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东教育》有感

读《山东教育》有感

柘沟小学 单文晓

第一次接触《山东教育》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20xx年我刚刚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一切都茫然不知所措,摸不到头绪,心情极度郁闷。一次给同样做老师的朋友发起牢骚,说自己一点方向都没有。朋友随手递给我一本杂志,让我仔细读读里面的文章,告送我从里面就会找到前进的方向。这本杂志就是《山东教育》,它也成为了今后我工作上的良师益友。

第一次读《山东教育》这份杂志,我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读到好的文章或是教育实例,我都会写读书笔记,仔细领会其中的教育真谛。《山东教育》这份杂志是教育系统的一份很有益处的杂志,她对于教育教学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山东教育》高屋建瓴地阐述教育发展的方向,引发教师对教育进行思考,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育思想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该书设计科学合理,分为三大板块:教育版,教学版,校园文化。每一个一个大版块又分为若干个小版块。无论哪一个版块都洋溢着教育的光芒,处处育人。

教育版中分为:“教改风景线”, “新世纪论坛”,“管理与评估”, “新论语”,“创新教育百例”,“教海拾贝”六个小版块。每一个版块都为我们配制了可口的课改快餐,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合自己口味的食品。“教改风景线’让我们沐浴新课改的春风,“管理与评估”让我门踏进名校的大门,体验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教育百例”给了

我们智慧、感动和教育灵感,“新论语”传授给我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山东教育》的教学版的内容更是丰富,该版块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师的需求分学科设立不同的小版块,让每一学科的老师都收益颇丰。该版块小至名师的课堂实录,大至名师的成长历程都有所涉及。在这里,如果你阅读到了课堂实录,仔细咀嚼,会让人觉得精彩的不仅仅是语言和组织的思路,更精彩的是这些名师思想深处的人文思想和个人对教育理解的高度体现。教学版块还为我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案都指明了方向。

“校园文化”这一版块则给予我心灵的滋养。“教师文苑”虽不是其中的重点,却是一个亮点。虽然我不曾认识那些文章的作者,但我可以通过那鲜活的文字与他们沟通,与他们的心灵对话。让我们看到教师角色之外最真实的东西,最美丽的风景。

《山东教育》以不同的视角,全新的理念,从不同方位和角度满足我们教师的需求,让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更新。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山东教育》作为我的良师益友,将伴我成长。

 

第二篇:读不懂的山东素质教育

读不懂的山东素质教育

这是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另类声音较响亮的一篇文章,当然,我们不能误读作“他真的什么也没穿呀”,细读文章,其中有不少偏激的观点。只是我觉得任何事情的推进,必须能容忍有反对的声音,我很佩服张志勇厅长“思想会客厅”中允许各种声音存在的勇气,其中不乏言辞过激,甚至是谩骂、指责,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老话“漫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但是进行辩论或发表自己的疑惑是必须的,只有在反对声中,我们才能不断地思考,而且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这对思考的品质而言尤为重要,“真理会越辨越明”。人的思想是无法强制,对民意的强奸,只有产生更多的应付与尴尬。所以说,素质教育改革关键在于达成共识,只有有了思想的高度,才会产生行动的高度。

真的很佩服祖丙文的勇气。

济南第二十中学 祖丙文

山东的素质教育已经搞了一年,据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确实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作为一个一线的老师,一个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有着最起码的责任心的老师,我私下认为对此事有一定的发言权。

因为我热爱教育事业,故能倾智力于教育,也能多一点思考。因为我热爱学生,故更加爱惜人才,故能真正从学生出发,从人才的培养出发。因为我有着最起码的责任心,才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对于素质教育,我已经思考了多年,也盼望了多年。

因为想得再多也没用,于是只有希望。希望日渐迫切就成了盼望。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20xx年的岁末(旧历)也可以说是20xx年的年初(新历),山东省素质教育会议隆重召开。

这次会议吹来的是教育的东风吗?它能吹出一个教育的春天吗? 我拭目以待……

“三个还给”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我不知道是谁提出的这“三个还给”,我由衷地崇敬他。这三句话可谓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所在,即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危害了学生的健康,丧失了学生的能力。搞素质教育必须从这三点入手。

应试教育让学生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关键是这代价付出的没有价值!正如张志勇厅长所说:“学生这么苦,这么累,既没有必要,也没有价值”。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们从苦累中解脱出来,让老师们从麻木痛苦中解脱出来。

省厅的措施

如何实现这三个还给呢?省厅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规范办学行为,二是深化课程改革。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内外并改,二者相辅相成,同气连枝,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素质教育。山东推进素质教育的轨

迹是:先通过出台学校办学规范,堵住学校违规办学的后路,然后借助高考信息管理改革,为高中减压,最终将学校素质教育的出路引向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上。

为规范办学行为,省厅发布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管理规范(试行)》,共计十大项四十条。重点是规范课程、课时、作息时间、作业量和考试评价机制,并强调,对违反“40条”的,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学校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罚,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后省厅严格督导,明察暗访,一经发现违规行为,马上通报处理。半年的时间,违规补课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

高考之后,严格考生信息管理,高考分数隐私化,为高中减压,为老师松绑。除了学生自己,任何其他机构和个人不能查询学生的高考分数,不能以分数进行排名,禁止各地表彰奖励高考升学率高的学校。

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是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为素质教育首先就体现在国家课程方案上。为把课程落到实处,山东专门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指导意见》,对高中课程设置进行强制性规定,各高中学校必须按照《意见》安排课程。

省厅的后续措施(摘自张厅长博客)

在已经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坚持规范改革发展并举的方针,继续全面推进我省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向着教育回归的道路继续前行。

1.切实巩固规范办学行为的初步成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仍然要下大力气,继续抓紧抓好规范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的工作。

2.继续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信息管理工作。

3.把制止“统考排名”等违规办学行为作为新的工作重点。

4.全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5.努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

6.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山东素质教育六年的时间表

20xx年2月10日举行了山东省普通高中素质教育专题培训会,排出了素质教育6年时间表。

6年时间表为:20xx年上半年集中力量抓规范办学行为,秋季新生开学起,利用3年时间,让多数学校开齐开足课程;20xx年开始,完全按新课改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到20xx年,这批学生将进入新的高考改革周期。从20xx年入学的新生开始,通过3年努力,在20xx年全部实现开齐开足课程,实行走班制教学,传统意义上的文理不再分科。与高中新课改相结合,高考命题、招生录取的改革也将同步进行,使之更符合教育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年,将继续加强高考信息管理;高考命题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招生录取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xx年的注册录取试点改革今年仍要坚持。

我的疑惑

看了省厅素质教育改革的系统方案,一方面佩服省厅领导者的魄力和决心,另一方面也佩服他们考虑问题的周全与细致。很显然领导者对于素质教育问题确实经过了深思熟虑,这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准备、全方位的改革。似乎我们应该相信这次改革能够成功,然而我还是有诸多疑惑,不吐不快,现分列如下:

疑惑一:不加班加点就是素质教育?

省厅的《规范》四十条之中,要点之一就是规范作息时间,取消晚自习、取消节假日补课,严禁加班加点。一年的时间,加班加点之风确实得到了有效遏制。那么,学生的素质是否因此而提高呢?我不得而知。

然而我总是疑惑:加班加点就是应试教育,不加班加点就是素质教育?

加班加点的应试教育只能提高学生们的分数,那么不加班加点就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吗?

我认为“应试教育”的本质似乎并不在加班加点上,现在学校虽说不加班加点但搞的还是应试教育!另外,这种只为应试的教育足以控制学生回到家的学习方式。(指那些学习的学生而言,至于不学习的,就放羊了)

素质教育的本质也不在不加班加点上,如果中国教育能够为提高学生素质而加班加点,那将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教育。

大凡素质高的成功人士,文学家也好,科学家也好,伟人也好,无不是靠“加班加点”提高素质的。那个“加班加点”人们一般叫做勤奋。“天才出于勤奋!”“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这些名言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为什么就不能让学生在学校里加班加点来提高素质呢?

