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尼采哭泣》观后感

当尼采哭泣

一直想看尼采的书,却没找到合适的时间。没想到首次接触他,就能产生如此大的震动。因为“上帝死了”,他的内心在恐惧中,对死亡,孤独的死亡的恐惧中战兢。当泪水从尼采的眼角流出,他说“这些眼泪自由了。”

尼采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是非常不可信的理论,进化论证明了上帝的多余,他的存在是由孩子似的愿望产生的。(How do we confirm a truth that has arrived through disbelief and skepticism and not through some childlike wishing something were so。)达尔文没有勇气,他不敢面对这一发现。( Darwin himself had not the courage to follow his evidence to its true conclusion. )可是尼采说自己是先知,来早了的先知,他必须要继续追问,不停思考。他的深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是的,他的结论便是God is dead!而且All of us together have killed him.在他的理论中,God不但已经dead,而且是被人created。我佩服尼采,他的勇气。在没有上帝的绝望中依然可以继续研究自己的理论,这是一条死路,没有一点希望的死路。

这是没有思考过人生之人无法理解的绝望,也是从未想过上帝之人不能明白的绝望。可是这绝望却深深藏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无人能免。如果没有上帝,一切便没有了意义。如果上帝是人类的杰作,那么挑明这件事情无异于将全人类推上绝望的山峰。尼采深知这一点,于是他说“Choose between comfort and the truth. Are they mutually exclusive? If you want to choose the pleasure of growth, prepare yourself for some pain.”是的,他选择了他所认为的真理,也因此一生在痛苦与绝望中度过。他将自己置身于虚无,抛弃一切拥有的感情,倚赖的陪伴,恋恋不舍的荣耀,那些虚华的假象,权力的欲望、求胜的意志 。唯有血淋淋的自我剖析和揭露,才是真实——他的真实是痛苦的,任何愉悦的存在都是妄想!

“上帝死了”让生活no morals no rule,让传统的一切价值观都成了虚无主义,生活也随之失去了意义。这是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一个这正相信上帝死了的人!

可是即使这样的人也要我自己的生命寻找价值和意义,于是他的“超人”上场了。传统价值观崩溃了,那么人类必须确立新的生活的意义,尼采提出了“超人说”。“超人”是最能体现生命意志的人,是最具有旺盛创造力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是一切不能打到我的东西只会让我更强大“超人”。

可是如果真的没有了意义,那么创造出来的意义只是骗局而已。所以尼采孤独着,恐惧着,恐惧死亡,恐惧生活。尼采的眼泪从来都

不是因为爱,乃是因为人类比任何一种生物更深知本能的恐惧——孤独的死去,在这之前还有那虚无的人生。

当尼采哭泣

布雷尔问“眼泪背后的痛苦是什么?”

尼采说“不是痛苦,是解脱。很好的解脱。这是我第一次说出,我的孤独,都逝去了,逝去了。”(It’s not sadness. It’s such a relief. It’s such a relief! It’s the first time I’m revealing my loneliness. It’s melting. It’s melting away.)

布雷尔笑着说“这是个矛盾。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中,一旦与人分享,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It’s a paradox, Isolation exists only in isolation. Once shared, it evaporates. )

可是尼采的孤独却是无法消失的,这是相信“上帝死了”的人永远无法被抹去,无法像空气一样蒸发掉的孤独,是人类的孤独和绝望。就像死亡永远只属于个人一样,尼采的孤独永远只属于他自己。即使尼采复制出一个自己,有着相同的孤独,也无法彼此慰藉。因为当死亡临近,他只能独自面对。

所以尼采最后说“我们会有朋友,彼此之间会变成陌生人,理应这样。我们是两只船,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和路线。我们必须是陌生人,因为这是我们的规则。”(We have to become strangers to one another because it’s the law to which we are subject.)这也是尼采对所有人的规则。这同样是每一个人的规则,每一个灵魂都要独自面对那未知的死亡和死亡之后的事情。可是上帝如果死了,那么我们面对的就是活着的恐惧和孤独,以及那孤独死去的恐惧了。

 

