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用光具座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光具座、长度相同的蜡烛两支、长方形玻璃片火柴

实验设计思路:

传统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是将玻璃片竖立在木板或桌面上,实验结束时用刻度尺量出两只蜡烛到镜面的距离。

缺点:

一、玻璃片底座不容易找到,即使有底座,玻璃片竖着也很不稳定,不便于做分组实验。

二、用刻度尺量出物象距离浪费时间。

 改进后的实验是将蜡烛、玻璃片都放在光具座上,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在光具座上读出物象到镜面的距离,既安全稳定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便于做分组实验。

实验步骤:1.将一支蜡烛和玻璃片安装在光具座上。

2.在玻璃片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一张纸在像的位置接收,看在纸上不能接收到火焰的像,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像,是  像.

 3.在玻璃片的另一侧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  大小相等.

 4.读出两支蜡烛到玻璃片的距离,验证物象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合作交流: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   较暗的环境   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第二篇: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结论,初二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方法: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合作

  

实验过程

  (一)提出问题:

  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二)猜想: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在平面镜的(上/前/后);

  ②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三)实验:

  1、探究时为什么用半透明的玻璃板代替生活中的镜子?

  2、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3、标记:镜前物体A,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镜后物体B,平面镜一般用MN表示

  方案:使B与A’重合,找到像的位置,确定像与物体等大

  4、A与B为什么大小相同?

  5、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数据:

  6、移开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物体的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越过平面镜),看看白纸上是否有像?这又说明了什么?

  7、把A与B连起来,他们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8、改变平面镜的距离,像与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改变?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9、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左右一致还是左右相反?像的上下与物体的上下是一致还是相反?

  10.当物体远离或靠近平面镜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物体移动速度与像移动速度相等吗?http://www.namanfen.net/chuer/201203/244.s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