其实,当我们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加班加点了! 我的结论:加班加点的应试教育是错误的,加班加点不是什么错误!如果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越加班加点越好!(都像鲁迅先生,像华罗庚、像钱伟长、像邓稼先那样去勤奋读书,那中华民族就太了不起了!)

应试教育的错误是教育的方式、方法、方向的错误,是教育思想的错误!这种错误不要说双休日还给学生,把星期五都算作假期也改变不了!

很显然,省厅从制止加班加点入手来推行素质教育,突破口和方向都有点偏差!

笔者以为“还时间给学生”是对的,但不是这么个还法。譬如要给孩子100万人民币,必须先教会他花钱,教会他如何利用钱去创造价值,否则这些钱就会浪费掉或致害。面对早已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孩子,如此简单地把时间还给他们,这批孩子必定会成为牺牲品!因为他们多数根本不知道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

让学生的时间都能有效利用,那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疑惑二:不统一考试就是素质教育?

省厅规范办学行为的另一个重点是,禁止各区县举行统一考试,禁止各区县为学校排名次,禁止老师为学生排名次。而后进一步规定,试卷上不允许出现分数,只能出现等级。

省厅这一举措似乎是想为老师减压,为学生减压。在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有一点疑惑就是:不统一考试就是素质教育吗?

不统一考试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吗?试卷按等级来评判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吗?答案我不得而知。

考试的作用,主要为促进学生学习。老师为学生排名次,也是为促进学生努力的。领导们效仿老师对付学生的方法来给老师排排队,也是为促进老师的工作的。从考试和排名次本身来讲,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考试是不能取消的,至于试卷评判用分数还是等级在本质上没多大区别,排名次虽说有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但更能够促进他们更勤奋地去学习。

“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老师付出了很多,学生付出了很多,却没有相应的提高!这不是考试的错误,而是考法的错误。具体来讲就是中考与高考试题导向的错误和考试机制的错误!

难道就没有好的考试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吗?有。古代的科举考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那时的学子都熟背四书五经,且多博览群书,不就是为科举考试吗?反观当代的学子,考试成绩高高,读书却实在有限。过去的读书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现在的大学生多不能写文章!是什么造成这样大的差距呢?是试题的不同导致这样迥异的结果!

老师们应试是无可非议的,学生们应试也是无可指责的。

社会是功利的社会,人是功利的群体,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脱其外。即使个人可以超脱自身的功利,也不能不顾及大众的功利。个别老师即使能把功利看淡,又怎么可能不顾及学生们的升学?况且天下的校长老师也多是功利之徒呢?

疑惑三:课程开全开足就是素质教育?

前面两个措施可说都没有涉及素质教育,那么山东的素质教育关键到底在哪里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把课程开全开足,这是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的核心。

省厅的思路似乎是对的,“因为素质教育首先就体现在国家课程方案上”,只要落实了课程方案,那就实现了素质教育。想要落实课程方案,必须先把课程开起来。

我还是有点疑惑:课程开齐开足,就是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方案,真就能实现素质教育吗?

也不知道这新课程怎么回事,当学校按照要求想把课程开齐开足的时候,师资严重不足是一个问题(音体美劳没那么多老师),连课程表也没法排,勉强排出来也是乱七八糟。于是各学校基本都出现了两张课程表的现象:应付检查的一张,实际运作的一张。

那么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吗?我认为不是。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教授课程,而不是开多少课程!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自主选修其主要课程,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我所谓选修和当前的选修不一样)过去的老课程如果教授好了也一样是素质教育;现在的新课程如果教授不当,也同样是误人子弟!

中国学生的普遍问题是文化底子差,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差,自主意识差。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而“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的产生则是因为中考高考的错误导向。如果依然是死记硬背的教学,课程开得再多学生的素质也难以提高;如果依然是题海战术的教学,搞再多的选修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当然,新课程里面确实渗透了素质教育的思想,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但是在高考面前,那一切都将变为虚幻!换句话说,不改革高考,落实新课程就是一句空话。

疑惑四:山东高考的改革

高考不改,素质教育就是空话。省厅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就率先改革了高考。从20xx年起,山东试行了高考“3 X 1”模式。“3 X”和其它省市一样,只是多出了一个基本能力测试。

看了那张试卷,就明白了决策者的意图,也清楚他们一定达不到目的。

那是一张类似于知识竞赛的试卷,其中包括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等知识,也有数学、科学、文学等方面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很显然,这张试卷目的是让学校开齐课程,重视音体美等课。但我想,学校肯定不会通过落实课程来应付考试,因为他们有更便捷的方法……找齐各科知识竞赛的题目让学生来背。事实呢?确实如此!

决策者肯定非常奇怪,怎么我高考都改革了,你们还不落实新课程呢?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个改革思路是错误的。

如此考法,多数人可能以为可以让学生多学点知识,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总是有益的。实际情况则不然。对于这些知识,了解固然是好,不知道也无关紧要。把这些竞赛题都背过,也不一定是什么人才,这些题目都不晓得,也未必就不是人才!

人才贵专。大凡卓有成就的人无不是在各专业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人有的专而且博,也有的专而不博,一样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如果一个人博而不专,什么都懂但什么也不精,肯定难成大器。博当然不是坏事,但关键要专。有人说爱因斯坦小提琴拉得不错,这倒也是事实,但那不过是他的个人爱好,画画恐怕未必好;毛泽东不学数学,不学外语,照样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无疑各科知识都是有用的,但它们并非对每个人都有用。让每个学生把所有知识都学会,这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然

而当前的高考,恰恰是想让每个学生都成长为这种全才!对有些人而言,全才就等于庸才。他们在高考的引领下,连自己为什么学习都不知道了,最后能不平庸?

而有些真正的人才,因为偏科,因为有个性,总分考不够,可能就被挡在重点大学之外了。我不知道山东近三年的高考改变了多少偏才的人生轨迹!

前面是从人才的选拔来看山东高考,下面再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3 X 1”模式。稍加分析就以看出决策者的思想——素质教育全在“1”上。很显然,他们认为“3 X”没多大问题,学校很重视,学校之所以不重视音、体、美,就是因为高考不考,现在加一个“1”,那学校就不能不重视了。只要学校重视了音、体、美,就基本实现素质教育了!

那么“3 X”没有问题吗?应试教育的问题不就集中表现于“3 X”吗?害人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不都是应对“3 X”吗?这个大问题没有解决,却又增加了“死记硬背”的基本能力测试,山东的高考改革还真是找对了方向啊!

笔者以为,素质教育是一种理念。是让教师本着提高学生的素质去进行教学,而不是单纯去应对考试。要想实现这一点,必须改变“死记硬背”的文科应试法,改变“题海战术”的理科应试法。要想改变这两点,只能改革考试试题,让“死记硬背”失去功效,让“题海战术”不起作用,那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正确路径啊!

疑惑五:高考分数隐私化能带来什么?

严格考生信息管理,高考分数隐私化是山东推行素质教育的又一强有力措施。其目的是为学生减压,为老师松绑。

我很疑惑:高考分数隐私化,就能为学生减了压?就能为老师松了绑?就能改变应试教育?

从前有个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我看高考分数隐私化怎么都像是那么回事!

首先说学生的压力是来自分数吗?非也。他们的压力来自于升学。当然因为大学的扩招,能否上大学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现在学生更关心的是能考上什么大学。学生能把自己的分数藏在心里,还能把自己上什么大学也藏在心里吗?

老师不知道自己学生的分数,还能不了解自己学生都上了哪些大学?如果学生考的不理想,老师之心又怎么得安?老师可以不知道分数,但不可能不关心分数。只要关心分数,就一定要搞应试教育!只要老师搞应试教育,那素质教育就还遥远!

那么这项举措到底对哪些人有作用呢?对那些校长局长们有作用。高考分数隐私化,校长将再也不能按照高考分数给老师排名,局长也不能按照高考分数给学校排名。仅此而已!

排名次有什么坏处?不排名次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不得而知。 但根据我上面的分析,这一举措并不能改变应试教育分毫,又何谈素质教育呢?

