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第一章读后感

活出自我

我总是习惯于从书的第一页开始阅读,对于《第二性》,也不例外。在这,我就谈谈我看完第一章后,在还没受到波伏娃其他思想的影响之前的感受吧。不过我可以确定一点,这是一本给我很大震撼的书,我将好好研读。

在第一章中,波伏娃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女性的处境,女性的生育和抚养幼儿等这种所谓的“内在性”限制了她的“超越性”,使她成为“他者”、“第二性”。因此,波伏娃认为男性是外在的、超越性的自我;女性则是自在的、内在性的自我。女人是什么?生物学上把她定义为“雌性”。波伏娃认为:“‘雌性’这个词之所以是贬义的,并不是因为它突出了女人的动物性,而是因为它把她束缚在她的性别中。”男人几乎把所有关于“雌性”的形容词都抛到了女人身上,诸如“懒惰、狡诈、无情、愚蠢”等等。生物学上的原因在女人的经历中起着头等作用,是构成她的处境一个基本要素,为女人确定了一个固定不变的、不可避免的命运。但生物学不可能回答我们这个问题:为什么女人是他者?实际上,这个社会在“她”出生时变把她定义为“女性”,而在她之后的生活中,她更多的是在尝试接受这种身份,接受这种社会规则。就像是一道判断题,社会告诉你——你是女性。当然,你有权进行选择,如果你选择“正确”,那么你就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否则,你就是社会上的异类,那些社会赋予其“女性/男性身份”而其自身又将自己界定为另一性别的人,往往受尽社会的谩骂和指责。在这种压力下,更多人会选择接受社会赋予他的性别。但

是,虽然我理解波伏娃的观点,但却更倾向认为女性身份不是一开始就由“她”自己选择的,而是社会根据其身体特征强加给她的,她只是在心理上给予承认罢了。

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存在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即女孩子就应该喜欢粉色,就应该温柔优雅,而男孩就应该喜欢蓝色留短发,就应该勇敢不流泪。现在看完这本书似乎明白了那么一点,这一切都是有历史渊源的。但我们应该知道,stereotype这个词本身所代表的东西就是有问题的。人们往往会坚持认为,应当只从生理学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两性中个人的成功机遇是一样的吗?哪个性别对物种更重要?但必须注意的是,和其他雌性相比,第一个问题对女人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因为人的物种永远处在变化之中,永远是形成的。 曾经有人这样给我说过,女强人没人喜欢,现在看来,他说的或许没错。对于男性来说,女人在学历和能力上取得的优势使男人无法获得较高的阶级范畴,他惊恐的发现,他的学历没有他的女朋友高,他的能力没有他的女朋友强,他的薪酬没有他的女朋友多,他侃侃而谈的事被女朋友纠正。他体验到处在劣等的恐惧,他选择逃跑。我们看到,大多数“剩女”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职业女性。 而对于女性来说,大多数女性对于女强人,也是有恶意的。和大多数女人喜欢有攻击性的男性相反,女人相较于柔弱女人,更讨厌像男人一样有攻击性的同类。女强人多是理性、快速、经济独立的。女人怕看到这样的女人,因为女强人对比出她们的软弱、虚伪,更使她们从同类身上看

到自己无奈的客体身份,女强人比男人还要清晰的对比出她们物化的身份。这个世界的改造,没有这些眼中充满仇恨的女人的参与,她们注定是被动的。这些女强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男性,也是其他女人憎恨的另一原因。如果说被动的女人只能从男人处获得自己对于自身的把握,对于世界的肯定,那么有机会从她们身边带走她们的男人无疑等于剥夺了她们的整个世界。不管女强人有没有这样做,改造世界所不得不产生的和男性的接触使女强人成为其余女性的假想敌。于是她们恶言重伤,散布谣言,她们将她们排挤于“传统的”女性队伍之外。 这样看来,为什么古往今来,高职位上的女性少之又少?也就不难理解了。物化使得女性缺少自信,她们被系统化地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男人强调女人身上的女性气质,并当作女人优劣的衡量标准。实际上女性气质这个命题从开始就是伪命题,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女性气质,这是一个由男性定义的,由处境决定的名词。

