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报告

立足文本,读写结合

一、 关于读写结合

什么是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训练”,就是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把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达到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方法、运用知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读写综合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个概念;阅读中的练笔与习作是不同的。阅读中的练笔是为阅读服务的,主要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了、读好了,它发展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以写促读”。课堂教学中的练笔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犹如丰富的营养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茁壮起来。而习作虽然涉及到阅读,但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以写促写”。

谈到读写结合,很多老师定位于在课堂上动动笔,好像只要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写了几句话,就是进行了读写结合。所以,经常发现有的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了几句感受,或者为一个先进模范人物写了几句颁奖词,然后在说课环节中就大说自己这节课突出了读写结合的特色,达到了以写促读的目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这种所谓的写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这一句或者是几句话的写作是游历于本节课教学之外的。真正的读写结合是和本节课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紧密联系起来的。

二、从三个课例看读写结合

由于自身教学时间有限,从开始从事教师岗位,我就接触的是高段。所以目力所及有限,下面我将通过几个读写结合教学设计来分析分析读写结合如何才能有效。

1

片段一:《慈母情深》

观点报告

2

做法分析:

在这堂课中教师寻找到文章的补白处,紧抓“鼻子一酸”,串联起了全文,

聚焦描写慈母的外貌、语言与动作,品出一个辛劳、贫苦、通勤达理的母亲。通

过各种品读方式,让学生深深为之感动,内心满满的情绪想倾吐给这位慈母以及

心中自己的母亲。这时候安排的练笔,是抒发学生心中的感受,这是写感受类的

练笔。

得到的启示:

1.读写结合时要创造情境,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课文,不是做为一个旁观者,

而是沉醉其中,与作者共感悟。

2.读写结合时,首先应建立在本课已完成发展学生某方面或某一点阅读能

力的基础上。读写结合不一定是仿写,还可以寻找课文当中的留白,让写作为学

生体验文章蕴含的情感服务。

3

观点报告

片段二《与象共舞》——仿段式练笔

教学设计片段

观点报告

做法分析:在教学《与象共舞》这一课时,课文充满人动物的和谐亲密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段落间为并列关系,段落内呈总分结构。于是在案例中教师自始

至终围绕写作展开教学,先初读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找到每段的中心句。从课题

入手,紧紧抓住最具特色的写大象跳舞的片段,直奔重点聚焦动词“摇头晃脑、

左右颤动、挥舞”等品读感悟和谐画面。最后再回归题目的深意与形式。引领学

生抓住动词描写,仿照片段的总分结构,写一个与___共舞的片段。写出人与动

物乃至其他事物的和谐密切关系,这是一堂比较彻底的读写结合课。

得到的启示:1、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很多在构段方法上很有特色,能够在

构段上进行迁移。2、同时有特色的课题,可以在内容与情感的角度品味文与题

的密切关系后,可以小片段仿写文章及其题目。

4

片段三:《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设计片段:

观点报告

做法分析:在这个课例当中,仿写的是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抓住“说明”一

词先写事实,再写道理。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练笔要求是比较高的。不要说学生

了,让老师将一个道理以及相对应的事实阐述清楚,用词准确也是存在难度。但

这也正是说明文这一类具体科学性、严谨性的文本写作的一个切入点,要紧密结

5

合它本身的语言特色。所以这堂课的前半段重点教学部分都是在帮助学生如何理清课文当中的生物链关系,一系列故事的环环相扣,并在让学生口头表达的时候一再强调用词要准确,有梯度的训练就是在为后来的写做铺垫。要求学生学会先写事实再说明对应的道理,同时语言做到贴合文本特色,用词准确。这样的练笔训练是从写作内容、写作思路以及语言特色三方面综合要求的读写结合。