如果说有点作用的话,可能老师和学生将不再那么紧张,压力可能稍微减轻一点。但随之而来的,肯定是学生高考成绩的下滑,相当一部分学生将吃放松的亏,与自己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至于他们的后悔,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疑惑六:督导能实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新政实施以来,为贯彻新政精神,把规范办学落到实处,山东省教育厅加强了督导,坚决惩治违规办学行为。明察暗访,群众举报,察实一例,通报一例,决心不谓不大,力度不谓不强。一时间,全省高中,面貌肃然,再无加班加点,再无统一考试,课程多数开齐,学生欢欣雀跃。可说是成绩斐然。

然而我疑惑:督导能实现素质教育?

为什么素质教育需要上级督导?好像校长们都不想搞素质教育,老师们都不想搞素质教育,只有教育厅搞素质教育似的。

看看督导的什么?违规办学。违什么规?加班加点或两张课表应付检查。为什么违规?因为高考。(初中则因为中考)

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了高考。

省厅说:“不要管什么高考,你只管搞素质教育!”校长说:“我们不能!”省厅说:“高考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只要把素质教育搞好了,高考成绩自然上去。”老师说:“我不会搞什么素质教育,我能力有限,也搞不好素质教育,我只会应试!”省厅说:“应试也不能加班加点!”学生

们说:“俺愿意!”教育厅说:“我是为你长远发展考虑!”学生们说:“求求你先让俺过了高考这一关好吗?”

对话到了这里,省厅只剩下了无奈!

那么校长、老师、学生错了吗?没错。人家想上好一点的大学有什么错误啊!加班加点,拼上这一段,考好了高兴,考不好也不后悔,有什么错误啊!如果不拼,到时候后悔药找谁去买啊!

省厅错了吗?似乎也不错。领导可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呢! 然而既然双方有矛盾,肯定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呢?在高考,高考错了。

一切都是高考的错!是高考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是老师们喜欢让学生“死记硬背”;是高考让学生陷进题海,而不是老师们喜欢用“题海战术”!

省厅也承诺,高考会与素质教育同步改革,并且已经推出了“3 X 1”。很显然,这一举措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它不是立足于改变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而是立足于让学生全知全会全懂,最后成为所谓全才通才!

重视音体美是对的,但让每个学生都重视音体美就是错误!把这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来应付并通过这张试卷更是错误!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还有很多,恐怕学都学不过来!

改革高考,要抓住问题的根本,舍本逐末只能把事情越搞越糟!如上面所分析的山东所搞的高考改革,恰恰与正确的思路背道而驰,只能加重学生们的负担。

我敢说,正确的高考一定能解决好上述矛盾!(我曾撰一文《谈高考的改革》,智者可以参考)

疑惑七:督导能保障教育公平?

省厅似乎更喜欢督导。中国当前的官员们似乎都喜欢这个。一是以此来表示自己的存在,二是借此来显示自己的权力。但省厅的督导还有其重要作用,就是为保障高考公平竞争。

我疑惑:督导能保障公平?

很显然,省厅是这样的思路:统一时间,统一课程,统一高考。实现这三个统一,不准任何人加班加点,不准任何学校少开课程,人才照样被选拔出来,学生们又不受那许多苦,身体健康也得到保障,能力也得到锻炼,这不就是素质教育吗?

想想,还真是这个理儿。

于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找着了,不是高考,是步调统一,是公平竞争。怎么实现三个统一,保障高考公平呢?那就是严格制度,严格督导。

那么,督导能实现三个统一吗?

因为是上级,督导还真起作用,毕竟校长也最在乎自己的乌纱帽。于是晚自习不上了,周六补课取消了,课程基本开齐了。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结果总不如人们所期望!

“为什么要把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还给同学们?目的就是给你们一定的学习与发展的自由度,然后由你们学会自主安排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张志勇副厅长对某学校学生讲的一段话。“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会规划自己的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我希望你们的学习能体现三个特点:一是自主性,就是自己会安排这些时间,过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与生活;二是实践性,就是除了学习,还要接触一下社会、了解一下社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三是差异性,就是要体现自己学习的特点和兴趣,做到学习上的扬长补短,等等。难道说,这样的学习生活不是你们所需要的吗?”

显然,张厅长的想法是好的,但学生们有几个能像厅长希望的那样,去自主学习,去参加社会实践,去发展爱好和兴趣呢?

那么他们干什么去了呢?现实一点的学生们大都进了辅导班。 省厅能管得住学校,却管不了社会办学,更管不了学生!即使管得了学生,也管不了家长!学校不加班加点了,但校外辅导班泛滥了。他们学费越收越高,规模越来越大!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家教班应时而生。(老师在自己家办班)家长们也没办法,为了孩子高考,把积蓄都

拿出来吧。长期发展下去,山东的这些城市估计能普及辅导班、家教班教育!这一定不是教育厅所希望的,但这是他们也无可奈何的。

然而,这一切又是他们间接造成的!

这样,教育厅把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把时间交给了辅导班,还赔上大量的金钱。

辅导班热倒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它客观上为国家盘活了经济!想当年有人提出“教育产业化”,就是看上了家长为孩子上学存的那点积蓄。现在好了,还没上大学呢,先拿出来吧!

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这样就很难保障高考的公平竞争了!

“三个统一”,想的挺好,但很难实现。农村的和城市的,有钱的和没钱的,上辅导班不上辅导班的,请家教与不请家教的,怎么可能统一?怎么可能公平?即使没有这一切,单是寄宿制和走读制两类学校,也很难实现“统一”啊!比如晚自习问题,走读制学校倒好控制,一个文件就不敢上了。那么寄宿制学校呢?俺在学校里呆着,不上晚自习俺干嘛去啊?那就自修,不准老师讲。既然允许寄宿制学校自修,也得允许走读制自修,于是晚自习只能恢复,但不允许老师讲。于是,走读制学校的学生只能大老远跑到学校里去自修,这叫什么事啊!

面对现状,教育厅慨叹:怎么“统一”这么难啊!

还不是因为高考?!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高考!

疑惑八:为什么绕开高考?

我很奇怪:教育的症结明明就在高考,教育厅为什么绕开它走呢? 面对众多人的质疑,张志勇厅长撰文反问:“不改革高考就不能实现素质教育吗?我们已经改革了高考,增加了基本能力考察,那学校不也照样开不齐课程吗?”

对此,我无语。

但我不能不谈谈高考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是个极公平但不合理的制度。

关于高考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若干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些人认为高考没多大问题,应该坚持;有些人认为高考问题很大,必须改革;相比较而言,后者似乎更多一些。

前者看到的是高考的公平性;后者想改革,却总不免失去公平。 中国的高考,最可贵就在于它的公平。“总分面前,人人平等”,无人可以凌驾于分数之上。然而它实在又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正因为这些不合理,才导致了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这种纯粹应试的教育让老师和学生们付出了太多而得到的太少,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搞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

如此分析,搞素质教育怎么可能绕开高考?

是什么让老师搞应试教育?是高考。什么能让老师去搞素质教育?只有高考。

如此分析,搞素质教育只需改革高考!

改革高考,保留其公平性,去除其不合理性。还一个公平合理的高考给学校,老师的应试教育就会摇身一变,变为素质教育。

高考的不合理性表现于哪些地方呢?认清这个问题的人恐怕很少。 笔者以为,高考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首先,它对自己的功能定位错了。高考的功能应包括促进、导向与选拔三个方面。可是高考只看重自己的选拔功能,而忽略了其促进和导向功能。其次,高考人为地制造出学科的不平等。语数外、音体美、理化生、文史哲都上平等的,没有轻重主次。第三,高考错误地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各学科均衡发展。只重总分,导致很多偏科的天才与重点大学、理想专业失之交臂。

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起来就很简单。我有三策解决上述不合理,拯救天下学子脱离苦海。一革新试题,导向正确;二是学科平等,不分主次;三是高考“3 X N”模式。(详见拙作《谈谈高考的改革》)

文章写到这儿,似乎该收尾了,可我的疑惑还有很多,因为山东的素质教育改革重点根本没放在高考上!他们认为高考问题不大,问题出在老师身上——老师的素质太差!?

