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编制报告(20xx0402)

甘肃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

第一章:现状与工作基础

一、经济、社会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功克服汶川特大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利影响,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得到稳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十二五”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十一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4%,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1.05%,五年累计完成9931亿元。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引洮供水一期、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大水利和生态过程实施顺利。 ——新能源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敦煌20兆瓦光伏示范项目并网发电。马铃薯、酿酒原料、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粮食生产能力跃上900万吨,20xx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958.3万吨,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10万亩,新增农村户用沼气73万户,解决农村616万人饮水安全,完成农村等级公路改造10.2万公里。

1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预计20xx年全省常住人口2640万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5‰。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任务,预计20xx年较20xx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7.7%和5.8%。森林覆盖率由20xx年13.4%,提高到20xx年的15.1%。

二、气候变化事实

(一)温度变化事实

近50年来,我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河东平均升高了0.9℃,河西平均升高了1.4℃,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xx年我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5℃,为近50年来最高。从季节来看,19xx年各季增温明显。1998~19xx年的冬季是历史上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季,全省大部分地方气温偏高都在2.0℃以上,其中兰州、武威、西峰等地偏高3.0℃以上。

(二)降水量变化事实

近50年来我省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5.7毫米,下降的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10年减少2.9毫米);近50年来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下降了28毫米,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大,其中河东平均下降了51毫米,河西平均上升了12毫米。降水的季节特征表现为冬季降水量和雨日大范围增加,春季降水量减少但雨日却在增加,表明春季降水强度在减弱;秋季表现出降水量和雨日大范围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和雨日数表现为大范围的减少趋势。

2

(三)气象灾害

我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较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次生灾害有泥石流、滑坡等。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8.5%,高出全国平均状况的18.5%。50多年来,我省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年气象灾害造成农业受灾面积17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2%,成灾面积120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3%。在气象灾害中,干旱灾害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56%,居首位。大风和冰雹造成的灾害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17%,位居第二。洪涝、霜冻、病虫害和其它灾害各占6~9%。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省气象灾害目前仍呈加重趋势。

1、干旱

我省是全国降水量最少的省份之一,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397.2mm,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的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4%。我省农业生产是在干旱气候背景下进行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降水量呈偏少趋势,干旱发生频率加快,尤其是大旱发生的次数更加频繁。20世纪90年代,伏旱和秋旱发生频率比80年代明显增大,其频率分别达到了70%和50%;春旱和春末夏初旱频率也在增加。20xx年来春旱持续发生,春末夏初旱发生频率是近57年中最高,伏旱和秋旱发生频率比20世纪90年代明显减少。

2、冰雹

冰雹是仅次于干旱的气象灾害,每年在作物生长季节都有发生。全省 3

年冰雹日数平均为1.6天,最多年为3.7天,最少年0.6天,在近50年中冰雹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1960~19xx年为冰雹偏少时期,1965~19xx年为相对偏多时期,1986~20xx年为持续偏少时期。19xx年以来虽然冰雹日数持续偏少,但冰雹对农业的危害程度却在增加,农业的受灾面积扩大。

3、大风、沙尘暴

我省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天,最多年平均为17.8天,最少年平均为

3.5天。在近50年中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1960~19xx年为相对较多时期,1985~20xx年为持续偏少时期。19xx年以来虽然大风日数呈持续减少趋势,但大风危害程度和范围却在增加。我省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2.5天,最多年平均为6.1天,最少年平均不足1天。沙尘暴日数在近50年中呈减少趋势,1960~19xx年为相对较多时期,1985~20xx年为相对持续偏少时期。沙尘暴日数虽然自19xx年以来呈持续减少趋势,但沙尘暴危害程度却在加重,范围也在扩大。

4、暴雨、洪涝

近50年暴雨日数呈减少趋势,1960~19xx年为相对多暴雨期;1982~19xx年为相对少暴雨期,1996~20xx年为相对多暴雨期。19xx年以来我省暴洪灾害呈加重趋势。