男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鼓励女人体现在多数情况下被他们嘲笑的女性气质。美丽意味着她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与青春进行徒劳的注定要失败的斗争,温柔意味着她要压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贤淑意味着她要无怨无求的承担家务与生育的一切义务。小女孩从小听到的最多的抱怨包括“有个女孩子样吧!”、“好女孩不会动来动去窜上窜下个没完。”他把她变成花里胡哨的小丑,懒惰的寄生虫,没有思想的笨蛋。而这一切是他造成的,他鼓励她成为的。在男人的世界中,他却在背后嘲笑这些女人,他所塑造的懒惰、懦弱、虚荣的特性又成了攻击的对象。因为男人愿意把女人当作仆人、玩具、伴侣,她

是客体的、没有攻击性的,以他为中心,以他为标准的。男人不愿看到女人变成了一个进行设计的超越主体,在现代女性身上,男人惊恐的看到女人的智慧,女人的能力,女人的勇敢,所有一切他有或盼望得到的美德。她只能是物化的,象征着他对世界的征服。于是他故意曲解她,排挤她,打压她,迫使她回到父系社会的寄生虫这个万年角色上去。

从波伏娃之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完全如波伏娃所预料的,女性会越来越取得平等的权利和尊重的地位。不过需要补充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了这种处境,然而,她们在追求两性平等的道路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些痛苦要由女人自己承担。社会对于这部分女人的认同虽然在增加,但是总的来说依然认为这样的女人不够“女人”,而这些丧失了一部分“女性特质”的女性是否会认同自身所选择的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呢?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任何人都拥有选择如何发展自己的自由,女性可以决定去做一个传统的女孩,也可以选择去做一个假小子,可以选择做一个女强人,也可以选择去做贤妻良母。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被限制。正如一个“温柔”的男人一样,他依然是个男人,只是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男人。过于追求与男性的一样与平等,会让女性受到另外一种压抑。记得有人说过,“女汉子”这个词其实包含了对女性的歧视,在我看来,有时自嘲又有何不可,我们虽然柔弱,但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心,谁说女子不如男?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Don’t behave like girls!”我真不是很喜欢类似的话,女生有何不好?

正如谢乐尔?桑德伯格在TED演讲中所说,作为女性,我们不应退缩,应该举起自己的手。“我认为我们世界上,半数国家和半数公司,会由女性所领导,那将会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们要勇敢做自己,自信起来,永远追随自己的内心,别被一些所谓的社会框架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第二篇:第二性读后感

读波伏娃《第二性》

要参透一本书,应该先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等,这样才更有助于加强对作者作品的理解和体悟。所以为读第二性,我先搜集了一些关于波伏娃的资料和书的写作背景。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意志、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女人必读之书。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是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向所有的读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提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自由、坠胎、卖淫和两性平等。既是当代妇女问题的探寻,也是历史与永恒的品味。波伏娃还将自己作为 "一种特殊的女性状态 ",在四卷本回忆录中 "暴露给世人 "。她用卢梭《忏悔录》式的笔调坦诚率真地剖析自己。尽管《第二性》曾经使她遭受到恶毒狂怒的攻击,而诸如 "性贪婪 "、"性冷淡 "、 "淫妇 "、 "慕雄狂患者 "、 "女同性恋者 "等恶骂之声仍不绝于耳。但是,这一切不能阻止她将自身作为反传统、追求个体独立的典范,不加粉饰和修改地奉献出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第二性》这本书为何颇受争议。凯特.米利特以及陶丽.莫伊在他们的著作《西蒙娜.德.波伏娃》中讲到:“这本书很危险,像是一个报警器。它让你不仅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女大学生,也想成为破窗而入的坏学生。”对许多人而言,这是一本关于“女权主义”的书。西蒙对女性主义的重要贡献,在于把它从一种理想主义引向文化解析。

一、开卷留意

首先,书名“第二性”观点鲜明的指出了女性生活在男性创造并主导的世界,处于受支配的不平等地位。这点很重要。因为即便当今,很多女性未曾意识到她们生活在男权制定的规则里。

第二,指出这种被支配的地位不是天生注定如此。尽管有生理的原因,但并不具有决定性。经济上的依附性更为重要,社会风俗法律道德等施加给女性的限制和枷锁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对此,作者雄辩地从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精神分析等多重角度进行了庞杂但条理清晰的论证。

