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作者:刘建华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xx年第02期

摘要: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本文列举了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结合实际情况,在选择使用教材、开展技能训练、改革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对策

会计专业是中职学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也是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其基础课程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多数学校对该课程也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以考促学”和“技能比拼”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中职会计专业 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新课改理念提倡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会计学科的教学需要教师突破一些误区,以创新的精神不断进行教研教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重专业考证,轻能力培养。

目前,我省很多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都要参加省会计专业技能证考试以及会计从业人员上岗证考试。学校为了提高通过率,不断给教师施加任务,并以此作为绩效考核依据。而这两种考试偏重于理论考试,因此任课教师侧重于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这种以考促学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拿证的人数明显上升。但这些学生毕业后,往往会发现所学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脱节,很多学生因为不能胜任会计工作而不得不改行跳槽,频繁地更换工作。如笔者追踪调查某校07级会计专业班毕业生,该班原有学生57人,其中有50.88%的学生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上岗证,毕业两年之后只有14.04%的学生继续从事会计专业的工作。调查发现,该班14个男生,无一人从事会计工作。这说明会计专业能力培养并没有与实践对接,会计专业毕业生跟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基本功训练。

大多中职学校在制定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时,主要从专业学科角度出发,过多考虑会计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课程设置方面一般都设有《会计基础》《会计法规》《会计电算化》《税收基础》《出纳实务》等课程,但实际教学中却只重理论,忽略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不少学生不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阿拉伯数字,也不能快速翻打传票,点钞欠缺规范,会计电算化数据和文字输入能力差。不少中职学校,因为取消珠算课程,导致学生连基本的加减乘除基本运算都不会。近年来,省里为了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每年会组

织中职学校参加会计专业技能比赛,但有些学校只是临时抱佛脚,随便挑选几个精英学生,通过短期培训来应付了事,却不能将比赛任务常态化,将比赛学生的参与面扩大化,这种只针对少数学生的技能训练显然达不到全面提高学生基本功的目的。

(三)重应知能力评价,轻会计综合能力评价。

会计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影响到学生技能掌握程度和学生以后的就业质量。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仍然沿用闭卷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考试题型多是填空、单选、多选、判断、分录等传统题型。这种考试一味地拘泥于考试成绩,只重学生应知能力的考核,而忽略学生的应会能力的评价。会计学科是一门系统的综合性学科,包括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报表编制、纳税申报、会计电算化等一整套内容。单纯的卷面理论测试是无法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素养,也不能激励学生加强技能训练。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引导、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显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所以,更应重视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

(四)校内实训简单化,校外实践忽视化。

会计专业需要的是实践操作好、专业技能强的人才。从一开始的会计分录,到填写记帐凭证,然后登记帐簿,结帐,对帐,编制报表,装订等一系列的工作,因而会计实训尤为重要。实训分校外、校内实训两种,大部分职校只注重校内实训,缺少校外实践,而校内实训也过于简单,与社会脱节。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不少职校的会计专业基本上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但由于实训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等,很难满足实训需求。再加上一些教师对实训重视不够,学生只能凭借手中的实习教材,几张凭证、账簿、报表在教室里进行财会模拟实训。这种实训教学无法产生真正的效果。第一,学生感受不到财会工作的严肃性;第二,实训环境仿真度低,与实际工作环境相差甚远,不利于学生仿真培训;第三,学生因没有进行分岗位培训,不能正确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误认为会计工作就是做一套账而已。因此,校外实训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会计工作的实质,熟练掌握会计岗位所要求的技能技巧。

二、增强会计专业教学效能的对策

(一)合理选用及使用教材。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教材种类很多,但有些教材存在着内容陈旧,编排不合理、理论性强等缺点,要选取一本合适的教材不易。教师应根据中职生特点、培养目标,科学地选取教材、整合教材。第一,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大胆的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特别是有些理论知识内容艰涩、偏难,应当予以调整,简化,把握“必需”、“够用”原则;第二,学校应鼓励老师自编校本教材。自编教材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第

三、选取实用性较强的教材。如笔者所在学校选用的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地方教材建设委员会编著的《会计基础(实验版)》主教材和《会计基本职业活动(实验

版)》配套教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特点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结构新颖,仿真性强,内容“理实一体化”,教师和学生使用起来都比较满意。

(二)大力开展技能训练及比赛。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大力开展点钞、翻打传票、珠算技术、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等技能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学校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社团活动、专设课时等来开展这项工作。

为了使技能训练取得最大效果,学校还应开展有关技能比赛。第一,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本事;第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可以从中选拨出参加省市一级的比赛选手;第四,可以促进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比如我校每年的技能节比赛,以及社团活动展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技能,比技能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三)加强会计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大专院校,没有或甚少接受过企业锻炼,虽然具有较丰富的理论水平,但实践能力还差强人意,对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知之甚少。为此,学校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兼职优秀会计人才;第二,鼓励教师进修或脱产学习,补充实践知识的不足;第三,紧密联系企业,选送会计教师到企业兼职或任职,使教师能及时了解企业会计的工作实际,弥补自身不足;第四,强化会计教师的终身学习观念,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和常态化。

(四)改革会计专业课程评价方式。

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以卷面测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做法,而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广泛采用笔试、口试、实操、调研、成果展示等方式,实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应会能力的考核,减少应知考核的分量,同时也要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鉴于此,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考试性质、目的、内容和对象选择形式多样的考试方法和手段,如闭卷、开卷考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根据所带课程编制相应的实务操作试卷,基本技能、理论、操作各占一定比例,以实训方式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在评判学生的成绩上,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如阶段的测验、专项实训、分环节实训等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反映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各方面,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会计能力。

(作者单位: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参考文献:

[1]冯静飞.浅谈中职会计教学理念的更新[J].今日南国,20xx,(10).