疑惑九: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如果不考虑高考的因素,那么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教师的素质。

如果素质教育贯彻不了,不去考虑高考的不合理,那么只能归咎于教师的素质。

当前的领导者就是这样想,制度这么细,力度这么强,还是没有实现素质教育。那只有一个原因——教师的素质太差!(为什么不反躬自省?领导的思路是不是错了?!)

如果连作业量和布置作业的方式都需要领导者来规定,那教师的素质实在是有问题了!

如果连上课的方式都需要领导来指导,那教师实在不应该走上讲台了!

呵呵,到底是教师素质差,还是领导管得太多?到底是教师不会上课,还是领导自以为是?到底是教师不会布置作业,还是领导无事生非?

我不知道那些针对教师工作细节的若干规定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种极端的不信任!这又恰恰表现了领导者自身的素质! 客观地说,教师的素质是比较高的,我不敢说最高。但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道德情操,教师普遍优于社会上其他群体。当然像社会上任何一个群体一样,教师这个群体也优劣不等。按理说领导这个群体该是

素质最高的,但是贪污受贿者、尸位素餐者、纸醉金迷者大有人在。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回到素质教育的话题来。一般人普遍认为,搞素质教育和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是一对矛盾,这当然是错误的。为了澄清这个错误,山东省教育厅明确指出,搞素质教育不反对追求升学率。只反对违规追求升学率。

违规追求升学率就是加班加点。不加班加点就要提高课堂效率。于是一个“高效课堂”的新名词就此产生。由过去拼时间改为拼效率,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第一步。领导者这样认为。多数人也都认同。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另外,除了“高效课堂”,其它的素质教育指标,比如育人啊、实践啊等等,也都需要提高教师素质。 实话实说,教师素质虽说比较高,但还需要提高。我个人也赞同这一点。就像其他群体的素质都需要提高一样,医生、工程师、领导等都需要提高素质。或者说每个人其实都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最最的关键是,如何提高?空喊提高不了素质。

一般采取的手段是培训。新课改培训、新教材培训、新课堂培训……名目也颇有一些。效果不是没有,是基本没有。

还有一种手段是外出学习。这种情况只限于极少数人。上海、深圳、青岛、烟台,还有什么洋思、杜郎口、建平之类,游过之后,确实使老师开阔了眼界,素质按理也该有所提高。可也没见谁有什么脱胎换骨的变化。

真正能普及的手段是读书学习。连续几年领导都布置老师假期读书,写一万字的笔记。笔记大家都写,甚至远超过万字。只是老师们的素质,却依然如故!

看来这些手段都难以大范围大幅度地提高教师素质。而教育又不是由几个特别优秀的老师能撑起来的。即使他们有很好的教法很好的思想,也未必是普通老师能学得来的。

那怎么办?

我还真想出一个不错的方法能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改革高考。 又回到高考上来了!真的很无奈!

其实老师的素质并非不高,老师的潜力并非不大。只是因为高考并不需要老师有多高的素质。让学生“死记硬背”需要老师多高的素质?用“题海战术”重复训练需要老师多高的素质?

改革文科试题,不再考死记硬背,考写文章,老师的素质能不提高?不提高他就无法教学!改革理科试题,让“题海战术”失去功效,考实验设计,教师的素质能不提高?不提高就会误人子弟!

这样,就无需领导天天挖空心思,搅尽脑汁去提高教师的素质了! 疑惑十:什么是素质教育?

看过许多文章,听过好多言论,都是关于素质教育的。看过以后我总疑惑: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

山东素质教育改革已搞了一年,下了好多文件,制定了许多政策,也都是围绕着素质教育的。我更是看不明白,心里疑惑更重:这就是素质教育吗?

不加班加点就是素质教育吗?这根本不通。

课程开齐开足就是素质教育吗?不过是多开了几门课,多加了几个课时而已,就不再是应试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了?

少考试,不进行统一考试就是素质教育?老师不照样在天天应试? 有人一定会反驳说,这些只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手段,你只看到了现在,没看到长远。

那我就顺着这条路看下去,一直看到尽头。高效课堂、学分制、选修课、走班制,取消文理分科,取消统一高考……越来越乱,但就是看不到素质教育!

比如高效课堂,有人说这是素质教育的成果,是因为堵住了加班加点的应试教育而取得的成果。

我感到很可笑!

高效课堂恰恰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当然也是教师素质的一种体现。因为判断是否高效的标准是应试,而不是学生素质。

其实优秀教师的课堂往往是高效的,但这又不是大多数普通老师能够企及的。

高效课堂,其实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而不是素质教育。而高效课堂本身,也只是为应试的高效,并没有转变教育思想。

到此,我们不能不质疑:山东搞的是素质教育吗?

对此,教育厅厅长齐涛做出了回答:“最近,媒体对山东推进素质教育用了很多溢美之词,有的说是改革,有的说是新政,还有的说是革命。我想,山东这次推进素质教育,不是改革,不是新政,更不是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两个:其一,我们只是试图让山东的教育回归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回归到教育的基本规律上来,回归到国家的课程方案和办学要求上来,按照教育规律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其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只是?皮毛?而已,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核、深层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开始做。为什么说只是?皮毛?呢?我们现在所做的仅仅是各种教育教学基本规范的要求。比如,规范作息时间,规范节假日、双休日,规范作业量,等等,而这些是教育管理本来就应该做的最基本的东西,现在竟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我们感觉非常惭愧。”

我相信齐厅长说的是真话,是实话。在当前,能够说真话敢于说真话的领导已经很少。仅凭这一点,齐厅长就值得我们尊敬。

山东做的只是些皮毛,根据我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核、深层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开始做”,这句话出自厅长之口,简直有石破天惊之效。

民众不能不问:“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核是什么?深层的东西什么时候才开始做?到底怎么做?难道改革竟可以从?皮毛?开始吗?”

疑惑之十一:回归自然的教育?

根据齐厅长所说,山东所做的改革可以称作回归教育,还没有触及素质教育的内核。素质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省厅的政策及规定,我们可以设想改革的理想结果:所有学校都不加班加点,晚自习、双休日无条件的还给学生。所有学校都把课程开齐开足,老师们各自上好自己的课,最好都能上高效率的课。学生课余多读点书或者多些体育锻炼,老师们也都可以有自己的休闲娱乐。这样,学生上学将不再那样苦,老师呢,也不再那么累。

这可以叫做回归自然的教育。

这种教育比当前的教育要好,至少老师和学生都省去那些不必要的累。学生自然发展,自然成才,也一样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然而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种回归能否实现;二是实现了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笔者以为,第一实现不了,即使实现了也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实现不了的原因,从根本上是人的功利思想。这一点决定了省厅的一厢情愿!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多数都为功利而活,省厅却妄想让他们抛弃功利思想,怎么可能呢?具体来讲,省厅的措施不当,注定其目的不能达到。省厅用的是堵的办法!治理洪水可以堵吗?越堵越泛滥!前文我已经揭示了堵的结果——普及辅导班、家教教育!这对于某

些老师而言,可能是大快之事,然而对于家长和学生,则无异于灾难!如此,民众岂能满意?

第二,即使实现了,对全体学生而言,真的就是好事吗?只是让他们以另外的方式虚度光阴而已!有多少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去读书呢?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能会多一些,因为篮球、足球毕竟有游戏性质。至于大多数,我想是无所事事,游戏而已!这样,岂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体育素质肯定会好些,其他素质,恐怕还不及当前的应试教育!

呜呼!我说不出话!

省厅如此大张旗鼓、兴师动众追求的竟是这样一个结果!

改革也好,治理也好,太史公早有论断:“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整齐之。”省厅的领导者不选择“因势利导”,却选择下而下之的“整齐”!岂不谬哉!

疑惑之十二:取消统一中考?

