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的歌教学反思文档

小溪流的歌反思

《小溪流的歌》是一篇童话,情节生动,语言通俗,结构严谨。《新课程标准》说“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感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篇童话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和障碍,因此我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有领悟丰富的想象和文章的主旨上,为了突出童话的丰富的想象力,作为教师必须打造一个童话般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让心灵接近美

导语的设计可以说是创造情境的重中之重,看似无关紧要的导语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的心理从上课伊始就有效地定格于语文教学,教师应根据课文基调,设计精美导语。好导语是完成教学的前提。因为优美的导语,可烘托出好的课堂氛围,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去。

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条小河流,聆听了小溪流奔流时歌唱的声音,我觉得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不是音乐,而能给我们带来真正感动的是来自于大自然最本真的声音,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共同感受一条小溪流的成长。”

这样的导语亲切,自然,和学生一起感受小溪流的成长。

二、深入体验,让心灵寻找美

(一)自主阅读,圈点勾画

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设计诸多教学环节,在这堂课中,我大胆尝试,在解决重点主体文体时,就问学生一个问题“我们在上节课聆听了小溪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歌声,感受到了不同的力量,以及小溪流在成长的四个阶段遇到了不同的劝阻者,上节课我们探究不同,现在我们结合刚才的自述,用我们的慧眼找出小溪流成为大海的过程中的相同点。”

1

然后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文本,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分角色朗读,增加感情投入

教学过程中,贵在学生参与,如学习某些对话或课文中的某一细节,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以改变死板的、照本宣读的方式,就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投入,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把扮演的角色演得栩栩如生。这样不仅锻炼了其模仿能力,又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为了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我采取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读课文,并且思考在对话中,更能看出小溪流什么样的特点?这样就做到了有针对性的读课文。

学生不仅思考了问题,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真的能够读出小溪流不断壮大的语气,学生踊跃的发言也看出了他们对学习童话的过程中所表现的热情。

三.归纳主题,让心灵与美相融

我在课堂上把握了“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条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道德发展并不是通过说教,在学习完本文后,让学生最终明白小溪流唱的是一首奋勇向前,永不停息的歌,我很自然地将文中的小溪流的形象过渡到对现实的思考。

学生在这里纷纷谈出自己读完小溪流的感受,

同学们说的都很踏实,我对学生说“读出一点感悟,说明你读懂了小溪流,有的同学能读出多点感悟,那么你真正地融入了小溪流,达到了情感的共鸣。那么我们都能像小溪流一样在奔流中体验到快乐与成长。我有16个字与大家共勉:快乐学习,珍惜今天;取悦自已,享受生活”

四、拓展延伸,让心灵享受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行为,必须调动联想想象去进行再创造达到在读书过程中自求而得之的效果,这一效果的达成除了有课内的拓展,还必要课外的延伸阅读,而且我认为课外延伸阅读是课内拓展的源泉,课内拓展是课外延伸阅读的舞台,两者相辅相成。

2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

所以我选择了一篇小溪的优美散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适合学生们再次感受小溪向前奔流的形象。并且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更加喜欢上童话这种体裁,让童话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

这堂课我突破以往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第一次让课堂跟着感觉走,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去研讨课文,这样就需要老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也就会有一些课堂上生成的弊端。

一、教学环节不清晰

我原有的构想是好的,在谈及小溪流共性的时候,学生总结到哪里,我就讲到哪,这就会造成课堂上感觉有点乱,其实我心中是异常清晰的,但是给老师和学生们的感觉有点乱。

如果我在上课最开始的时候就明确我的教学目标,直接把我这种大胆的尝试说出来,就更好了。

二、应该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我选了一段音乐,音乐不是很搭配,声音有些大,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我加了一些图片,满足学生们的视觉,却转移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而不能百分百地在听我的朗读,而我拓展的阅读应该以文章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也许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些不足,都会给自己留一点遗憾,但重要的是在遗憾中学会成长。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努力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在文学殿堂中徜徉的机会,让学生在浓浓的诗意中学好语文。

3

 

第二篇:5《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中国烟台格迈纳尔中学

【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可以说是一篇散文化的童话,语言比较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主题鲜明,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来体会小溪流成长的快乐。另外,学习这篇文章,还应从本单元“理想、信念”的单元主题,从表现人或事物的整个成长过程的角度分析和阅读。

【学情分析】

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童话这一文体,初一的学生并不陌生,而且也比较喜欢,本文情节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后能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展开分角色朗读,来体会小溪流、乌鸦、枯木、泥沙、沉船等的形象特点。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识记本文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找出体现小溪流、大河、大江、海洋形象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形象特点。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体会主旨,并能结合现实理解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所蕴涵的象征意义。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找出体现小溪流、大河、大江、海洋形象特点的语句。

3、 结合现实理解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所蕴涵的象征意义。

【教法】

解读这篇童话,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并能理解起社会意义。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创造情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更好地解读文本。

1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启思:

“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二、 新授:

(一)读一读、找一找

1、 学生速读课文,圈划生字词并查字典解决。

2、 找出小溪流成长的四个阶段(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学生做完后展示多媒体动画,并板书四个阶段内容)。

【学生活动: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3) 交流生字词。

(4) 展示小溪流成长过程。】

(二)读一读、说一说

1、 有感情地朗读在四个阶段中能表现小溪流的精神的句子。

2、 分角色朗读,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的小溪流的成长情况。

【学生活动:

(1) 找出相关语句并朗读。

(2) 分角色朗读。

(3) 讲述小溪流成长情况。】

(三)读一读、想一想

1、 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2、 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2

【学生活动:

(1) 合作探究。

(2) 交流。】

(四)想一想、说一说

1、 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

2、 由小溪流的形象你联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活动:

(1)

(2)

三、 巩固训练:

1、

2、 识记字词:奔流、沉淀、恐吓、眺望、朽烂 .....说一个具有小溪流精神的人物故事。 合作探究。 交流。】

【学生活动:

(1) 字词识记。

(2) 故事讲述。】

四、 小结

本文是一篇散文化的童话,语言比较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主题鲜明,这节课我们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了小溪流成长的快乐,启发我们要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五、 布置作业

A:完成《伴你学》习题。

B:展开联想,编一则童话“(如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小溪→小河→大江→海洋

3

乌鸦、枯木、泥沙、沉船

【教学反思】

作家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借快乐的小溪流一路欢歌,冲过了石块的阻拦,不理会枯树桩和枯草以及乌鸦的劝阻,坚持前进,逐渐变成小河、大江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前进,永不停步,就会在前进中成长壮大”的道理。课文通篇用拟人手法写成,小溪流的形象鲜明生动。我在讲课的时候抓住这一点,以“挖掘它的教育意义,然后感染学生,从而鼓舞学生”为宗旨;以“朗读训练,在朗读中感悟”为手段;以学生的热情,积极参与为载体来实现这一篇童话的价值。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份愉悦的环境,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朗读始终伴随其中,从开课的重温小溪流快乐活泼的个性感受,到小溪流与枯树桩和枯草的对话,都能引导学生调动情绪,切入生活感受去读。在教学小溪流遇到枯草时,我抓住“叹口气”一词让学生动作演示,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了枯草、枯树桩懒懒的语调和小溪流的不知疲倦,进一步深化,让学生懂得小溪流没有变的是什么,是快乐、活泼、可爱,是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奋勇向前的劲头。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情绪高涨,如小溪流一般充满活力,这也是课堂上呈现出的良好的氛围。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