第二篇:当尼采哭泣影评

《当尼采哭泣》的精神分析

哲学、伦理、宗教、历史类型的影片一直是人文知识分子的偏爱,或许是一种使命感,或许是希望从中找寻归宿感。当一个人离真理越接近、当他掌握的知识越多,他也会感觉高处不胜寒,孤独、寂寞。

lg买了一本尼采注疏集,还是学术巧匠刘小枫所编译。哲学界将他列为学术江湖中的重要成员东邪:刘小枫,自然不辜负他的名号,作为西方古典思想的引进者,在国内的最高权威非他莫属。曾经一部《沉重的肉身》,多次再版,依旧回味无穷。03年,我和lg才刚认识,他专程从好友处借来一部《拯救与逍遥》,虽然从未理清作品的含义,但却激发了我对初次相识的他的好感,不知何故自己总偏爱有哲学家潜力的人、爱看哲学著作的人。他大概也忘了,我经常回忆起和初次相识时他对我提起哲学家伊壁鸠鲁时的睿智神情。

搜索到一部关于哲学家尼采的影片,自然格外关注,只因关于哲学家题材的影视作品凤毛麟角。往日除了从科教影片中获取哲学家的信息,在媒体、视频类型的文件中很少有哲学家的影子,因为在大众看来,他们的思想是孤独的、晦涩的、痛苦的,大众关注的是娱乐、是被人包装的完美、虚拟的华丽、虚荣的满足、压力的释放....

早听说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尼采的理论。他的“超人”、“上帝死了”理论,被我国引进作为揭露基督教有神论谬误之所在的理论武器。难怪80年代一股尼采思潮迅速蔓延,尼采也是最先为国人知道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不过国内读者也仅仅是“断章取义”式地了解尼采。

《当尼采哭泣》被诠释为是一部心里推理片。改编自心理治疗畅销作家欧文.亚隆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为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其中角色都是世界上著名的人物,尼采、布雷尔、甚至还有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人物真实,故事情节虚构。

在影片中,两位大师都是脆弱的、孤独的、无助的,尽管他们被后世人所知晓,但是他们的人生却必需经历无法回避的痛苦,他们都有心理学上所指称的疾病。于是两位大师布雷尔和尼采他成为了相互的医生和相互的病人,布雷尔医疗

尼采的身体,尼采祛除布雷尔的绝望。

作为已经有家室、孩子的成功心理医师的布雷尔,爱上了自己的病人贝莎,他的内心有负罪感,夜晚常常从夜梦中惊醒。在梦中:他和贝莎发生关系,而这一幕却发生在舞台之上,被观众所窥视。他和贝莎在草坪上追逐,最后从陷进中落入被密封的棺材上.....背负罪恶感的同时,他同时享受着与贝莎缠绵的美好回忆和性幻想,他总是会不时的想起她的那句“你永远是我唯一的男人”。。。。

布雷尔的病情在于,他不甘生活的平淡无奇、他从贝莎那里得到了激情、得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那一刻甚至可以让时间消失,忘记痛苦的存在。然而他却认为自己是不自由的不能敞开自己的心灵去完整地“爱她”。

影片设计了一段经典的“谈话治疗”。尼采如诗般的语言、理性的思辩、并在心理大师弗洛伊德的催眠疗法下使布雷尔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珍惜已经存在的现有幸福生活。

关于病情,并不复杂,布雷尔爱上的是欲望的本身,贝莎不过是一个载体,在她身上他巧妙地实现了自己的欲望,何况贝莎是一位善于撩拨男性欲望的女人,他会对每一个心理医生说:“你永远是我唯一的男人。”人要实现欲望必然背弃伦理、道德。当他失去妻子孩子时,他一无所有。没有了心理大师令人尊敬的职位、没有了贤淑善良的妻子、没有了可爱的孩子们的幸福拥抱,与其美其名曰:得到了自由,不如说在落魄地游荡.....