5、霜冻

19xx年以来气候呈变暖趋势,但由于农作物和果树及蔬菜生育期也发生了变化,霜冻灾害有加重趋势。

4

6、干热风

我省干热风主要危害河西走廊、陇中和陇东的北部,陇中南部和陇南也时有发生。19xx年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干热风的危害程度也在增加;

7、次生灾害

气象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是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全省滑坡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4%,有泥石流沟8000余条,涉及53个县。仅近十余年,发生规模较大滑坡1000多次,死亡2000余人。近年来全省因气象原因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6~8亿元。

三、气候变化影响

(一)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1、种植业

近几十年来,全省气候总体趋于暖干化,气候变化导致我省秋播作物的播种期推迟、春播作物的播种期提前,小麦、玉米、油菜等有限生长习性的作物生长期缩短,棉花、马铃薯、胡麻等无限生长习性的作物生长期延长,气象灾害和农业病虫害总体呈加重趋势。气候变化对我省的种植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冬小麦适宜种植区范围明显扩大至靖远、景泰一带,向北扩展50~100km;二是夏秋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三是河西走廊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呈扩大趋势,而冬小麦和春小麦呈减少趋势。未来气候变化对我省的不利影响有:一是极端干旱、洪涝会增加种植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如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农作物将会减产;二是增加了病菌的生长和 5

存活率,使得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三是土壤的有机质分解加快。

2、畜牧业

异常的气候变化对畜牧业有着极大的影响,主要包括饲草料损失、畜禽死亡、畜禽圈舍倒塌等三个方面的影响。20xx年一季度的冰冻雪灾,就曾经造成我省各类畜禽死亡46.34万头(只),倒塌牲畜圈舍20.15万平方米,损失饲草料7.1万吨,直接经济损失2.89亿元。干旱、洪涝等极端的气候对畜产品结构有着极大的影响,异常的气候变化造成畜禽死亡,同时造成饲草料损失迫使畜禽提前出栏,这样,大量的基础母畜将会流失,造成畜禽数量急剧下降。气候变化还会使某些家畜的发病率增高。

(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草原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草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三化”现象。我省草地退化率为4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88%。湿地面积也大大减少,如敦煌西湖湿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积萎缩到现有的18万公顷,50年来减少了28%。

2、森林

根据20xx年甘肃省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省林地面积981.21万公顷(合1.47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1708.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3.42%,在全国排第28位。

3、水资源

气候变化明显影响了我省的降水量。19xx年以来全省的降水量变化总 6

体呈下降趋势(20xx年以来有所回升),尤其是1990~20xx年间,下降情况最为明显;气候变化使地下水资源量剧减,如河西走廊地下水天然资源90年代比50年代减少45%;气候变化还严重影响了我省的径流量,近40多年来除黑河和疏勒河外大部分河流径流量呈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到冰川和雪线。随着全球气候升温,祁连山冰川大幅缩减,融水比上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12.5至22.5米。这种变化将会严重影响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

四、已有工作及面临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十二五”更好地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省政府正式印发《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省发改委成立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应对气候变化处,省气象局成立西北区域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在制度上、组织上规范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周等重大活动,广泛普及和提高了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开展气候变化对农牧业、水资源、重大工程、能源、交通、电力等行业的综合评估。围绕甘肃气候变化的热点问题,提供高质量的决策 7

服务报告和动态信息。完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能详查示范区详查评估报告。

——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开展祁连山冰川融化对甘肃的影响等项目研究,为我省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积极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初见成效。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敦煌20兆瓦光伏示范项目并网发电。

——通过几年的CDM项目开发积累,目前在水电、风电、工业提高能效、余热利用等领域已有一大批项目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获得注册,即项目本身产生的减排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已通过国家批准的CDM项目148个,年总减排量多达2190万吨CO2,折合标准煤约808万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执行理事会(EB)注册79项,这79个项目的年减排量约1008万吨,折合标煤约372万吨;甘肃获得EB签发的项目16项,签发CO2减排量为270万吨,为我省争取减排资金收益超过2.4亿元。根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减排效益分析,已经国家批准的148个CDM项目全部获得EB注册和签发,

