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刚玉勇

我读完的感觉就是,这是一本要静下心来,用心体会的书。他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才能得到我们自己的体会,然后我们才会由这本书得到关于我们如何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些想法。

同时这本书,也不是很容易理解,许多语句都是比较晦涩,比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的,但是一旦我们理解这些有点深奥的语句,对于我们的内心都是深刻的震撼。

由于我们总是习惯于理性思考、喜欢用脑子,也沉溺于过去的经验形成的小我的自我认同,还有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所以活在当下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没有东西可以给他们真正的成就感,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去拼搏呢?”“事物和生活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

最打动我的是第84页的内容,上面提到,现在的人总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愿望实现的那一天,以为那样自己就会幸福了,实际上他们是在拒绝当下。

对啊,我们总是推迟了自己快乐的时间!我曾经想过,当我得到某个工作我一定是最最开心的人了,那时我一定会每天很满足;

我曾经想过,当我得到某个人的爱的时候,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那时我一定会很幸福;我曾经想过,如果我现在有了什么东西,我会多开心啊,我一定会是最知足的人,可是现在呢,因为我没有得到那个工作、没有得到那个人、没有得到那个东西,所以我现在怎么也快乐不起来,或者说我有什么理由快乐呢,那么多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后来,我得到了这个工作、得到了这个人、得到了这样东西,可是我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快乐和幸福,烦恼依然存在,我仍然不开心。所以我又在想了,我现在不快乐是因为我还没有得到其它的东西,如果我得到了更多的东西,那么我那时候才会幸福。

以前的我就是这个样子拒绝当下的,生活在等待中,读完这本书,我的体验是:人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焦躁了,不再因为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也不再为不可预知的未来产生焦虑、不安、害怕。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活在当下的重要,让我知道下一秒的重要。我理解的当下就是接受现在的自己。我知道做到这点很难,但是我会努力去做的。

 

第二篇:幼儿读后感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读后感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勇于创造、积极创造是各行各业进步的前提,无论在哪个行业的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奇异的创造能有力地促进该行业的发展。而我们所处的幼儿教育更是如此,我们肩负着培养新一代创造性人才的重大任务。当今,我们的幼儿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及时发现并消除不适应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因素,这也是对我们幼教工作者的一种严峻的考验。

那么如何才能有好的创造,并将创造运用于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呢?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一书,以艾里克森和皮亚杰等人的理论为基础,并吸取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成果,在上册中提出了一套涵盖50项发展目标的“发展连续表”,每项目标之下详述了幼儿在该目标内的4个发展阶段,老师可据此设计适合班级幼儿的学习环境和课程,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持续观察、调整。在下册中,亦详述了11个学习区的重要性、规划与布置方法,以及教师和幼儿的互动方式,让老师在实际操作时更能得心应手。 幼儿园的创造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让每一位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但具有高创造性仅仅是帮助幼儿成长为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仅有高创造性,并不足以保障幼儿将成为创造性人才,我们还必须使幼儿各种基本能力和人格素质整体和谐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幼儿成才。

读了此书后,我感受颇深,目前我们顺应了时代的进步,具备了比较新的教育理念。由于幼儿园的创造教育本身需要极大的创新,需要对普通的幼儿教育有诸多突破,需要想一些前人未想过的问题,做一些前人未做的事,因此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工作,结合积累的经验,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在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幼儿要创造性地学,二者合一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教育。

幼儿园的创造教育必须保持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这离不开优美的音乐、和谐的环境、轻松的气氛、热情的教师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明确的学习任务等。这些是激发和保持幼儿最佳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从细节入手,多方位激发出幼儿学习的最佳状态。

此外,我觉得多样的教学形式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活动方式可以吸引不同个性的幼儿,甚至同一活动变化一下活动地点,又可以再次吸引幼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据主题教学内容的需要不断变地化活动室的环境布置、丰富活动材料、活动内容、变化活动方式等,尤其是活动

材料的丰富性和变化性对诱发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活动与材料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视觉上,还要体现在听觉和小肌肉活动上。变化是创造使然,变化本身就孕育着创造。所以,变化能有效地激发创造性。

在实施创造性课程时教师还要认真观察研究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方式,尊重每一位幼儿,给他们个性化的空间,这样才可能取得较理想的发展,正如卢梭所言:“每个儿童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苦心取得成效”。

创造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给了我们坚实的理论基础,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关注人完整的发展的课程。什么是完整的人?这包含了不懈的创造精神、求异的创造能力和明确的创造意向,因此,创造不是贴在课程上的标签,而是融入整个课程的一种精神,包含在环境之中、材料之中。融入了创造可能性的课程才能成为真正完整的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