得到的启示:读写结合中,看似仿写的要求比较综合,那么在教学时可以把整化为零,分解成小的目标让学生逐步完成,可以化解写作的难度,又可以提高写作的质量。

三、读写结合用之要恰当

说到这,我都在说读写结合好。虽然读写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阅读多方能力,但也不是每篇文本都一定要生硬的安排一个练笔。比如文言文类的课文《伯牙绝弦》。在读通文章,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以反复朗读感受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中景物高山、流水与修饰语“峨峨兮、洋洋兮”所营造的情景,在脑海中加以想象通过朗读感悟。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出示句子补充仿写“伯牙鼓琴,志在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我搜集了大量教案、听过一线教师执教这堂课当中大多存在这样的练笔。可是这样的仿写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呢?伯牙遇子期,知音传千古。《伯牙绝弦》的文本核心价值就在“知音”两个字上。伯牙视子期为“知音”的真正原因并非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声,而是听出了琴声背后的“志”——“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高山之雄伟,江河之宽广,原来伯牙是在用琴声来抒发他的伟大志向和远大抱负。文中的“高山、流水”两个意象,已成为许多文人墨客述说知音的文化符号。案例中,教者出于为了让学生理解“知音”或者适应练习的需要,安排了上述仿写练习。但是这种练习使学生对“知音”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的逻辑理解上,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并无帮助。“知音,实乃知志也!”“唯五岳之尊,万古江河方能喻指。”那 “草原、春雨、山泉、花木,这些景物的‘志’是什么?这些景物能蕴涵伯牙心中之志吗?”

所以,看来简单的句子仿写的课堂练笔也不能滥竽充数,要斟酌其实效性。不是所有能够进行读写结合的地方都适合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应该在需要的地方。应该是难点之处,结合有利于理解;应该是典型之处,结合有利于学习这种形式。 6

只有读写结合的“点”选择得好,使“写”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能在一节课内紧紧抓住“读”和“写”两条线,从而有效实现“读写结合、文意兼得”的目标。

以上是我的个人狭浅薄之见,只是希望能够结合教案分析,立足文本,读写结合,能给各位老师带来一些启发。

7

 

第二篇:观点报告

把握教材三“度”,提高教学实效

新华小学 刘建萍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不少观摩公开课阅读教学中,表面上课堂热闹,学生唱主角,可有时事与愿违,教学的实效性并不理想。而在我们的常态课的教学中,不少老师觉得,课改以来,语文教材阅读量明显增加,课时相对减少,提高语文常态课的效率就成了我们迫在眉睫的问题。

提高常态课的效率,对教师如何把握和使材用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具有典型性,是语文学科知识极好的载体。但“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文本的不同特点,灵活作一些处理,因“材”施教,以便更有效地利用。

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可从研度读文本入手,通过增加教材宽度,挖掘教材深度,增加训练的效度,以此来提高常态课的效率。

一、移花接木,增加教材宽度。

1.着眼全册,拓展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材编排时遵循一定的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本册教材设计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每个单元都有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点,对这些训练点的研究和分析,在整册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篇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以人教版第九册为例,教师可在教学时增补一些相关内容。如(1)思乡的古诗文诵读:可选内容有《西江夜行》、《梦李白》、《长安春望》、《鹧鸪天》、《题李凝幽居》、《灞上秋居》等;(2)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冰心的《繁星春水》、《林海音自选集》、季羡林的《我的童年》等(3)课外书屋推荐的作品:科普读物,苏联科普作家维比安基《森林报》,法布尔《昆虫记》??感受父母之爱的作品,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法国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等。(4)同步阅读读本《走进书里去》的推荐。

2.立足某篇,自主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教学时以某一篇目为基点,利用孩子的“阅读期待”,推荐拓展阅读,从而得到各方面修养的提升。如学完课文《松鼠》,学生们为小松鼠活泼可爱的形象所吸引时,不妨将《自然史》推荐给了学生,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外的世界更精彩,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沟通课堂内外,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优化整合,构建知识网络。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材,把同类的文本有效整合,这样的同类可以是内容同类,也可以是写作方法同类,亦可以是表达的情感同类,组合成一个大知识块,以便学生触类旁通。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假如没有灰尘》一文时,在人们的眼里,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课文却向我们介绍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方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双眼,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将影响生物的生存。学生了解后,对科普知识充满“阅读期待”,此时把本册的选读课《太空“清洁工”》并入一块学习,还可结合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等有关科普文章,让学生充分阅读,领略科学的神奇。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可以更深层次、更广范地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潜心文本,挖掘教材深度