第三,指出所谓“女性气质”不是女性受支配的原因,而是其处于受支配地位的结果。并不存在天生如此、一成不变的女性气质。女人的“特性”——她的信念,她的价值,她的智慧,她的道德,她的情趣,她的行为,应当由她的处境来解释。其形成既是女性对自身处境的反应,也是社会风俗所施加影响的结果。童年和少女时代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对女性气质的形成“功不可没”。

第四,作者说被支配地位的形成女性本身有“共谋”的成分。在男性允诺的利益诱惑下,女性主动接受了这地位和身份。尽管这地位使她丧失了主体的超越性,置身于“他者”地位的危险当中。

第五,作者对工业发展和思想启蒙推动的女性解放运动和新女性的诞生以及男女平等的前景持乐观态度。男女平等并非否认两性差异,而是尊重差异,也尊重彼此的主体性,废除两性间存在的压迫愚昧欺骗等,实现彼此的充分自由发展。唯有此,两性之间才能形成真正的健康的手足关系。展望前景,笔者总结一句话就是,“男性需放手,女人要给力”!

二、关于“他者”

在《第二性》的引言中,她先为自己锻造出进行这种文化分析的工具--她启用"他者"

这个概念做为女性境况的一个基本描述。这本书的第一位中文译者陶铁柱先生充分意识到这个名词的重要性,专门为这个词的翻译作了下列注释: "'他者','the other' 的真正含义,是指那些没有或丧失了自我意识、 处在他人或环境的支配下、完全处于客体地位、失去了主观人格的被异化了的人。这个术语不但是理解本书点的关键,也是理解存在主义的关键。波伏娃阐明了女性做为"他者"身份。女性有史以来一直处于附属于男性状态,她们的'他者'地位看起来更绝对,看起来是自然现象,无更变的可能。女性没有过去,没有历史、没有自己的宗教。无产阶级可以提议消灭统治阶级,但是女性不可能梦想男性的灭绝。当男人把女人置于'他者'的地位,他可以期望她表现出死心塌地的'合作'。女性不能担当'主体',因为她常常缺乏资源,她感到束缚的必要性,她甚至对这样的角色感到满意。女性的基本特质是:她在由两个相依为命的成分铸成的总体中充当那'另外的"“缘起”。 在第二章「历史」中,波伏娃进一步将女性"异化"的起始追溯到人类集体意识蒙昧的早期。"他者"与"意识"如同分币的正反两面,而在最初的耕种者的意识里,自然与母体,因两者无限神秘的生育能力,和而为一。女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外在位置,即使在后来产生了以人为形象的上帝之后,也没有改变:。" 在游牧人群中,生育几乎是一些意外事件,土地的富饶还不为人知晓。最初的耕种者惊叹犁耙翻开的土地与母性身体多产的奥妙;他知道自己与牲畜、庄稼一样曾被生育,希望自己的部落生养更多的人,让部落绵延不断,同时保持土地的肥沃。最初的耕种者还在技术与神秘之间迟疑着。他或多或少地知道交配的功用以及他开发土地时所采用的技术的威力,但他仍然感到子嗣与作物同是神的礼物,女性身体似乎包藏着神秘的生命源泉。他无法在想到自己的同时不想到'他者';他用双重的眼光看世界。一开始这种双重性不见得以性别为区分,但随着初始农业社会女性角色的扩大,女性一度代表了'他者'的全部。在苏萨发现的最古老的人形是大女神:伟大的母亲身着长袍,头发高高地盘起,在可里特岛挖掘出的许多塑像中,她被冠以高塔;有时她浑圆壮硕,弯着腰,有时修长挺直,手臂压在鼓胀的胸部下方。她是天堂的女王,鸽子是她的象征物,有时她又是地狱的主宰,蛇从那里爬出;她在高山、海洋、江河中显现,四处点化生命;如果她杀生,她也能起死回生。易变,奢侈,残酷,她统领爱琴海域,亚细亚,叙力亚和安纳托利亚等西亚地域的史前文明。女性的黄金时代事实上只是一个神话。从女性被指认为'他者'之时起,性别上的相互性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大地、母亲、女神--在'人'眼里,她从来就不是'人'的同类。她的威力在'人'的领域之外被确立,因而她也就在人境之外。所谓社会从来只由男性组成。'公共或社会的权威从来属于男性', Levi-Strauss 在他的原始社会之研究的末尾这样宣称。" 波伏娃的文化批判示范 运用"他者"之刀,波伏娃将女性意识从"人"的阳伞下剔除出来。在《第二性》的第三章「神话」中,她率先使用了这种"外部"的眼光,孜孜不倦地将以往的文化产物,从夏娃、圣母,永恒女性,到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一一加以分析,审慎地给它们贴上"男性制造"的标签。男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鼓励女人体现在多数情况下被他们嘲笑的女性气质。美丽意味着她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与青春进行徒劳的注定要失败的斗争,温柔意味着她要压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贤淑意味着她要无怨无求的承担家务与生育的一切义务。他把她变成花里胡哨的小丑,懒惰的寄生虫,没有思想的笨蛋。而这一切是他造成的,他鼓励她成为的。在男人的世界中,他却在背后嘲笑这些女人,他所塑造的懒惰、懦弱、虚荣的特性又成了攻击的对象。因为男人愿意把女人当作仆人、玩具、伴侣,她是客体的、没有攻击性的,以他为中心,以他为标准的。男人不愿看到女人变成了一个进行设计的超越主体,在现代女性身上,男人惊恐的看到女人的智慧,女人的能力,女人的勇敢,所有一切他有或盼望得到的美德。她只能是物化的,象征着他对世界的征服。于是他故意曲解她,排挤她,打压她,迫使她回到父系社会的寄生虫这个万年角色上去。

