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做“陪读家长”

千万不要做“陪读家长”

培养最优秀的孩子:

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父母尽量不要代劳,尤其是学习,让孩子独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爱过头,孩子永远长不大。好心的你千万别做“陪读家长”!

孩子是否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与父母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特别是学习上的独立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教育孩子学会动手

现在,有许多父母把孩子能做的事都给包办了,不给孩子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环境,剥夺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如果没有独立做事的习惯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谈得上创造性的培养?因此,父母要从替孩子做事变为知道孩子自己做事,逐步使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并且养成一定的自律性;父母应该当“向导”,指导孩子独立地跨越障碍,独立地思考问题,甚至吃点苦头,使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步具备独立地解决困难、处理困难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是创造力的组成因素。孩子上学时,尤其到了中学阶段,应该争取多动手。父母应鼓励孩子动手做实验,动手制作,动手发明创造一些作品。

2.要教育孩子学会读书

父母不能只满足孩子学会,而更要教孩子去学,虽然两者仅仅只是次序的不同,但它却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素质。杨振宁博士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到一种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老师要你注意的不是最高原则,而是一些新的现象,抓住这些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归纳和总结。”我们不是要削弱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是希望能掌握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工具。学会如何学习远远比掌握死板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在一生的发展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一渔”,也正是体现了掌握技能比单纯获得成果更有意义。

英国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调差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这些获奖者大多认为,孩子在学习期间,最重要的目标技能就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所谓学习方法,没有什么神秘,就是指知道自己怎样学习效果好。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知识,也是可以学习的。学习“学习的方法”,是不是停航区有点别扭?可是学习方法的知识实在是很重要,就好像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只知道一般的知识,而不懂得怎样学习知识,那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最终页会消耗殆尽。但是如果有已知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猎物吗?

在一个知识的总量庞大无比,增速惊人的时代,我们现在和未来学习的成败绝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和耐力,也不单纯与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主要是要有学习效率。效率从何而来?爱因斯坦的公式:W=X+Y+Z给了我们启示。这里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Z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废话,Y代表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以对学习活动的成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要教育孩子学会思考和辨别

科学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向导”,离开了这个“向导”,就有可能被伪科学钻了空子,就可能分不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什么是科幻,什么是神话,什么是真实,什么是魔术。总管诺贝物理奖、化学奖得主的事迹,有许多人是凭着直觉确定主攻方向的,但这种直觉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之上的。作为你父母,从小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分辨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以免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无效的努力上。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与家庭环境和氛围有密切关系。只有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平等生活,遇事互相探讨,共同商量,有理为证,有理为真。孩子在平等的气氛中长大,没有拘束和压力,才能有开放的思维愉悦的心境,和不时闪烁出创造的思维之光。家庭不仅是开发孩子创造力之源,而且在开发孩子创造力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人世间父母对子女最亲密的爱,子女对父母由衷的特殊

情感进而转化为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权威性的教育力量。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我国的《学记》中有句话,叫做“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教育中要重视情感的作用。

4.让孩子独立地进行学习

培养孩子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据我了解,在有的家庭中,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利于这个习惯的培养。如有的父母一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好便着急,就严加管教。最常用的方法是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孩子做作业时,做在你一旁陪他,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没有大人陪酒不认真学习,这种督学方法很少能达到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目的。除了陪读督学外,有的父母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本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父母却包办代替了,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孩子养成了对父母的依赖性,总认为爸爸妈妈会检查的,做错了也不要紧。因此,学习就变得马马虎虎。

让你的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不要错误地帮孩子做一些事情,甚至包括学习,更你不要做“陪读家长”,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是把你害无一利的。

 

第二篇:家长如何陪读

学而思的课堂是向家长开放的,加上奥数的难度较高,所以大量家长旁听成为了学而思课堂特殊的景观。

有的陪读有效地帮助了孩子进步,有的,却实实在在地起了相反作用!那么我们就要问了?家长应该怎么陪读? 第一,任何时候都不要和孩子坐一起,课堂上,家长不要与孩子有交流。眼神都没有必要。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听不懂,那我就应该在旁边帮他讲解。孩子上课不专心,所以我应该在旁边监督他。

