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读后感

《六祖坛经》是我修持的主要经文,已经看了多年。《六祖坛经》是一部比较容易明白的经书,但却蕴含深奥的佛理。禅宗的修行方法之一是参悟,看着简单的文字,慢慢参悟内里深入的意义。《六祖坛经》正是一本文字容易,意义高深的佛经,我参悟了10年,每天还在参悟它的内容。每逢经过不同的人生阶段,《六祖坛经》给我的感悟也不同。每遇到不同的事情,《六祖坛经》内的句子让我参悟到的随之而不同,深感“万法唯心造”的道理及坛经的奥妙。

以下慧能大师的几句开示,是足以使人参悟了一生: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谦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

慧能大师已很简单地讲出做人最要紧是心平行直。再者,便是孝养父母,和睦相处。还有的是切勿妄语,知错能改,接纳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这正是好好的

修行方法。最后一句“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真正讲出禅宗禅修的要旨,也是德健师父常提及的心魔,须由自己去除却,不可倚赖别人。每个人自心内都有菩提,只要明心见性,就可众人成佛。成佛可能距离我们很远,但至少可以活得开心,身体健康,心性也比较健康。

放下贪嗔痴

西方有很多心理学派,用不同的理论解释人的心理问题。例如,弗洛依德解释人的心理不平衡是因为童年阴影和自身内在三层人性挣扎。认知心理学派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来自对现实的不明了。从佛理的角度看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来自人的贪、嗔、痴。

1.贪

人的物欲是无穷无尽的,但是可能满足人欲望的资源是有限。以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往往不断地努力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当满足不到的时候,心中便产生不安及不愉快。出现心理问题,渐渐又影响身体的健康,造成生活的困苦。要脱离欲望的痛苦,不是不断努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是把自己的欲望尽量减低,即清除贪心的念头。什么是贪心?有人误解不贪心就是甚么都不做、不要。这是一个误解。消灭贪心不是没有上进心,而是不怀有非份之想,一切随缘,不追求不应属于自己的事物,也不追求自己不需要的事物,但却努力做好自己的责任。身为学生便努力求学,身为教师便努力办好教育,不作非自己本份的贪欲。

一个60岁的老翁,患忧郁病,最后在家自杀。追根究底病态的原因是这个老翁因为想有人照护他,所以回中国娶了一个20多岁的妻子。又因为想有下一代,所以要这个年轻的妻子生一个男孩。不到两年,妻子把他的钱全拿去,一走

不回。老翁因此患上忧郁病,而导致有自杀的行为。这个案例,正好用“贪欲”来解释心理病的成因。老翁有非份之想,就是要个年轻的妻子。心中明知是一段没感情的婚姻,却要满足自己的贪欲而为之,以为可以使自己快乐,却使自己更加痛苦。最后使自己身体及心理都受到严重创伤。贪恋是现代人很多心理问题的源头。

2.嗔

生气,怨怒便是嗔。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怨怒,是不自觉地保护心理的一种方法。香港是一个十分紧张的城市,而且人口稠密,所以人就很容易动怒,我常常在街上听到有人破口大骂, 很多时侯都是因为一些小事情。 有一次在银行听到一个妇人大骂银行职员要她 “苦等”足足十五分钟。 又有一次看到两人在街上大骂因为停车的问题。 其实愤怒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如上述的妇人愤怒银行职员要她等候15分钟, 即使她大骂,也是要等候,她可能快了数分钟,但又有可能因此耽误更长时间。不管有没有使等候时间减短,她肯定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因为,动怒是十分伤害身体的,中医认为怒伤肝,过份而长期的动怒会使肝功能失常。 怒不单伤肝,还会伤心, 伤胃, 伤神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多种疾病的发生。 现代西方的研究也指出怒气使人血压提高,影响食欲,容易患高血压甚致癌症。所以,在治疗的方向应首先感悟到怒怨对身体的害处,从而建立一个明确的动机去培养用一个心平气和的态度面对问

题。 在临床上, 动机(motivation)是十分重要,如果病者不理解控制愤怒是对自己的心理及身体健康有好处,便可能感到被迫去压制自己,而且很难主动改善愤怒。

一个妇人怨恨她的丈夫对她不忠,已怨恨了30年,甚至她丈夫死了,她还不能放下这个怨恨。她有很严重的忧郁病,也有很多身体的疾病,这种种的问题都可以从放下怨恨着手去改善。这个妇人因怨恨而自己得一生病痛,对事情无补于事。所以,一个人应明白,怨恨他人最受伤害的不是被你怨恨的人,而是你自

己。西方的科学研究已经指出,人的免疫功用与人的情绪有很大关系,一个怨恨很深的人,免疫系统会降低,比较容易患病,甚至癌症。所以,如果能放下怨恨,对个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有莫大益处。

别外,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都知道动怒是不好的行为,他们也希望能心平气和地生活,但是往往 “无名火起三千丈”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便不能自控地大发雷霆。 在一般的心理治疗手段都采用情绪控制的方法帮助治疗者控制愤怒,例如提意在动怒时练习深呼吸,离开现场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等等。依本人的临床经验, 这些方法只能治标不冶本。 就是说, 此人可能当时能控制不动怒的行为,但往往不能使内心怒气消失,很容易又再动怒。依本疗法的理念, 人的愤怒情绪是与每天进食的食物有关。 如果每天进食太多热量高的食物,身体容易积聚火毒, 影响人的情绪,使人难以心平气和。 我运用德建身心疗法中的饮食指引帮助一些难以控制自己情绪的病者,效果比只用情緖控制的心理治疗方法好。 病者都表示内心的怒气自然少了,所以突然激动的情况减少,也不需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緖。