存在主义哲学的确晦涩而深奥,由于我并没有对尼采的著作进行过通读和精读,因此在故事情节背后,以及影片的经典台词中,也许有更多没有深刻挖掘出的思想内涵。仅有慢慢学习和领会了,按照尼采的话说,伟大的思想往往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探寻到伟大的思想。

你必须准备好沐浴在你自身的烈馅之中:

你怎么可能重生呢,

如果你不先化为灰烬?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当尼采哭泣》是我所读过众多小说中比较偏爱的一本,作者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深谙存在主义哲学的亚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说明了心理治疗与存在哲学的观念和历程。小说中两位主人公,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存在主义大师尼采和医学大师布雷尔,在现实生活中从未碰过面。作者透过史料和名著中呈现的真实历史,思维观念和人格特质,将两人连结成医生与病人,进行了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

身陷对病人肉欲幻想而无法自拔的名医布雷尔,在善于撩拨男性的路.莎乐美的引诱下,试图治疗根本不愿接受帮助的哲学大师尼采的“绝望”。于是历经了一场不知谁是病人,谁是医生的心理治疗,最后两人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得以超越自己的人生困境。

这本书探讨的话题涵盖很广,也包括了对一些病征的描述,可是,这些话题都不离主轴: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人生的四大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孤独,人生的意义。把书中两位大师的对话看作缜密的思辩与人性的探索,可以引发人与自我的对话,探究真是而可贵的自己。

弗德里希.尼采,中等高度,略胖,拥有温和的声音和不露情感的双眼。然而,他的眼睛似乎是向内看的,保护着他内在的宝藏。这就是知道现在仍颇有争议的一位哲学大师。

他有着让人毛骨悚然的病痛组合:穷凶极恶的头痛,眩晕,平衡不良,反胃,呕吐,缺乏食欲,对食物感到恶心,高热,夜晚大量出汗,偶尔近乎全身肌肉瘫痪,胃痛,咯血,肠痉挛,严重的便秘,痔疮,视力的障碍,眼睛疲劳,无情的视力衰退,经常流泪,眼睛内的疼痛,视觉模糊,以及对光线的极度敏感,尤其是早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情绪转换。

尼采每一天都被这些病痛折磨着,拜访过几十位当时欧洲的名医,依然无法缓解。虽然他不停递寻找医生治疗他的疾病,但是,与此同时,他又享受着这些

病痛。尼采认为他的疾病属于他的身体,而他的身体并不是他。恰恰视这些身体上的折磨,使他的心灵可以把世界看得更清楚。尼采说自己的大脑里怀了只有他才可以生产出来的书,他把自己的头痛视为分娩前的阵痛。尼采是一个极矛盾的人,从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确是正确的,一个健康的人,往往没有办法始终用心思考。

布雷尔医生试图把病痛折磨等同于对生存的绝望,引诱尼采谈论这个问题,但是徒劳无功。从尼采对头痛的比喻,感觉他应该还算是一个乐观的人,但我宁可相信他是绝望的,并且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尼采把忧郁症称为黑暗时期,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而这个黑暗时期的出现并非源于病痛,而是源于存在。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痛苦和忧郁,那将是最大的悲哀。要是每个人都无忧,那么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于死亡,我记得尼采曾经说过:死亡的最终报酬是不必再死一次。并且他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死亡,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力。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自杀倾向。但是他并不像自己所说的那样勇敢和无畏。他极力掩饰自己的懦弱,不敢承认自己的绝望。

尼采的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他沉浸再自己的世界。对此,他是这样辩解的:有几次我伸手出去尝试建立一座通往其他人的桥梁,而我屡次都受到了背叛。尼采接受不了别人的背叛,而现实生活中,这却是时常发生的事。试图改变别人是很愚蠢的想法,尼采选择了逃避,这也充分表现了他的懦弱。在这些背叛中,尼采把责任都推卸到别人身上,他甚至没有想过,他所现造的桥梁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只能说,他还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写到:有些人无法解开他们本身的枷锁,然而确可以救赎他们的朋友。这似乎是他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借口,因为他根本救无法解释他自己,却自以为可以拯救世界。他曾说他的思想将会在两千年被认可,直到现在,他那些偏激的认识仍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个自以为是的

