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读后感

学院:计算机学院

学号:20xx301500209

姓名:李舒洋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我对故事里的孙膑崇拜不已。并且得知孙子兵法的创始人是孙武,也就是主人公孙膑和庞涓的老师,于是那时就开始慢慢关注起孙武来。上了陆宝生老师的孙子兵法课程后,我又找回了以前对于孙子兵法浓厚的兴趣。

孙子兵法寥寥十三篇,字数几千而已。却是孙子一生经验所累,亦是中国二千年军事精华所在。我认为《孙子兵法》的真谛并不在原文,而在于“神”,一种军人的魂魄。通过这么多年的体会我才初窥皮毛。不知是该惭愧还是欣慰。刚开始时考虑写得之际,兴致满满地希望能指出《孙子兵法》中的错误;还自鸣得意地认为恰有其事。可当越深入思考越觉得自己是不自量力。可悲啊!“神往”正是我唯一所得。到了最后我幡然醒悟,我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去反驳它了。千年不倒,必有其原因所在。自春秋战国至今,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还没有一部军事计谋的书可以完全超越它。这便是最好的明证!无论自己是否觉得可笑,又或是否不自量力,但我还是稍有收获:

第一点,.没有过经历战争磨练的人,无法成为真正的将军,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军事家。孙子兵法一书存在的真正的意义并不是让人去熟读它,死记它;而是使人在实践中得到自己的心得。只有自己悟出和总结自己的心得才能战无不胜。以赵括为戒。

其中又以美国为例,短短几十年来,发动巴拿马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除了政治目的之外,不难看出美国五角大楼有以战养兵之嫌。鉴于此处,我不是为到处发动战争寻找借口。只是得出,永远不要

放松对战争的警惕,时刻磨练自己意志。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是我们当务之急。我们在这方面需要向美国和日本民众学习。

第二点,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真正的王者只会根据战势而动,更有甚者去改变战势。只有胜利才能昭示兵法的真谛所在。现今世界格局复杂,只有透析整个大局才能把握主动。总之兵法在于一个“变”字。

现今,各国装备日新月异,武器大规模洗牌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根据时代的脚步对军事理论进行变革,使之适应时代。美国做到了,成为了超级大国;苏联没有变,转眼之间解体,甚至直至今日俄罗斯的军事力量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

《孙子兵法》虽然针对古代的陆战。但其理论在当今的海、陆、空、天基、网络战也意义深远。其在这些领域的影响丝毫不弱于杜黑的《制空权》、马汉的《海权论》和M.沙波什尼科夫的《军事大脑》。究其本质原因,关键还是在一个“变”字。

第三点,熟读整部兵书,我发现把握人的心理至关重要。无论是民心,士气,君臣关系等等,举不胜举,都有心理在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心理学方面的书成为我下次涉猎的目标。纵观整部书,心理的运用在其占有一席之地。

第四点,只说《孙子兵法》这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在其之后的中国许多的军事著作都是对它的继承和发扬。比如:《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这九本兵书与《孙子兵法》被并称为我国古代十大兵书。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军事家智慧的结晶。至于外国军事著作也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他们与《孙子兵法》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些著作当中我推崇于《三十六计》和《战争论》。

关于《三十六计》有这么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分别对应三十六计中的:

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混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途伐虢。

这里的每一计都曾经在历史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于导致一个国家的覆灭。不可以不说是可怕!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基础上写成的。 在书中他有些观点我非常赞同:

第一,战争决不是孤立的行为。战争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的扩大也不是瞬间的事情,相反,它需要一定的准备,它同战前的国家生活密切联系,是由一定时期内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引起的。

第二,战争不是短促的一击。整个战争是由一系列边疆的军事行动组成的,由于交战双方都可以把对方前一行动及其一切现象,作为衡量下一行动的尺度,因而军事行动向极端发展的趋势又会得到大大的缓和。

第三,战争的结局也不是绝对的。战败国往往把失败看成是在将来的政治关系中还可以得到补救的暂时不幸。这些观点也在《孙子兵法》中隐约中提到了。在我看来,这是对《孙子兵法》的一种无形的认可。

第五点,《孙子兵法》是谈军事问题的,但是它的哲学智慧对各行各业都有

普遍的指导价值。比如经商者对《孙子兵法》是非常看重的。日本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说《孙子兵法》乃是我们成功之法宝,是本公司必读必研之书。《孙子兵法》对经商之道的启迪,至少可以概括为三条,第一条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优位意识。就是说如何在经商当中把握主动权。按照兵法的启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争第一的优位意识,这样在商业竞争当中,你才能把握主动权。

