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赏析

新闻作品赏析------《丢丢的故事》

新闻102班 张蕾

从1997年7月至2004年10月,记者始终用镜头记录着被吸毒母亲多次遗弃,遭受吸毒者非人摧残的男孩--丢丢的命运。《丢丢的故事》成为我国禁毒宣传中影响最大、历时最长的报道之一。

成为中国禁毒宣传的经典事例。1998年《丢丢的故事》在全国禁毒展上一经展出,即在全社会引起震动。现在,丢丢已成为全国禁毒宣传的典型人物,刊登在全国禁毒宣传展版上。《丢丢的故事》成为我国禁毒宣传的鲜活教材。随着报道的连续推出,后期还引发了人们对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的大讨论。 突出了和谐社会的关爱与亲情。报道打动了读者,无数人对丢丢伸出援助之手,使丢丢最终脱离吸毒母亲开始了新的生活。 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报道以新闻摄影为主,配合评论、通讯、消息、专访、读者反馈等多种形式。 1997年夏天,当记者第一次看到被吸毒者摧残得奄奄一息的丢丢时,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被激发出来,从此开始了持续8年的追踪报道。2004年,当记者得知丢丢再次被母亲遗弃时,4次深入河南采访,7个月时间内,在法制日报一版、三版、摄影专版等多个版面连续推出近20篇报道。 这组报道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该追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8年来社会各方为丢丢捐款11万元;在政府和记者的努力下,2004年8月,丢丢被河南信阳一家庭代养,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

这组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毒品、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的关注与反思。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北京电视台、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30多家媒体刊发,突出了禁毒斗争的重大意义,同时在互联网上和法律界还引发了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大讨论。

通过《丢丢的故事》,居杨全方位展示出孩子的悲惨境遇,告诉大家吸毒的恶果。她注重照片中的情感诉求,用镜头来讲述人与人之间复杂感情—丢丢和他母亲之

间的爱恨交织,社会对丢丢的关爱,等等。居杨觉得,在某种特殊的状态下,人的悲伤、喜悦、伤害与真爱等情感,会真实地体现出来,更触动人的心弦。 八年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系列的丢丢故事,体会到毒品的可恨和可叹;越来越多的人被照片感动,投入到禁毒事业当中。目前,全国吸毒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超过105万人,其中,72%的吸毒者,年龄都在35岁以下。他们的子女抚养问题,已经成了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何照顾留在家里的子女,是吸毒人员在戒毒所里最关心的问题。记者在戒毒所进行调查时发现,很多戒毒人员在这个问题上都是依靠父母或者亲友来解决。而如何教育子女,关心子女,则基本上无从谈起。

目前社会对于吸毒人员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基本上是一个空白。社会潜在的这个隐患,也是戒毒所戒毒工作需要面对的难题。

目前吸毒者正在向普通人群蔓延。同时,全国在册的100万吸毒大军中,超过70%的人年龄都在35岁以下,这些人吸毒者每年消耗的毒资就达到了270多亿元人民币。

吸毒家庭孩子的抚养权到底归谁,在国际上也是一个带有争议的话题。美国现在有240万孩子完全由祖父母抚养,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孩子的双亲吸毒。而瑞典法律规定,如果家长存在吸毒行为,政府将对家庭中的儿童采取强制措施,让他人来抚养,直到政府评估认定后才能恢复父母的抚养权。虽然做法各不相同,但如何让孩子走出吸毒家庭的阴影 , 这是一个各国都不能回避的难题。在这里尤其需要吸毒者自身的觉醒。只有他们承担起当父母的责任,社会的责任,远离毒品,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第二篇:新闻作品赏析

附:新闻作品原文

回归平淡生活 汶川地震英雄老师笑得腼腆

核心提示:地动山摇那一瞬,周汝兰冒着危险冲进教室,四进四出,将52名幼儿园大班学生安全转移到操场。面对来自孩子家长的感激,她说“两年前我只是做了一件普通的事。”

地动山摇那一瞬,她冒着危险冲进教室,四进四出,将52名幼儿园大班学生安全转移到操 场。她被评为抗震救灾英雄。见到周汝兰时,她正带着3个语文老师在彭州市听课。一见到我们,她就热情招手,白风衣、马尾辫给人干练、阳光的印象,笑起来时,又露出两个腼腆的酒窝。

52个被救学生见到周老师就抱

姓名:周汝兰

身份:彭州红岩镇九年制学校老师

时间:4月22日中午12点

地点:彭州市大北街

当第3次冲进教室将手足无措的学生拉出来后,她双脚发软地站在操场上点数,“52个,不是54个吗?”想也没想,她第4次冲进教室。这时,幼儿园的班主任赶来叫住了她:“周老师,快出来,今天有2个学生请假了。”回头看到灰头土脸蹲在操场的52个学生,她泪如泉涌。

时隔两年,周汝兰还常常回想起这一幕。那52个幼儿园学生已经步入小学,孩子们对地震的记忆不是很深刻,但一见到周汝兰,这群孩子就跑过来围着她。“一个小女孩,每次见到我,就冲过来抱住我的腿,咧起嘴巴笑。”

来自孩子家长的感激,她却有些不好意思接受,“两年前我只是做了一件普通的事。”

作文常写地震但孩子学会了感恩

每当她布置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时,学生们几乎都会写经历地震的感受。“地震经历是刻骨铭心的,这是他们的切身感受。”但她对学生们已经放心了,“孩子们已经找回了快乐童年。调皮的跟从前一样调皮、乖巧的比原来还乖巧。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多了一份感恩。”

