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英语论文.doc修改稿(2)12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

张强1 ○邱红敏2 ○

1襄阳市护士学校 湖北 襄阳 441021;○2襄阳市第十中学 湖北 襄阳 441021) (○

摘要 英语作为现代社会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对于以就业为宗旨的中职生来讲至关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探讨了如何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分层教学

作者简介 张强(1969-),男,湖北襄阳人,襄阳护士学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邱红敏(1966-),女,湖北随州人,襄阳第十中学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高中英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项交流工具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职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英语成绩普遍较差,大部分英语教师深感教学无法互动。笔者根据多年在职校从教经历,针对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一些中职英语教学方法,供商榷。

1.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1.1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基础比较差,理解接受能力存在差距。对英语不感兴趣,流传着“只要认识26个英语字母,会说"YES"或"NO"就可以了。抱着放弃的态度,在英语学习中自认为是失败者,对更深的英语知识不接受。专业知识占主导地位,把缺乏兴趣的英语基础学科抛于脑后。学生就读职校的目的主要是为获得一技之长,来中职就是“学好专业,出去创业”。对于基础科目给予了否定。信心不足、自卑心理导致畏难、厌学、消极情绪,不下功夫去研读英语,不愿花费更多时间去听、说、读英语。缺乏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依赖性强及新的学英语无用论等等。

1.2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教师的教学方法欠妥当。老师把中职生当作普高生来对待,没与相关专业知识结合,生硬的套用书本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技巧来使学生获得高分.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英语教师系非英语专业教师,本身对英语没有全面系统地学习。教师的引导不够,手段不多。教师的英语教学没有生活化。

1.3英语教材分析

在职校,英语属于基础学科。专业相关科目凌驾于基础科目之上。在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安排、教学资源的投入上不足。专业教师的重要性显得略高于基础教师,给英语等基础科目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不便。每周的课时量不够(我校每班每周只有2课时)。不像普教那样,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点大纲。职校的专业不同,也很难、也不可能统一。甚至一个学校同一年级的同专业的教材也不一样。

2.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对策

2.1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多用事例证明英语在工作生活中与专业相辅相成的重要性。开展一系列的适合广大学生参与的校园英语活动,让学生发现英语的乐趣,从中感受英语的魅力。比如:英文歌曲大赛,英文广播,校园英语角等。在教法上进行探究,寻求一些能引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和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英语教学。如启发式教学、鼓励教学、互动教学等等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活动,而兴趣则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是发展思维的前提。对学生来说,兴趣的浓淡,心情的好坏,产生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欢乐愉快的气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人精神振奋,学习效果倍增。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采用分层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按专业要求分层:文秘专业的学生具备较为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机电专业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和识别英文标识等基本语言应用能力上。第一层,教学要达纲拓本;第二层,教学要近纲靠本;第三层,教学要降纲缩本。将教学的主体学生分层:第一次分层是基于学生的基础能力、认知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次分层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兴趣、意志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自主学习情况调查。课堂教学过程分层:任务的梯度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的原则,形成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一串“任务链”。根据职校学生以感性认知为主的学习风格,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通过完成交际活动,学习各个语言项目。

2.3选择合适的教材,培养实践技能

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是学习与工作有关的专业技能,结合学生的水平和专业要求选择教材。要采用基础性和实践性强的教材,同时兼顾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以

及就业的需求,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情景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为就业铺路。专业英语首先是英语,它不是专业教学的附属品。专业英语教材的开发不能走普高模式。它的特性应该是有利于职业场景创设和模拟,应该是社会生活的投射,应该是人文性、职业性和生活性的三性统一。通过英语教学这一途径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柱。

2.4积极创造英语学习环境,营造校园英语学习氛围

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尤其是语言教学需要有声和图画媒体做教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把尺的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英语教学的要求。各级教学主管部门,要加大投入必需的英语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开展多种课内课外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管部门要发起全校学习英语的活动,除要求学生早读说英语外,其他教职员工都要动员起来学英语,参与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校园内各标语要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标示。

2.5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 “生活化” 英语教学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指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教学中进行模拟真实生活的对话交流,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为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作业布置生活化、教学评价内容生活化。带学生去外资企业、涉外宾馆、医院参观、实习,让学生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交流,去体验真实的生活,与学生的专业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会真实的语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参考文献:

[1]周序,彭勤露.英语教学“生活化”浅析[J].教学与管理,20xx,(7):65-67

[2]李志丹.高职英语教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大众科技,20xx,(1):146-147

[3]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xx,(2):21-24

[4]赵子然.全球背景下企业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研究[J].教育研究,20xx,(12):133-134

[5]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编写组.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E-mail:3903201@163.COM. QQ: 243663527

 

第二篇:毕业论文.doc123

浅谈风景写生中的色彩观察

作 者:宋增英

指导教师:周澍辉

摘要:习惯观念的干扰妨碍了我们对色彩更深入地观察和认识。习惯观念作为一种心理惰性,它导致识别色彩时的简单化和表现色彩时的概念化。要克服习惯观念的干扰,必须引导学习色彩理论,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关键词:风景写生;存在问题 色彩;观察表现方法