第二条是兵形象水的应对艺术。商场和市场的变化,是千变万化的,要有灵活的应对意识,要发挥你长处的地方,避开你短处的地方。孙子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这就是说,你要有独到的眼光,不能跟风。第三条就是知彼知己的求实意识。许多企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吃透了行情,应对的策略又得当。

又比如管理之道,孙子兵法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军队可以说是最有效率的管理系统,集团、企业、单位也都是一个管理系统。《孙子兵法》中的指挥艺术、管理艺术,它所包含的哲学智慧,企业可以作为管理哲学来读,读懂了,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孙子兵法》十三篇,对于我们管理方面来说有很多指导价值。至少有三条:第一条就是上下同欲的团体意识。这是一条组织学的原理,管理就是要结成团队,这个团队最重要的就是凝聚力、向心力。孙子兵法中的“上下同欲者胜”,“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就是说必须同心同德。第二条就是知人善任。孙子主张上级领导应该是开明的,当管则管,不当管则不管。第三条就是赏罚严明的原则。“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要把靠制度管人和靠风气激励人统一起来,把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统一起来,要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套用一句别人的话来总结下我读孙子兵法的方式,“先读其字,背其形,会其意,忘其文,知其髓,创其新。”

 

第二篇:孙子兵法读后感

制胜之道

《孙子兵法》阐述了关于战争的基本原理和规则,论述了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如何判断形势,料敌决胜的种种方法,不仅在军事领域上,也在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参考借鉴的方面数不胜数。其实,不管是为将者还是处于不同工作岗位,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无不希望自己能够崭露头角,有一番作为。但是何为制胜之道?孙子在形篇用一句话精辟绝伦地概括了它:“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仔细推敲一下,此话当真意义深远。用现在话说,就是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寻求机会战胜敌人。它不仅从如何对自己要求的方面,还从如何判断对手的方面来决断是否能够取胜,主客兼顾,对我们启发颇深。

在军事中,决定一场战争是否发动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取得最终胜利。一个高明的指挥官,必定会首先考虑粮草是否充足,自己的军队是否士气高涨,装备是否完备,战场上自己身处的地形是否利于作战,战争发起的时机是否恰当等等方面,以保证己方军队处于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做到“先为不可胜”,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不让对手有可乘之机。《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丢了荆州,折了关羽后,不考虑蜀国的情况,仅凭一时被怒火冲昏头脑,发动了夷陵之战。其实当时荆州刚丢,蜀军军心不稳,士气大降,正是应该休整的时候,绝不应发起战争。但是刘备不听诸葛亮死谏,最终败走白帝城。这场失败正是没有做到“先为不可胜”而导致的。

但是仅仅己方做到完美是不行的,敌方也会尽其所能做到最好。所以孙子还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了解自己的同时,必须把对手摸清楚,才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战场上的因素瞬息万变,如何揣度预测敌方的动向,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成了每个将帅的必修课。如果对对手的一举一动了然于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往往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官渡之战中,曹操在处于完全被动,粮草几乎不济的情况下,预料到袁绍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不会派重兵把守屯粮重地——乌巢,因此趁夜劫了乌巢,烧掉袁绍大半粮草,并给自己添了补给。而袁绍也正因为没能料到曹操这一突然袭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两位指挥官料敌决胜的能力不同,左右了这场战争的胜败,这便是“以待敌之可胜”阐述的道理。

人生如战场,孙子兵法阐述的军事原理完全也能够适用于缤纷复杂的人生旅程中。一个人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是要不断完善自己。当今社会提倡的是终身学习,全面发展自身的理念,就是为了让人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以寻求各自的价值。人如果不懂得时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早晚会在与他人的竞争中丧失信心,败下阵来。正如当我们去面试一份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去关注下对手准备得怎么样,是否比自己充分,而不考虑自己到底是否有竞争力,该怎么提高。其实只要你细心准备,用尽自己的全力,而且始终保持自信心,相信自己绝对是无法击败的,那么即使你最终结果还是不如对手,你也能从中获得很多东西,并早晚能击败对手。这就是“先为不可胜”带来的力量。所以,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我们随时随地处于主动,获得优势,并最终胜利。

当然,在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对手的情况。当今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社会单独存在。人既然处于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他人和自己站在不同的立场,一起争夺机会。正如我们高考之前,会进行几次模拟考试,全校排名,来比较各人的竞争力。也许自己没能遥遥领先,但是却能够从对手的长处了解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然后在下一次的测试中迎头赶上,甚至超越。这种先了解对手,然后从对手的优点中汲取精华,是现代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体现了《孙子兵法》所说的“以待敌之可胜”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正当青春年少有为之时,也要像孙子提倡的那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先为不可胜”。在与别人的交流学习中,又要不断扬长避短,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借助他人来帮助自己做得更好,最终战胜别人。此所谓制胜之道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