山东的素质教育改革重点放在高中,但对初中阶段也没放松。改革伊始,为了彻底卸下初中师生的思想包袱,省厅提出“20xx年取消统一中考”!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块石头有点大!

我疑惑:取消中考能实现素质教育?

中考之作用,比之高考还要重要。它同时担负着选拔与分流两大职责。更重要的,通过它,能够对所有老师的教学进行调控导向。

中考和高考一样,其最大特点就是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过线上高中,不过线就上职业学校。没有人有任何异议。如果以其他方式进行选拔,搞所谓综合素质评价,恐怕难保公平,且可行性不大。至于学业水平考试,如不统一试题,则试题的质量将会参差不齐,测试效果将无法保证。如进行统一考试,和中考的性质并无本质区别,不过是把毕业考当作中考罢了。

当然省厅肯定不会以学业水平测试来代替中考的职能,他们会继续采取指标生制度,把高中录取指标全部下放到学校。这样,以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来裁定指标生,其性质就和中考不同了。 取消统一中考,把指标生全部下到学校,起什么作用呢?淡化升学的竞争。因为每个学校的升学人数基本确定了,也就不再有什么升学率的问题了。这样,学校就不会片面追求升学率,就不会再搞什么应试教育,而专心于素质教育了。

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可惜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难以保障升学公平。不仅不公平,它还会导致许多更为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这个政策,将使强校、名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不利地位。这种不公平,一定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同时,这个政策,势必将学校之间的竞争转化为校内竞争、班内竞争,使竞争变得更加残酷,更加赤裸裸!在没有取消统一中考之前,这种竞争还没有显现出来,如果一旦取消了

统一中考,升学只看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以及所谓综合素质评价,必将导致许多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出现。

有位不怎么出名的人说过,“其实教育本不存在腐败,上级管的太多了,就产生了腐败!其实中考、高考本来很公平,可是经过改革家们三改两改,就不公平了!”

有谁知道,那些天天喊教育公平的人恰恰是制造不公平的人呢?有谁知道,那些天天喊教育腐败的人恰恰是制造教育腐败的人呢?

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根本,淡化升学竞争就能实现素质教育吗?我认为很难。因为能否实现素质教育,并不决定于上级的政策,实际决定于校长和教师的素质。任何一个群体,都是平庸者居多,校长和老师也不例外。所以很难说一些平庸的校长和老师能够在没有升学压力的环境下搞出什么素质教育!充其量也不过是回归自然的教育。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以为省厅犯了严重的主观主义和片面主义的错误。省厅只看到了统一中考的弊端,却没看到统一中考的优点;只看到改革利好的方面,却没看到改革有害的一面。“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算哪,这样走下去有可能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产生更多新的问题,闹到最后不可收拾!

对于任何事物,都不宜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中国的中、高考制度,是非常完备且简便易行的选拔人才制度,在中国这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国度,它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单是公平一点,就是其他制度所无法相

比的。舍弃这样一种历经几十年发展逐渐成型的制度,再辟蹊径,没有比这更愚蠢的!

当然,当前中考和高考一样,很公平但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这些不合理才是导致“应试教育”害人的根源。改革者只需认清其不合理而适当调整,使之趋向合理,则万事大吉。

如此改革既不必兴师动众,又轻而易举,事半而功倍,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疑惑之十三:应试教育一无是处吗?

多年以来只要提及应试教育,国人多数深恶痛疾。山东的素质教育改革,似乎也是以改变应试教育为基本出发点的。比如严令不考试或少考试,不准出分数,不准排名次等政策都是针对应试教育。 我有点疑惑:应试教育真就一无是处吗?

上文我提到“对于任何事物,都不宜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对于应试教育也是这样。客观事实表明,中国的应试教育是有成绩的。比如中国学生的理科基础比较牢固,这是美国教育无法相比的。另外,中国学生可说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我想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比中国学生多。这也是应试教育的功劳。

学校和老师能够整天的把学生们禁锢在教室里学习,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丰功伟绩!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呢?

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老师让学生做的,并不都是有意义的事。也就是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并不都是有意义学习。

这不是老师的错误,是考试的错误!是错误的试题产生的错误导向!文科试题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理科试题引导老师用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基本是无意义劳动;重复做练习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没必要的。这是应试教育害人的关键所在!

想要改变这一点其实并不难。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应试教育既然能够让学生拼命进行无意义学习,也一定能让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如果改革家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教育改革将会简单得多也容易得多。

让考试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就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学生们大都是有惰性的,妄想着把时间还给他们,就能让他们自觉进图书馆读书、进实验室做实验,到社会上去实践锻炼,那简直如同痴人说梦!而考试是克服惰性的最有效手段。这一切完全可以利用考试的来实现。

如果试题出对了,那么善于“应试”的老师们一定会逼学生进图书馆读书,逼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的。如果这样,应试教育就自然转化成为素质教育。

在以考试选拔人才的体制下,应试教育是难以避免的。抛开考试的因素去搞素质教育既不现实又很困难。不如因势利导,改革考试,让考试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中考高考,没有了考试的促进作用,那学生的文化素质会全面提高?当然身体素质会提高是可以肯定的! 疑惑之十四:综合素质评价

如果取消了中考,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评价制度。高中选拔不再“唯分数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这份“综合素质评价”怎么搞?又怎么为上级提供选拔的依据?这实在是不好解决的难题!

笔者看到一份《济南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心理素质及交流与合作等六方面。这些都是主观性很强的东西,首先很难评价,即使做出来,评价的结果也很难公正。

笔者又看了泉城中学的评价方案。据说他们曾反复修改过五遍,最终才定稿。评价分为学习过程、课堂学习和阶段性检测三大项。学习过程包含平时检测、口试或综合实践等,课堂学习则根据上课听讲、发言和作业等情况分为三等,总分每学期统计一次。

这份评价方案不能不算细致了!但可操作性实在不强。让每个老师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如此细致的评价,这无异于对老师的惩罚!这个方案,班主任用来作为管理手段我觉得很好,但作为升学参考,大概只能参考参考,基本不起作用了。

但这可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呢,必须让它发挥作用。于是上级还要继续制定制度,规定平常考试成绩怎么算,规定必须参加多少次社会实践,规定必须取得多少个“A”等等,否则不准升学。想想都觉得累! 何苦如此?这岂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改革原是为解决问题的,省厅的措施不仅没有解决什么问题,相反却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为什么呢?

高明的改革家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事半而功倍。因为他们能抓到问题的根本。

失败的改革者却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事倍而功半。因为他们看到的是问题的枝节。

前者解决问题,问题越来越少;后者制造问题,问题越来越多! 素质教育改革已一年余,如今校长不知道该怎么抓,老师不知道该怎么教,(注:那些想搞素质教育的校长和老师)学生也都无所适从!我不知道所谓的改革成果到底在哪里!

疑惑之十五:取消文理分科?

山东的素质教育改革到底走向何方?终点在哪?我曾经疑惑。不过很快省厅就给了我答案。下面是文件原文:“从20xx年入学的新生开始,通过3年努力,在20xx年全部实现开齐开足课程,实行走班制教学,传统意义上文理不再分科。”这大概就是改革的终点了。

这一篇,先说说取消文理分科。

取消文理分科,是苏州副市长朱永新教授最早提出且一贯坚持的。张志勇副厅长最近又专门撰文对山东20xx年文理不再分科进行了解释,其文章题目为《不要误读“文理分科问题”》。

笔者的观点恰与朱教授、张厅长相反,我认为不仅应该分科,时间还应提前,提前至初三最佳。(即高中文理科分别招生)

张厅长在文章中说,文理分科不是该不该取消的问题,而是应该严令禁止的问题。并说国家从未允许过文理分科,文理分科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其反对文理分科的理由是国家课程方案不允许搞文理分科。国家课程方案的理由是防止学生过早偏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我很奇怪,偏科有什么不好?我们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全才通才。事实证明,很多后来公认的精英人才多是曾经偏科很严重的学生。而很多各科均衡发展总分遥遥领先的学生后来却庸庸碌碌,无所建树。 偏科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无法防止的!因为每个人的天赋不同,爱好和志趣又各有不同,出现偏科再正常不过。防止的结果只能使那些偏科学生处处受制,难以脱颖而出!正确的教育思想,应该是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和发挥他的所长,而不是让他没有弱科,全面发展。

必须谈谈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本来指德智体三方面,并非文理全面发展。文科理科全面发展的说法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很想问问那些制定政策的人,您是否文科理科全面发展?您如果处在高中时期,是否也反对文理分科?

