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报告

把握教材三“度”,提高教学实效

新华小学 刘建萍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不少观摩公开课阅读教学中,表面上课堂热闹,学生唱主角,可有时事与愿违,教学的实效性并不理想。而在我们的常态课的教学中,不少老师觉得,课改以来,语文教材阅读量明显增加,课时相对减少,提高语文常态课的效率就成了我们迫在眉睫的问题。

提高常态课的效率,对教师如何把握和使材用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具有典型性,是语文学科知识极好的载体。但“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文本的不同特点,灵活作一些处理,因“材”施教,以便更有效地利用。

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可从研度读文本入手,通过增加教材宽度,挖掘教材深度,增加训练的效度,以此来提高常态课的效率。

一、移花接木,增加教材宽度。

1.着眼全册,拓展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材编排时遵循一定的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本册教材设计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每个单元都有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点,对这些训练点的研究和分析,在整册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篇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以人教版第九册为例,教师可在教学时增补一些相关内容。如(1)思乡的古诗文诵读:可选内容有《西江夜行》、《梦李白》、《长安春望》、《鹧鸪天》、《题李凝幽居》、《灞上秋居》等;(2)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冰心的《繁星春水》、《林海音自选集》、季羡林的《我的童年》等(3)课外书屋推荐的作品:科普读物,苏联科普作家维比安基《森林报》,法布尔《昆虫记》??感受父母之爱的作品,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法国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等。(4)同步阅读读本《走进书里去》的推荐。

2.立足某篇,自主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教学时以某一篇目为基点,利用孩子的“阅读期待”,推荐拓展阅读,从而得到各方面修养的提升。如学完课文《松鼠》,学生们为小松鼠活泼可爱的形象所吸引时,不妨将《自然史》推荐给了学生,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外的世界更精彩,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沟通课堂内外,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优化整合,构建知识网络。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材,把同类的文本有效整合,这样的同类可以是内容同类,也可以是写作方法同类,亦可以是表达的情感同类,组合成一个大知识块,以便学生触类旁通。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假如没有灰尘》一文时,在人们的眼里,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课文却向我们介绍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方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双眼,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将影响生物的生存。学生了解后,对科普知识充满“阅读期待”,此时把本册的选读课《太空“清洁工”》并入一块学习,还可结合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等有关科普文章,让学生充分阅读,领略科学的神奇。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可以更深层次、更广范地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潜心文本,挖掘教材深度

1.潜心文本,理解内涵。小学语文有些教材与学生实际有些距离,,教师要“蹲下身”,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只有教师正确把握教材的内涵,才能有效引导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如《开国大典》是第九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体会“首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只有教师“蹲下身”,借助课外资料,指导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如人民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资料,努力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把学生的情知世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努力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与多元感

悟。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感悟的结合点,形成“情知交融、情语相谐”的语文课堂。课文“三维”目标才得以落实。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

2.整体把握,串联知识点。

我们备课时分析教材多处于对某篇课文或某课时的思考,对一单元(或专题)、一册书把握不够。既要贯通教材体系,弄清所学课文在语文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能力、思想内容和情感等方面在前后教材中的联系。又要了解、掌握所学课文与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联系,即文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

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一课,如果只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还对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作些了解、积累,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对全单元作认真的分析研究:本单元由《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文章组成。“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的多项训练,引导学生收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书的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读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更为重要的是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习得读书的方法,明白阅读的意义,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至此,我们应感觉到教材这样安排是要教师在教学时借助文本引导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教师只有这个认识,才可能自觉发挥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精心预设,增加训练的效度

百科名片: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而特级教师窦桂梅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有目的活动,要达到预期目标和理想效果,必须在此之前精心设计。”理想的教学预设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现状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选准“切入点”,有序引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课文的教学从哪里入手呢?既要根据教学重点的需要,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激励作用;又要因文而宜,考虑课文内容和表达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阅读的规律和年龄、心理的特点。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引入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可由课题入手,先让学生自由谈对课题的理解,相机引导提出学习课文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对巴迪七八岁写的同一首诗父母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此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由浅入深的学习进程,为下文埋下伏笔。其二是启发学生自主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渗透以疑启思,以疑促学的学习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具体的语句描写中进行理解、体会、感悟,从而推进整个课堂教学。

2.紧扣“延伸点”,融入文本。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是认识的基础,丰富的感性认识会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将文本的相关资料(如一些背景材料)等引入课本,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要捕捉、发现教材中课内学习“延伸点”进行“前伸后延”,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为了更好地了解旧中国的耻辱和新中国的强大,有必要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祖国的昨天和今天资料(图片、故事等)。当这些不同信息汇到一处时,学生更完整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祖国逐渐强大与繁荣富强的无比自豪。学习课文前搜集相关信息,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走进心理学上认为的“心理近区”,接近事件、人物,由此更轻松地走进文本。无论是阅读延伸、表演延伸、还是探究延伸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求实中创新,努力实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观,让学生在丰富感知活动中,快速融入文本。

3.挖掘“共生点”,促进生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走在最前头的应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这里的“潜心会文”不单单指教师面对文本,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推敲、咀嚼,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学生,以儿童的眼光去会文,

翻来覆去地去诵读、默想,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学生读出文章的绝妙,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立意,这样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生点。捕捉教材内容和表达上的共生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如《生命生命》一文中,作者以“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的事例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在孩子们的眼里,飞蛾那鼓动的翅膀和香瓜子那冲破砖缝的弱小的身躯、身体中那发出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脏,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可爱的精灵,在翅膀的后面,孩子们肯定能看到它张大的小嘴,听到它的心声;在冲破外壳的那一瞬间,一个“竟然”让我们感受的作者对生命力的顽强的惊叹,又一个“竟”字,呼出了孩子的惊叹,涌出对逆境中生命顽强的由衷敬佩,从而引发对珍爱生命的思考。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生命所赋予的力量,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自己的生命存在,从而发出要好好地使用,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这就是我们潜心会文时所要寻找并精心设想的共生点。