色彩风景写生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继静物写生训练之后联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用色彩塑造更为复杂的对象。它要求学生对色彩理论、色彩规律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然而,从室内搬到室外,写生对象的巨大变化常常令学生感到非常困难,特别是开始阶段,简直不知该如何下手。风景写生从选景构图、空间透视变形,到色彩的丰富变化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色彩问题是一个长期难以突破的问题。

一、风景写生中存在的色彩观察问题

克服习惯性观念,加深色彩理论的认识风景画是对自然的剪裁,也就是造境。风景画是自然的再现。大自然的美是需要人们去认识、发掘和剪裁,经过提炼、加工、升华为艺术美。然而刚刚接触绘画的学生,由于缺乏色彩理论的认识,很难在风景写生中把自然美以色彩艺术美的形式再现出来。一次我们外出写生,到达目的地后,一个同学感叹道:“山上的树怎么都变红了,我带了好多绿颜色。”不错,树是绿色的,这已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成为概念性的特征。而根据绘画的色彩理论,除了树种本身具有的不同的颜色外,大多数具有代表性的绿色的树也会因季节、光源、空间距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可能是橙黄、蓝紫或其它颜色。但是,绿树的习惯观

念却深深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影响着他对色彩的观察。初学风景写生时,学生常常很难观察到树木多变的色彩,画面上所有的绿色都大同小异,有些细心敏感的学生发现了环境中色彩的变化,也不敢把看到的色彩表现在画面上,还是不自觉地往概念中的颜色上靠人对自然界中景物的色彩特征会在生活经验中形成一些概念化的认识,并认作是“真实”。写实的绘画训练是将这种“生活的真实”转换为“视觉的真实”。但“生活的真实”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视觉真实”却是要经过训练才能达到。所以,写生练习的过程就是用写实绘画的眼睛与习惯观念作斗争的过程,而初学者往往让习惯观念控制了自己的眼睛。

第一,色彩表现形式的简单化。

在风景写生过程中,不懂得色彩的原理,就无法指导眼睛去注意观察色彩的色相的微妙差异,冷暖的对比关系,纯度、明度的变化。认为红就是红,绿就是绿,这样就不可能对写生对象的色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再次,片面理解色彩理论,作画时对客观对象作概念化理解,用公式化和习惯色表现客观对象。譬如,认为在室外亮部就是暖色,暗部一定是冷色。其实,冷暖对比是相对的,在整体呈冷色的暗部亦存在带暖色倾向的部分。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产生冷暖关系易位的现象,如正午时的光线,会出现亮部冷而暗部暖的现象。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呈现的色彩关系是千差万别的。忽视具体对象和环境的特定色彩关系,照搬所谓的“经验”和“规律”,概念化公式化地处理色彩关系,是很难提高观察色彩的敏感性和对色彩准确生动的表现能力的。这恰恰是有一些作画经验的学生作业呈现千篇一律的色彩感的症结所在。还有,每个作画者个人气质、感觉的不同,对某些色彩的偏爱也会形成某种习惯用色,加之对色彩规律的一知半解,缺乏正确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导致用色的概念化。色彩学习中因这些问题的存在,妨碍了学生对色彩深入的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并克服习惯经验和概念化倾向的干扰,认真学习色彩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十分必

第二、只掌握色彩理论知识而不注重观察

培养科学的观察方法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单纯的讲述,很难使学

生对习惯观念的影响所造成的色彩表现形式简单化和概念化问题真正理解。在教学中可以做这样的试验,先选择一个景点,让学生观察5分钟,然后背过身去默写对象。接下来再写生对象,画出一幅速写小稿,与此同时教师示范一副小稿与之对比。学生们开始还惊诧于自己与老师的示范画色彩差异之大,与写生对象比较之后发现老师示范的色彩更接近对象,而他们的色彩则和实际差距很大,更多的是固有概念和习惯印象。因此,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了其中的差别,并且认识到自然界中对象的色彩并不是呈现印象或经验中固有的颜色。可见,不同的观察和认识方法看到的色彩是不一样的。一个没有经过绘画训练的眼睛,不掌握写实绘画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是看不到大自然微妙丰富的色彩变化的。因此,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色彩理论知识,采用科学的观察方法。

二、风景写生中观察的内容

1.色彩倾向

色彩倾向决定着整幅画的最后效果,通过感性的认识,借助色彩知识和创作经验,经由———理性———感性的认识过程,抓住色彩的总倾向,获取第一印象。在风景观察中应把握不同季节、气候、时间的变化,形成作画时的特殊气氛和感觉,把握有代表性

