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课程考核改革总结

金融投资理财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系 别:工商管理系

课程名称:金融投资理财

适用专业:金融与证券专业

学 时:64 其中,理论学时:46 实践学时:18

学 分:4学分

一、设课目的:

本课程是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主修课,在本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投资理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应在开设《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证券交易实务》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开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理财意识,掌握一些实用的理财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理财规划师应具备的金融投资理财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现金理财规划、家庭消费支出规划、保险规划、证券投资规划。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力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战能力,为日后从事理财工作、通过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三、改革前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1、一张考卷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掌握情况,对实践操作方面没有进行考核。

2、没有将教学内容、教学考核与专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

四、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1、考核内容:基础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评分标准:分平时成绩、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三部分;

3、考核方法:

⑴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三部分构成;

⑵阶段考核共四次:按理财的方向分为现金规划考核、家庭消费支出规划考核、保险规划考核、证券投资规划考核;每部分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实际操作知识考核两部分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该部分规划内容掌握情况;

⑶综合考核要求独立撰写完整的理财规划报告,目的测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金融投资理财理论教学、实训操作结束后完成。

具体形式:针对每部分规划内容的教学内容,理论考核模拟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考试题型(标准化客观题),40分钟、30道试题、闭卷、电脑上考试;实际操作知识考核以一道案例分析形式考核、纸笔做答,30分钟;综合考核根据所提供的客户资料,独立撰写理财规划报告。

4、成绩构成要素:平时成绩20分, 阶段测试40分,综合测试40分;

5、组织形式:

⑴、平时成绩以平时考核为主;

⑵、阶段测试随教学进度的开展随堂完成:

基础理论知识考核闭卷、上机操作,上交答题纸,需配备监考老师(系里安排),考试时切断局域网,保证考试严肃性,考试赋分见样题标注; 实际操作知识考核电脑给题、纸笔做答,考试赋分见样题标注;

⑶、综合考核在本门课程实训结束后完成,打印成稿,考试赋分见样题标

注;

⑷、补考:平时20分保留,补考卷面80分(主、客观出题);

考核时间100分钟,闭卷,学院安排监考与具体时间,考试题与份数期末另附;

6、实施时间:阶段考核在课程结束前一周完成;综合考核在课程实训周内

完成;

五、本次考试改革方案的特色

1、注重动手能力的考核,理论与实践相衔接;

2、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学生的课程结业成绩由三部分构成。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 材:金融投资理财活页教材

参考资料:20xx年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考试教材及考试指南。

七、保证考试改革方案实施的措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吸收状况,保证上课所讲内容学生能够接受。

八、其他有关说明或要求:

我国理财规划师认证资格包括助理理财规划师(三级)、理财规划师(二级);考试科目包括理论知识(共125题,单选77、多选38、判断10);实操知识(共100题,单选50、多选50);综合评审(共三题,案例分析)。

方案制定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签字:

系主任签字:

20xx年x月x日

附:考核标准分解

一、平时成绩

(一)基本配分:20分

(二)考核要求:

1、出勤情况 5分,旷课一次扣0.5分,累计5次此项计零分(有辅导员签字的请假条不扣分);

2、课堂提问5分,能主动回答问题,并且回答切中要点每次0.5分,累计4次以上者满分;

3、作业10分,计入平时成绩的作业一共四次,每次2.5分。不能按时交作业或抄袭作业不得分;作业完成质量有缺陷每次扣1分。

二、阶段测试样题一:现金规划理论

(一)考核形式

单选(20道)

1、证券经纪业务目前主要指证券公司按照客户的委托,代理其在( )买卖证券的有关业务。

A证券公司 B证券交易所 C证券柜台 D证券交易场所

多选(10道)

1、( )是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

A如实填写开户书 B接受交易结果 C在经纪商同意的条件下可融券或融资

D 履行交割清算义务

(二)考核时间:40分钟

(三)基本配分:10分

(四)考核要求:答案准确实操考核

三、阶段测试样题二:实际操作考核

(一)考核形式:本部分内容案例分析

(二)考核时间:30分钟

(三)基本配分:5分

(四)考核要求:1、准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四、综合考核

(一)考核形式:撰写理财规划报告

(二)考核时间:实训周完成

(三)基本配分:40分

(四)考核要求:满足客户理财目标,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篇:物理新课程改革总结

物理新课程改革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校在肥城市教育局组织的高效课堂改革大潮中,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提高教学成绩。现将我们物理组工作及个人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关于教学流程

1、目标呈现

教师通过适当的情境导入新课,呈现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2、组内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组织,检查自学效果,交流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围绕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用红笔标注出来,等班内展示时向其他小组或老师请教。

3、班内展示

学生将组内交流讨论的成果展示出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一般由组内2—3名同学协作完成,各司其职,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互动。为提高展示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展示的内容及时给予点评,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和提升。