然而,课堂上家长帮忙讲解往往只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帮助孩子“听不懂!” 为什么呢?没有一个人能够一心两用,试想,我们能同时与两个人交流吗?孩子听了家长的,就听不了老师的。结果孩子没法集中精力听任何一方的。孩子的正常上课节奏将被完全打乱。二,老师对课堂进行了充分的设计,什么地方留给孩子思考,老师心里都是有数的。家长的讲解就干扰了孩子的思考时间。三,有些时候,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反应迟钝而失去耐心,急躁。“你怎么这都不会啊?不就是怎样怎样的吗??”一旦到了这种情况,孩子这节课基本就毁了。家长往往忽略一点,沮丧、急躁的情绪是会传染的,这是一种纯粹的负面能量!如果一个老板板着脸走进办公室,他的员工这一天都高兴不起来。如果一个老师板着脸走进教室,他的学生就会沉闷整节课。家长的沮丧、急躁会导致孩子整堂课的心理资源全部消耗在负面情绪中,自信受打击,反感上课。还有什么心理资源可以用在听课上?

学生在课堂上的正常状态应该是: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给时间做题时认真做。有疑问,直接提问或者下课问。这种习惯不应该被任何外在因素干扰。

第二,不要回答问题和告诉孩子答案。

课堂上,家长千万不要提醒孩子如何解题,不管你多想,都要憋住。有些问题,是老师费尽心思创造的悬念,目的就是吸引孩子思考,思考,再思考,最后把成就感留给主动思考的孩子。如果家长报了答案,就破坏了这这一切。我能理解有些时候家长情不自禁,其实对老师来讲,是欣慰的,家长都能被吸引说明悬念设置的很成功。但是越是这时候,家长越应该明白,成就感是留给孩子的,不要抢了它。 其次,自主思考永远也无法替代,自主思考的乐趣和成就感也永远无法被替代。只有一个孩子自己想明白了,他才真正明白了。只有他自己想明白的,才是最有成就感的。即便他没有想明白,想的过程,就是最大的收获。老师做的事情是把难的知识,复杂的知识,梳理成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东西,教给他们,并且启迪他们思考。但是,最后一步永远都要交给他们自己——思考并吸收。如果你替代了,那只能说明你学会了而不是他学会了。

第三,不要有任何干扰课堂的情况。

学习是一件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尤其是高效的学习。任何突发的干扰都可能打断孩子思路。手机铃声,家长聊天的声音,(而且,越是小声的悄悄话似乎越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家长如果趁着老师高

声讲课的时间聊天更是糟糕的,整个课堂就会变得嘈杂,老师的声音可以覆盖家长聊天的内容,但是消除不了它产生的声波。

第四,涉及到目前学习能力的问题或者“智力”问题一律不能责怪和批评,比如类似于:“这个你怎么都不会啊?”这种问题,第一,他是真不会,你急他也不会。第二,他没有犯任何错误,孩子不应该因为“智力”问题受到任何批评。但是如果是涉及到学习习惯的问题,一定要予以批评纠正。比如孩子不做作业,不会的题还懒得记笔记,书写涂鸦等等坏习惯要予以严厉的批评纠正。批评的原则是对具体的事,而不是孩子本身。

最后,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旁听和辅导孩子呢? 1,课堂不交流,课间多鼓励,课后多督促。

2,课上以听课为主,方便回家辅导。

3,观察孩子情况,纠正坏的学习习惯,多与老师交流。

4,回家督促孩子及时做作业,做作业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3天内,不要拖到下次课前,否则遗忘较多,作业起不到巩固的作用。

5,坚持让孩子给家长讲解,不仅调动孩子自主思考,而且也检验他的学习成果,不懂的还可以适当给予辅导。

我曾经遇到过有学生,家长帮请了全职陪读老师,都已经不叫陪读了,干脆就替代了孩子的学习,结果这个孩子完全跟不上课堂。

之前还有个孩子,每次课例题提前就做完了,几乎全对。我感到奇怪,这明显不是他的水平。后来我得知,原来是他的家教老师帮忙做完了!这种敷衍的方式能向家长交差,但是无法向成绩交差。最终,学而思期末考这个孩子考了班级最后一名,与倒数第二名差了40分! 实际上,我教过的很多优秀的学生,家长几乎都是“打酱油”的存在,有的基本不来,来了也就是感受一下课堂气氛而已。有的来旁听,但课上几乎不干涉孩子。

如果孩子基础较弱或者习惯较差,家长有时间,旁听陪读都是必要的!家长应该坚持。但家长要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他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逐渐放手,最终完全放手。陪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以后独自上路。如果家长从帮助孩子学习走向了替代孩子学习这条路,那就等于毁了孩子。你能帮他小学,能帮初中么?帮得了初中,帮得了高中么?帮得了高中,帮得了未来么?因为他的人生,你替代不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