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课》——齐康 读后感

《建筑课》读后感

作为齐康院土的学生,我挂一漏万地将《建筑课》的部分观点概括为:

一对永恒的矛盾贯穿始终——功能与形式。功能是基本的,形式是首要的。 两个基本观点要抓住:建筑需要创新,建筑需要思辨。

三种尺度须研究:建筑与人的尺度,建筑内部不同空间的尺度,建筑与建筑的尺度。 四种韵律须把握:建筑群体的韵,建筑单体与群体的韵,窗墙划分的比例韵律,建筑细部构成的韵律。

五个城市设计要素可应用:轴、核、群、架、皮。

六种画线训练方法是基础:5厘米框内画直线、交叉线,“抖”的方式画线,画“S”线,用心度测画圆,先画一半再目测画出另一半对称的图案。

七对室内设计矛盾应解决:主空间与次空间,空间的程序,封闭与开敞,光与色,材质肌理与功能,分割与摆设,空间与时间。

八条名言要牢记:

1.人生最有价值的是事业,最珍贵的是友谊,最难得的是勤奋。

2.留出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

3.城市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城市。

4.建筑设计中最大的错误是尺度的错误,尺度是建筑十分重要的衡量条件。

5.人生是短暂的,所做的事是有限的。要做到事半功倍,就要善于结合。

6.画画不要只画一阵子,而要画一辈子。

7.小孩子不要油了,中年人不要俗了,老年人不要僵了。

8.我最崇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朴实的、宽容的、博大的精神,因为它是永存的。

九项建筑与场地关系须理顺:基地与周围自然及人造环境;人口与街道;建筑与用地的比例;建筑在环境中是主角还是配角;建筑的性质与规模高度;建筑与街道是平行、垂直,还是倾斜;色彩与周围是调和还是对比;建筑在天际轮廓线上是凸起还是凹进;开窗的方式是横向还是竖向。 十项设计技艺应掌握:线、体、韵是基础,寓意、空间、形象、尺度、均衡、色彩、细部是建筑特征。

三十节建筑课。

建筑需要创新。建筑与创新不可分割,创新代表一种超前、一种理想。“新的本质内涵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不仅仅是表面形式。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一定要适时度事,此事,此地,适时的新,这是一种唯物辩证的态度”,时尚是新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求新的前提必须是尊重前人、尊重历史。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环境的学科,任何建筑物及环境都处在一定时空中,即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两条轴上。在时间轴上,建筑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建筑”;在空间轴上,建筑所处自然及人工场所,成为城市永恒的地标。

建筑需要思辨。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通过把握事物进程中的节点,观察事物在具体时空中的特征;通过对整体性及相对性的思考,避免以偏概全;通过分层次的研究,掌握建筑文化的相关层次可以转化或互补的规律;通过对人的活动规律的设计,增加建筑的功能实用性和空间艺术性;通过地区的对位,分析不同体制、不同建筑空间模式的差异性;通过预见性的超越,掌握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等等,这些思辨方法都是分析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

齐康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设计大师和建筑教育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理论与建筑教育事业,他曾经接受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大师杨廷宝、童寓、刘敦桢等老师的直接教导,并成为中国第二代建筑师中作品最多的设计大师。50多年来,齐先生设计了100多座优秀建筑作品遍布祖国大部分省市,还为祖国培养了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生,桃李满天下。他将他产、学、研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精华汇聚成《建筑课》这本书,其理论经过了长时间实践的检验,

第 1 页 共 2 页

全方位地表达了齐先生的治学涵养、实践经验及人生哲理。这是一本难得的建筑论语,是建筑学晚辈的指路明灯。

我读《建筑课》许多遍,每读每新,细细研读,意味无穷,倍感老师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与广度。2005~20xx年曾在《室内设计与装修(id+c)》杂志上连续发表过“建筑课”,我每期必读。20xx年正式成为齐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后,又陆陆续续读了几遍。《建筑课》是齐先生将建筑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建筑论语,虽然语言平实,形似课堂畅谈,实质上却是深入浅出、厚积薄发的智慧结晶。《建筑课》给每位读者传递的信息量的多少,与读者自身的人生阅历有着密切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堂不同的《建筑课》。

学习是生命的一部分,《建筑课》不仅是建筑、规划专业人士的可读书,而且是其他各界人士的良师益友。因为建筑学本身是一门集科学、艺术、社会、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全书不仅传授建筑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建筑课传递的一种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是永恒的。

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 陈一新

20xx年12月21日

第 2 页 共 2 页

 

第二篇:自然的建筑-读后感

《自然的建筑》读后感

在如今高楼林立的世界里,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日益增加。于是,有了“自然建筑”这一个概念。但是,什么是自然的建筑,这类建筑有什么特点以及优势?隈研吾的《自然的建筑》一书,从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一个答案。

这本书通过隈研吾先生的几个对自然建筑探索的方案实例,用真实的建筑告诉了读者他对自然的建筑的理解,不是枯燥的纸上谈兵,阅读起来颇有趣味。在最后,还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总结,并思考了这一类建筑是否是可持续性的,持久的?答案是肯定的。

对令我影响深刻的是龟老山瞭望台以及阳乐屋两个方案。

前者是在日本的一座名为“龟老山”的瞭望台,实际是附近居民的一个户外活动空间,类似于露天剧场的空间。隈研吾先生为了不破坏山体郁郁葱葱的整体性,借鉴了希腊的圆形剧场的形式,利用地势,将建筑巧妙的嵌入山顶。使得建筑拥有了宽敞的空间的同时又从外形上不破外山体的整体感。建筑和自然的界限消失了,建筑依靠自然而存在,自然又不因建筑而显得孤立,这或许就是自然建筑的一种形式吧。

阳乐屋是位于一个日本村庄里的类似于村名活动中心的建筑。隈研吾先生在受到江户时代建筑的启发,那时还没有玻璃这种东西,人与自然靠的是厚厚的土墙和窗户上的纸隔开。于是乎,就有了用纸搭建一个建筑的设想。在解决的纸遇水容易破开和不耐火的难题之后,这个仅仅由纸和茅草以及必要的支撑组成的建筑便孕育而生。在建筑中,人与自然是隔开的,但是由于纸的厚度极其的纤薄,并且不像墙体那样将外界冷热几乎完全阻挡开来。所以,在这个空间里,人和自然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自然建筑——与自然联系。 我觉得,自然的建筑是没有固定形态,只要是和自然存在联系,并且不突兀的建筑,都可称作是自然建筑。当然,还有考虑的是环保和可持续的问题,木材固然是最好的自然建筑材料。但是,当今木材被大量的消耗,因此我们需要再去寻找一些代替的材料,例如PVC塑料薄膜之类的。消除与自然的隔断感和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我认为一个自然建筑必须具备的两个必要条件。每个人都有对自然的向往,将这种向往转变成建筑,便是自己理想中的自然建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