我省是全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近几年,虽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十二五”期间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等方面都有大量工作要做。

8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抓手,以节能降耗和生态恢复为突破口,加快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产业推动、工程依托的格局,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过快增长的目标。

落实《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坚持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科技部门的战略定位,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强化气候变化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气候变化研究和业务能力为核心,以推进气候变化业务系统建设、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为工作重点,为提高我省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适应优先,注重减缓的原则。充分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倡导全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特别是对西部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只有进一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才能更好的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原则。气候变化是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逐步解决,尤其是西部欠 9

发达地区,只有通过发展才能真正提高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争取创造条件,促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向甘肃省的转移;同时,创造条件促进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坚持讲求成本效益的原则。充分考虑甘肃省的省情,确保最低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

三、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降低40-45%)--定量目标---分解定量目标(CO2排放的目标,农业、工业、交通、建筑等)

第三章 重点工作领域与任务

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领域为:一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包括农业、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二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包括能源生产和转换、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林业、城市废弃物。

一、农牧业

(一)提高农业领域的总体适应能力

通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开发生物技术、合理开发和优化配臵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等适应性措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和农田抗旱标准。

10

为适应气候变化,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马铃薯、草产业、畜牧业和林果业作为大产业来培育,使之成为未来旱作农业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合理调减浅山区低产劣质夏粮面积,扩大薯类、豆类、饲料、玉米等秋粮及经济作物的面积。

(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为应对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的影响,应积极探索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分散、粗放型向精细、集中、规模化转变,是减少异常气候变化对畜牧业不利影响的根本途经;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推广;继续加大对我省畜牧生产中粪污处理的治理和改造工作,推广畜牧业循环经济生态养殖模式,加强粪污治理力度,结合沼气工程开展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及能源利用,以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

2、加强草原建设

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到20xx年,充分利用国家实施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工程的机遇,集中力量完成一批草原重大建设项目,初步改善草原应对气象变化的基础设施;通过严格执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实施禁牧休牧制度并推行划区轮牧制度,实现严重退化草原植被和生态的逐渐修复的目标;稳定和扩大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人工草地建设, 11

突出发展特色优势草产业;全面落实草地使用权,实施轮牧、限牧、休牧、禁牧及其他建设保护措施,基本遏止草原继续加剧退化的局面。

3、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

在减缓农业温室气体上,我省应重点加强以下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力度:一是增加科技投入,开展基础性调查和研究;加强优良牧草的选育和推广。二是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控制土壤中的氧化亚氮排放。三是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秸秆焚烧。四是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减少对化石燃料和电能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四是加强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二、林业

(一)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造林步伐,努力增加森林总量。继续实施好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推进“身边增绿”行动。二是全面推开森林经营工作,实施森林抚育、更新改造,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三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巩固森林资源发展成果。坚决保护好现有的林地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推广营造林实用技术。四是推进林业改革,切实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工程

1、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

我省于20xx年3月将《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 12

合治理规划》报送国家发改委,概算总投资66.16亿元,规划主要建设内容为生态林建设69.55万公顷,沙化土地治理1.05万公顷,特色林果产业0.64万公顷,退牧还草292.4万公顷,沙化草地治理9万公顷,湿地保护工程9.88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5万公顷,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

2、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

我省于20xx年1月将《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报送国家发改委。项目总投资6.02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5.42亿元,地方配套及自筹0.6亿元。主要完成现有植被保护3.4万公顷,封(沙)育林(草)7.4万公顷,人工造林(包括工程治沙)4.0万公顷,森林防火1.66万公顷,病虫害防治1.66万公顷,生态监测站13个等。