三、关于性别

女人是什么?生物学上把她定义为“雌性”。波伏娃认为:“‘雌性’这个词之所以是贬

义的,并不是因为它突出了女人的动物性,而是因为它把她束缚在她的性别中。”男人几乎把所有关于“雌性”的形容词都抛到了女人身上,诸如“懒惰、狡诈、无情、愚蠢”等等。波伏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区分物种:“性别的产生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物学上的。”正是女人通过她的‘感情生活’创造了她自己的身份,包括她的女性身份。”按照波伏娃的这种观点,每个人的思想意识是不同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身份认同”也会各异。可是,事实上,几乎没有女人会把自己放在雄性的行列中。那么,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她”都会把自己创设为“女性”呢?波伏娃并没有对此作出探究。实际上,这个社会在“她”出生时变把她定义为“女性”,而在她之后的生活中,她更多的是在尝试接受这种身份,接受这种社会规则。就像是一道判断题,社会告诉你——你是女性。当然,你有权进行选择,如果你选择“正确”,那么你就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否则,你就是社会上的异类,那些社会赋予其“女性/男性身份”而其自身又将自己界定为另一性别的人,往往受尽社会的谩骂和指责。在这种压力下,更多人会选择接受社会赋予他的性别。因此,虽然我理解波伏娃的观点,但却更倾向认为女性身份不是一开始就由“她”自己选择的,而是社会根据其身体特征强加给她的,她只是在心理上给予承认罢了。

四、关于人性与女性主义

无论是共产主义运动,还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失落,都容易被匆忙地宣告为"人性"的胜利,《第二性》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将所谓"人性"置于解析的显微镜下。波伏娃将所谓的"女性本质"归为父权社会的文化构建,继波伏娃而起的社会学、女性心理学则更进一步展示,男女两极分化是人类文明积淀而成的某种具有稳定性、能够自我复制的社会规范。"性别的文化构建说"具有深刻的革命性,它触动东、西方文明从语言乃至伦理道德的致密神经纤维,阐明了女性革命之艰巨--它不可能在一、两代人之间完成,不可能仅仅是"理念"层次上的革命,它需要长久的文化演变、文明积淀,也要求深刻而细微的社会重组。女性解放运动必定是一进三退,道路漫长。面对文化的恢恢天网,《第二性》给读者指出的是一条个人突围之路。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她认为,女性可以通过对价值的选择而改变自己的生存境况。具体而言,一个选择不结婚或不生育的女性,完全可以是新的一类人。对比宣扬社会变革的理论,波伏娃的建议有着令人眩晕的轻盈,好象最不具政治性,只关乎一个头脑清醒的女性的几个私人决定,既不需要为琐碎的家务与配偶日日争吵,也不需要成群结队到总统府前呼叫。它的战斗性是隐蔽的:它是一门以自我消减的方式进行扩张的艺术,类似于罢工、绝食斗争。应该庆幸波伏娃的书并没有能取代青春期爱情读物,否则,人类不仅仅是聪明到能自杀的动物,也是能自我灭绝的物种。

