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医用化学实验改革实践与探索

高职高专医用化学实验改革实践与探索

摘要:目前,高职高专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实验教学实践,对高职高专医用化学实验改革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解决途径,增强了实验内容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用化学;实验;改革;实践;探索

《医用化学》是医学类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是理论学习的继续、补充和发展;通过实验,再现理论,验证理论,训练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目前,高职高专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验证性实验多,实验操作简单,技能训练少,综合实验少,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内容偏离学生的专业,脱离实际生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成绩的考核不严谨,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这些年《医用化学》的大纲要求及与后续专业学科的联系,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强了实验内容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原有实验内容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原有实验内容: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胶体溶液和乳状液,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常压蒸馏和沸点的测定,醇、酚及醛酮的性质,有机酸的性质,糖类化合物的性质,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实验内容的设置,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原有实验内容设置得不够合理,忽视了高职高专的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忽视了高职高专办学的目的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强化学生的“三种能力”,即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1.实验内容单一,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原实验内容单一,验证性实验多,操作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而那些与专业学科有紧密联系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学生没有得到必要的练习,一些简单的实验技能,反反复复的练习,让学生产生厌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实验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偏离专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它能够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愿意去学,也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实验内容中,与实际生活和以后的工作联系较少,学生无法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与以后的工作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动力与热情,降低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

二、实验成绩考核不够严谨

我们原来的实验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既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和学生的考勤,这样就导致有的学生做实验时不认真,不积极主动,敷衍了事,更有一些学生懒得动手做实验,实验结果从书本上抄,应付老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改革实验内容,增强实验教学的合理性和全面性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技能实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根据这种思想,我们重新设计了实验内容,遵循循序渐进、学生容易接受、动手能力逐步提高的原则,删除一哪些现象不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性质实验,增加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用溶液的配制及缓冲溶液的性质、阿司匹林的合成和肥皂制备三个实验,增加实验内容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引入了生活中的内容,既贴近生活又和专业有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建立严格公平的实验成绩考核制度,学生的实验态度发生了改变,丰富了实验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整后的实验内容,学生技能训练增多,性质验证实验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新的实验内容安排的顺序: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常用溶液的配制及缓冲溶液的性质、饮用水ph测定、常压蒸馏和沸点的测定、醇酚的性质、阿司匹林的成和肥皂制备、糖类化合物的性质、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①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我们学校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医用化学》课程。我们查阅了一些高职高专的教材如傅春华主编的《医用化学》20##年7月出版的第6版,又走访了一些相同的高职高专学校,他们都不开设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这个实验。但是,我们的学生大都是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我们也问了我们的很多学生,他们在高中时的化学实验,由于课程多、时间紧,条件有限,大部分是教师演示实验,是纸上谈兵,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少,缺乏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有的学生来到我校化学实验室做实验,连最基本的实验仪器的名称都不知道,量杯量筒分不清,不会取放药品……等等,更不要说规范的实验操作了。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特地开设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实验,让学生从头开始学习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学习化学实验基操作,为将来的实验和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②常用溶液的配制及缓冲溶液的性质。让学生学习常用溶液的配制,如75%医用洒精配制,稀硫酸溶液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等等。75%医用洒精,是常用的消毒用药,作为医学生,掌握其配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再学习一些常用的、常见的液体与固体的配制方法,使学生掌握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③饮用水ph测定、阿司匹林的合成和肥皂制备。饮用水ph测定,让学生取身边的自来水、矿泉水、自己带来的各种饮料做水样,测定溶液的ph值,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以提高学生实验的效率。阿司匹林的合成,选择这个实验,是为了突出专业特点,我们的学生是医学生,而阿司匹林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和学生将来的工作息息相关,并且学生合成了阿司匹林,看到自己的产品,会很有成就感,增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肥皂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东西,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把最常用的肥皂制备出来,让学生明白有机化学和生活的联系,这种贴近生活的实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联系生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针对医药类高职高专学校的不同专业,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和专业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熟悉并热爱自己的专业,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动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建立严格公平的实验成绩考核制度,正确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评价考核能正确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要注重平时的考核,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学生一学期的实验情成绩做出评价,即预习和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的书写,后期用两到三个实验对每一个学生操作考核,标准为预习和实验操作占30%、实验报告的书写占40%、后期用两到三个实验对每一个学生操作考核占30%。第一个实验就把实验成绩考核方法公布给学生,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更好地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首要目标的高等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高职高专医用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高专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对策措施,不断地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其积极思考的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常兴.医学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傅春华.医用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杜广才.医用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4]刘斌.医用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二篇: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摘要:阐述了我院药学类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对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要在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式、实验考核模式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不断改善实验室环境条件,不断端正学生实验态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确保“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药学类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及其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我院药学类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实训与资格证考核相结合;学校教学与社会用人单位相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