笔者认为,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定要允许学生偏科。不允许偏科恰恰是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不管是从人才培养还是人才选拔方面来看,偏科都不是问题。可是高考为了公平,一味强调总分面前人人平等。即使你文章再好,数学学不好也上不了重点大学;你的物理再好,再有创造力,素质再高,英语学不好,也别想进名牌!这也是高考不合理的方面之一。

允许学生偏科,顺应学生的偏科,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文理科。这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利于人才的养成。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 文理分科首先是学科知识的客观要求。当前的学科知识从大的方面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体系。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大自然的奥秘,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基于此,大学也针对专业的不同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两大类。由此可见,不管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不同的。那么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也应有所不同。这就是说,在中学阶段文理分科是极有必要的。

文理分科其次是顺应学生天赋的合理分流。学生天赋有别,有的善文,有的专理,有的精于计算,有的善于思辩。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则擅长联想想象。有的学数学根本不开窍,有的写文章根本不入门(指反映社会生活的文章,专业的文章到时候未必不会写)。学数学不开窍的文章能写得超棒,写文章不入门的理科能学得超强。文理分科,正是

顺应学生们的天赋差异,解除他们的精神负担。让他们专心于自己爱好和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更早的有所成就啊!

文理分科更是促进学生时间有效利用的重要保障。时间的有效利用?可能还没有人提过这个问题。一般人认为,只要把时间用于学习,就算有效利用了。其实不然。很多人初三以后再学习数学就没有了丝毫意义,还有一些人学了若干年英语结果一无用处。这些都是无效学习。只有对学生的人生和事业有所帮助的学习才算是有效学习。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很多学习是无意义的,是无效的。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时间是一定的,知识的海洋又浩如烟海,做了这些,就不能做那些。让学生把时间更多的用在对自己意义更大的科目上不是更好吗?文理分科能最低限度地避免学生的无效学习,促进其时间的有效利用。

另外,朱教授和张厅长所看到的问题是,文理分科以后文科就不学习科学了,理科就不学习经典了,造成知识体系的缺陷。这确实是个问题,也需要解决,但因此就主张取消文理分科,我总认为有点因小失大。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有比取消文理分科更好的办法。

我赞同文理通识,但要在分科的前提下。从根本上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体系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学习社会科学离不开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也离不开社会科学。所以说,我认为分科以后,文科生还要继续学习自然科学;理科生还要继续学习社会科学。但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都应该有所区别。比如文科生学习科学,可不必把做题当作必须;理科生学习文史,大可不必去死记硬背。大家都知

道,毛主席也知道点物理化学,周汝昌先生也知道原子电子,余秋雨先生也知道牛顿定律、阿基米德定律……如果为了这一需要,而去让我们的文科生去做大量的数理化题目,是不是太不负责任呢?我认为,文理分科以后,应有专门的文科用科学教材和理科用社会教材,并附相关的阅读书目。这样使每个学生都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条腿走路,各取所需,各展所长。这难道不是比较理想的结果吗?

张志勇厅长在文章中说,不分文理科并不意味着学生各学科均衡用力。在学分要求上,有人文倾向的和理工倾向的是不同的。这就是说,张厅长其实是认同文理分科的。只是想让学生在选修模块的时候自然分科,不主张过早的人为分科。

笔者不揣浅陋,提几个关键点与张厅长商榷:第一,必须文理分科的关键科目是数学而不是科学。第二,偏科不是问题,不偏科才是大问题。试想学生到了高三了,还各科均衡发展呢,考大学选专业怎么办?拈阄吗?第三,偏科不会影响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只要是人才,就一定能在竞争中取胜。倒是那些什么都懂什么都不通的全才,恐怕到哪里也没有竞争力。

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人才多是偏才,当然也不乏全才。但因为有全才就让所有学生都去全面发展显然不现实。张厅长举了一个例子我觉得挺好。竞技体育中有练十项全能的有练百米专项的。让练百米专项的运动员和十项全能的运动员一样去训练,我想没有哪一个教练员会如此愚蠢。难道我们的教育专家竟不如一个教练员吗?给偏才更大的自

主空间,“专其所独至”,少一些无意义的限制,多一些有意义的疏导。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不要逼迫他们学习自己不愿意学的科目,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学习领域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这才是比较理想的教育啊!

疑惑之十六:新课程之必修与选修(一)

我们的分析似乎到了尾声,对素质教育的剖析也接近了终点。一切疑惑都该水落石出了吧?没成想,越是到了终点我的疑惑越多,发现的问题越大!

山东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落实新课程。至此我也终于明白:新课程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实行新课程。在前面,我似乎说过,“课程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教授课程才是关键。”看来,那只是我理解的素质教育,改革者并不这样认为。他们简单而且天真地认为,实现了新课程,就实现了素质教育。

那么,新课程能否提高学生的素质呢?我表示疑惑!

高中新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八大学习领域下分十二到十三个科目,每科目以下再分若干模块。模块分若干必修和选修。

我全面细致地了解了高中的新课程,也基本读懂了他们的所想。然后我慨叹:这是南辕北辙啊!

很显然,新课程的出发点是务必使学生全面发展,且扩大为八大学习领域全面发展!另外,新课程忽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质的区别,把它们混同起来,统归为科学这一学习领域,硬性取消文理分科。 这显然是错误的!

想要认清这个错误,需回归问题的根本。我们为什么要搞素质教育?是因为中国学生的素质不尽人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非因为他们所学不够博,而是不够专;并非因为他们所学科目不够多,而是不够精。这些问题表现在文化素养上就是没有思想,表现在科学素养上就是创新能力差和实验能力差。新课程不去解决这些问题,却让学生学更多的科目,全面发展,岂不是南辕北辙?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张志勇厅长举过竞技体育中十项全能和百米运动员的例子,恰能很清楚的说明这个错误。张厅长是为解释科目多并不能增加学生负担的问题,说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并不比百米运动员多。这倒是事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学生都是十项全能运动员吗?显然不是。学生是各种运动员的集合。有跑百米的,有跑万米的,有铅球的,有篮球的……可是,新课程却让每个学生都练“十项全能”。百米运动员也要练“十项全能”!铅球运动员也要练“十项全能”!所有人都要练“十项全能”!即使练不出全能,也要练得全知全会。真是“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有人一定会问:你又怎么知道学生不是“十项全能”呢?我们正是不能分辨才让他们全面发展的,再说大家都练练“十项全能”总有益处吧。

学生当然不都是“十项全能”,这是客观事实。那么是不是每个人练“十项全能”都有益处呢?我看未必。我们知道肥料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益的,但是不同的农作物所需的肥料是不同的。肥料上错了,不仅对作物无益,还有可能有害。人也是这样。让百米运动员去练十项全能,百米很难创造好成绩!让中文系的学生学习数学,纯粹浪费时间和精力! 正确的做法该怎样呢?最好文理分科。

让我们换一个思路,抛开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仅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文理分科。文理分科正是顺应学生天赋、顺应人才发展的需要。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天赋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他们的特长和弱点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学生也随之自然地产生分化。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可以说每个阶段学生都有分化。教育必须顺应每个学生的发展,及时分科,强化其特长,促进其成才。

小学阶段,有艺术、体育特长的学生应该最先被发现和挖掘出来,让他们接受更多的专项训练和专业知识,顺应他们的天赋,挖掘他们的潜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其它科目的要求则可适当降低。所以,到小学毕业,有志于艺术、体育的学生就可以分化出来。这可以看作第一次分科。

初中阶段,随着所学课程的增多,学生因天赋和爱好的不同会自然分化,集中表现在文理的偏科。一部分文强理弱;一部分理强文弱;一部分文理都强;一部分文理皆弱。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大可不必求

