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读后感

阅读《驱动力》有感

今年暑假,我有幸在家阅读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丹尼尔〃平克所著的《驱动力》一书,读完之后,真正的让我感到热血澎湃,让我作为读者受益匪浅。今天我就把我阅读《驱动力》一书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及分享。

《驱动力》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趋势学专家、著名作家丹尼尔〃平克。他在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我认为是:在奖励和惩罚对当今社会以及当今人类都已没有作用的情况下,如何激励人们,全身心的投入,焕发出人类的激情。

按照以前学习过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与归属、尊重需要、自我实现。前几点的基本意义我想大家都很清楚,那么高层次的人类需求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满足?在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近乎于无法自我实现价值,甚至说是没有激情的当代,丹尼尔〃平克写下了这本关于焕发人类热情的书籍,我想这本书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可以说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中,没有市场经济中的买与卖,也没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升值或者加薪,那么《驱动力》这本书籍对于我们当代的教育事业会有什么帮助呢?

我带着寻找对当代学生教育的帮助读完了全书。我了解到了其中的一些有益于当代教育的观点和想法。

书中提到,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是自己指挥自己、充满好奇心的I型人,但是他们中很多人都变成了顺从而不投入的X型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也许问题在于我们,我们这些经营学校、管理家庭的成年人。

我认为,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都是按照同一个发展的规律与方向,这就是慢慢的接触新的事物,慢慢的用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事物,换句话说就是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去认知、去感受。那么等到了上学的年龄段,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又有多少人真正的考虑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否磨灭了孩子属于自己的个性。当代的教育工作者中不乏有这样的老师,她的班级里所有学生学习都很好,考试成绩都很高,甚至说这些学生的言行举止都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时间长了,从入学时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小朋友变成了一个班级所有学生都一样,没有个性也没有特点,甚至可以说一个班级所有学生都像是一个人一样。这样完全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去考虑读书对于孩子人生中的作用。那么这样的教育我认为是不成功的。丹尼尔〃平克说:现在,家庭作业快把孩子的书包撑爆了。它们真的对学习有帮助吗?或者仅仅为了表现荒谬的严格感就偷走了孩子们自由的时间。这也正是我们教师应该考

虑的问题。我们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不同性格的孩子要分类进行培养,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从被逼无奈转为我愿意,我想这就应该是教育的一种境界,也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探讨的问题。同样在给学生留家庭作业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这些作业是由通过提供新奇、吸引人的内容,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课堂里已经讲过的内容来提高学生专精的程度。另外要思考我的学生是否清楚我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孩子们是否能够明白他们在放学后回到家里去做这些附加的作业,对于他们的人生有什么样的作用,对于他未来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所以说同样是给孩子布置作业,我们教师如果多下一些功夫,多一些思考和关注,我们就能让孩子按照一个更自主的健康方向发展。

前边提到了教育要分类培养,变被动为主动。那么在现实教育过程中遇到了表现好的和表现不好的孩子,我们这些老师应该怎么做呢?丹尼尔〃平克在书中给予我们相当一大部分的帮助。丹尼尔〃平克提出:如果表扬方式得当,那它就是给孩子反馈和鼓励的重要方法。但是如果表扬方式不当,那它就会变成另一个“如果——那么”型的奖励。这样摧毁了孩子的创造力,扼杀了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老师给予学生很多表扬和鼓励。那么真正对于孩子有帮助的表扬和鼓励又有多少呢?我认为,表扬一个孩子不应该

是:你真聪明、 你真是个天才、你真厉害等等这样。而是通过一件事来表扬这个孩子成功的方法和他的努力。经常性的说一个孩子“聪明”“天才”会让孩子真正的认为自己是“天才”或者“聪明”。这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认为他们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考验他们自己是不是真正的聪明,真正的天才。这些孩子甚至受不了失败的打击。所以为了避免他们看起来“不聪明”、“呆呆傻傻”他们就会拒绝挑战,选择他们有把握的、更简单的路线。相比之下,那些理解努力和勤奋能带来成长和进步的孩子更愿意接收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这样更有利于发展。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表扬也是一门学问,我们要杜绝盲目的表扬,在表扬一个学生之前先想想方式与方法,让孩子能够满足自尊心理的同时激励他继续努力的斗志。发挥出表扬真正的作用才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丹尼尔〃平克提出:把孩子变成老师。让孩子不再是一味的被教学。丹尼尔说:确定自己是不是已经精通了某件事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教给别人。我想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有擅长与不擅长。给班里孩子分配一个学习话题的不同方面,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教给其他的同学。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到:如果我学会了一门知识甚至说学精了一门知识,就会有更多的同学来向我学习,成为我的听众,而我成为了一个老师,成为了知识的中心。这样一来,这个

学生自然会为了让更多的人成为他的听众、成为他的学生而努力专研,提高自身素质。而其他的学生在佩服、羡慕的同时也会努力学习去赶超这位同学。这样无形中改善了学习氛围和环境。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述能力。

