大,乙各皿数基本相同。

说明:抗性突变不是由噬菌体诱导出来的。

如果是噬菌体诱导的话,结果会怎样?

突变发生在什么时间?

噬菌体起什么作用?

2、涂布试验(1949,Newcombe 设计)

实验要点

说明:抗性突变发生在未接触噬菌体之前,噬菌体加入只起筛选作用。 如果不是这样,结果会怎样?

3、影印培养试验(1952,Lederberg设计)

影印培养法—使在一系列培养皿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的一种接种培养方法。

利用此法可以从在非选择性条件下生长的群体中,分离出各类突变体。 实验要点:

结果:3 上出现抗性菌落,在 2 上找出相应菌落接种到含药平板上,长出抗性菌落。而取与3 上无对应关系的菌落接种到含药平板上则无生长。

(四)突变机制

1、诱变机制 induce mutation , mutagen

1)碱基对置换(点突变) :只涉及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所置换,分为转换和颠换。

2)移码突变

由一种诱变剂引起 DNA 分子中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密码的转录和转译发生错误。也属于 DNA 分子的微小损伤。

3)染色体畸变 :DNA分子大的损伤。

4)转座因子 transposible element 。

在染色体组中或染色体组间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 DNA序列称作转座因子。

2、自发突变机制:指微生物在没有人工参与下发生的突变。

1)背景辐射和环境因素的诱变:低剂量长期效应。辐射、高温、低浓度诱变剂。

2)自身代谢产物的诱变:H2O2—内源诱变剂。

3)互变异构效应:

4)环出效应:DNA 复制过程中偶尔环出。

(五)紫外线对 DNA的损伤及机体对损伤 DNA 的修复

紫外线作用:同链 DNA 的相邻 T 间形成共价 T二聚体,阻碍碱基间正常配对,从而引起突变或死亡。

机体对损伤 DNA的修复:

1、光复活作用:经 UV照射后的微生物暴露于可见光下,可明显降低起死亡率,此称光复活作用。

2、暗修复作用(切补修复):与光无关,须4种酶参与: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第 3 节:突变与育种

菌种工作包括三方面:选种、育种、复壮和保藏。

选种—从自然界和生产中选择符合需要菌种。

育种—进一步提高已有菌种某种性能,使更符合要求。

选育新菌种可从几方面着手:

1)从原有菌株入手进行各种遗传改造工作。

2)根据文献资料报导的微生物种属,向国内外菌种保藏机构索取同种或同属菌

株,从中寻求符合要求者。

3)根据所需菌种特性、嗜好或工艺要求,从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以特定方法重新分离自然菌株。

(二)自发突变与育种

(三)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然后设法采用简便、快速、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挑选少数符合目的的突变株,以供生产科研之用。

基本工作步骤:

原种 (出发菌株) → 纯化→斜面→同步培养→离心洗涤→振荡打散→过滤→菌悬液

→诱变处理 → 平板分离 → 斜面 → 斜面→ 斜面 →保藏及扩大试验 (活菌计数) (计数) (变异率)(初筛) (复筛) (再复筛)

一、出发菌株的选择

用作出发菌株有:野生型菌株;生产菌株;经过诱变的菌株。

一般要求生长快,营养要求粗放,发育早,产孢子多,对诱变剂敏感性高,已能积累少量产品或前体物的菌株。

二、菌悬液制备

一般采用单孢子或单细胞悬液。

诱变剂一般只作用与 DNA的一条链,发生变异无法反映在当代表型上,只有经过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才会使表型发生变异,此即表型延迟。

制备菌悬液时要注意生理状态、均一性、细胞浓度、菌悬液介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

三、诱变处理

1、常用诱变剂:

物理诱变剂:紫外线(UV)、X射线、r射线、快中子(0.2-10Mev)。 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 DES,甲基磺酸乙酯 EMS,亚硝基胍 NTG。

2、诱变剂量:

诱变剂作用:提高突变率;扩大产量变异幅度;使变异朝正变或负变方向移动。 凡是在高诱变率基础上,既能扩大变异幅度,又能使变异移向正变范围的剂量就是合适剂量。

3、处理方法: 采用复合处理,包括诱变剂先后使用,同时使用和重复使用,提高效果。

四、变异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诱变处理后一般要经过后培养和变异株筛选。 高效筛选方案:

寻找利用和创造形态、生理与生产性状间的相关性。

筛选抗生素生产菌时,可采用琼脂块培养法:图 8-22

(四)营养缺陷型筛选

基本培养基(MM,[—]):凡能满足某一菌种野生型和原养型菌株营养要求的最

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CM,[+]):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富含生长因子的物质,以满足

