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单向度的人》

浅读《单向度的人》

赫伯特·马尔库塞,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以批判与揭示为主,引入“向度”这个争议的概念,深刻分析了社会中的人如何而活,为何如此而活之态度及反应,是一部极具研究价值的哲学著作。

哲学著作难免晦涩难懂,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只能说是将其中较为感兴趣的部分做了一些浅读,而深层次的内容似是无法参透,接下来,我将对我感触较深的个别内容进行一点浅析,在这里仅作为个人的片面观点。

我最想要说的内容即是关于“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在本书的叙述中,是工业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结果,马尔库塞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在这里,我想进一步解释一下关于单向度这一概念。马尔库塞特别强调了极权主义一说,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极权主义为根本特征的社会,这种极权主义压制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并使人们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失去了对现状的否定和批判能力,这种逐渐的失去发展到最后就成为一种习惯,而习惯则是最可怕的现实。

当然,此种极权主义与以往的极权主义是不同的,以前的极权主义是采用恐怖和暴力手段,不服从政府和当权者会被投进监狱,遭受迫害,甚至被杀害。然而,现代的极权主义社会,却正在于它有对立派别和对立意见的存在,虽然,这种对立只是一种表面的对立,它并不涉及到社会根本制度的层次,只是一些表面的争权夺利与群众抗争。单向度的轨迹,就我理解的,可以进行这样的描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甚至生活等方面,都只剩下一个向度,即肯定与维护的一个单一向度,而没有了批判与否定。生活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也被现代社会所标准化、范式化了,丧失了批判与否定的能力,在“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中,成为维护这个社会的工具和奴隶,成为单向度的人。他们对社会没有了否定批判精神,一味认同现实,认为现在的生活环境就是最适宜的,他们安逸于眼前的生活,不会也想不到更高的要求。他们只会为了更好地迎合现在社会的潮流而一味地去改变自己,丰富自己,屈服自己心灵深处真正的个性,真正的意识,让自己成为整个社会潮流所能接受的个体。一言以蔽之,我觉得,这是一种盲目的顺从,直接导致的,即是个性的失落与社会声音的多样化缺失。

马尔库塞在书中尖锐地指出,“发达工业社会的人们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还是奴隶”。“奴隶”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人是否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是否沦为物的状况”即是标准。现代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了真正的奴隶,其根本不同或者说这种更加严重的现实在于我们基本上得到了肉体的解放而沦为了心灵上精神上的奴隶,我认为这是更加严重的枷锁。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能够思考,能够克制,能够运用智慧和精神发掘出高于人的东西。那么,当我们在精神上也成为奴隶的时候,这一切要怎么实现呢?更多的人们抱有这样的态度,我们要在残酷的现实中存活,要在社会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唯一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成为社会的奴隶,以适应而不是以抗争为生存之道。

越来越发达的工业社会给了我们丰裕的物质条件,但同时也是在这样一种诱惑的“腐蚀”之下,化解了社会中可能存在的否定力量,人们的关注点已经转移,自由的发展个性在社会物质的掩埋之下成了一种奢望,而个人社会竞争力的提高更多的是付诸于表面的改变,并不再思考制度与深层次的改革问题。现有的社会体制已然理想地刻在人们的脑海之中,他们认为这再好不过了,最好也最合适的选择即是服从,其他的没有什么多的可担心的,已经再无必要为制度拼死拼活,接受和适应才是王道。

那么现在,让我们回到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看看现实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现实。

