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一 典型系统的时域响应和稳定性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研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量(ξωn)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2.研究二阶对象的三种阻尼比下的响应曲线及系统的稳定性。

3.熟悉Routh判据,用Routh判据对三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

二、实验原理及内容  

1.典型的二阶系统稳定性分析

(1) 结构框图:见图1

图1

(2) 对应的模拟电路图

图2

(3) 理论分析

导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开环增益。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 = =

开环增益为:K=K1/K0

(4) 实验内容

先算出临界阻尼、欠阻尼、过阻尼时电阻R的理论值,再将理论值应用于模拟电路中,观察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稳定性,应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在此实验中(图2)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中自然振荡角频率:;阻尼比:

2.典型的三阶系统稳定性分析

(1) 结构框图

图3

(2) 模拟电路图

图4

(3)理论分析

系统的开环传函为:(其中),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4)实验内容

从Routh判据出发,为了保证系统稳定,K和R如何取值,可使系统稳定,系统临界稳定,系统不稳定

三、  实验现象分析

1.典型二阶系统瞬态性能指标

表1

其中 

2.典型三阶系统在不同开环增益下的响应情况

表2

由Routh判据得:

S3       1            20

S2       12           20K

S1            0

S0       20K              0

要使系统稳定则第一列应均为正数,所以得

得  0<K<12即R>41.7KΩ时,系统稳定

   K=12 即R=41.7KΩ时,系统临界稳定

   K>12即R<41.7KΩ时,系统不稳定

二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       绘制图3系统的根轨迹

由开环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得最高次为3,所以根轨迹条数为3。同时开环极点为p1 = 0,p2 = -1,p3 = -2.

先判断实轴上的根轨迹,一条起始于-2,终止于无穷远。起始于0、-1的两条根轨迹在实轴上相遇后分离, 由1.5得,排除S2,则S=-0.422为根轨迹分离点,带入特征方程得 K = 0.19

然后求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将S=Jw代入特征方程得

得K = 3,W= +

由以上可以画出根轨迹图

 

文本框: ×	×	×

 

2.       根据根轨迹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K由0增大到无穷时,

0<K<3即R>166KΩ时,根轨迹在左半平面,系统稳定

K=3即R=166KΩ时,闭环极点为一对虚根,临界稳定

K>3即R<166KΩ时,根轨迹进入右半平面,系统不稳定

3. 如何通过改造根轨迹来改善系统的品质?.

       可以通过增加开环零极点改善系统性能。增加开环零点有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而增加开环极点不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会使根轨迹曲线右移。

                  

  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

1.       绘制图1. 图3系统的奈氏图和伯德图

利用matlab画图

图3系统,取K = 50

图1系统,取K=10

2. 根据奈氏图和伯德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讨论其频域稳定裕度

根据奈氏图判定系统稳定性,主要看曲线是否绕过(-1,j0),若曲线不包围这一点,则闭环系统稳定,若曲线穿过这一点,则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利用伯德图来分析系统稳定性及求取稳定裕量。若截止频率小于180?时对应的频率,则系统稳定。其频域稳定裕度分相角和幅值裕度,可分别在奈氏图和伯德图上求取,表明了系统在相角、幅值方面的稳定储备量,不致系统因参数的小范围漂移而导致系统性能变差以致不稳定。

 

第二篇: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1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                                                               

实验名称:                                                                

实验序号:                     实验日期:                              

实验室名称:                                                              

同组人:                                                                  

实验成绩:                       总成绩: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与典型系统瞬态响应和稳定性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传函及输出时域函数的表达式。

2.       掌握各典型环节特征参数的测量方法。

3.       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4.       研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量()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5.       研究二阶对象的三种阻尼比下的响应曲线及系统的稳定性。

二.     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ACC+教学实验系统一套。

三.     实验原理及内容

1.比例环节

比列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R0=200k,R1=100k时,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1

图1

 (注:图中CH1为输入信号,CH2为输出信号,以下各图均相同)

输入信号幅值为V1=2.179V,输出信号幅值为V2=1.077V;理论上,传递函数,实际测得的K=,理论值基本等于实际测量值。

(2)R0=200k,R1=200k,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输入信号幅值为V1=2.179V,输出信号幅值为V2=2.103V。理论上,传递函数,实际测得的K=,理论值基本等于实际测量值。