该微生物各种营养缺陷型要求。

补充培养基(SM,[X]):在基本培养基中有针对性地加上某一种或几种其自身不

能合成的成分,以满足相应营养缺陷型生长的培养基。

营养缺陷型表示:所要求的营养物的头三个字母表示,如 bio-,对应的野生型

以 bio+表示。

一般步骤:

1、诱变处理

2、淘汰野生型:抗生素法、菌丝过滤法。

3、检出缺陷型:

1)夹层培养法:

2)限量补充培养法:含微量蛋白胨(0.01%)的[一]上。

3)逐个检出法:分别接种到[—]和[+]上。

4)影印接种法:[+]培养,影印至[—]上。

4、鉴定缺陷型:

1)生长谱法:缺陷型斜面培养后,制成菌悬液涂布于[—]上,平板上划成不同区域,分别加上一种所需测验的营养物,培养观察。

2)组合补充培养基法:菌株较多时用。

营养缺陷型应用

1、标记菌种:代谢途径、杂交、基因重组中。 2、生物测定用菌 3、生产菌株:前体积累。

(五)抗性突变株筛选

1、一次性筛选:在对于出发菌株完全致死的环境中一次性筛选少数抗性突变株。

2、阶梯性筛选:使用浓度梯度与某一空间或时间。

第 4 节:基因重组与杂交育种

杂交 :两个性状不同的菌株或变种之间进行细胞结合,遗传物质交换重新 组合成新的性状。

基因重组 :两个不同性状个体内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起,经过遗传分子的重新组合后,形成新遗传型个体的方式。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一)转化 transformation

概念: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的 DNA片段,通过交换,把它组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转化后的受体菌,称转化子 ,DNA—转化因子。

条件:

1、能进行转化的细胞必须是感受态的。即受体菌最易接收外源 DNA片段并实现转化的生理状态。

2、DNA一般都是线状双链 DNA,不小于 5×105D,转化的片段小于 107D,平均含 15个基因。

转化频率较低,一般 0.1~1%。

双链 DNA结合→酶促分解、形成片段→一条单链降解,一条进入→同源配对、受体相应段切除,交换,杂种 DNA→复制、分离、转化子。

转化育种:DNA提取,感受态细胞培养和转化。

转染:把噬菌体或其他病毒 DNA(RNA)提取出来,用它去感染感受态的宿主细胞,并产生正常噬菌体或病毒后代。

(二)转导 transduction

概念: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 DNA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U型管实验:两株营养缺陷型 LA-22(try-),溶源性细菌(受体);LA-2(his-) ,敏感菌(供体);温和性噬菌体 P22。结果在 LA-22 端出现原养型 his+try+。原因?

1、普遍转导

噬菌体可误包裹供体菌中任何基因(包括染色体外遗传物质),并使受体菌实现各种性状的转导。

1)完全普遍转导:

噬菌体误包入供体菌 DNA片段,形成完全不含本身 DNA的假噬菌体(一种完全缺陷噬菌体),感染受体菌后,受体不会溶源化,也不会裂解。导入的 DNA片段与同源区配对,通过两次交换而重组到受体菌 DNA上,形成稳定转导子。

2)流产普遍转导

在获得供体菌 DNA片段的受体菌内,如果转导的 DNA不能进行重组和复制,其上的基因仅经过转录而得到表达。

此外源 DNA 能够保持下去,任何时候只有一个细胞含有它。表型上仍 出现供体菌特征,能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

2、局限转导

通过某些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转移到受体菌中的转导现象。

产生机制:不正常切割

温和噬菌体整合到细菌 DNA特定位点上,诱导裂解时,在插入位点两侧的少数宿主基因会因偶尔发生的不正常切割而连在噬菌体 DNA上, 一起包入噬菌体中,形成部分缺陷噬菌体,无正常噬菌体的溶源性和增殖能力。

高频转导,低频转导

3、溶源转变

当温和噬菌体感染其宿主而使之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上,而使后者获得了除免疫性以外新性状的现象,称溶源转变。

与转导本质上不同,噬菌体不携带任何供体菌基因,是完整的,而非缺陷的。 普遍转导与局限转导比较

(三)接合

概念: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完整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传递大段 DNA的过程。也称杂交。

基本原理: F+ + F- = F+

F因子传递过程—滚环模型: Hfr + F- = F-

与 F-接合时, Hfr染色体在 F 因子处发生断裂,环状变成线状,转移至 F- 约 100分钟,F因子最后转移。转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断裂,所以重组频率高,但很少出现 F+ 。

转移过程与 F 因子传递过程基本相同,但进入 F- 的单链 DNA 经双链化后,形成部分合子,然后同源配对,经过两次或以上的交换才能发生重组。 中断杂交实验

Hfr染色体转移有严格的顺序性,实验中可每隔一定时间利用强烈搅拌等措施,中断接合,从而获得呈现不同数量 Hfr性状的 F- 接合子。

根据在 F- 中出现 Hfr各种性状的时间早晚,可以画出一幅较完整的环状染色体图。

F` 菌株—Hfr 菌株的 F 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可形成游离的但带

有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 F 因子,称为 F`因子。

此带有 F`因子的菌株—初生 F`菌株。 初生 F`+ F- =F`(次生 F`菌株) 既获得了 F因子,又获得了来自初生 F`菌株的若干遗传性状,以这种接合来传递供体菌基因的方式,称 F 因子转导。