4.依托“结合点”,有效发展。在阅读教学中,依托教材,进行读写结合,是发展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寻找教材“结合点”,就是指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并进行有效的设计。融习作教学于阅读教学之中,形式可分为“改写、续写、仿写、拓展、联想等。如五年级《新型玻璃》一文学完后,可引导学生照课文写出想发明的玻璃。一个好的读写设计,能起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作用,产生教学做三者合一效果。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非常有限,教师若能在研究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因“材”施教,把教学活动聚焦在有效的目标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这样,提高教学实效岂不是水到渠成吗?

 

第二篇: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认知元的观察与分析

一、课前准备

1.分析学习要点:

(1)借助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对三边形图形的分类,感悟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特别是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点:认识了简单的平面图形,了解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3.设计观察方案:根据学习要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点,我选择了采用“课中观察法”来了解学生的认知元,安排两个观察内容: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四边形进行分类,并精心选择了一些图形作为材料。

二、具体操作

观察内容一: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

师生问好后,我直接板书课题——四边形,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一种图形——四边形,看着课题,好好想一想,你认为怎样的图形叫四边形呢?”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起手来,还叫着:“我知道,我知道!”我环顾教室,看到还有大约1/3的学生茫然地看着我,就微笑着说:“不急,想好后从这些图中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找出来做个记号。”

学生独立找完后开始汇报,我很快地做了简单的统计与访谈,了解到如下情况: 五边形、三角形、十二边形没有人错选,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都找出来了,因为学生认为“四边形”从字面上理解,肯定是四条边,所以除了四条边外的多边形,学生不会去选择;

圆角矩形有4人选择,其中3人认为这个图形有4条边,所以是四边形,另外1人说这个图形“看上去就像四边形”;

带弧线的另一个图形有2人选择,他们就是刚才选择圆角矩形中的其中两人,也认为,有四条边就是四边形。我马上问刚才选圆角矩形的另外两人为什么不选这个图形了,他们说“这个图形一条边太不直了,看上去就不像。”;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四边形观点报告

立方体有1人选择,因为他认为立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四边形,我觉得他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我转身问其他不选的学生是什么理由,大部分学生认为“四边形”是“形”,是平面图形,而“立方体”是“体”,是立体图形。但是也有个别学生认为正方形不是四边形,所以立方体就不是四边形。还有学生认为“这个图形边太多了,所以不是。”可见,选错的学生的想法未必错,反之,选对的学生的想法未必是对的,我们真的应该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才能做针对性的指导;

长方形、正方形有2人未选,他们认为长方形就是长方形,正方形就是正方形,不能再叫四边形了;

箭头形的只有2人认为是四边形,其余学生觉得不像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所以不选; 不封闭图形有1人选,判断理由还是“四条边”。

本班学生能正确区分出四边形的人数比率是85.7%,可见学生对四边形并不是一无所知。我随机访谈了几个学生,他们有的是通过预习了解的,但大多数学生是根据字面意思猜测的。从观察情况也可以看出,“四边形有四条边”这个概念学生比较明确,不用费时理解。但是正因为仅仅根据字母理解,所以学生对“四边形”的概念是不完整不清晰的:同样是四条边,但边必须是直的;同样是四条边,但要相交成四个角的。同时,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学生找到常见的四边形,但是他们经常会吐出“看上去像”或者“看上去不像”这样比较感性的话,而不是理性地思考。另外,不同学生的认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进入“四边形”的学习的,我们不能当他们是一片空白需要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可以直奔主题,安排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发动学生自主探索,在独立尝试、反馈交流中逐步明晰四边形的概念。省略不必要的引入、例题学习过程和教师根据例题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的过程,简洁高效。但也不能被85%所蒙蔽,被部分学生的热烈反映所迷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理解是直观的、片面的、模糊的,因此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组织好材料,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思想,逐渐完善、清晰四边形的概念。

观察内容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学生用卡纸剪出不同的四边形后,我说:“4人一组,将你们桌上的四边形分分类。先说说分类标准,然后再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后,反馈交流。情况记录:(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条边都不相等的。(有学生提出异议:“都不相等”不合适,有两条边相等的。师引导:可以分成三类。)

(2)有直角的,没有直角。

(3)对边相等的,对边不相等的。

(4)常见的,不常见的。

(5)有规则的,没有规则的。

(6)对称的,不对称的。

观察分析:学生汇报的种类虽然不少,但局限于几个学生。大多数学生对分类比

较薄弱,尤其是说不清分类的标准。有约22%的学生在同一次分法中出现不同的标准。

小组学习后能按不同标准进行三次分类的学生占25.7%,两次分类的也只占42.9%。

我感觉,中低段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都还比较薄弱,通过不同标准对四边形

进行分类,从而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特征显得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来突破该难点。合作学习时,创设出合适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氛围,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组内成员互相启发,也可以降低探索的难度。同时学生在组内能获得更多分一分的动手、动口的机会。汇报交流时,教师注意适当的方法提炼,最好能板书出来,比如:按角分,角的类型和数量;按边分,边的数量和特征;按图形特征分,对称或不对称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

三、操作后感

把握住学生学习四边形的“认知元”,就找到了该内容教学的切入点,有利于我实

施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和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快捷的学习平台,把学生从课本的制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在多维的空间驰骋。课堂由此显得简约而高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从而尝到学数学的乐趣。

2007.1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