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佛堂三小 王锦雷

翻开林文虎先生的《好老师在这里》一书,一位位出色的好老师闪现在了我眼前,尽管他们各具特色,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拥有教育的好方法。书中介绍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他们虽然平凡、质朴,却用自己的智慧、生命、满腔的爱意为教育事业无私地奉献着,为学生灼灼地燃烧着。他们让小草长出了小草该有的风采,让杜鹃长出了杜鹃该有的风貌,让每个学生依自己的天性,活出像样的自己,不愧为"好老师"的称号。他们是我的楷模,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我虽然不一定保证能让每个学生都长出自己该有的自信和风采,但至少不会"非得要小草也开出杜鹃不可;非得要在春天开花的杜鹃和梅花一样在冬天开花不可"。

在《好老师在这里》一书中,一则则故事都让我深深感动,故事背后的事理引起我深深思考。同样是做老师,方式方法截然不同,效果当然显而易见,而好老师就能找到这些好方法,虽然可能会经历种种困苦曲折,但最后的收获却是甜美的。其实,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等待,学会"静"等花开。在所有的故事中,我对发生在杜老师的书法课堂中的故事最感兴趣:杜老师的书法课只有一个简单的要求:"要对得起每一张纸,写诗涂鸦都可以。写书法,不可以说话,说话的人自己站到后面去,想好了能不说话就回座,站多久自己决定。""对得起每一张纸"是杜老师给孩子的自我要求,这通常能产生很精彩的成果,孩子的创作常常让人动容。不过,有一节书法课,坐在最后的阿焜整节课都没有动笔,直挺挺地坐了整节课,收作品时,杜老师看到阿焜送来的空白纸张,问道:"怎么没写 "阿焜很自然地回答道:"老师不是说要对得起每一张纸吗 "老师点点头没说什么,收下了空白的宣纸。第二个星期的书法课,杜老师偷偷地留心阿焜,发觉他还是一样安静地在座位上坐了一整节课,杜老师没有打扰他,一样任由他枯坐到下课,一样收下了他那空白的宣纸。第三周书法课,杜老师还是暗中留意阿焜,阿焜终于有动作了,他在纸上涂涂写写,杜老师则压抑住兴奋与好奇的冲动,让整节堂课按平常的节奏进行。下课时,阿焜终于交上来一张写满文章的宣纸,那是一首感人的童诗。杜老师回到宿舍批改完作业后,拿起阿焜的童诗

谱了一首曲子。隔天上课时,他邀请孩子们唱起了这首新谱成的歌曲。几星期前写不了几个大字的作文的阿焜,在这首歌曲产生的"很有感觉"中完全改观了。从这个故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不仅需要学习"等待"的艺术,而且需要学习恰到好处的表扬的艺术,需要学会寻找能触动学生的那根弦。从故事中,我也由衷地感受到,挖掘孩子的成就感,就像勘探甘美的泉水,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挖掘,耐心等待,总会有泉涌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支撑那些好老师"不会累"、"不觉苦"的就是对孩子们的爱,是他们用真心换真情。我想每一个老师都是想当好老师的,我们打开自己心扉,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心倾听孩子们心灵的呼唤,才能让孩子们无邪的笑容在阳光下如花绽放。最后就用书里陈元利校长的这句话激勉我自己吧——“教育之道无它,爱与榜样而已。”

 

第二篇:好老师可以这样做读后感

《好老师可以这样做》读后感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好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由“叙事篇”和“随笔篇”两部分组成。在叙事篇中,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教学实例,展现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同时也为教师与学生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在随笔篇中,作者紧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当今的教育现状,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与分析,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杨聪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的真正任务和目的,不是评判,而是唤醒,更是善的传递、爱的共鸣。”这样的教育观并不新鲜,其可贵处在于他付诸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接下来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像杨聪那样与学生“对话”。

“对话”是走进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很多教育之所以成效不彰,皆出于教育者无法打开学生的“心门”,不屑于“对话”,没时间“对话”,不想“对话”,不会“对话”,种种原委。在杨聪的书里,你随处可见真情流露的师生交流,课上富有弹性的问答,课间朋友式的倾情交流,课外的电话、短信、日记、作文,乃至假期的鸿雁传书。老师是那么主动体贴地问询、慰抚、激励,学生也那么无间地交换心声、倾诉、感恩。有意栽花,无心插柳,短如微博“互动”,长若绵绵“情书”。杨聪显然是一个深谙此道的“心灵捕手”。

二、像杨聪那样把握“现在”。

教师随意,则学生随意;教师用心,则学生用心。有时候,就因为教师心念的那么一转,便能体味到学生不一样的表现。教师好坏的分野,大抵在此。杨聪是一个比别人“多一个心思”的教师,他往往能“看见”“习以为常”中的“偶然”,不露声色,水到渠成,从而获得“必然”的力量。杨聪在《我的“雕虫小技”》一文提到,之所以能够乐此不疲地去试着洞悉和化解“问题生”的每一次“问题”,那也是因为只想把握每一天中连绵不断的每一个“现在”,捕捉着可能影响学生的每一个机会。假如一个教师想要获得持久的快乐,在直面学生的教育生涯中,做到这点是非常必要的。

三、像杨聪那样记录教育的“个人史”。

杨聪有良好的记录教育生活的习惯,留下了大量的日记体“杂”文。教育生活中的无数个白天与黑夜,每有所见所闻,所困所惑,所思所感,他就会拿起笔,真实、全面、细致地记录下来。杨聪说,写“教育随记”本身既是一种纪念,又是一种收获。如果不记,自己的努力什么也没留下,久而久之,就会感到烦躁和失落,觉得教育成了虚无,回头一看,什么也没有;而记了以后,就会有意识地去做,边做边思考,使自己做得更好。做和写都能有滋有味,那是因为每次回头,都能看到自己的脚印,哪怕是平常的,浅浅的??

四、像杨聪那样“表达”教育。

如何表达教育,这应成为新时期教师的新修炼。传统的教育写作过于注重八股式的“论”,引经据典,四平八稳,鲜有鲜活的表达,甚至失去了真实。大量鉴定为“优”的论文,很可能就是在纸上玩回车,绝缘了地气,多为没有体温的“塑料文章”。而杨聪大概听从了爱默生的告诫:“你的句子应该像从地里挖出来的蒲公英,根很长,粘着泥土,还是湿的。”所以,他的“表达”是有生命力的,其教育态度自然流露,有一种理智的清明,又有一种温情的关切;来自教育的土壤,蕴藏着朴素的教育理想,也饱含着真挚的人间情怀。

教育的优与劣,教师的好与坏,可能会有很多种定义。但有一条却颠簸不破,那就是对学生要“好”,以广阔的胸襟包容每一个孩子。“好老师”杨聪正是对此做出了自己最真实、最直接的诠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