男人无疑是有巨大魅力的,他有绅士般的举止,高贵的态度,并且谦卑。只可惜,他的世界,我们进不去,他也出不来。

当潘朵拉的盒子被打开的时候,宙斯放在其内的灾祸救逃进人类的世界中,不为任何人所知的是,那里面依然保留了最后一个灾祸:希望。尼采是这样认识希望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但我隐隐地感觉到他是对的。也许希望的确是最终的灾祸,与尼采不同的是,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去了解真相。就像医生对病人隐瞒他的病情,尼采认为,这是剥夺了病人的权力,我却觉得,真相应该被隐藏,即使知道实情是他的权力。

尼采很强调权力,他最害怕的事恐怕就是别人剥夺他的权力吧。所以他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他认为,帮助他人仅仅为的是希望支配他人,借此来增加他们自身的权力。我是一个信佛的人,佛说每个人都是有善心的。尼采把这个世界看得太肮脏了,难道这不是他绝望吗?即使他无数次地强调不接受帮助,他仍然不停地寻找医生看病,他总是这么矛盾。

“就像骨骼、肌肉、肠子、与血管被包围在一层皮肤之下,好让人的外表可以忍受,所以灵魂的焦虑与激情被包裹在虚荣之内,虚荣是灵魂的皮肤。”

在尼采服用过多水合三氯乙醛而昏迷不醒的时候,布雷尔医生试图给他盖上的毛毯却被他踢开。即使是他脸色灰白,呼吸困难,脉搏微弱的时候仍是极度敏感的。布雷尔医生进行了一些处理,一个小时以后,他听到尼采微弱的声音:“帮助我,帮助我,帮助我!”

这虽然是一本小说,但是很多思想都可以在尼采自己的书中得到证实,只有这一段,是很难解释的。昏迷中的尼采似乎是另一个人,当然,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过,等他醒来,他不会记得,或者记得也不会承认那时说过的话。我想这也许是作者的一个美好愿望,因为本书中描写的尼采远不及他本人偏激。

无论尼采如何偏激固执,他的哲学思想仍有它存在的意义,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自己,精神上解剖自己。他所追求的真理太过透彻,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必然是世俗的,不然又怎么同所有人一样生活下去?像尼采一样的自由?没有房子,没有义务,没有薪水要付,没有孩子要养,没有行程表,在社会中没有角色与地位?有多少人真的心甘情愿过这样的生活?

很急于要写些什么,又有点害怕落笔,这本书激起我的情绪之强烈,一度让我不想看下去。 当初听到曾奇峰说,精神分析不是世界观,不是哲学和宗教,只是一种治疗手段。当时我很想接上一句,说精神分析不是世界观却能够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世界观,因为,毕竟一切哲学和宗教都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所以探索人类心智的精神分析,无疑有助于发现哲学和宗教的根源。这下好了,没说出口的话,亚龙在这本书里帮我说了。

亚龙是个极富野心的、自恋的咨询师,从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到日益亲密,而这一本让我感觉格外强烈。他化身为布雷尔医生,试图拯救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对于怎样拯救超人这件事,我很是为亚龙捏把汗。显然,尼采有一颗饱受苦难的心灵,但也正是这苦难,孕育了最深刻最彻底最锋利的哲学思想——“上帝死了”。如果尼采获得救赎,那么他的思想必定死无葬身之地;但如果尼采不能被救赎,岂不是意味着亚龙在寻求自我挫败?作者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处境,而这正是一个有经验的治疗师所说的能够促发改变的境地。

结局证明,亚龙的才华、经验,以及对存在本质的深刻洞察,当得起这个高难度的挑战。在我看来,医生和病人,或者不如套用亚龙的语言,作为旅途的伙伴,在这段同行的道路上双双获得了救赎。有两个地方,当我读到布雷尔在意大利的街头踯躅,哀叹自己年华老去,以及当尼采在布雷尔获得疗愈后第一次邀请他去家里做客他坚决地拒绝的时候,我大感意外,意外于亚龙竟然如此拙劣。没想到,峰回路转,布雷尔的抛弃过去是一场催眠之旅;而尼采的拒绝进一步推动了治疗。不得不说,亚龙的确兼具小说家的天才和治疗师的耐心与隐忍。