次生 F`菌株中,一部分 F 因子可重新整合到染色体上,恢复成 Hfr菌株。 接合育种

育种前所选择的亲本必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标记,还必须具有 F因子,受体菌无 F因子,但必须为 F因子可亲和。

1、菌株准备 2、杂交 3、重组体检出

(四)原生质体融合 Protoplast Fusion

通过人为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细胞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产生重组子的过程,又称细胞融合。

一、特点

1、杂交频率高

2、受接合型或致育性限制较少,但与亲缘性有一定关系。

3、遗传物质传递更完整。

4、存在两株以上亲株同时参与融合可能。

5、可以采用产量性状较高菌株作融合亲株。

6、提高生产性状的潜力较大。

7、原生质体较容易进行转化,可用于工业微生物育种工作

二、主要步骤

1、原生质体制备:

作为育种菌株须:①具有良好生产性状②具有一些稳定的明显的遗传标记。 一般采用双标记,避免回复突变干扰。离心收集对数后期菌体,破壁。原生质体低渗中易破裂,使用渗透压稳定剂进行保护。(甘露醇、山梨醇、蔗糖、氯化钾、氯化钠等) 离心收集原生质体。

2、原生质体融合:

加入促融合剂—聚乙二醇(PEG)及 Ca2+、Mg2+,使原生质体表面形成电极性,相互易于吸引,形成聚集物。UV、电场、激光等技术可应用。

3、再生成正常细胞:

融合后的原生质体不具细胞壁,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增殖,无法表现,必须使其重新形成壁。

再生培养基必须具有与原生质体体内相同渗透压,常用含 Ca2+、Mg2+及渗透压稳定剂的完全培养基。 检出融合细胞。

外源基因命运

1、具备复制的必要因子,能在受体细胞中坚持下去并进行复制,发展成部分二倍体无性系。

2、流产转导。 3、被酶解—寄主限制。 4、重组。

二、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

(一)有性杂交

一般指性细胞间的接合和随之发生染色体重组,并产生新遗传型后代的一种方式。

常见有性孢子。

(二)准性生殖 parasexual reproduction

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更为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可使同一生物的两个不同来源的体细胞经融合

后,不通过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

5 节:菌种衰退、复壮和保藏

一、衰退与复壮

对产量性状而言,菌种的负变就是衰退,其他原有典型性状变得不典型了,也是衰退。 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因突变,与控制生产性状有关的基因负变造成生产性状劣化。培养、保藏条件等也有影响。

(一)衰退的防止

1、控制传代次数;

2、创造适宜的培养条件;

3、利用不同类型细胞进行接种传代;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加强菌种管理措施。

(二)复壮

1、纯种分离

2、通过宿主体进行复壮(寄生性微生物)

3、淘汰已退化个体

二、菌种保藏

首先挑选典型优良纯种,其次创造一个有利于休眠的环境条件,还要考虑方法的通用性与简便性。

1、低温保藏:冰箱、超低温。

2、干燥保藏:土壤、细砂、硅胶等。

3、隔绝空气保藏:石蜡油封。

4、冻干保藏:综合低温、干燥、真空。

5、活体保藏:病原微生物、病毒。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

1、教学重点:

⑴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⑵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原理

第 1 节: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一、土壤中微生物

土壤是自然界最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具有微生物所需一切营养物及各种条件。种类主要是异养型种类。

二、水中微生物

种类和数量要比土壤中少得多。 淡水中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空气、污水或死亡腐败的动植物体。海水中微生物总量超过陆地。

饮用水标准:每 ml 水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个,E. coli每升水不超过 3 个。

三、空气中微生物

空气非微生物生长良好环境。微生物通过各种方式传入空气,又随风传播。 数量取决于环境。 潮湿空气中微生物比干燥空气中少,因为潮湿空气中微生物被小水滴带着沉降下去了。 空气中菌数测定:过滤收集,培养计数。

四、极端环境微生物

了解这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特殊基因、机能,创造有用新种。 第 2 节:微生物间以及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间关系:

一、微生物间关系

1、互生:较松散联合,可以是一方得利,或双方有利。(混菌培养)

2、共生:紧密结合在一起,高度发展时,形成特殊共住体,生理上有分工,组织、形态上产生新结构。地衣:藻类 + 真菌

3、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表面或体内,从后者获得营养。

4、拮抗:一种生物产生不利于另一种生物生存的代谢物质或改变环境条件,抑制甚至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现象。