孩子们的调皮依然让周汝兰头疼,不过让她欣慰的是,几乎所有学生都更有爱心了。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时,一个家庭极其困难的男生,竟然拿出了40元钱,“我要把曾经得到过的爱心分给需要的人。”

生活重回正轨每天的幸福都不同

周汝兰住在彭州市区,早上7点半坐半个小时车到红岩镇上课。5点过下班后,再坐车回到市区。老公已经把饭做好等着她回家,吃完饭他们就手挽手去散步,女儿留在家里做作业。

正如“淡然人生”的QQ昵称一样,周汝兰的生活已经渐渐回到了地震前的平静。她说,自己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没有多少人认出她这个抗震英雄,周末的时候,约几个朋友逛街打麻将——“每天的幸福都不一样。”

实习记者刘晓娜摄影吕甲

板房幼儿园老师最爱孩子灿烂笑容

姓名:杨仕俊

年龄:44岁

身份:幼儿园老师

拍摄时间:4月22日下午4:30

拍摄地点:彭州龙门山镇蓝天幼儿园

坐在板房幼儿园的教室里,杨仕俊和20多个孩子一起折着纸飞机、小船。已经过了放学时间,但很多家长都没有来接孩子回去。

见到记者走进来,杨仕俊笑着坐到风琴前,弹起了欢快的儿歌。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开始跳舞,板房幼儿园瞬间活泼了起来。“我最喜欢看到孩子的笑容。”杨仕俊说,两年过去了,孩子们心里的阴影被慢慢抹掉,灿烂笑容又重新回到了他们脸上。

两年来,杨仕俊一直守在幼儿园的板房宿舍里。如今儿子在彭州读高三,成绩不错,丈夫在外地,让她最开心的是,莫过于新幼儿园正在积极重建,“没多久就可以走出板房了。”

实习记者陈黎摄影吕甲

经典新闻作品《冰河英雄》赏析

美国记者克莱尔·萨夫安的经典新闻作品《冰河英雄》将文学作品写作方式成功运用到了新闻写作中,即将发生在不同时空的事件按照一定的逻辑因果关系穿插叙述,这样的写作方式本身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已经具有其特殊魅力,记者在遵循新闻报道真实性、简明性等的报道规则下,巧妙运用这一种文学写作方式,既不违背新闻报道原则,又能使新闻作品更具可读性。此写作方式的优点及本篇报道的其它优点详细分析如下:

一、 新闻写作采用文学手法

1、在内容上,本文采用创造性报道模式,即不囿于客观介绍事实,而是饱含深情,翔实生动地描写事实。其新闻语言比客观报道更灵活生动,采用的是文学叙述手法,读起来引人入胜,犹如进入一个小说故事,但其情节又完全真实。记者将自己当成是新闻当事人,这时候他写的讲述型报道实际上是自传,他在叙述的时候并没有出现第一人称“我”,而是伪装成第三人称“威廉斯”,造成一种离间效果,但叙述者对于第三人称威廉斯的心理仍然是一清二楚,如“气力全失,疼痛难忍”,但有些地方为尊重新闻的真实性,记者在叙述时候特意采用了造成离间效果的第三人称,如“他一定知道时间逐渐过去,体力逐渐衰退,希望逐渐消失。”但这其实就是记者强加在新闻人物身上的心理活动。有人称之为“伪客观”。

其导语同样有着引起下文和激发受众兴趣的任务,比客观报道的导语更灵活,使用延缓式导语,开头引人入胜。

2、结构上,上下大小不均,完全突破了倒金字塔的限制,变化多端,难以名类。本文采用新闻现场事实与事后采访内容相交错的写作手法,按照新闻事件的时间顺序,穿插以相关内容的采访回忆,每一个部分内部之间都有联系,而部分与部分之间又有铺垫。形成了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交叉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的写作部分为伪第一人称,逻辑顺序部分为第三人称,两种人称又随之交替使用。

3、语言上,字斟句酌体现记者老到的语言功夫,采用文学叙述语言但又简洁明了,无丝毫的累赘。但因原文为英文,在此不对中文译文作过多考究。

二、 报道视角由点及面

此为灾难性新闻,但记者并没有按照概括现场残局及死伤数据的灾难性新闻写作模式进行报道,而是以一个人的维度描绘事件,着重于新闻人物本身,将之放到典型环境中刻画。记者紧紧抓住了威廉斯个人在灾难当时的表现,由点及面,从而自然而然地描绘出灾难现场,如“在捞起的79具尸体中……”意在叙述事件,实则交待了灾难数据。这是对新闻事件本身负责,对受众负责。

三、 抓取准确的新闻价值

按照新闻价值的“效应说”,从受众角度来看,新闻价值是指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程度以及它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或效应。

在灾难性新闻中,记者并不是客观报道泛泛的灾难现场和乏味痛心的死伤数据,而是捡取威廉斯舍己为人的典型人物形象,能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同时挖掘出正面的人物形象,将人性的闪光点真是呈现在受众面前,引发人们的深思,升华了主题,将灾难性报道变为社会问题,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四、 新闻的节奏控制受众阅读欲

在新闻节奏的控制上,记者采用娓娓道来及直逼结局一紧一慢的步调。新闻现场的报道

紧扣主题,吸引受众注意力;穿插的采访回忆放慢节奏,吊起受众胃口。两种截然相反的节奏有机混合使用,调动受众的阅读欲,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五、 硬新闻软做,受众定位雅俗共赏

此篇为官方灾难性新闻,主要用在日报载体上,给政府等有关单位提供消息;采用以点带面的写作手法,抓取典型人物,将硬新闻软做,提高可读性,适合大众的口味,亦可用在晚报、生活报载体上;身为新闻的同时又可作为哲理美文刊登在文摘杂志上。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