不过,在我看来,尼采最终拒绝去布雷尔家做客,仍然是出于对被关系被温情俘虏的恐惧而非自由的选择。当然亚龙也很无奈,毕竟这份对孤独的强迫性坚守是尼采的整个哲学思想,或者更近一步说,对他的存在方式的坚守。换句话说,如果医生真的治好了超人,那么同时也意味着治死了超人,因为他变成一个普通人。当然,尼采的救赎在于,他明白了他是有选择的,他选择为了他的思想而放弃了自己的自由。我为此颇感难过。

作者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不管是刻意地守护孤独回避关系,宁可用极其剧烈的偏头痛来回避面对被

控制、失去权力的恐惧的超人尼采,还是对布尔乔亚的生活既依赖又隐隐感觉空虚和束缚,却不愿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渴望,而沉迷于和病人移情性的迷恋关系中的名医布雷尔,都是受限的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强迫性重复;经历的关系(尤其是和他们迷恋而又恐惧的女人的关系),也不过是移情和反移情,根本没有真实的关系可言。而强健有力的莎乐美和柔弱依赖的贝萨,也是一样。

人类出于自身的软弱和不确定的命运的恐惧,本能地想要控制一切,不管是通过否认自己需要任何关系,摆脱一切的束缚和责任,还是通过努力奋斗来使生活如自己所愿,到头来,每个人都发现,彻底的控制,不仅是镜花水月,而更要命的是,控制扼杀了爱,扼杀了关系,扼杀了存在的美妙体验。

我痛哭,因为我深深地意识到,当我20来岁的时候,觉得读尼采颇有共鸣,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我同样是如此地害怕被控制,被压制。我感觉到关系是种令人痛苦的权力斗争,却又拒不接受这个现实,所以拼命在生活中寻找绝对的、纯粹的、不带控制的爱。而鉴于人的本性,这种爱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因为太害怕哪怕是蛛丝马迹的控制,所以在逃避控制的同时,也就拒绝了爱,就如书中所写的尼采。这种共鸣,只不过说明了我是一个多么受限的人。

承认我们是受限的,看清和接受那些限制我们的历史,是获得自由的第一步。正如布雷尔医生不能像尼采那样四海为家,尼采也不可能像布雷尔医生那样有稳定的家庭、朋友。

我的治疗师说我的要求很绝对。是的,我从来没有遇到一个人像他那样真诚地关心我,却并不试图控制我。但是即便如此,我意识到我对他的感情依然是复杂的,在依恋与感激的同时,仍然有一种害怕被控制的恐惧,和被迫放弃权力的屈辱感。而且,没有人是理想化的,即使把咨询师本人在咨询状态中会调整自身变得相对理想化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他仍然会有做不到的时候。我意识到,放弃一部分的控制来获得亲密的感觉,来获得敞开的交流是值得的,哪怕这意味着有时需要承受伤害。

我突然能够理解,他所说的那种中间状态是什么意思。爱和控制是关系中的两级。中间状态不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而是在对两端有了充分的理解和体验之后,获得的一种自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停留在任何想停留的地方。所以,在书的末尾,当尼采终于放低自己的控制,愿意让布雷尔医生引领他“清扫烟囱”,愿意承认他对布雷尔医生的感情需要,我的泪水倾泻而下,我知道我也在这一刻获得了治疗。

最后罗嗦一句,书中对咨访关系和治疗过程中的改变性的力量和关键时刻的描写清晰而有说服力,堪做一本经典的教科书。

读完《当尼采哭泣》,誊完笔记,脑仁疼——用书中尼采的话说——宛如分娩的阵痛,催促我写点什么。这是本值得大力推荐的书,无论从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研究还是心理自助的角度来说,都不啻于一场精

神盛宴。书中藉由19世纪末维也纳一众社会文化精英的私人医生布雷尔(弗洛伊德的师友)和存在主义哲学家、大思想家尼采之口,讨论了中年危机、婚姻、死亡、孤独、情欲、友谊等等话题,折射的是作者欧文?亚隆的思想和人格光辉。书中真知灼见俯拾即是,在这里只择取一二,钩玄提要。