4、合作探究

针对深层次的问题和学生课下没条件做的实验,或演示 ,或安排分组实验,或用课件等手段呈现,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本环节能放给学生的尽量放给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等。

5、当堂达标

本环节可以把题设计到学案上,也可以用材料上的现成题目,还可以用屏幕投出来,但一定先让学生个人做,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展示订正。

二、关于导学案的编制和结构

1、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是实现“生本合和”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自学能力。 基本流程如下:

①个人初备,形成“个案”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组内教师就一周内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讨,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并确定导学案编制人员,编制人员开始编制学案。

②集体研讨,形成“初案”

集体备课时,主备人以说课的形式将“个案”进行交流,组内教师认真听、及时记,思考优劣,补充完善,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初案”。

③修整审批,形成“定案”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形成的“初案”进一步整理、完善,在修改完善交领导审阅批准后,方可印发给学生。每个导学案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的签字、日期、编号。每个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评有纠。

导学案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导学案的设计上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指导,尤其是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点的具体要求。二是必须考虑弥补我们的教材过于“精炼”的缺陷(没有教师的帮助,学生往往无法自学教材),让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自学。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的过程中要把基础知识问题化,细化成学生能够理解、能够引领学生阅读教材的问题;三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量、书写量不能过大,要让学生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宽松自学、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的过称中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和方式,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教材中圈点勾画。四是老师预设的探究题目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适时展现,灵活调控。

2、导学案结构

(1)学习目标展示。内容应体现三维目标。特别让学生搞清楚理解、记忆、应用等层面的要求。

(2)预习导学 。将学生能看得懂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浅层面的物理现象用问题的形式展示在学案上,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做到学案上。

(3)自主实践和探究。将本节课涉及到的物理小实验、小探究安排到学案上,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和条件进行动手实践。并将实验现象和结果填到学案上。在学案上预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把当时遇到的困惑和感受随时记录下来,待课堂上解决。

(4)合作探究。每节课设计2-3个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探究或研究问题,到上课时先小组内进行探究,也可组间探究,将探究结果进行展示交流。

(5)讨论解疑。主要涉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学生不能驾驭的实验。设计成问题或过程全班进行解决。

(6)当堂达标。以题组的形式出现。特别要体现题目的层次性,要让所有的同学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每堂课应设计1-2个能训练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拔高题。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体会

此次课堂改革对学生和老师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1、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先学”突出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先学后教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学为根本”的地位,致力于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多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最终要落脚到学上,这种方式就解决了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实效,更高效!

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主要体现的是“生生互动”。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批判精神、求证精神和乐于探索、追根究底的好奇心。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以前的课堂,程度稍差的学生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自我感觉像是局外人,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学现象。而现在,小组交流时常被指定发言,小组展示时又必须要参加,自己的重要性得到体现,压力感也骤然上升,逼着自己必须要学好,很多学生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3、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前的课堂,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锻炼,基本上一切都是按程序出现,思维的火花得不到碰撞。而现在的课堂,学生先学,对问题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

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课堂对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提出

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要主动探索,主动交流。同时对合作意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很多问题自己无法解决,要通过合作交流才能解决,课堂的评价更多的是对小组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有待加强。由于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时间不易把握,生成性问题处理起来有时比较棘手,课堂把握难度增大了,出现了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2、课前自学环节的落实不够理想。部分学生在家中自学时只是简单地看看结论,不去动脑思考结论的推出过程;有的学生基础较弱,对预习新知用了时间却不出效果。

3、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进步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部分同学在小组交流中不积极、不主动,甚至于对其他同学的帮助持拒绝态度,这说明小组划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或者说小组划分还没有被某些同学认可。

4、部分学生在合作交流时只当听众或忙于记答案,不能动脑思考、积极参与;互帮互查落实不到位;展示环节受学生能力和时间限制还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学生展示的规范性还不到位。

5、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动不动就小组合作讨论,表面上看课堂很活跃,其实很多学生还没有独立思考,这样会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下降,并养成依赖习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6、小组评价落实不到位,有些时候还是流于形式,在一些细节操作上还有待完善。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认真研读课改材料,积极参与学标、立标、达标活动,在交流中反思、体会课改精神,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2、精编导学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根据物理学科特点来设置,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

3、重视预习学案落实,做到学案必须批改。并加强家校联系,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做在家能做的物理小实验。鼓励学生通过电话、QQ等对自学中遇到的困惑相互交流,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

4、加强学习小组建设与管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一是创建好小组文化,培养合作意识;二是加强小组长培训与指导,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三是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责任,让每个人在小组活动中都有事可做,都能为小组争光。

5、完善小组捆绑评价制度,建立长效评价机制,激励全体学生自觉争先,在团队合作中不断进步。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回答与讲解正确与否,只要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示,都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