1.潜心文本,理解内涵。小学语文有些教材与学生实际有些距离,,教师要“蹲下身”,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只有教师正确把握教材的内涵,才能有效引导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如《开国大典》是第九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体会“首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只有教师“蹲下身”,借助课外资料,指导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如人民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资料,努力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把学生的情知世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努力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与多元感

悟。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感悟的结合点,形成“情知交融、情语相谐”的语文课堂。课文“三维”目标才得以落实。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

2.整体把握,串联知识点。

我们备课时分析教材多处于对某篇课文或某课时的思考,对一单元(或专题)、一册书把握不够。既要贯通教材体系,弄清所学课文在语文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能力、思想内容和情感等方面在前后教材中的联系。又要了解、掌握所学课文与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联系,即文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

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一课,如果只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还对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作些了解、积累,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对全单元作认真的分析研究:本单元由《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文章组成。“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的多项训练,引导学生收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书的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读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更为重要的是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习得读书的方法,明白阅读的意义,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至此,我们应感觉到教材这样安排是要教师在教学时借助文本引导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教师只有这个认识,才可能自觉发挥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精心预设,增加训练的效度

百科名片: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而特级教师窦桂梅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有目的活动,要达到预期目标和理想效果,必须在此之前精心设计。”理想的教学预设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现状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选准“切入点”,有序引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课文的教学从哪里入手呢?既要根据教学重点的需要,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激励作用;又要因文而宜,考虑课文内容和表达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阅读的规律和年龄、心理的特点。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引入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可由课题入手,先让学生自由谈对课题的理解,相机引导提出学习课文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对巴迪七八岁写的同一首诗父母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此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由浅入深的学习进程,为下文埋下伏笔。其二是启发学生自主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渗透以疑启思,以疑促学的学习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具体的语句描写中进行理解、体会、感悟,从而推进整个课堂教学。

2.紧扣“延伸点”,融入文本。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是认识的基础,丰富的感性认识会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将文本的相关资料(如一些背景材料)等引入课本,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要捕捉、发现教材中课内学习“延伸点”进行“前伸后延”,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为了更好地了解旧中国的耻辱和新中国的强大,有必要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祖国的昨天和今天资料(图片、故事等)。当这些不同信息汇到一处时,学生更完整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祖国逐渐强大与繁荣富强的无比自豪。学习课文前搜集相关信息,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走进心理学上认为的“心理近区”,接近事件、人物,由此更轻松地走进文本。无论是阅读延伸、表演延伸、还是探究延伸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求实中创新,努力实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观,让学生在丰富感知活动中,快速融入文本。

3.挖掘“共生点”,促进生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走在最前头的应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这里的“潜心会文”不单单指教师面对文本,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推敲、咀嚼,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学生,以儿童的眼光去会文,

翻来覆去地去诵读、默想,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学生读出文章的绝妙,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立意,这样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生点。捕捉教材内容和表达上的共生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如《生命生命》一文中,作者以“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的事例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在孩子们的眼里,飞蛾那鼓动的翅膀和香瓜子那冲破砖缝的弱小的身躯、身体中那发出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脏,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可爱的精灵,在翅膀的后面,孩子们肯定能看到它张大的小嘴,听到它的心声;在冲破外壳的那一瞬间,一个“竟然”让我们感受的作者对生命力的顽强的惊叹,又一个“竟”字,呼出了孩子的惊叹,涌出对逆境中生命顽强的由衷敬佩,从而引发对珍爱生命的思考。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生命所赋予的力量,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自己的生命存在,从而发出要好好地使用,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这就是我们潜心会文时所要寻找并精心设想的共生点。

4.依托“结合点”,有效发展。在阅读教学中,依托教材,进行读写结合,是发展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寻找教材“结合点”,就是指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并进行有效的设计。融习作教学于阅读教学之中,形式可分为“改写、续写、仿写、拓展、联想等。如五年级《新型玻璃》一文学完后,可引导学生照课文写出想发明的玻璃。一个好的读写设计,能起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作用,产生教学做三者合一效果。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非常有限,教师若能在研究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因“材”施教,把教学活动聚焦在有效的目标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这样,提高教学实效岂不是水到渠成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