5、捕食:一种生物直接吞食另一种生物。

二、与高等植物关系

共生:根瘤菌,菌根菌 ;互生:根际微生物 ;寄生:植物病原微生物

三、与人及动物关系

共生:瘤胃微生物,白蚁 ; 互生:人体肠道正常菌群

寄生:病原微生物,寄生于昆虫(生物杀虫剂)

择生生物(悉生生物):接种有一种或多种已知微生物的无菌动物。 第 3 节:微生物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一切生物将所需重要化学元素自非生命物质状态转变为有生命的物质状态,再自有生命的物质状态转变为非生命的物质状态,如此循环不已。 微生物既是分解者、消耗者,又是生产者。

一、碳素循环

微生物作用:1)光和作用 2)分解作用

90%二氧化碳由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

二、氮素循环

分子态氮、有机态氮、无机态氮

微生物作用:固氮、硝化、反硝化、氨化、氨同化

三、硫素循环

元素态、无机化合态、有机态

微生物作用:脱硫、硫酸盐还原作用(同化性、异化性)、硫化(无机硫氧化)。

四、磷素循环

自然界无机磷主要是磷酸钙,有机磷主要是核蛋白、核酸、卵磷脂等,都是非溶性的。

转变为可溶性,主要是微生物作用。

第 4 节: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当有害物质浓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时,就会造成对生态系统结构和机能的破坏,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使人类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此即环境污染。

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1、主要污染物

2、微生物的降解与转化

微生物不能降解重金属,只能使它们发生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分散和富集过程。也就是改变金属在环境中的存在转态,从而改变它们的毒性

二、水污染及防治

1、水的污染源

污染指标:

COD(化学需氧量):使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使 1L 污水中的有机物进

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的氧的毫克数。mg/L

BOD5(生化需氧量):20℃时,每 L 废水所含有机物在 5 天内进行微生物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mg/L。

2、处理废水的微生物法

(1) 厌氧处理法(产能型)

采用厌氧消化器把微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水和其它气体的一种处理方法。

过程:三个阶段,:涉及到的微生物,发生的反应。

(2) 好氧处理法

过程

①活性污泥法(曝气法)(耗能型):利用含有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通气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学方法。

活性污泥是一种絮状污泥,主要是菌胶团形成菌,原生动物,有机和无机胶体以及悬浮物组成。人工培养、驯化获得。

根据污水在系统中流动状况分为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

②生物膜法:以好氧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生物处理方法。

A、滴滤池法(节能型)(洒水滤床法)

B、生物转盘法(耗能型)

③氧化塘法(节能型)(稳定塘):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利用藻菌互生系统来分解有机物,使污水得以净化。

固体废物采用堆肥法和沼气发酵法。

(一)从自然界分离菌种(菌种分离与筛选)

一般步骤:(插入)

一、采样

主要以土壤为样品,一般采 5-20cm深处土,须记录日期、地点、环境情况等。要根据筛选 目的、微生物分布、菌种特性以及与之有关的环境,综合考虑,具体分析来决定。

二、增殖培养(富集培养)

实际上是初筛浓缩,方法主要是:

1、控制营养成分;2、控制培养条件。

菌种筛选主要步骤

调查研究及查阅充分的资料

设计实验方案

↓确定采集样品的生态环境

采样

↓确定特定的增殖条件

增殖培养

↓确定特殊的选择培养基及可能的

↓定性或半定量快速检出法

平板分离

原种斜面

↓确定发酵培养基础条件

筛选

初筛(1 株1瓶)

复筛(1 株3~5 瓶)

↓结合初步工艺条件摸索

再复筛(1株 3~5 瓶)

3~5 株

单株纯种分离

↓ 生产性能试验

↓→毒性试验

菌种鉴定

三、分离

目的微生物不纯,需分离纯化。采用简便迅速,有一定准确性的检出方法,提高筛选效率。 常用平皿反应法:

纸片培养显色法:浸有指示剂滤纸。

透明圈法:混浊底物被分解后形成透明圈。如可溶性淀粉、碳酸钙等。

变色圈法:直接用显色剂或指示剂。

生长圈法:利用某些具有特殊营养要求的微生物作为工具菌,要分离的微生物能在一般培养 条件下生长而合成该营养物而使工具菌能生长,形成生长圈。

抑制圈法:琼脂块培养法。

四、筛选

即进行生产性能测定,确定适合生产要求菌种。

一般初筛、复筛、再复筛,少数几株进行全面考察。

筛选时培养条件确定是关键,培养基组成、通风、pH、温度等应根据菌株性能、产物代谢 途径、类似产品的培养条件及前人的工作进行综合考察,慎重选定。

初筛一株一瓶,取其中 10-20%复筛,一株 3 瓶,直至最后 3-5株,广泛考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