3.痴

不明白事实的本相,不懂分辨是非黑白,所以陷入痴。人痴迷事物主要是因为智慧未及,所以难以辨是非,甚至因为贪欲过太,而又没有能力满足自己的欲念,所以容易受骗或用不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曾见过一位中年妇人去求一个法师帮助作福使她能生一个男孩。但花了一万多元结果都不如意,所以更加痛苦。用愚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偶然或许如愿以偿,但却不能感到自由自在,因为已痴迷于外来的力量去满足自己的贪欲,渐渐便依赖了外来的力量(或是一个人,或是一种方法)而变得自卑、无自信、不能自主。即使偶然如愿,但总有不能如愿的时候。如果还是不断迷痴,便不断寻找比自己强的人或物(例如:神通、算命等)去解决问题,越迷越深,越困苦。所以,放下痴想,人才能活得自然自在。

慈悲善行快乐人

要修持行意禅,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修持慈悲济世的心,多行善事积善行。然而,什么是慈悲心、济世心?慈悲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施予,慈悲是见到别人受苦,感同身受,尽自己能力去帮助他人解决困苦。慈悲不但是追求自己的觉悟,还要帮助别人开悟。有人误解,慈悲行会使一个人“吃亏”。俗语说: “没有着数”。商业主导的社会是不鼓励做对自己没有益处的事情。但是,从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的角度去分析慈悲行,的确是对身心健康有益。慈悲的行为不但可以帮助接受施予的人,对施予者同样是有利有益。

有些人因为自己帮助他人后却没有得到赏识或回报而感到痛苦。我们常常听到人说:“我对你这样好,但你竟然这样对我。”这不是慈悲心,是一个有条件的施予。一个慈悲的心,就是无条件去爱护、帮助他人。无条件施予自然不会期望得到回报,因此,也就不会感到失望,心境上亦不会因为这施予行为而有喜怒哀乐的反应;相反,得到的是淡泊宁静的心,而且自在的心境,这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行性法师讲过,修禅武医的行意禅,就是修菩萨行,要有一颗平常心、自然心、慈悲心、济世心。

要培养慈悲心、济世行为,最好是由身边的人开始,无须急于一开始就要普度众生。我们身边的人莫过于家人,我们有没有关心他们,父母年纪渐老,我们有没有用慈悲心去照顾他们,抑或觉得照顾他们已经不会有回报,或者只是负累?一个慈悲的人会无条件关心关怀自己的父母。

现今的中国社会,可能因为每个新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所以对子女的培养特别重视。有许多家长以为帮子女安排许多课堂、活动,就是对子女好。但有时候,这些爱的背后亦是有期望,期望得到回报,得到安慰,以儿女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指标。许多父母寄望儿女成绩优异,因为儿女成绩优异,自己脸上便有光彩。若儿女品学兼优,就更可以在他人面前炫耀一番。不过,这些爱也是有条件的,往往造成孩子不健康地成长,也对父母的心理及身体构成不良的影响。临床上我遇见很多小孩子,因为终日忙碌于功课、学习、培训而失去了童真。他们都十分疲倦,而且活得不开心。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往往表达愤怒、自卑及忧愁。对

父母不但不敬重爱护,反而觉得他们太严厉甚至苛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十分不好。要改善孩子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要改善家长及孩子的关系,可以从培养慈悲心开始。父母以慈悲心面对儿女,就是无条件地培训儿女的长处,并认清楚一个人的生活意义,因果、自然、明心见性等,为儿女将来着想,要子女生活愉快而作出行为,而不是以子女作为自己名利的注码。孩子的苦,感同自己的苦,并尽力使他们活得快乐。

许多时候婚姻出现问题,亦是因为夫妻之间的爱是存有条件。若夫妻间能培养慈悲心,许多问题也会得到解决。有时候妻子埋怨丈夫没有时间陪伴她,有些丈夫埋怨妻子不体贴,这些埋怨都源于他们对对方是有条件的呵护、有条件的付出。如果以一颗慈悲心来无条件地照顾、呵护对方,就不会有埋怨心、愤怒心。因此,慈悲心、善行是修行的重要环节。我们单单有慈悲心是不足够的,一定要付诸实行,所以我们叫慈悲心、慈悲行。我们既能够以慈悲心去关怀身边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伴侣,还能多把慈悲心扩至同事、朋友、社会以至世界。

我所认识的人当中,不少是刚想培养慈悲心,便立即想普度众生,第一件事就想济世,拯救所有苦难的人,却忽略了身边的家人、朋友,这会做成心理上的痛苦、压力,这不是我们所鼓励的方法。首先要对身边人培养慈悲心,慢慢扩大至自己认识的人,继而不认识的人,修行是要按部就班,操之过急只会囫囵吞枣,物极必反,反而有损心理健康,久而久之,造成身体的毛病,所以大家都要小心注意。

 

第二篇:六祖法宝坛经

六祖法宝坛经慧能大师法语

第一品行由品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禅宗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分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法眼等等。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是不期,不想,不料,或想不到的意思。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之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之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滯,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初学,既有无量无边罪。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从心想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不住善于恶,是与非,空于有,常于断,迷于悟,等等对法;连中道亦不住。而生其心即是生其空寂,灵知,妙明,真如之心,此时心即没有栖止,停泊的处所,犹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住是滞住,攀缘,执着,著相的意思。不求余物,唯求作佛。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法华经云:佛说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第二品般若品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說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无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