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美培训研修报告

中国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美研修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部署和中西部地区各省教育厅的选派,在中国教育交流协会的组织下,我们5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美进行了21天(2月19-3月8号)的培训学习。我们是“农村骨干教师赴美研修”第一团,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参加为期21天培训学习,我们团共25人,男教师15人女教师10人,小学教师8人中学教师18人,接待我们的是州立大学中国所的苏教授,曾在中国就读基础教育,后来在教育部工作,留学后留在了美国,对中美双方都比较了解,一直致力于中美的文化交流,利用这种双方互访,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世界,为两国的教育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整个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15位不同教授的教育研究,4次走进3所不同特色的学校,领略不同的办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了解到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尤其是加州改革名校“旺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周末进行了近郊游,走进了神秘的好莱坞环球影视城、感受了有国际城市气息的圣地亚哥、体验了快乐的儿童王国迪斯尼乐园、参观了博克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有多年教育研究的传递,有改革成功学校的参观,有大学校园的欣赏,有著名景点的游览,融入了新的思想,打开了新的视野。让我们

对美国有了全面、深入了解,尤其是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模糊印象,感性认识。

在我们去美国以前,虽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美国的政治、文化、社会、风俗、军事等方面有一定了解,但是对美国的认识,好像犹抱琵笆半遮面,仿佛遮盖了一层朦胧的面纱,通过21天的考察和学习,虽然学习时间短,并不是全面了解美国,但是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美国,也对这个国际一流国家增加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一)、 土地广,资源优。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国土面积为世界第四位。平原、森林面积、耕地面积均占世界前列。

(二)、 人口少,汽车多。

美国地广,人口只有3亿多人。每人平均1.2辆车,是一座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在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有川流不息的车辆,停车场的车更是多的难以数清。

(三)、 房子奇,绿化美。

洛山矶的房子低矮,但是都很有特色,风格各异,每条街的房子设计各不相同,前有草坪,后有院子,房前房后有草、有花、有树,真是天蓝、气新、房异、人美、车亮、草绿。

(四)、 马路宽,路不堵。

美国的交通网络发达,高速公路如网如织,路面设计科学、超前。路面宽、路况好、车速快、路牌清、车让人、人守规、路不堵。

(五)、 不讲究,素质高。

在美国学习期间,听到人们讲得最多是:“Excuse me. Sorry. Thank you . You’re welcome.”。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是一个文明度高、个人修养好的国家,我想这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同时感觉到美国人饮食比我们更为简单,往往一餐就是一个汉堡包、一袋薯条、一杯可乐或咖啡,他们从不浪费。穿着也很随便,不拘小节,除非正式场合,很少看到他们穿的西装革履。

(六)、尊重人、不歧视。

在美国,无论在那里,都会看到倾斜的坡,残疾人的通道,他们总是把最方便的地方留给最不方便的人,残疾人的停车位都是画在停车场最好的位臵上,正常的人绝对不会占用的。美国没有专门的德育课,学校也没有班主任,而这是中国任何一个学校最不能缺少的课程和机构。起初,我是很诧异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理解得更加透彻,抬头一看,古树依存、人鸟相容,马路上电梯里楼道中,总是要为别人留余地,开会吃饭后会自己让物归原处、前面的人总会自觉地为后面的人开门,当学生咳嗽老师会自觉地递上纸巾,在这样的国度,德育课堂已没

有存在的意义了,他们的德育已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外显为道德行为,所有的德育教育已融化在身边所有公民的素养里。但中国的公民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德育教育还任重道远。

三、勤奋学习,转变思想。

我们这个团25名教师,在教育战线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很多教师也小有成就,但是我们从不满足现状,勤奋学习,在语言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学习,挑战自我,也体会了团结的力量和友情的珍贵;在学习美国先进教学理念和科学管理经验中,领会到美国教育发达和超前。在15天的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北岭分校的教授20多节风趣、精彩的课,加利福尼亚大学北岭分校教授知识渊博、教艺精湛、风趣幽默、讲解精炼、深入浅出、联系实际、超前理念。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改变思想,树立理念。让我们牢牢记住了“学生主体,特殊教育、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师生平等、注重实践、教育公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理念。

四、参观学校,心灵震撼。

1、学校整洁,环境优美。

高的是树,矮的是房,几乎看不到台阶,体现了人文关怀。

2、小班教学,学生自由。

每个班级学生只有24人到35人左右,少数学生上课也可以外出,学生可以席地而坐。

3、残疾生少,照顾周到。

虽然一个班级只有1到4个残疾学生,但是他们会受到特殊的关照,一个教室有一个教师授课,有一至二个护理教师在教室里专门照顾这些残疾学生,让他们与正常学生一起学习,帮助残疾学生除掉自卑,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4、分组学习,课堂活跃。

班级分组有多又少,或5人一组或4人一组,学生课堂活跃,教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5、教师敬业,乐于奉献。

从校长到教师,他们都爱岗敬业,充满激情,他们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小学专职教师是采取包班制,教师要从早晨7:00忙到晚上5:00多。才能回家,有时教师也要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义务教育大部分是免费的,老师很辛苦,但也无怨言,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6、学生安全,家长负责。