物质条件高速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几何速度提高,早期社会的否定力量如工人阶级已在发达的社会里得到了极大满足,尝到了甜头,他们一直在不断分享着各种工业社会带来的富裕和满足,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是贫困潦倒的社会弃儿,他们不必为了生存而去战斗,去改变现存制度。这样,工人阶级就由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慢慢变成了丧失批判能力和反抗要求的“良民”,被现存制度所同化。即使原来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主要的政治反对派——各国共 产 党和社会民主党,也放弃了通过革命推翻现存制度的主张,相反,他们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议会,并竭尽全力争取在现存体制内满足自身的需求。中国,从抗战胜利,到改革开放无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但是现在,我们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降低了,为什么,生活越来越美好现在却越来越没有重大成就?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现实,生活太安逸往往会使我们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忘记了从前的追求。人们已经满足了这种舒适而又和谐的所谓民主生活,改革在现代社会被定义为“小打小闹”“小痛小痒”,而实际上,它是真的有存在的必要性的,尤其是在中国。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什么,这是个每个人都显而易见的事实,那就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与人口稍微一动则惊诧世人的增长率,好,也或许这是个现实但表面的问题,真正的症结在于我们拥有的人数为人所羡,但是智慧的高质量的却着实不多,要不,人口绝对不会成为一个问题,而转而成为国家最有利的资源。人太多的结果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抢。抢什么呢?抢饭碗,抢资源,抢座位,抢机会,抢学历,抢时间,抢金钱,抢我们比别人少的东西。我看到忙碌的人们只是在忙碌,我看到奔走的人们只是在奔走,我看到吃饭的人们只是在吃饭,我看到来往的人们只是在来往。我想,现在的我们,越来越少了什么。那是什么呢?是自由,还是美丽的灵魂?是个性,亦或是追求?我想我说不清楚,只是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我之为我的意识与期冀。个性这个东西,失去好久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将我们局限在房子里,局限在生活的小角落。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社会并未理想到我们可以自由地释放精神的地步,矛盾

冲突和心酸不满到处都是,那么,为什么我们也没有去改变呢?因为,我们太忙碌,忙碌到没时间去关心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时代发展到现在,人们大多数时候已不再为忧国忧民而感怀了,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生活的抱怨,股市的行情,社会官场的腐败,一系列骄纵与放任勾勒出的是社会的不正常发展,最后,再付之一叹亦或是一笑,然后,没有改变,继续循环往复,我们真的是单向度的人吧,只是没有到那么典型的地步。

泱泱大国,人数带来的本应是蓬勃与力量,可是为什么算计成了主角?我们本来可以一起努力,一起把人的力量精诚发掘,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的。我们要求保障,要求福利,要求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以及公正公平的机会给予,只是我们在忙些什么呢?

当然,以上言论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单向度的人》给予我对于自我和当今社会人的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忙些什么,为什么而忙,在这个个人力量如此薄弱如此不值一提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寻求另一种方式来使我们的人性与个性得到解放,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呢?我想这是个值得一问的问题吧。

浅读至此,告一段落。

 

第二篇:_物化_之后的异化_读马尔库塞_单向度的人_

学教育2011.08

“物化”之后的异化: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胡宇杰

内容摘要: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总体上是非理性的。它在满足个人需要的表象下隐藏着一种新的控制手段。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个人自由、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都被压抑和控制。而技术进步就是发达工业社会实现全面控制的新形式。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单向度的人》是他最富盛名一,

的著作。全书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发达工业社会表面繁荣背后的弊端和对人性的压制。他把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称作“单向度的人”,即对社会失去了否定精神和批判精神的人。对于造成社“我会非理性的原因,他总结为:们社会的突出之处是,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这双重的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他认为,技术进步已成为发达工业社会实现全面控制的新形式。本文将试图沿着马尔库塞的思想脉络,对该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特色进行评析。

一.批判“虚假的需要”,试图寻找自由的真谛

马尔库塞看来,发达工业社会利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使个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然而,满足需要的表象下隐藏的是一种新的控制手段。这种控制无形却有力,以一种表面合理的形式支

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社会成员被满足的所谓“需要”只是“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虚假的’需要。”的需要,是

与“虚假的需要”相对应的是生产机构及其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设施的虚假。日益便捷的运输日益多样的商品种类、日与通讯、

益多彩的娱乐方式等等,无疑会让人感到需要被满足的喜悦,然而,马尔库塞冷峻地指出:“在这一过程中,产品起着思想灌输和操纵的作用;它们引起一种虚假的难以看出其为谬误的意识。……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但作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它阻碍着质的变化。”何谓“质的?按照马尔库塞的观点,“质变化”

的变化”即与“虚假的需要”及虚假的商品和服务设施相对立的真实的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何谓“真实的需要”?马尔库塞认为,“真实的需要”即要求自由的需要。他指“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出:

它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马尔库塞笔下的“自由”并非要。”

发达社会所广泛认同的传统概念上的“自由”,而是超越了“自由”的“自由”,因为,“在抑制性总体的统治之下,自由可以成为一个“个人自发强有力的统治工具。”

地重复所强加的需要并不说明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也就是说,基于“虚假的有效性。”

需要”的自由反而是一种不自由,“虚假的需要”实现的越多或对“虚假的需要”追求的越多,就越背离真正的自由,越证明控制的有效。然而令人心痛的现实是:“被管理的个人已经把他们受到的残害内化到他们自己的自由和满足之中,因而又在一个扩大了的范围内再生产着它。”