3、甘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总投资44.51亿元,实施期为2006—20xx年,主要建设退牧还草88.79万公顷,草原鼠害综合防治104.85万公顷,沙化草原综合治理18万公顷,草原防火23.61万公顷,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13.84万公顷,天然林保护15.74万公顷,重点公益林管护18.56万公顷,封山育林2.21万公顷,森林防火4.77万公顷,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5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2处。甘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实施,将大大增强甘南州生态区功能,提高全省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三、水利

13

(一)主要任务

建立水资源管理合作机制。协同调动各流域管理机构共同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各流域综合规划和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引导市场和合理配臵水资源,以流域为单位逐步建立高效统一的区域水资源管理体系,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和统一调度,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一方面要缓解工业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污染的矛盾;另一方面要促进工业结构升级,严格控制耗水量大的重工业发展,限制水效益差的行业发展,避免高资源低利用,产业结构要向节水防污等高效产业调整。

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以需水管理为核心、以水权水市场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节水的体制机制,建立自律式发展模式,大力推行节约用水。

(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

为加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重点治理工作,20xx年12月国家批准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规划中详细分析了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预测,制定了具体的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规划中还列出了重点治理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水资源配臵保障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等。规划目标是:20xx年实现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北部湖区预计将出现总面积大约70平方公里左右的地下水埋深小 14

于3米的潜埋区,形成一定范围的旱区湿地;六河水系中游地下水位有所回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在西大河水系所属灌区实施以强化节水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措施,实现西大河水系的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使西大河水系下游金川—昌宁盆地地下水位有所回升,生态系统有所好转。总体上石羊河流域重点工程实施后,可增强我省石羊河流域四市九县的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同时也会增强该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生态与环境保护

到20xx年,确保重点城市、重点流域环境质量稳定改善,完成黄河、长江、渭河出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的重点治理工程和综合支撑体系建设,建立起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机制,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五、工业与能源

(一)工作内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积极发展节能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组织开发资源节约和替代、回收处理等技术,鼓励企业生产使用节能产品、工艺、技术和设备,开展低碳生产。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重点,积极推进冶金、有色、石化、建材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我省将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加快生态建设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成效。积极开展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 15

等建设项目,加大油田油气勘探力度,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优化火电结构,加快核电建设前期工作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继续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工作。

(二)酒泉风电基地工程

酒泉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的瓜州县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市被称为“风口”,具有建设世界级大型风电基地的资源条件。酒泉目前已建成或核准约41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部运行后可节约标煤89万吨,相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2.6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规划,2011—20xx年新增装机容量755万千瓦,到20xx年底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71万千瓦,相应地,20xx年与20xx年相比,将节约956.34万吨标煤,分别相当于减排845.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和2177.5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六、科技创新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我省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1、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在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轻纺和食品加工、煤炭等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

2、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发展

实施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科技富民强县、新农村建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强生物工程、农业信息、农业智能化、农业机械和农业设施技术等前沿技术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 16

与装备开发和应用。加强特色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重点加快草地畜牧业、优势特色农作物丰产高效优质栽培、特色林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程。支持旱作农业、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部署原始创新,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立足新能源资源优势,以低成本技术开发为重点,推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与应用;开发面向先进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等重大工程需求的新材料,努力实现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把甘肃建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等战略新材料研发基地。

(二)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减缓气候变化

1、继续推进CDM项目开发,进一步拓展项目涉及领域

通过几年的CDM项目开发积累,目前在水电、风电、工业提高能效、余热利用等领域已有一大批项目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获得注册,即项目本身产生的减排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继续以可再生能源项目为开发重点,进一步拓展工业领域和其他领域,特别是利于民生领域(沼气利用,垃圾处理)的项目开发是未来CDM项目开发的重点。

2、进一步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侧重低碳技术转移服务

在已积累技术转移工作的基础上,未来将技术转移的重点放在低碳技术的转移。利用现有的服务资源及外部资源优势,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低碳技术的供应方和需求方,建立更广泛的业务合作伙伴,多渠道、多领域挖 17