美国保险覆盖全面,学生安全有保障,学生入学,首先,要与学校签订协议,学生安全由家长负责,如果不签订就不能入学,所以学校和教师不大担心学生安全问题,因为这由家长和保险公司负责。如果学校有外出活动就会提前通知警察来维持秩序。

7、教育工会,维权保证。

公立学校有工会组织,工会组织会要求学校,让教师按时上下班,否则就会让学校,额外付工资。

四、教育有法,运转有序。

美国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教育法规也很健全。中国的教育是从上往下管理,而美国的教育是从下往上管理,即中国教育部管理省教育厅再到市县教育局,再到学校。而美国则是联邦教育局管不住州下面的基础教育,小学初中教育由各个州自行管理,包括学校管理也由学校董事会选出的校长管理,美国的校长职能是特别小的,每一个决策都得由学校董事会批准通过,联邦政府可以制定法律,各州也可以制定法律,虽然教育法律和法规标准不一定相同,但是由于法律监督机制健全,法律和法规能做到有效贯彻执行。虽然美国没有教育部,但是由于法律责任明确,职责范围清晰,各自在独立运作起来很有秩序。教育工会为教师维权,教师协会承担教师资格认证、继续教育、培训等事务。APR、API有目标和评估同时美国用社会力量来监督教育机构,州教育委员和学区委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不拿薪酬,尽社会义务。因此,学校不仅要对当地的民众负责,真正去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以人为本,健全人格。

美国的基础教育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中,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能力,更重要的是强调创

新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中,重视阅读写作。如在我们所有听课中,教师都要求学生在课内外每天都要写随笔,把你亲身经历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用写来促进做,用做来促进写。做和写可以促进学生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这样及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为学生幸福奠基。课堂上,学生是正真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可以举手也可不举手,站着或坐着也行,不想说就写出来。总之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做到了心里学生,眼里有学生。

六、精辟讲解,提升本领。

在苏教授的精心安排下,加州大学北岭分校的教授瞄准我们教师的实际、针对我们国家的教育现状、结合美国的教育实际,苏教授主讲的中美教育的比较与思考,她讲解翔实,生动有趣,让我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也让我们感觉到中美教育的差距和寻求改革的方向。北岭分校的教授从美国学校组织及改革方向一直讲到美国学校的科学教育的模式与方法。在课堂上,教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风趣幽默的谈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本本精美的ppt讲义特别让人感动,这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教授不仅用理论上的阐述,更有生动、有趣例子来佐证。同时,他们还设计了风趣活动,让我们在活动中去学习、在练习中去归纳、在学习中去反思。

我们通过洗脑和充电,提升了教书育人的能力,增强了业务素质。

七、创设氛围,熏陶思想。

从参观学校的教室的物品可以看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大厅、走廊上全是学生的作品、手抄报、泥塑、版画、照片、格言等。仿佛走进了童话般世界。最美的是教室布臵,有学生的作品展示栏,有名人头像的张贴,有学生信息登记卡片,有学生成长足迹栏,有学生个性专栏,有学生奖励陈列栏,有学生生日期陈列栏,有学生物品放臵柜,有图书陈列柜,有学生成长记录档案陈列柜,还有很多叫不上名的作品,琳琅满目,目不暇自。教室里只要一有空间就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在这样环境中,学生都会受到文化熏陶,心里得到洗礼,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就不会出现!

八、讲究科学,积极反思。

通过15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美国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能够主动、积极的反思,如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方面反思。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生,因为他们不是产品,可以回炉,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渊博、跨学科的知识,要懂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教学高效。改进教法。教学方法新颖,才会吸引孩子,才会让学生互动,也只有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才会使课堂教学高效、趣味,拓宽能力。

虽然美国学生数学能力差,但是其他方面都比较强,如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都比较强。我们中国学生虽然数学方面要好一些,但是其他能力就比较差,我们教师和学生也应该要反思,认真学习美国的通识教育让学生成为知识广博、技艺高超人才。

九、家长心态、有效结合

中华民族有古老的传统,就是家庭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子女成长成为了一个家庭永恒的幸福,子女成才就意味着家庭教育的成功。即使是不同家庭背景,他们对教育的投资和寄予的期望几乎都同比最大。但家长总期望把教育的责任全部交给好学校好老师,无论是偏远山村家长对教师的尊敬或是大城市家长拼命地为孩子择校,都能充分感受他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是一样强烈,家长最敏感的神经,将成就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集团的诞生,因为他们不想参与学校管理,但生怕孩子受伤和吃亏。

在美国,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脱离期要早些,孩子更加独立,美国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孩子从父母身边分离越早教育就越成功,所以他们愿意让孩子去尝试,也允许孩子失败,他们会用事实告诉孩子每一步成长都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所以他们无论是在工作时读书或是在读书时工作,已经成为一种环境文化、一种生活需要。