两次实验中,R0=200k保持不变,当R1从100k变为200k后,比例常数变为原来的两倍,反映在阶跃响应曲线上,则为:R1=100k时,输入信号高于输出信号,幅值约为输出信号的两倍;R1=200k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曲线基本重合。

2.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      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输入信号的幅值V1=2.179V,输出信号的幅值V2=9.230V。理论上,积分时间常数=200ms,实际测得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196.9ms.实际值基本等于理论值。

  (2).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输入信号的幅值为V1=2.179v  输出信号的幅值为V2=9.230v。理论上,积分时间常数=100ms,实际测得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103.1ms.实际值基本等于理论值。

     选择不同的 时,对应的积分时间常数不一样。较大时,阶跃响应随时间变化的较慢,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较平缓;较小时,阶跃响应随时间变化的较快,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较为陡峭。

    

   

3.比例积分环节

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

图5

     输入信号的幅值V1=2.79V,输出信号的幅值V2=9.230V。理论上,积分时间常数T=实际测得的总得相响应时间为734.4ms.

(2).

图6

输入信号幅值为V1=2.179V,输出信号幅值为V2=9.230V。理论上,积分时间常数T=实际测得的总得相响应时间为1.406s。

不变,C增大时,响应时间变长,对应阶跃响应曲线上升阶段变得更慢、更平缓。

6.       惯性环节

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其中K=,T=

(1)      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7所示

图7

输入信号的幅值为V1=2.179V,输出信号的幅值为V2=2.179V。理论上,惯性时间常数为T=,实际测得的惯性时间常数T=203.1ms,理论值基本等于实际测得的值。

(2).C=2u时,阶跃响应曲线如图8所示

图8

输入信号的幅值为V1=2.179V,输出信号的幅值V2=2.179V。理论上,惯性时间常数为T=,实际测得的惯性时间常数T=406.3ms,理论值基本等于实际测得的值。

    不变,C增大时,响应时间变长,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变得平缓,上升变慢。

7.       典型二阶系统

典型二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此实验中,K==。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W(S)=。其中,自然振荡角频率,阻尼比。令,可求得临界阻尼时,R=40k,则R<40k时,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R>40k时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

(1)       R=40k,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阶跃响应曲线如图9所示

图9

输入信号幅值为2.179V,输出信号稳态幅值为2.179V。由响应曲线求得,上升时间,调整时间.最大超调量Mp%=0.理论进行计算,上升时间,R=40K时,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理论上,上升时间应该为无穷大,但实际上经过时间常数的3倍时,误差就成为5%了。最大超调量Mp%理论上为0,实际测得也为0.

(2)       R<40k时,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取R=9.77k,其阶跃响应曲线如图10所示

图10

输入信号幅值为V1=2.179V,输出信号稳态值为V2=2.179V,峰值时间,上升时间调节时间,最大超调量Mp%=100*(0.3333/2.179)%=15.3%.理论上进行计算。上升时间为,R=9.77K时,可得=8.82,则.峰值时间=356ms,调节时间=1891ms,最大超调量Mp%=17.1%。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和最大超调量Mp%实验测得的值基本等于于理论计算值,调节时间实验测得的值和理论计算值相差较大,可能由于操作不当以及肉眼观察导等致误差较大。

(3)R>40k时,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取R=72.82k,其阶跃响应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

输入信号幅值为V1=2.179V,输出信号稳态值为V2=2.179V,上升时间,调整时间. 最大超调量Mp%=0. 理论上,上升时间应该为无穷大,但实际上经过时间常数的3倍时,误差就成为5%了。最大超调量Mp%理论上为0,实际测得也为0.

四.     思考题

1.       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各种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在什么条件下推导出的?

答:将运算放大器视为理想运放,忽略了一些极小的参数影响,如晶体管的极间电容等。

2.       实验电路中串联的后一个运算放大器的作用?若没有,则其传递函数有什么差别?

答:倒相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运算放大器,则传递函数前多一个负号。

3.       惯性环节在什么条件下可近似为比例环节?而在什么条件下可近似为积分环节?

答: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当T>>1时,TS+1近似为TS,则传函近似为,即为积分环节;当T<<1时,TS+1近似为1,则传函近似为,即为比例环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