马尔库塞通过对“虚假的需要”的深入剖析,一针见血地揭露出发达工业社会繁荣背后对人的扭曲和异化,见解独到,意控制、

义深刻。但是,从他的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工业文明抱有过分的敌意,以至于对“虚假的需要”和“真实的需要”的区分略显偏

094

激。他将“真实的需要”归结为要求自由的需要,但对“自由”的解释又过于抽象且带有乌托邦色—“经济自由因而意味着摆彩——

脱经济的自由———摆脱经济力量和经济关系的控制……政治自由意味着个人从他们无法有效控制的政治中解放出来。同样,思想自由意味着恢复被宣传工具和思想灌输所同化了的个人思想,意味‘社会舆论’连同其制造者一着把

马尔库塞描述了理想中起取消。”

的自由,却无法描述实现这种自由的途径,因而结论也难以让人完全信服。

二.批判政治领域的一体化,剖析工人阶级的奴隶本质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中,被马克思称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也与敌人日益一体化了,“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使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一词成为一个神话概念”。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地位上升,貌似获得了一定的解放和更多的权利,于是工人阶级与生俱来的反抗革命性被遏制和消解,沉迷于性、

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现世安稳。然而,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的本质并未得到改变,即使他们“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是

。这种所谓的奴隶不由还是奴隶”

工作难度造成,而是因为人被当成了工具而不自知,陷入了一种被物化的纯粹的奴役状态。“人被其劳动工具所奴役的状态,在一效率极高、前途种高度合理化的、远大的形式中得到继续。”

马尔库塞用他敏锐的目光、缜密的思维、清晰的逻辑,揭露了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的真实地位和奴隶本质,揭示了社会变

革被遏制、社会政治领域日趋单向性的深刻原因。但是,他认为造成政治领域单向性的最本质最深层的原因仅仅是机械化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样的看法未免偏颇。因为,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之下,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本身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它造成怎样的结果关键要看它被怎样利用。也就是说,科学技术背后的人是关键。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没有变,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没有变,这才是工人阶级被奴役的根本原因。科技的进步应该只被看做一种新的诱因,而非最本质的原因。

三.批判文化领域的俗化趋势,揭示文化堕落的动因

在对发达工业社会政治一体化作出批判之后,马尔库塞又把目光深入到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体化。马尔库塞认为,曾经与社会现实相矛盾,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高层文化正在与现实同化,它们异己的、超越曾经具有的对立的、

性的因素正在消失,于是否定变成了服从,拒斥变成了调和,精神、理想变成了操作性术语和实际问题,文学艺术作品变成了商品和服务设施进而被大规模再生产和消费。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高层文化变成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它丧失了更大部分真理”。

为了进一步阐明高层文化在发达工业社会中这种受控制的俗化趋势,马尔库塞又引入了“爱欲”概念(这一概念在他的《爱欲与文明》一书中有详尽的阐释),他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爱欲

2011.08

学教育

正向狭隘的性经验和性满足方向退化。由于爱欲能力的降低和性欲能力的加强,“在精神设施中,人们所渴望的东西同准许得到的东西之间的张力似乎已大大减弱,现实原则似乎不再要求各种本能需要进行彻底而又痛苦的改造”。既然本能需要更容易得到满足,那么对其进行升华和超越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并且很难对其进行升华和超越。正如马尔库塞比较了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中性描写的差异后认为,在古典文学中,“性欲一律是以高尚的、‘间接的’、反省的形式出现的———尽管不屈不挠如此,它仍然是绝对的、放纵无羁的”;而在充斥着更的、

加生动而放纵不羁的性描写的当代文学中,性只是“它那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不再具有否定性”。这说明,在发达工业社会,曾经代表理想主义的某些标志被打破,社会中每一样事物都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受控制的俗化趋势中。

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文化领域的状况,分析得深刻而具体,见解新颖而独到、论据翔实而有力。虽然他过于重视从人的精神层面及社会文化本身进行分析,执着于罗曼蒂克色彩的浪漫理想而片面否定科技进步,把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完全归结为技术社会的限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但通过他的独具慧眼,发达工业社会繁荣背后的弊病清晰暴露出来,全书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他重视从社价值毋庸置疑。此外,

会意识、社会心理的角度去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也值得借鉴。

胡宇杰,中国传媒大学学生。

09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