掘和整合外部资源,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

(三)在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利用、提高公众意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对策。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加强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领域的研究,如气候变化的过程、机制和预测研究,气候变化对我省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水资源环境、人类的健康影响的研究等,科学地认识气候变化的成因,更准确地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在技术开发方面,应根据我省自然环境状况、经济特色和科研实力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和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性技术。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是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基础,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是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核心手段。

七、建筑与交通

(一)建筑

建材领域,开展重大工程用新材料、环境友好型功能建筑材料、功能复合与模块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发展建材工业废弃物协同处臵技术。建筑节能一要减少能源总需求量,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二要利用新能源。

(二)交通运输

1、合理调控运力结构,降低运输能耗。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结合行政许可、年检审制度,积极引导道路运输企业按照“线路分类、车辆分级”的原则优化营运车辆运力结构,严格 18

控制运力盲目增长,对于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再新增运力;出租汽车严格执行“退一进一”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货运积极引导和鼓励业户选择节能型车辆--柴油汽车、重型车、专用车和厢式车,推进拖挂、甩挂运输。

2、加快运输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充分利用道路运输服务信息网络对全省客货运输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管理效能和质量。加强客货运组织和运力调配,努力提高货运车辆实载率,有效利用回程运力,降低空驶率。

3、加强车辆动态监管,对在用车辆能耗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结合车辆的二级维护制度,加强对在用车辆能耗指标的动态监测,对达不到相应能耗标准的督促经营业户对车辆进行维修,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4、推进节能科技进步,研发推广能源节约与替代等新技术。积极引导运输企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运输产业,推广出租与公交车辆油改气节能改造项目,减少车辆尾气污染。

八、其他领域

(一)人口发展

以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宣传倡导、优生优育、育龄妇女关爱、利益导向项目为支撑,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将我省建设成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二五”期末,全省常住人口控制在2753万人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 19

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降低。继续坚持现行生育政策,积极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减小出生波动;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二)税务

1、增值税方面

对销售自产的以工业废气为原料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燃煤发电厂及各类工业企业销售自产的烟气、高硫天然气进行脱硫生产的副产品,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

2、所得税方面

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项目所得,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企业所得税实行“三免三减半”;企业购臵并实际使用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五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企业在我省从事国家鼓励类的环境保护的项目所得,享受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卫生

卫生部门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执行《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将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作为优先工作领域,全面提高环境与健康工作水平,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二是开展气候变化对环境相关疾病的影响机制研究,探索气候类型、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等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干预手段奠定基础;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20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效保护人类健康做出了努力。

(四)教育

在学校里开展气候变化的教育课程。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的内容,重点引导青少年树立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活动。中小学校和高校要主动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责任,通过教科书中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来影响青少年,培养青少年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潜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并且取得实实在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成效。将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纳入中小学校有关课程和课外教育内容。

(五)财政

1、扩大财政投入渠道

一是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预算投入,将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重点项目,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年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保障能力。二是继续扩大政府采购的节能产品的范围和比重。

2、明确财政投入重点

一是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上的财政投入重点。二是在适应气候变化上的重点。三是在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上的财政投入重点。

3、创新财政投入手段

一是要根据各类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应对气候变化不同领域的需 21

要、综合运用财政预算投入、设立基金、补贴、奖励、贴息、担保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投入的效益;二是整合相关专项资金。

第四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

一、 能力建设

(一)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增强技术支撑能力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学科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开展全省环境监测、气候变化评估、未来我省气候变化趋势预测研究等,建立完善的温室气体观测监测系统。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

1、 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

工程建设将通过建立规范的气候变化监测、检测、预测及影响评估业务系统,决策咨询服务系统和流程,着力提升气候变化预测和影响评估能力,丰富气候变化的科学决策服务信息以及提高为国民经济布局、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方面适应气候和气候变化的服务能力。工程将依托现有站网和系统布局,主要在区域和省级气象业务部门建设。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气候模式系统构建和计算能力建设、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与预测服务系统建设、预测中心建设等。