[2]董伟伟.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研究[J].科学导刊,20xx,(1).

[3]许亦新.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初探[J].新课程,20xx,(8).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第二篇: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当下,汽车已经日益成为人们便利生活的必需品,伴随着庞大的汽车保有量而来的是不容小觑的汽车维修服务,然而汽修专业的人才却始终未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本文将就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内在的发生原有基础上,探寻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教学;问题;对策

在当下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的过程中,与之配套的汽车服务行业却发展相对缓慢,以至于制约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以汽车修理行业最为凸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汽修专业的中职学校一直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与优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得当下的汽修专业人才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之间,形成巨大的断差。那么如何走出这一窘境,在探析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问题与现状的同时,切实的摸索出解决的方案,笔者将就这一问题结合自身的相关从业经验以及对相应市场的感知,简要分享一下自身的看法与观点,以资列为同仁品鉴。

1.当前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汽修专业教师队伍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在大多数的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师团队中,其人员来源大都是从各大院校毕业的毕业生直接进入到各中职院校任职,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出现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出现了从其他诸如电子、机械类的专业中跨学科。然而,在貌似十分光鲜的学历下,他们却缺少了汽修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操作经验与能力。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汽修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表现过于保守僵化在貌似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中,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因此,作为汽修专业教学的中坚力量,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严重制约着我国汽修专业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1.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中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与其他公立学校学生相比,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相应的思想觉悟水平也偏低。在他们的眼中,学校汽修专业只是为了能够获得一门养家糊口的技术,而其他的与之无关的学科则可有可无形同虚设。

1.3对汽修专业缺乏重视,教材设备亟待完善

常言道“巧媳妇儿难煮无米之炊”,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汽修专业需要更为先进的设备完成先关的教学任务,其对中职汽修专业陈旧的教学设备地带来很大的挑战。一些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教材相当落后,例如在其中作为教学案例的车型竟然还有东风EQI1090或者CAI091等等,这些专业教学案例与现实市场需求严重

脱轨,因而既不能解决学生未来面临的实际问题,又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相关部门资金技术的不重视下,汽修专业的教学设备与教材亟待完善与提高。

2.解决中职汽修专业教学问题的策略

2.1全方位、多角度稳步提高汽修师资水平

教师是一个学校担负教学任务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首先从提高师资水平上做起。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抓起。首先,利用“鲶鱼效应”,将其他学校的优秀师资引入我校,将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工资相挂钩,从而激发学校教师的危机感与责任感,千方百计的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其次,深入开展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保持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与沟通,使教师能及时捕捉市场的需求,并将其及时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学有所用,在人才市场上具备极高的竞争力。最后,鼓励和引导在校教师参加多种培训,给予每位老师以学习进修的机会。各地区相关政府部门也应为中职院校的师资培训提供便利,从而弥补部分院校的专业空白,在提高所辖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的同时,增加地方的就业。

2.2实事求是研发校本教材,以人为本培养学生技能

校本教材作为一种学校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而制定的简便易行颇具市场竞争力的教材或者教具。其主要涉及教学模型的制作、实践设备的研发以及电教器材的制作等等。通过自主研发校本教材既能降低自身的教学成本,节约大量的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也可以利用实践应用性强的教材,缩小汽修专业理论与现实实践应用的差距,使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便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真正践行当下“以人为本”的主流教学理念。

2.3注重学生兴趣养成,突出自学能力培养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教师。由于汽修专业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抽象性,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感觉艰深晦涩,难以掌握,更要奢谈学生的兴趣。因此,在中职学校里学生厌学、怕学的现象较为突出,如何解决这种现状,这就需要一线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全力掌握用心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变革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启发性、兴趣性的教学。例如,在开展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卡丁车实训,或者是成功人才的讲解,使学生在心目中形成对典范的追求。

2.4倡导分层次教学,实现学生整体提高

中职院校生源的特点,注定了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其必然会导致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自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开展有层次的教学方式,借助教育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能学有所得,收获自信与知识技能。例如,在教师进行“火花塞”的运行原理接受与问题维修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要求。针对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其完成火花塞故障的检测与改装,针对能力普通的学生则引导其掌握火花塞的维护与保养。最后,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让其了解掌握火花塞的构造与功能。

综而概之,当下汽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一线中职教学管理者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本院校的汽修专业教学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以便既能实现既定的中职教育目标,又能不负社会的期望,在不断实现自身院校发展的同时,为国内汽修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召.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治学之法,20xx(3):143.

[2]顾文斌.中职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初探[J].职业教育,20xx

(29):89.

[3]陈伟.中职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J].职业技术,20xx(2):18.

[4]常浩.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J].学术研究,20xx(12):6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