对于药学类专业而言,由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物理化学等学科构成的基础化学是药学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学习和发展的基石。基础化学课程主要是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与药学相关的化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其在药学中应用即理论方面;二是规范化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及其在药品生产和检验中应用即实验方面。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对于基础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应以“必须,够用”的原则,而基础化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众多化学理论和化学规律的基本源泉和出发点都源于化学实验,同时任何理论的检验、评价乃至应用,又都是以实验为依据的 。它以其直观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既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对于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理论和方法是学习后继课程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今后从事药物研究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基础化学实验在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关键的环节,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分析我院药学类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改革措施。

我院药学类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基础化学实验课的目的是:“掌握实验方法,正确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技巧以及正确使用基本实验仪器,并将这些知识在药品生产和检验中应用。另外,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现有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理想。由于实验课程是依照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的,在具体安排上需要尽量保证与理论课程设置的一致性,因此实验课程变得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从属地位。而其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没有被关注,也就很难充分发挥化学实验自身的教学作用。②实验内容不够合理,课

时不足,不能很好的与药学类专业联系。实验教学内容大多依附于课堂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和经典实验,而能够反映学科前沿性的内容以及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少。另外,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与药学类专业联系不够紧密。③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实验教学中多采用“抱着走”的教学方法,实验讲义和实验用品讲解得越来越详尽,学生“照方抓药”进行操作,造成学习主动性被抹煞,创新思维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得不到培养。④ 考核形式和评价方式不够全面。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思维导致老师们不注重实验考核,有的不考核,有的虽然有安排考核,但也只是简单的考核。这种考核形式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⑤ 实验室仪器和条件相对落后。学院正处于刚起步发展阶段,实验室仪器和条件都相对落后。⑥学生的实验态度不够端正。有些学生思想松懈,对化学实验不够重视,表现为实验预习不够认真。不够充分;实验过程经常以应付和完成任务为主,观察和思考较少;课后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和职业能力。

我院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课程体系改革根据20xx年教育部的预评估专家给我院的建议,我院把药学类专业原有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门化学整合成一门基础化学,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基础化学实验课在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中的重要性,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提高基础化学实验课的地位,将实验课时从原来占该课程总课时的1/3提高到1/2甚至更多。对原有四大化学实验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考虑到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改变了四大化学实验“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结合药学类专业的特点,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简和重组,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单列,同时又渗透在各个具体实验项目中,这样既便于学生纵观全貌,又利于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同时又充分体现化学知识在药学专业中应用,使学生明确学习基础化学的目的,学为专业所用,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C33。实验内容的改革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针对药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立基础化学的目的是为药学类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化学基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充分考虑本专业的需要。实验教学也不例外,以“加强基础训练,注重能力培养,贴近生产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对实验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将化学与药学、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精选与药学专业相关的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保留基本操作实验。第一.把实验课的要求定位在对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及常用仪器的规范化训练和掌握上。涉及到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物质的加热与冷却,化学试剂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试纸的使用,药物制备、产物分离和提纯过程中的过滤、重结晶、萃取、蒸馏与分馏、干燥等基本操作技能,定量分析中的天平称量,滴定管、移液管及容量瓶的正确使用和滴定基本操作,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等。这些操作都是药品检验工作中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第二,将化学基本操作和技能应用于药品生产和检验之中。以中国药典为基础,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药物为实例进行分析和测定。这些实验令学生将所学的分析方法有效地应用到药物检验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某种药物的制备和检测,涉及加热回流、合成操作、分离操作以及药物含量测定的基

本方法以及标准曲线制作、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等内容。从而进一步巩固药品检验常用操作技能,并树立正确的“量”的概念。

第三,实验内容尽量结合药学知识进行综合实验技能的全面应用。在学生已具备了一定实验室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从实用的角度选择综合实验,或者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学习相关学科理论进行设计方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新意识。

举例1:以前实验教学中乙酰苯胺(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防腐剂和染料中间体)的制备、乙酰苯胺的重结晶捉纯、乙酰苯胺的熔点测定是四个单独的实验,而改革后把这四个实验综合成一个实验,使学生对乙酰苯胺的制备和测定过程有个全面的认识。

举例2:我们还选择了“对氨基苯甲酸乙酯(通用名:苯佐卡因)的合成和鉴定”实验,这也是一个综合性实验,先通过氧化、酯化和还原步骤合成制备得到对粗产物,在进一步通过分离提纯得到较精制产物,最后将产物用KBr压片法测定红外光谱与标准图对照。通过综合实验能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学习知识,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举例3:课程中还安排了设计性实验如“蔬菜中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实验,第一步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蔬菜中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拟定出实验方案,第二步根据所拟定的提取方案,在实验室内南自己准备所需的仪器和实际等,经教师同意即可进行实验,第三步是根据所拟定的分离方法对所提取的样品进行分离得到叶绿素,第四步是应用一定的测定方法测定提取的叶绿素含量。通过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实验,既动脑又动手,更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实验方式的改革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在有限课时数里,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分小班教学:过去整个班50多个同学同时实验,实验环境拥挤嘈杂,老师也没办法同时顾及所有学生,个别学生甚至整个实验根本就没有动手做过实验,实验结束后更加不知所云。为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我们改整班教学为分班教学,每次实验人数一般在25~3O人,每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 每个学生都必需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由于人数较少,老师能够观察到每位学生做实验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手把手地进行指导。