《驱动力》这本书提到的一些观点和见解对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我想针对教育工作,如果更多教育工作者真正的研究懂、研究透我们为何教育、我们如何教育,以及学生为何学习、学生如何学习。那么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日新月异。同样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能够更好的投身于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人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驱动力

驱动力公式:Ft = Ttq?ig?i0?η /r

1档的驱动力

Ft= 26043 26722 27402 27202 27002 26523 26083

25005 23966

2档的驱动力:

Ft=15355 15756 16156 16038 15921 15638 15379 14743 14131

3档驱动力

Ft=9242.1 9483.1 9724.1 9653.2 9582.3 9412.2 8873.5 8505.0

4档驱动力:

Ft=5486.6 5629.6 5772.7 5730.6 5688.5 5587.6 5267.8 5049.0

5档驱动力:

Ft=3562.7 3655.6 3748.5 3721.2 3693.9 3628.3 34206 3278.6

加速度:

dudt

=(Ft?(Ff+Fw))/(σ?m)

1档加速度:

0.7854 0.8084 0.8314 0.8246 0.8177 0.8014 0.7864 0.7497 0.7143

2档加速度:

0.7569 0.7810 0.8050 0.7974 0.7899 0.7723

0.7561 0.7169 0.6791

3档加速度:

0.5351 0.5543 0.5733 0.5658 0.5580 0.5417 0.4917 0.4580

4挡加速度:

0.2405 0.2508 0.2606 0.2521 0.2430 0.2278 0.1845 0.1563

5挡加速度:

0.0448 0.0456 0.0451 0.0313 0.0161 -0.0042 -0.0564 -0.0884

9256.3 5495.0 3568.2 0.5264 0.2129 -0.0253

速度:Ua

1档速度:

4.8135 5.6157 6.4180 7.2202 8.0225 8.8247 9.6270 10.4292 11.2315

2档速度:

8.1640 9.5246 10.8853 12.2459 13.6066 14.9673 16.3279 17.6886 19.0492

3档速度:

14.3619 16.7556 31.1175 33.51114档速度:

22.8485 26.6566 49.5051 53.3131

5档速度:

35.1867 41.0511 76.2378 82.1022

功率:Pe

1档功率:

40.9647 49.0394 85.2249 87.9622

2档功率:

40.9664 49.0431 85.2235 87.9645 3档功率:

43.3771 51.9254 90.2365 93.1393 4档功率:

40.9688 49.0422 85.2304 87.9592 5档功率:

40.9702 49.0397 85.2318 87.9562

19.1492

30.4646 46.9156 57.4710 57.4733 60.8494 57.4740 57.4649 21.5429 34.2727 52.7800 64.1868 64.1806 67.9616 64.1888 64.1867 23.9365 38.0808 58.6444 70.7914 70.7924 74.9533 70.7898 70.7882 26.3302 41.8889 64.5089 76.4921 76.4905 80.9879 76.4899 76.4880 28.7238 45.6970 70.3733 82.0635 82.0642

86.8881

82.0679

82.0531

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所以最大车速为64Km/h. 最大爬坡角度:a=15.4度

驱动力

功率平衡图:

所以最大车速为60.7Km/h.

驱动力

附录(求出数据程序):

各个档位驱动力Ft:

clear r ig i0 m T f;

r=0.49;

ig=7.31;

i0=6.3;

m=0.85;

T=【】;

f=(T*ig*i0*m)/r;

rsult=f

plot(T,rsult,':')

各个档位的速度Ua和各档位加速度a:

clear Ft Ff Fw ig i0 L Ttq K y m f G Ua n i0 ; ig=4.31;

m=9300;

r=0.49;

K=【】;

i0=6.3;

f=0.031;

n=[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Ft=[ ];

G=93000;

Ua=(0.377*r*n)/(ig*i0);

Ff=G*f;

Fw=(4/21.15)*((Ua).^2);

y=(Ft-(Ff+Fw))/(K*m);

w=Ua

result=y

各档位功率Pe:

clear G f ig k i0 P1 P2 P3 m r a L;

clear Ua Pe;

G=93000;

f=0.031;

ig=【】;

k=【】;

i0=6.3;

m=9300;

r=0.49;

L=【】;

a=【】;

n=[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Ua=(0.377*r*n)/(ig*i0)

P1=(G*f*(Ua))/3600;

P2=(4/76140)*((Ua).^3);

P3=((k*m*(Ua))/3600).*a;

Pe=(P1+P2+P3)/L

p=polyfit(Ua,Pe,3)

fnplt(csaps(Ua,Pe),'red')