2、 应对气候变化观测系统建设

加强和进一步完善气候观测,联合多部门观测站网初步形成甘肃气候 22

观测体系,与应对气候变化支撑系统工程相衔接,为我省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提供较为完备的观测资料。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基本建成覆盖全省自动气候观测站网;建成若干高空、辐射气候观测站;完成若干个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试点建设;加强风能太阳能观测网;建立气候观测技术保障系统;建立涵盖数据库,实现气候系统监测信息资源的共享。

(1)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工程

开展并完成全国第三次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通过建立农业气候、农业气象、遥感与基础地理信息的耦合模型,分析获得精细化的农业气候资源空间数据集;建立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评价与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模型;应用区划产品制作平台和可视化集成与发布系统,进行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和评价业务化应用。围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建立气候变化对我省农业生产可能影响的评估业务系统,并进行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及对策分析。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对气象要素的敏感性,选择生态学意义明确、易于业务中实现的气象因子,建立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气象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估系统平台。

(2)全省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工程

全面调查我省重点区域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查明区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基本摸清我省气象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对我省重点区域各类气象灾害风险进 23

行评估,编制全省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和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集,建设各类气象灾害风险信息共享和发布平台。

3、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建设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在农、林、水、气等重点领域和脆弱地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应急机制,提高综合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

根据甘肃省的气候和环境特点,整合各单位的气候观测台站,建设由天基、空基、地基观测系统组成的综合观测体系,形成内容齐全、密度适宜、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满足气候和气候变化预估与服务需求、具有统一标准的、高效的、多部门参与的干旱气候观测系统;大力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农业和生态系统观测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常规气象要素、大气成分及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进行综合观测。建立与上述体系相适应的信息收集传输系统和保障系统;通过合作与共享,实现全天候、定时、定量的数据采集,为调查研究气候变暖事实、防范和应对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持。

(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体系建设

1、温室气体监测、统计指标体系

为了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单位制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并可先行支持甘 24

肃等生态敏感且欠发达省份开展指标的历史数据统计、排放监测等应对气候变化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前提是摸清排放情况,为此,甘肃将大力提升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水平,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库,做好有关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强地方和部门的能力建设,启动试点省区和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为实现20xx年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CDM项目开发。加强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能力建设。

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固碳能力 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管理,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建立统一的森林碳汇计量体系和标准。设立国家林业碳汇计量、监测评估机构,负责造林、森林管理等森林碳汇的计量、监测评估等,同时,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标准;支持、鼓励各省(区)按照所制定的标准,计量本省的森林碳汇及其动态变化,逐步将林业碳汇纳入国家森林生态价值的统计范畴,统一对外发布。

2、建立完善全省节能和循环经济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发展,努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分阶段逐步建立完善统计信息平台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能源消费数据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性分析,对区域、企业、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成效进行评价,为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明确工作重点提供数据支撑。 25

强力推进循环经济。重点推进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发展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推动风电、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各级气象部门要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好气候灾害风险区划和气候资源的普查、规划和利用工作。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多层次普查和资源利用的评估,为制订和修订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大型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勘察、选址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前期工作中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减小极端天气气候影响带来的不利因素。要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建设性能优良的人工增雨作业设备设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在城市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紧缺地区的水源地及其上游地区,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减少高温干旱对人民生活生产的影响。继续发展水能,持续扩大水电装机容量。大力发展农村生物质能。初步开发太阳能大型并网光伏电站。进一步加大碳汇建设。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着力发展低碳产业。积极支持发展有色金属等六大类新材料产业。

3、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相关工作进展,及时做好我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并建立数据库。根据国家下达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做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 26

氧化碳排放目标测算及任务分解。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数据库。开展市州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争取进入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全面跟踪掌握已经国家批复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情况,并对潜在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和收集整理,形成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理顺职责,全面承接省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工作任务,归口管理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的指导下,成立“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中心(甘肃省节能管理中心)”。支持地方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建设。