的典型色彩气氛。如季节的色彩差异,时间的色彩区别,气候的色彩差别等等。另外,风景写生中景物固有色在画面上占的面积大,也可形成主调倾向因素,如兰色海面、建筑物的某种颜色、晚霞的红调等。“在大自然中,色调是色光的产生。”[5]另外,作画人的思想情感所力图传达的内心因素,对色彩的感觉和主调倾向起强烈的作用,这是一种心理性形成主调。“这种色调与某种情绪的联系,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感受到的艺术家就是善于在生活中研究和发现这种联系。”[6]例如俄国画家列维坦的风景画《弗拉基米路》为了表现出对流放者的同情,将一条普通土路,描绘得满目荒凉,整个画面呈冷灰色倾向,给人一种凄凉沉郁的色彩感觉,并以其主题的深刻性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俄国革命运动

日高涨,画家在思想感情上受到鼓舞,作品一反他的沉郁色调,出现一系列明朗振奋的色调倾向,如《湖》突出反映了这一点:画面湖波泛起,兰天白云、阳光温和,色彩明快清新,表现了画家的欢乐情绪。这在列维坦一生的作品中很少见到。“总之,在绘画色彩中,情感心理占有主导性的位置”。

2.色彩关系

自然界的色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察色彩一定要有全局意识,必须注意整体关系。所谓画面大的色彩关系指天、地、主体物的关系,观察其色相、纯度、明度的不同,在整体中大倾向,在色彩关系的理解中深入刻划,从大到小,从局部到整体逐层深入,在深入比较中认识色彩关系,加深整体意识。如在杜泳樵先生的风景写生《湖》一画中,色彩处理上运用深沉的黄绿灰色大调,画面色调统一,整个树丛在天光中由远而近,在统一中求变化,在细节的刻划上生动细腻,色彩既跳动又整体,亮色暗色、冷色暖色对比强烈,在平常景物中表现出极富情趣的自然美。

三、风景写生中色彩的观察方法

(一)比较的观察法

绘画就是画关系。色彩的关系象一副交织的网,彼此间相互关联,相互牵制。判断任何一块颜色都不是盯着它看,而是把它放在整体之中或与其它色块的比较中得来的。比较时眼睛不要聚焦在某一点上而是散开了同时看一片。把光和色作为观察的内容,物体只是光色的载体,仅赋予光色形状,寻找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关系。例如,孤立地看远景的山和和近处的树一样绿,这样画就表现不出空间的深远。这是因为观察时只盯着远山看,越看越绿,同时看着前景,和近处的树做比较,才能发现远山是偏兰或紫的。而且远山明暗的对比、冷暖的对比、色彩饱和度等都是很弱的。这种关系通过比较才能发现。“眼睛只能看到它想看到的东西”。在写生练习中,不断提醒学生掌握观察技巧,注意比较,逐渐把原来自然随意的观察习惯改变过来,学会有

目的、有控制、有主次、有联系的观察方法,就能练就一双专业的眼睛,更自如的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

(二)色彩观察的各种变化

(1)光源色的影响。当太阳、人造光等发光体投射到各种物体上时,由于物体对不同光波具有反射吸收或折射的特性,因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画面中的受光部分均在光源的照射下,都会受到光源色彩的影响,背光部分也会呈现出其补色或相反的冷暖倾向,如光源为橙色,是暖色,则背光部分偏蓝,呈现冷色调。

(2)色彩依体面转折而变化。物体的体积感是由于物体有不同方向的面构成的,由于各个面受光角度不同,接受主光与各种反射光的强弱与色彩也不同,与观察者形成的视角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彩。

(三)影响色彩变化的因素

(1)周围环境影响。临近物体会反射自身的颜色到附近的物体上。质感不同,受周围物体颜色影响的程度也不同。相邻的色块色彩也会相互影响。

(2)空间距离的影响。空间距离越远,物体的色彩感就会变的越灰、越弱,色彩变化就会更概括、更平面,明度对比、冷暖倾向就会递减。风景写生中应注意将远景的色彩与近景作比较,表现出色彩的透视关系,这是画面产生空间感的主要因素。色彩写生是让学生在学习用色彩再现对象的过程中了解色彩基础理论,学会理性和感性结合、整体和局部结合的方法去观察对象,克服观察色彩时简单化、概念化的倾向,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深入认识全面理解色彩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对象,这是基础色彩教学取得进展的关键

总结:

通过风景写生的取景、表现方式、观察方式等几个方面的阐述,表明风景写生,既可以使我们掌握外光下物象的色彩关系,提高对色彩的敏感性,更好地驾驭色彩,进行艺术创作,更重要的,这同时也是我们观察自然,体悟自然,进行艺术语言和风格探索的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4]姜今.《画境》[C].湖南美术出版社,第1、113页.、

[2][8]朱伯雄《安格尔论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第62、第96页.

[3]迟轲著《西方美术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第454页.5]《美术研究》19xx年第2期.

[6]刘玉山、陈履生编《油画讨论集》,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20页.

[7]《美术向导》19xx年第3期.(责任编辑:胡士诚)128

Landscape Painting in College Students of color observation

SONG Zengying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interference used to prevent the students of color more in-depth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inertia as a psychological habit, when it leads to simplistic and identify the color when the color of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performance. To overcome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concept of habit, we must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color theory, grasp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observation.

Keywords: landscape painting; problems color; observe the performance of method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