驱动力与速度关系曲线:

clear;

x1=[4.8135 5.6157 6.4180 7.2202 8.0225 8.8247 9.6270 10.4292 11.2315 ];

y1=[26043 26722 27402 27202 27002 26523 26083 25005 23966 ];

p=polyfit(x1,y1,2)

x2=[ 8.1640 9.5246 10.8853 12.2459 13.6066 14.9673 16.3279 17.6886 19.0492 ];

y2=[15355 15756 16156 16038 15921 15638 15379 14743 14131];

p=polyfit(x2,y2,2)

x3=[14.3619 16.7556 19.1492 21.5429 23.9365 26.3302 28.7238 31.1175 33.5111];

y3=[9242.1 9483.1 9724.1 9653.2 9582.3 9412.2 9256.3 8873.5 8505.0];

p=polyfit(x3,y3,2)

x4=[22.8485 26.6566 30.4646 34.2727 38.0808 41.8889 45.6970 49.5051 53.3131];

y4=[5486.6 5629.6 5772.7 5730.6 5688.5 5587.6 5495.0 5267.8 5049.0];

p=polyfit(x4,y4,2)

x5=[35.1867 41.0511 46.9156 52.7800 58.6444 64.5089 70.3733 76.2378 82.1022];

y5=[3562.7 3655.6 3748.5 3721.2 3693.9 3628.3 3568.2 3420.6 3278.6];

p=polyfit(x5,y5,2)

hold on

fnplt(csaps(x1,y1),'red')

hold on

fnplt(csaps(x2,y2),'red')

hold on

fnplt(csaps(x3,y3),'red')

hold on

fnplt(csaps(x4,y4),'red')

hold on

fnplt(csaps(x5,y5),'red')

阻力曲线:

clear F Ff Fw Ua G f r n ig i0;

f=0.031;

G=93000;

r=0.49;

ig=【】;

i0=6.3;

n=[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Ua=(0.377*r*n)/(ig*i0)

Fw=(4/21.15)*((Ua).^2);

Ff=G*f;

F=(Ff+Fw)

hold on

fnplt(csaps(Ua,F),'red')

驱动力与阻力最大速度

for i=1:400

x(i)=35+0.1*i;

y1=-0.0005*x(i)^2+0.0535*x(i)+2.3261;

y2=0.0002*x(i)^2+2.8833;

E(i)=abs(y1-y2);

end

for i=1:400

if(E(i)==min(E))

disp('??3μ×???3μ?ù=');

disp(x(i));

disp('km/h');

end

end

功率速度曲线:

clear x=0:5:90;

clear y=0:20:100;

x1=[4.8135 5.6157 6.4180 7.2202 8.0225 8.8247 9.6270 10.4292 11.2315 ];

y1=[40.9647 49.0394 57.4710 64.1868 70.7914 76.4921 82.0635 85.2249 87.9622];

p=polyfit(x1,y1,3)

x2=[ 8.1640 9.5246 10.8853 12.2459 13.6066 14.9673 16.3279 17.6886 19.0492 ];

y2=[ 40.9664 49.0431 57.4733 64.1806 70.7924 76.4905 82.0642 85.2235 87.9645];

p=polyfit(x2,y2,3)

x3=[14.3619 16.7556 19.1492 21.5429 23.9365 26.3302 28.7238 31.1175 33.5111];

y3=[ 43.3771 51.9254 60.8494 67.9616 74.9533 80.9879 86.8881 90.2365 93.1393];

p=polyfit(x3,y3,3)

x4=[22.8485 26.6566 30.4646 34.2727 38.0808 41.8889 45.6970 49.5051 53.3131];

y4=[ 40.9688 49.0422 57.4740 64.1888 70.7898 76.4899 82.0679 85.2304 87.9592];

p=polyfit(x4,y4,3)

x5=[35.1867 41.0511 46.9156 52.7800 58.6444 64.5089 70.3733 76.2378 82.1022];

y5=[40.9702 49.0397 57.4649 64.1867 70.7882 76.4880 82.0531 85.2318 87.9562];

p=polyfit(x5,y5,3)

x6=[ 35.1867 41.0511 46.9156 52.7800 58.6444 64.5089 70.3733 76.2378 ];

hold on

fnplt(csaps(x1,y1),'red')

hold on

fnplt(csaps(x2,y2),'red')

hold on

fnplt(csaps(x3,y3),'red')

hold on

fnplt(csaps(x4,y4),'red')

hold on

fnplt(csaps(x5,y5),'red')

功率阻力曲线:

clear G f ig k i0 P1 P2 P3 m r a L;

clear Ua Pe;

G=93000;

f=0.031;

ig=【】;

i0=6.3;

m=9300;

r=0.49;

L=【】;

a=【】;

n=[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Ua=(0.377*r*n)/(ig*i0)

P1=(G*f*(Ua))/3600;

P2=(4/76140)*((Ua).^3);

P3=((k*m*(Ua))/3600).*a;

Pe=(P1+P2)/L

p=polyfit(Ua,Pe,3)

fnplt(csaps(Ua,Pe),'red')

功率与功率阻力最大速度:

for i=1:400

x(i)=35+0.1*i;

y1=-0.0001*x(i)^3+0.0073*x(i)^2+1.3248*x(i)-9.9275; y2=0.0001*x(i)^3+0.9422;

E(i)=abs(y1-y2);

end

for i=1:400

if(E(i)==max(E))

disp('??3μ×???3μ?ù=');

disp(x(i));

disp('km/h');

end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