生活与书本结合的教育才是有用的教育,在责任中的学习

和成长才是最有效的成长,但中国传统文化和氛围让家长没有耐心去等待。

十、教育差距

【特殊教育】人性关怀,不离不弃的特殊教育。感受最深的是每个教授讲都提到特殊教育,而特殊教育内涵很广,包括有身体残疾的需要、有心理问题的需要、有智力障碍需要、还有写作与阅读的需要以及天才孩子的教育需要,从教育者的角度讲,研究领域更加细分,从文化角度讲,彼此的包容性很好,他们总是把最方便的地方留给最不方便的人。政府对特殊教育投入很大,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经费保障,而且有很多老师愿意去从事和研究特殊教育,这在中国在一定时间内很有难度。美国的教育以完成普12,到了关注到特殊需要的人群,中国的教育才开始普12,还处在关注普通孩子的教育的阶段,教育重点在关注中间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关注到两端。

【课堂教学】自由宽松,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小组合作讨论为主体,培养学生全部参与、积极思考,在同伴互助与分享中学习。中国的教育还主要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老师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为止,美国的教育基本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为佳。这是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中国也正在学习,教育改革已迈向学生合作学习的轨道,只是地区和学校之间改革的步伐还存在较大差异。

教室按学科功能划分,突出学科特色和氛围,留给思考与启发。科学课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现象到结论,中国教师善用演绎法,做实验来求证。在美国数学课不太重视基础知识,总喜欢把抽象思维形象化,便于学生直接理解,年龄的增长与抽象思维的形成没有同步。所以他们的学生在数学逻辑思维、心算能力和抽象思维都赶不上中国学生。

计算机课已不是电脑操作层面的培训,而是学科教学的辅助和补充,它可以为数学课找规律、为科学课做验证,为艺术课做创造、为调查分析提供快捷而准确的描图,带给学生和老师直观的感受,极大地缩短学习时间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咨询】专业化、多元化的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咨询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但他们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认定很严,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综合的能力,他们在学校发挥的作用很大,既要做个性化的特殊教育计划,又要给老师和家长做理论指导,还要对特殊教育做客观的评估,填补了教育的盲区。而中国对特殊教育的定义还很单一,教育方案还很粗糙,心理学家的素质和作用还有较大差距。

【岗前实习】美国对教师的实习有系统的培训和把关,教师对实习老师的指导具体、深入、仔细、真诚,不仅要交给他们方法,在过程中还要传递教师的责任,对每个实习环节层层验收,真正做到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双丰收和教学相长。对实习生的评价与验收做得细而实,加之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就是事实求实、说

一不二,所以在实习生取得教师执照时把住了源头关,他们岗前就有了真正的教学经历。中国的实习生也有这些流程,但很多就只是一个流程而已,其实在上岗时根本还不具备教学的锻炼经历,而是在工作中摸索。

【教育机构】美国的教育管理机构带给教育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给予了有力的监控,尤其是教育委员会和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简单、分工明确、目标相同。而高等教育的层次也很分明,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都定位很好,学生在上大学是对自己的未来有方向上的定位,但中国的大学不多元,高中毕业生填高考自愿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而是依据高考分数,所以有50%的大学生要换专业。学生和家长对大学内涵的认识很模糊,对职业学院的认识有偏见,当然中国的职业学院也没有做到美国社区学院的水平,政府和教育部已经认识到了,也在努力引导,但还没有形成气候。

十一、积极改革,敢于创新。

(1)、校长是课改的灵魂。只要校长有课改意识,并付至于行动且持之以恒,那么一切事情都能办好。美籍华人陈校长就是一个实例,她就创造一个奇迹。

(1)、管理是创新的基础。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效益。学校管理千头万绪,但是我们只要抓住这一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围着学生转,就会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

(3)、创新是学校的支柱。没有创新,学校就是一潭死水,学校就没有生命力,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就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4)、校文化是净化心灵的催化剂。我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真是让人震撼,这些文化墙会让人心灵得到净化。而我们有得是理念,缺少的是落实。

中国有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也有优良的传统,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改变但很有必要去了解,尤其是让我们的学生去了解,因为教育国际化是趋势。三周里,在我个人眼里观察到的美国教育发展和社会的其他领域处处显示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良性循环并仍然不断奋进的景象,这向我们充分地展示了世界一流发达国家的面貌,令人大开眼界、收获良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不断加大的支持力度、“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推广、“两免一补”“蛋奶工程”“特岗计划”“基层教师出国研修”“异地高考”等等项目上都显示出了我国政府力图使教育步入一个全新阶段的决心。恰逢此时传来好消息:在前几天温总理两会作政府报告时说:20xx年中央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将首次达到数年前的承诺——占全国年GDP的4%,我们陕西省更表态将确保今年全省教育支出将占到财政支出的16%!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去,无论结果如何,奋斗的过程也必然十分动人!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赴美研修之行,对我们来讲真是印证了这句老话。零距离的接触美国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使我们对西方的“先进”有了更准确的认知,修正了以前一些偏隘的看法,对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视野的更加开阔也让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悄然发生着改变,这势必成为对我们日后职业发展路途中的最佳鞭策和动力,促使我们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戒骄戒躁、脚踏实地、虚心求知、完善自我。带着此次美国之行的思考和感悟,带着对生活的感恩,牢记责任,努力工作,将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影响和提高更多人的素质,向着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2012-3-19

马丽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