全责备。初中毕业,为顺应每个学生的发展,应将他们合理分流。最好高中文理科单独招生:文科好的选择文科,理科强的选择理科,文理都强的自主选择,文理都弱的上职业中专或技术学校。这可算第二次分科,也就是通常的文理分科。

到高中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趋于稳定,能够基本确立自己的志向。所以高中毕业,学生在专攻文理科的基础上都应该能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这是第三次分科。

到大学阶段,通过对本专业的系统学习,学生会发现任何一个学习领域都是没有止境的。此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进而有所成果,有所创造。这该是第四次分科了。 让每个学生最后都能在各自领域有所创造,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及时分科。允许他们少学或不学某些对他们将来意义不大的科目,这样他们才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钻研自己的特长科目。

这样分析,分科正是顺应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选择余地和发挥空间,有利于他们术业专攻,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为每个学生着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才是最合理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

当然在过去分科以后文科就不学理了,理科就不学文了,这是不对的。笔者以为分科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学习中有

所侧重,不至于盲目。至于其它科目的知识,还是需要有选择的进行学习的。这就牵扯到了必修与选修。

正确的必修,是为学生专业发展而设的必修,而不是八个学习领域都必修。正确的选修,是在合理分科的前提下的选修,而不是每个学习领域都设选修。比如文科应将文史哲设为必修,理科应将数理化设为必修。语文和外语可设为公共课。其他科目作为选修。选修什么不选修什么,一切根据个人的需要。比如数学,对于大多数文科生而言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就可允许他们不学。还有外语,也不是每个人的必需,也要允许学生不学或成绩不好。

这样看,设必修和选修是对的,但要真正顺应学生成才的需要。 疑惑之十七:新课程之必修与选修(二)

对于文理分科的问题,笔者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但似乎还不足以让有些人接受。因为有一个“文理通识”的概念已经悄然形成,并且很快在某些人的脑子里扎下了深深的根。就和当年的“素质教育”概念导致这么多年教育难觅归路一样,一个错误的概念一旦形成,认识这个错误和改正错误都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中国教育改革之所以“山重水复”,至今不能“柳暗花明”,其根源就是“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是“素质教育”让改革偏离了正确方向,是“素质教育”让人们找不到问题的关键! 现在又出了个“文理通识”!

那些人自以为是地认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文理通识”的人才。他们认为当代科技飞速进步,不学科学是跟不上时代的;人文学科博大精

深,不懂文化也是不行的。既然这样,教育就要把学生都培养成“文理通识”的人才,务必让他们全面发展,决不能让他们被社会淘汰! 这种想法对不对?似乎有理。但稍作分析就发现其错误了。

“文理通识”,确实很好,但是文理不通识,也未必不好。未来社会确实需要“文理通识”的人才,但也需要只通文或只通理的,甚至文理都不通只有技术的也一样需要。有位退休老教师对人才是这样看的:“航天员是人才,研制宇宙飞船的科学家是人才,给航天器铆铆钉的也是人才。”

改革者的目的很清楚,那就是让学生多学一点,多懂一点,以备将来的需要。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传说少林有七十二绝技,没有人能练全的。师傅也不允许弟子多练,一般弟子只许选一项,天赋高的也不过能练成两三项。都练成好不好?好。那师傅为什么不让徒弟练呢?能力达不到啊!

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别的。有的文科、理科学起来都得心应手,有的数学根本不开窍。有的外语能学三四门,有的连一门都学不通。不顾学生的差别,一味要求他们“文理通识”是不客观不科学的,这只能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所以,及时文理分科不仅是顺应学生特长的发展,同时照顾了每个学生的弱点。百米运动员之所以不练十项全能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百米成绩非常突出,另一方面还因为他的铅球、标枪实在是弱项!他可能打打篮球,那是他的业余爱好。

让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学生的求学过程,这其实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放弃的过程。开始每个学生都想把所有科目学好的。但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天赋、爱好等各种因素,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科目。

比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认为有些学生是因为有音体美的特长而选择了艺术和体育,也可以认为其他学生是因为自己五音不全、绘画不行、体育没有特长,而放弃了音乐体育美术。有谁不想唱得动听呢?有谁不想画得漂亮呢?有谁不想跑得快呢?可是天赋不高,无可奈何,只能放弃。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在各方面都不错的,把这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即使是业余爱好也要有选择的放弃,否则单是器乐,就学不过来。 到了初中阶段,随着所学科目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也更突出的表现出来。多数学生因智力所限,就会出现偏科现象。如果此时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就可以放弃一些科目。比如数学,有些学生初三的数学已经基本学不懂,再让他学高中数学,学高等数学怎么可能学懂?再比如外语,可能因为天赋或者兴趣的原因,有同学成绩差一点,有什么要紧呢?如果他确定自己将来不能出国留学且不从事需要外语的职业的话,也可以放弃。甚至语文,有的同学可能到高中时期写文章还不开窍,那也没什么要紧。只要数理化好,完全可以暂时不在乎他的语文成绩。因为语文的文章属社会科学范畴,到将来关于自然科学的论文他未必不会写。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智力的差别,出现弱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把音乐、体育、美术算在内的话,学生偏科就更多更明显了。确实有一

些学生天赋较高,文理都学也很轻松,也有艺术细胞,还是运动健将。但那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的资质是比较平常的,强迫他们学太多只会适得其反,最终什么也学不好。如果允许他们放弃一些科目,把时间和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专长科目,那结果会好得多。

另外,学生在学习中之所以感觉苦感觉累,多是因为弱科。优势科目给他带来的多是快乐。试想,一个初三数学都学不会的学生,在面对高中数学的时候是什么状况?让一个五音不全的人一定要练习声乐会是什么状况?关键是那种学习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数学对于他的将来肯定无关紧要。著名作家三毛,数学总考零分。因为怕数学而天天逃学,结果不也成了作家?正如张志勇厅长所说:“学生这么苦,这么累,既没有必要,也没有价值”。其实最没必要没价值的苦与累恰恰在学生的弱科啊!

古语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允许学生适当放弃自己的弱科,他们才有可能有所作为啊!

的确,鲁迅先生也是赞成文理通识的。他说“学文科的偏要多看看理科的书,学理科的也多看看文科的书”。这和当前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文理都学,都修够一定学分是不同的。我也赞成鲁迅先生的观点,在分科的前提下,提倡文理通识,让学生自主选修一些他科课程。那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选修啊!

疑惑之十八:学分制与走班制?

因为新课程改过去的科目教学为模块教学,所以采用学分制是自然的事。因为选修模块的繁多,只能采用走班制教学。

先说学分制。学分制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因为有现实的例子可以参照。全国自学考试就是采用的学分制。为修够学分,自考生往往要学习十几门甚至二十门课程。按理说通过自学考试后他们的素质应该高一些。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我曾很委婉地了解过一些“考自学”的学生,他们都很真实地表示,“那些书我们考过以后基本全忘了”。

这很确实。为什么呢?因为为考试而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可能在心里停留很久的。

为什么修了那么多学分,读了那么多书,素质也不高呢?这就关系到学习目的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而学习?应该是为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可是应试教育改变了这一点,它使学生只为应付考试而学习,为了升学而学习,为了文凭而学习。即使高等自学也不例外。这是应试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所在。这种学习背离了学习的本来意义,它让学生付出了很多却收获太少。

真正的学习是理解书中的精髓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如果实行学分制却不改变考试命题的话,学生们依旧会只为通过考试而死记硬背,不去想什么学习的目的。这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学习,基本没有什么意义。有必要举个例子。比如心理学、教育学,这是教师必修的两门最重要的公共课。我曾在老师们中间做过调查,对于这两门课的内

容,大家都表示没什么印象了。但问起分数,大都在八九十分。试问这种分数有什么意义呢?大学的学习尚且如此,何况高中生呢?这种考试法,这种学法,我想学再多的课程、修再多的模块也是无济于事的。 其实应试教育的一切问题都在考法,考法决定教法和学法。老师教法的错误和学生学法的错误,都是因为试题的错误。当前中国的考试试题都考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直接导致老师和学生忘记了学科的根本。 素质教育确实应该叫做回归教育。回归什么?回归教育的根本,回归学习的根本。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学习的根本在于创造。没有创造的学习是意义不大的机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高中阶段,学生应该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而简单的学分制将很难把学生导向自主探究学习。大量的选修模块和学分制只会使教育在原来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不会回归根本。

有人说,学分制能让学生多修一些模块,多学一些知识,总是有一定益处的。那就让我们成年人来解答一下这些人的疑问:回顾一下,我们过去所学的课本知识,有多少对我们有益处呢?我们中的很多人,学习了那么多年外语,结果一无用处;学习了那么多年的数学,结果工作生活都不需要;背了那么多政史地,结果考试以后就差不多忘光了,做了那么多的数理化试卷,当我们面对实践的时候,却需要从头学起。但当时我们的成绩是优秀的。这还不发人深省吗?