(三)人员培训

加强我省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造就和引进若干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选拔一批创新意识强、业务能力突出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研骨干,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行动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开展出国学习考察等等

组建专家和领军人才库,建立由具有领先水平的气候变化相关领域领军人物组成的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形成跨领域、跨学科的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核心专家团队,负责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面发挥咨询和指导作用。

二、制度建设

大力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强度。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 27

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一)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创新能力

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深入研究和全面评估国外的碳税政策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积极探索、科学设计、加快制定有利于我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权、税收、金融政策。研究探索低碳产品标识、认证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促进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协调互动,保障低碳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二)加大立法与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

确立各级气候变化业务、科研、服务和管理机构;完善以气候变化中心为依托的业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气候变化业务、服务机构,设立相应科室,配臵专业人员专职从事气候变化业务、服务;明确各级气候变化主管机构的职权范围和工作流程;规划筹建气候变化省重点实验室。建立省级气候变化工作专业队伍,开展省级气候变化科研、业务和服务工作,制作省级气候变化业务产品并提供决策信息。统筹协调低碳绿色发展。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精神,结合甘肃实际,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进程,确定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框架,对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作出相应修订,切实保持各领域政策和行动的一致性。开展市州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全力推进甘肃低碳绿色发 28

展。

(三)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建设

做好碳减排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及考核工作,积极争取开展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发挥将后成立的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中心(甘肃省节能管理中心)的工作职责。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工作指导下,省发改委负责国家下达指标任务分解的技术支持、统计测算、核查监察;负责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计量、统计、审计,及低碳经济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承担应对气候变化重大课题研究;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咨询与评估工作管理;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承担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项目的管理;为省政府提供国家履约信息通报,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作宣传、培训、信息传播,负责温室气体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全社会节能等方面的执法监管和考核工作;承担省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相关业务。

(四)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监督考核能力

加强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能源、工业、农业、林业等方面统计、调查、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考核指标体系,评估控制温室气体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保障相关目标的实现。

(五)要建立健全防御极端气象灾害的体系和机制

完善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启动机制以及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完善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机制,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

29

(六)建立专项基金

建议设立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基础理论研究,推进低碳经济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扩大低碳技术示范和推广,加速产业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我省竞争力。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投入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臵的基础作用,建立多元化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引导社会各界增加发展低碳经济投入。

1、加强气候变化科研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很大的投入,要创造一个新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行动提供支持。积极发挥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减缓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行动。鼓励和支持我省科研团队承担或参与国际、国内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拓展资金渠道。重点研究气候变化对农牧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重大工程、旅游业和地质环境等产生影响。

2、加强碳汇林业的科技支撑。加大碳汇林业科技投入,提升碳汇林业科技水平。在提高碳汇林业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引进发达国家林业建设和管理的先进技术,加强碳汇林业的科技支撑。通过对碳汇林业的研究,提高森林特别是人工林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 30

三、 组织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省属监管企业主要领导一定要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决策和布署上来。正确处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关系,近期效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和日常经营活动之中。要切实把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目标和要求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方针、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成为每一个员工的信念和行动。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属监管企业抓紧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要切实承担起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责任,有力地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各成员要按照各自分工,明确责任。

积极参与跨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工作,成立气候与气候变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开展相关省级标准的编制工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配套法规立法进程。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参加地方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协调机构的组建,参与并协助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展示我省科学家在气候变化学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和成果;制作发行气候变化问题宣传画册和科普读物,面向社会公众宣传气候变化的基本知识;以世界气象日、全省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活动为平台组织科普宣传;开辟媒体专栏介绍气候变化基础知识,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各地气象科普基地建设中充实气 31

候变化内容。

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不同层次的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各种大型研讨会,开通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网站,编写各种有关气候变化的教材和知识读本,拍摄气候变化宣传片,编发各种气候变化工作简报,举办新闻发布会,全面增进了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建立长效宣传机制,如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日”,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每年节能宣传周活动计划,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深入开展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利用报刊杂志、海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