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教学反思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反思

刘 涛

《美国南北战争》是9年级上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从战争的爆发原因,导火线,战争的曲折过程等方面,介绍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即美国内战。本课教材内容看似比较简单,线索清晰,但这场美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内战可介绍可拓展的事件和人物较多,内容较为充实。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课教学前进行了仔细准备,尽量做到有条理,详略得当。

新课教学结束后,仔细思量,在课堂教学中,处理的较好的方面有:

1 课前调动学生挖掘教学资源,在课前的准备中,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一是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二是要求学生动手查资料了解美国历史上有多少位总统,最欣赏的是哪一位。在美国人民心目中伟大总统有哪些以及他们的主要贡献。当在课堂上展示出美国总统山上的四位总统的图片时,学生们非常活跃的进行了辨认和介绍,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设置情境,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在学习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和根本原因时,采取了分组讨论法,进行角色扮演,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其中2组同学身份是南方经营种植园的奴隶种植园主,2组同学身份是北方经营棉纺织厂的资本主义工业家,四组同学开动脑筋,充分讨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你们会如何经营你们手中的

产业,从中赚更多的钱?学生讨论然后分组阐述观点: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代表与北方资本家代表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进一步提问学生:作为历史发展的观察者,你认为北方的资本家和南方的奴隶主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他们之间有哪些矛盾?你认为这些矛盾中什么比较难解决?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简练的总结:北方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但南部奴隶制的存在,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南北方的矛盾成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热情和积极性,自己的同伴充分讨论交流,做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 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渗透。选择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林肯的故事,如林肯提拔格兰特的故事,林肯的勤奋人格,林肯对待奴隶制的态度,用这些故事让学生感受林肯崇高的品质。指出林肯之所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那么高的地位,主要是他在美国历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最后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奴隶制的废除使美国在国家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奴隶制的废除,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个重大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改进。

一是注意精讲,突出重点难点,控制好时间,把握好补充知识的内容,详略得当,如西进运动,美国的领土扩张,点到即可,不宜过细,对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属性这个学生不理解的小点,需要教师进

行简练讲解。

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落实讨论的细节,尽量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带动一些思维不太活跃不大爱表现的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充分锻炼自己,发挥合作能力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每个知识点的转接,过度之处,需要精心设问小结,做到衔接自然,承上启下。

四是对于林肯的评价应该设计得更加精彩一些,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能掌握美国南北战争这一基本事实,同时通过林肯总统这一历史人物的展示,启迪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心灵,树立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人生境界,进而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二篇: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

岳海芬

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引导学生探索历史学习的方法,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更为至关重要。

历史教材的内容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起因和结果存在着内在联系,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时,不仅要立足于本课的小结,而且还要找出与下一课相关联的知识点,精心制造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例如,我在讲解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时指出,历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教训是中国人民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落后的中国是无法和先进的帝国主义相抗争的。然后制造悬念——“中国要想救亡图存,必须通过西方走上强国之路,”那么近代中国的出路在哪?中国人民各个阶层是怎样追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的?他们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哪一内容是中国富强?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试试能否找到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的预习下一单元的内容。

追寻到事件之间的规律,既有利于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对分析和理解历史现象都有极大的帮助。

历史教学反思

岳海芬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对新知识的渴求是无止境的。所以课前让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提纲,布置预习任务,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需要教师慢慢地引导,等学生养成习惯以后就可以渐渐放手了。教师还可以就学生预习提纲进行评比,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历史提纲根据内容一般有两种:设疑式学习提纲和表格式学习提纲。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出以下学习提纲:1.洋务运动的领导派别是什么?代表人物有谁?他们和封建顽固派有何区别?2.从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想想为什么叫封建洋务派?3.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在自强之后又提出求富?4.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是中国走向富强?这说明了什么?而提出这些问题后,释疑的过程同样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先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列成图表的形式,直观清晰地呈现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然后在课堂中根据老师的讲解和归纳,加以改进和整理。

经过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掌握了课前预习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中极易完成知识的全面讲解和整体突破,学生也有了检验自己成果的喜悦,课堂讨论、探究非常活跃。

教学反思

岳海芬

教师要想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必须让他投入到主动学习中来,亲身体验到历史,进行体验性学习,方式很多,如记者采访、观看视频、小品表演、参与辩论等等。如在学习《戊戌变法》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展开了一场课堂小辩论——《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开始,引导双方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辩论,分别为变法的立场、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要求双方明确自己的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有力的论据,尤其是反方,要根据正方的论据进行有力的反驳,最后能打动“光绪帝”的观点为赢。

正方代表:我方认为国家应该变法,学西方的政治制度,只有变法才能救国。

反方代表:我们认为不能变法,国家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法,因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就会使国家更加容易灭亡。

正方代表:我们确定要变法,具体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要求学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样有利与实现民主和平等。

反方观点:奉夷为师是堕入了洋人的圈套,这简直是“用夷变夏”。。。。。。

开始活动时,学生情绪高昂,这是明显一次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次机会,教师给学生一个自由的舞台,并给予合理指导。

历史教学反思

岳海芬

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推陈出新,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一个成功的导入,是历史课堂实现优质、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歌曲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多媒体导入、等等。

例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导入用多媒体展示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分子进行尊孔复古活动的有关音像资料或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篡权后,复辟帝制。想一想,他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有什么联系?”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调动,而且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学习《美国南北战争》设计的引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是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其实在100多年前,美国人永远不会想到有一天黑人也可以当总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黑人这一地位的改变是和什么事件有关系呢?你认为奥巴马应该感谢谁?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接着就板书课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被吸引住了,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很快就投入了课堂学习中来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