五、关于婚姻

波伏娃对婚姻提出了批判。她认为:“结婚与个人无关而与组织有关:婚姻是为了履行职责,而不是实现真情或表达感情。”“在婚姻中,性经历一直被看作是一种职责,一种目的,它永远不是一种真正欲望的表述。”或许我们会认为波伏娃的观点太偏激,但倘若我们试着站在她笔下的那个时代去看待问题,这一切似乎便变得顺理成章了。在战争年代,女人会因为堕胎而被送上断头台。一个女人无法自己选择性生活,无法避孕,那么“母性”对她而言也只能是强加的。我们知道勉强没有幸福,那么强加的“母亲身份”又怎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试想一下,他和她的相遇,并不是在某个浪漫的午后不期而遇,一见钟情,乃至厮守终身。这种属于童话般的爱情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很难实现,更何况是在那个纪律严明的年代。他和她往往被某个组织撮合在一起,他们的婚姻生活不是因为爱情,而是为了繁殖后代,给组织生产新的劳动力。因此,这种婚姻生活并不是自由的,没有自由的婚姻是没有意义的,男人想占有女人,倘若在女人的心里压根儿就没有眼前的这个男人,那他和她的性生活也不过是在完成组织的任务,婚姻不外乎是一种形式。波伏娃的这个观点对现代社会也有些适用,虽然我们在倡导民主,法律也赋予我们自由恋爱的权利,但在某些偏远的乡村,“包办婚姻”、

“买卖老婆”的现象还屡禁不止。既然这种婚姻没有自由,失去意义,那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波伏娃对“性解放”充满渴望,这也是对女性自由的向往。

认同她在书里的主要观点:除了天生的生理差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男性亦然。至于这句话的网页拓展版:女人因为体力较差,当生活需要体力,女人自觉是弱者,对自由感觉恐惧,男人用法律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来,而女人甘心服从。有脑袋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会是波伏娃说的话,更会怀疑这是不是现代人说的话:随着工业化程度比较高,除了野外工作,体力并不能显示多少优势,除非那个男人热衷于和女人打架。 她的书得以流传,得以认同,恐怕得益于萨特。五十多万的小说,一遍一遍过手,直到改到男性可以接受,才罢手。女权运动的“圣经”不过如此,女权教母也不过如此。男权统治太久,女性运动不过是一个调剂。他们明白:这只是蜉蝣撼大树,和自己玩挠痒痒,求取他的注意力。如果真的开始燎原,他们绝对是最好的灭火者,神不知鬼不觉。这千里之堤何时才能溃,无从知道。只是他觉得这是嬉戏,一旦越界,翻脸不认人。忠诚地守护自己的地位权利。女性大多天生比较温和,只要不触动她的底线,和平共处,甚至牺牲部分权力也是可以的。真正的女权运动者,她不是我们还没看到已经倒下,就是已经沦为恐怖分子。各个政府都排斥她,甚至不如恐怖分子。恐怖分子还有基地,还有同伙。她什么也没有,连女人也怕她。像躲麻风一样躲开她,她是最柔弱却直击人心的恐怖:曲线贴合每个女人的内心,直至女人不敢细想的东西,是内心的魔。一个人越是恐惧一个东西,越是因为那个东西接近自己内心。就像人总是看不惯和自己有一样缺点的人,总是这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没有女人会把自己陷到那种危险境地中去:孤立无援,孤独终老。寂寞到皮肤龟裂得像干涸的土地,谁也不敢那样。男人没有切身体会,更不可能放弃背弃自己的权利,除非受到极大的伤害。天性不会使然,耶稣也只是强调众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