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的艺术—同理心》讲座有感

黄爱华《师生沟通的艺术—同理心》讲座有感

对我个人来说听理论性的讲座是比较枯燥的,但今天黄爱华老师这一交讲座我是听得津津有味,感触很多。首先我是给这个讲座的题目所吸引,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同理心通俗的说法就是换位思考。

黄老师举了三个不同的例子来分析用同理心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不用同理心来处理事情的区别。很明显,处理事情时没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想问题,没换位思考,是体会不到当事人的心情,在调解过程中难免会令对方不满意,甚至会火上加油。相反,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是想问题,理解对方的感受,且让当事人知道你是同情他,明白他,理解他,帮助他的,在沟通起来就顺利很多。其实黄老师今天讲的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特别是作为班主任,经常要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学生打架、斗嘴、违反纪律等,可当时我们却总站在老师的角度去看学生问题,把学生的问题想得是麻烦事。而很少从心里去想这个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这样做我要怎么处理才能既保护他的自尊心,又能使得大家都服。很多人都懂,关键是怎么去做,在人情绪高涨时很容易做出一些自己也意想不到的事来,那么这进更需要冷静。冷静下来再进行换位思考,就像我们在教学时一样,只站中老师的角度去看问题,当然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中下生。不管是教育还是教学都应多从各个角度考虑问题。好好应用同理心去化解问题。我们要记住这几点

1、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2、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4、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惟有先改变自己。

5、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第二篇:读沟通的艺术有感1

读《沟通的艺术》有感

吴沛栋

在认真拜读了卡耐基的书《沟通的艺术》之后,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与教育。结合自己工作和生活谈点学习体会。

一、与人相处的原则

不要随意的批评别人,要尽量去理解别人,设身处地去为别人去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更有益处。如欲采蜜,勿蹴蜂房,你的努力要让人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从精神上帮助一个人要比给别人物质要好上多少倍。比如:成长、幸福、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我们要真诚的学会赞美别人和捕捉他人观点的能力;看一件事须兼顾对方的角度,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就不会担心形成内耗,只会形成合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保持稳健快乐的习惯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自我本色,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并在身心中保持自我,一个人最糟的是不能成为自己而无效的模仿他人。 要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因为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凡事要分轻重缓急,形成稳健从容处事的方式,并掌握科学的合理的工作方法,才能完成好工作。同时,把工作做的更出色,更完美。

要学会放松自己,解除疲劳,不要对事情感到倦怠,要有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对待工作,尤其是工作跨度较长的工作,要有一个对工作充满乐趣,并有长期奋斗、不知疲倦的态度,千万不能有前紧

后松,并逐步放松工作热情和责任心的态度出现。

不要对自己认为不对的人进行议论,那样伤害最大的往往是自己,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同样不要指望任何人对你的善举心存感激,因为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每天要尽力带给他人快乐,一个人要想得到快乐,就要时刻想着他人。

不要把别人的看法看的过重,对的接受,不正确的要心中有数就行了……不要以批评他人为荣,批评别人往往是一种自我满足,做事情要尽力而为,在工作、生活中要撑起一把希望之伞,避开责难之雨,走下去,便会迎来一片蓝天。

要学会反省自己,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对手往往是自己。

卡耐基的书是一贴工作和生活上自我清醒剂,学习他人的长处,即使不能全部做到,但其中确实能够吸收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愿通过学习,能够为自己的现实工作和生活带来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