多应用多媒体: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较复杂的基本操作,且仪器数量也比较少,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课件供学生在课前浏览,观看,模仿,比如酸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旋光仪等仪器的操作,这样能化抽象为具体,减少了演示工作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还有很多特殊的、特定的实验,如有毒有害物质参与且不易排污的实验、化学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

不易操作或难以成功的实验、需要反复观察的实验、反应慢导致单位课时中难以完成的实验等也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视频资料或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抓好预习,强调实验过程,重视实验报告和课后总结:

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和牢记注意事项,并要写好实验预习报告,使学生对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来,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随机检查预习的情况,为了避免有些同学纯粹为了完成预习报告而抄袭教材内容,我们将采取实验讲解过程中随机提问并将提问回答结果记录他们的成绩中,提问让每个同学都更加认真预习和注意听讲,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和演示,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严格把关,反复训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指导、督促学生认真观察,要求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所有的实验现象和数据都必须记录在预习报告本上,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断水断电,清洗自己所用的实验玻璃仪器,清理台面,实验室卫生打扫,做到干净爽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最后对本实验进行总结,要肯定好的方面,应指出实验过程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要求每位同学下课后及时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得出结论,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其合理性和误差分析或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变教学模式:实验课教学和理论课教学是不一样的,理论课上是重点教学生理解某些内容,解决某个问题,掌握某些知识;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般先由老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基本内容,然后就可以让学生开始实验了,然而在这个讲解过程中大有学问,并不是把实验步骤讲解的越详细越好,这种“被动式”、“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会“照方抓药”进行操作了,虽然实验会做的很顺利,但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教学,逐渐地改变实验教学模式现更多地采取启发或探究模式.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及原理、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并启迪学生理清实验中的思路,并处处都给学生留下问题。让学生积极去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实验并能学而有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考核模式的改革通过考核提高学生对实验课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结合我院对考核方式要求多样化的规定,我们将基础化学实验的考核方式也做了调整,实验考核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40%)、期末操作考试成绩(30%)和期末实验笔试成绩(30%)3部分组成l6j。① 平时成绩:平时考核主要从实验预习的认真到位程度;课堂提问回答

完整程度;平时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程度和规范程度;实验现象数据的记录清晰程度、完整程度、规范程度、实事求是;实验结果合理程度;实验报告中是否有对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的讨论等;实验过程中主动性、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些态度和实验过程的习惯、整洁、卫生、安全等几个方面来量化考核。② 期末操作考试成绩:操作考试题目主要从一些已做过的实验和基本操作中抽取,制定评分标准.由学生来抽签决定在一定时问内完成某个实验,这种考核方式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对学生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很有帮助。③实验理论成绩:书面考核主要考查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原理、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分析讨沦等。检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

改善实验室环境与条件 学院把实验教学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实验教学的相关政策,制定和汇编了实验室规章制度。为了满足了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学校非常重视实验条件的改善。先后投入资金,添置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用于改善实验条件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

另外,实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技术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能够把一些较为复杂繁琐的仪器部件及其使用方法交待得清晰、简练,易于学生理解掌握,自然会提高实验的效率,调动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端正学生的实验态度 这门实验课程属于实验启蒙课程,对于学生建立正确、严谨的实验态度,养成正确实验操作的习惯以及为以后的实验学习树立信心至关重要。通过老师对学生不断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强调实验的重要性,课程体系改革后实验课时增加了,分小班教学手把手教的时问更多了,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和实验总结实验报告都抓得更紧,考核评价方式比以前多样,使学生思想上更加重视,认真充分地预习实验;实验过程注意观察和认真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实验失败不要紧,关键足要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作一份实验失败的分析报告,万万不可杜撰、篡改实验数据。

结语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我院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提高基础化学实验的地位;将化学与药学、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精选与药学专业相关的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保留基本操作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而在实验教学方式中的改革,坚持改小班实验,多应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好预习环节、强调实验过程、重视实验报告和课后总结,变“抱着走”的教学模式为“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考核方式上,以“平时成绩(40%基本操作考核成绩(30%)+实验笔试成绩(30%)”的考核模式综合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更公

平、合理、全面的考核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另外,不断地完善学院的实验室环境与条件,不断地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素质也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以上对基础化学实验的改革能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增强了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