不是那些知识没用,而是我们不能学以致用。因为很多人的学习只为通过考试。

实行学分制,能改变这些吗?显然不能,因为这不是改革者的改革方向。

不能不谈一下渊博。因为改革者的出发点是想让学生们都渊博一点。调查一下可以发现,那些渊博的学者们多是自己课外涉猎的,没听说谁是因为在学校里学的课程多而做到渊博的。比如温家宝总理,就很渊博。他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古今中外的诗句,没有一句是课内学过的。渊博者自能渊博,不渊博者学的科目再多也难做到渊博,有时适得其反。而渊博者的渊博也是各有不同的,钱中书先生学贯中西,恐怕数学题并不怎么会做;齐白石、徐悲鸿那些艺术家也博古通今,但对于数理化可能一窍不通。

显然,渊博是课外的事情,但与课内并非没有关系。“七十二贤”大都很渊博,孔子并没有把所有课程都讲给他们。老师的作用应该是启发、引导、促进,让学生自奋其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用教”的目的。 其实老师只需把课本教好,就足以让学生课外博览群书。课本是纲,课外是目。老师的作用是使“纲举”,学生课外去“张目”。老师讲一本书,学生可读上百本书,也可读几十本、几本,人各有志,不必勉强。 现实的情况是,许多老师连国家课程都吃不透,偏被要求去做校本课程。连教材都讲不明白,偏被要求去主讲那些更为高深的模块!不照本宣科,我不知道还有第二种结果!

疑惑之十九:走班制?

因为选修模块太多,学生又千差万别,过去的行政班显然已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不设行政班管理起来势必有些困难,于是有人异想天开,实行走班制。

走班制的实行在国内大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分层次走班,就是学校把班级分为A、B、C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进入不同的教室。这种“走班”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分实验班的另一种说法。学生根本就不走动,即使有,也是极个别学生用以掩人耳目。否则,A班的教室恐怕根本盛不下,因为学生没有那么多有自知之明的,选择B班或C班。第二种是在大学。上公共课时,有可能几个系的学生集中到一个大讲堂里听课。那也仅限于公共课,是不会造成混乱的。至于大范围的模块走班,似乎目前还没有哪所学校实现。

笔者愚钝,认为这事很难。因为这牵扯到教室、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太多难以协调的问题。单是一个模块的选择,老师首先会出现矛盾。语文八个老师各选两个模块,中间肯定会出现冲突,怎么调和?即使老师商量好了,学生选修又会出现问题,他是选老师呢还是选模块?喜欢这个模块却不喜欢这个老师怎么办?单一个语文就如此复杂,再加上数学、英语、理化、文史等科目,问题就会成倍成十倍百倍地增加。如果再加上校长的水平、教师的能力、学生的素质等等因素,笔者实在不敢想象全省实现走班制的状况。

显然,走班制的设想有点理想化。它的思想基础就是把学生都理想化了,把老师也都理想化了。但现实就是现实,与理想相去甚远。老师、

学生包括校长的素质都千差万别,再加上地域差别,城乡差别,时间、空间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多限制,妄想全省统一步调,全部实现走班制,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为关键的,如果实行走班制,将大大弱化老师的作用。

对于学生成才而言,老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话精准地明确了教师的职责。传道就是传授道理,包括人生的道理、做人的道理、自然的道理等。授业就是教授学业,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使学生有立身处世的才能。解惑就是解答疑难问题。不管是人生方面,还是学业方面,学生都会遇到很多疑问,需要老师给予解答。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在当代,还有多少“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呢?有智者说应试教育把老师变成了教师,把学生变成了考生。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老师成了教学生考试的机器。“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早已成为了过去式!在这种大环境下,即使有老师想“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们也不稀罕了!

所以,搞素质教育关键之一就是要恢复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这也正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要想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必须有稳定的师生关系和相对充裕的时间作为基础。古代学者有很多终生追随老师,随时质疑问难,孜孜以求,可见老师的重要性!可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应试教育使师生之间成了职业关系,再无传道之义,再无授业之恩,更无解惑之责。

如果再实行走班制的模块教育将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更为生疏,“传道、授业、解惑”更将无从谈起。

通过以上分析,走班制既不可行,又将弱化教师的作用,还会产生很多实际的问题。我们不能不反问:为什么非要实行走班制呢?就没有更好简便易行的做法吗?

办法是有的,我在前文已反复强调过——提前文理分科。

新课程之所以设置那么多选修模块,其实就是照顾文理科的学生不同的需要。改革者却掩耳盗铃地对学生说不分文理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正是这种根本的自相矛盾又制造出了无数的矛盾,越走越难,最后只能宣布此路不通!

凡是违背客观规律办事的人,最后一定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文理分科是顺应客观规律的明智之举。如果高中入学就文理分科,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样文科把文史哲当作必修,理科则把数理化生当作必修,语文、英语设为公共课。另外每日设两节选修课,文科生可选修理科的部分模块,理科生也可选修文科的部分模块。这样行政班基本稳定,选修课小范围走班,不是既容易操作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要求吗?

另外,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恢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呢?当前似乎还没有人把这当作考虑的重点!

笔者以为,教师的工作应分课堂和课外两部分。课堂以授课为主,课外以指导为主。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课外面向部分学生。课堂教学是为普及,课外指导是为提高。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育应该顺应学生的天赋并尽力发展他的长处,这样才有助于他成才。这个任务当然由老师来完成。一个老师,首先应该面向全体来教授自己的课程,在教授的过程中,去发现那些学习本科目最有前途的学生,然后课外重点加以指导,让他们更高、更强。这也是老师工作的责任和价值所在!这样不成“精英教育”了?那其他学生就不管了?有人肯定会疑惑。恰恰相反,这才是真正的“面向全体”!其他学生自有其他科目的老师指导教诲。语文老师不指导的,物理老师喜欢啊,数学老师不指导的,历史老师喜欢啊……这样,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双向选择,大家都有自由。老师之间当然也需要合作,数理化老师合作培养理科人才;文史哲的老师合作培养文科人才;当然还有音乐、体育、美术,各学科既是独立的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和天赋出发,这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的教育啊!

课外活动时间,在四十年前就有的。后来因为应试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短,最后干脆就没有了。课外兴趣小组,曾经在校园里非常普遍,后来也销声匿迹了。当前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就应该重点恢复这一切。这些课外兴趣小组才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各科平等,不分主次。文学、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航模,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开展活动:

该读书的读书,该讨论的讨论,该实验的实验,该训练的训练……其乐融融,其趣也无穷。通过这些兴趣小组,老师们尽展所学,倾心培养,学生素质怎能不大幅度地提高?

还是孔子那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每门学科,学生都有这么三种情况。教师通过课堂授课,使全体学生都成为“知之者”。对于其中的“好之者”和“乐之者”,再利用课外时间指导提高。老师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各得其所。再无教与学的矛盾,只剩下教与学的和谐。如此,老师教也轻松,学生学也快乐。最重要的,是学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学业有成。老师呢,则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与学的根本难道不就在这里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