死得其所

一开始为了让尼采在“治疗”他的绝望中自愈,布雷尔向他坦诚了自己对病人贝莎的情欲困扰。不料在谈话进行中此种情形愈演愈烈,令他不得不放弃了治疗尼采的初衷,转而全然投入到病人的角色里。而尼采认为,布雷尔的困扰只是潜意识为了逃避“高尚的痛苦”而制造的精神垃圾。他将一些私人的意义联合、附着在贝莎身上,企图以幻想贝莎获得精神上的保护,缓和孤寂感,用幻觉的永恒感来抵抗时间吞食一切的无力感。而不时造访他的噩梦则仿佛验证了这一分析:“布雷尔再度感觉他脚下的地面在液化,在试图找到贝莎的时候,他又一次坠落了40英尺,掉到那块点缀着神秘符号的大理石板上。”(P89)40英尺代表了他的年龄,大理石板象征着墓碑,下陷预示着入土,而寻找贝莎意味着寻求救援。年过四十的布雷尔功成名就,家庭美满,羡煞旁人,可他却觉得了无生趣。他似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一览众山小的同时却意识到自己也许登错了山,但是已经没有力气爬下去从头再来。比起 “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死亡对已经步入中年的他构成了更有力的威胁。

尼采认为布雷尔对死亡的忧惧,源于对于未曾实现自己的生命的认识。“你的胸口胀裂着未曾体验过的人生,你的心脏则在时间流逝中怦然跳着。”(P301)如果一个人从未选择过自己的生活,当有一天他已经不再年轻时突然意识到这一点,自然会感到惊惧。往者不可谏,来者亦不可追,蹲在“错误的”山顶等死,光想象就令人感到绝望。接着尼采又为布雷尔介绍了“永劫回归(eternalrecurrence)”的哲学概念,让他设想这一瞬会永远存在,未实现的人生永不会被体验,未被聆听的内心永远在呐喊……而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唯一的方法是“以你喜爱这个概念的方式来生活”(P306),追求你的人生,成为你的存在。“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去,死亡就丧失了它的可怕!”(P300)这就是尼采所谓的“死得其所”。

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死亡是欧文?亚隆回避不了的主题。不仅是他,是个人就得面对死亡,哪怕竭力幻想否定死亡,但死亡仍是他的最终归宿。虽然普世价值存在与否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存在意义的追索却实实在在跨越了文化的藩篱,被全人类共享,并贯穿人类历史,勾通古今智慧,以宗教、哲学、心理学、占星术等等形式传递思考和探索的结晶。虽然书中尼采竭力否认“坦然面对死亡”这个说法,认为这含有“对生命的亵渎”,但其实他那些具有震撼力的理论还是被用来回答了“在何种条件和

情形下,我可以无惧于死亡”这样一个质朴的问答题。而且他给出的,并不是唯一的答案。但有这样一个唯一的问题。上帝死了,但我们还得面对时间的审判。“死亡阴影的逼近是一项巨大的恩赐”(P118),它给予我们洞察力和勇气,去重新安排生命中的优先级。先死而后生。

爱与关系

书中布雷尔和尼采分别深陷在各自的情感纠葛中无力自拔,直到他们结合力量找出了根源所在。他们“对欲望比对欲望的对象要爱得更多”(P276),在对象身上投射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意义,他们未曾真正看到过对方,只是藉由与对方的关系来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我们这群受苦的同伴,全都无法看到彼此的真相。” (P363)这道出了一些普遍的关系的实质。在个体独立化进程中,个人力量的日渐强大伴随着孤独感日盛一日。个人独立意味着与世界分离,会不断产生无力感和微不足道感。解决方案就是与世界、与他人建立新的联系,以缓解孤独感。然而,在此种潜意识动机下建立的关系,难道不是一场互相利用的交易?对方在你眼里难道不是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我们身上又在上演多少场以爱为名的自欺欺人?

为了逃避精神孤独而建立的关系既不尊重对方,亦打断了自己的成长过程。“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系。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只有当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可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增长。” (P340)所以一种理想的亲密关系,“仅存在于当它对某人的生存不是必要的时候”,而且它应该是“孕育某些更高层次东西的园地”(P307)。

相似的情形出现在孕育和教育后代的问题上,有多少孩子的出生是因为“是时候了”?有多少父母利用生孩子这回事儿来改善夫妻关系、缓和寂寞、延续自己的生命——“为了寻求永生,而把一个人的生殖细胞射向未来——仿佛精子含有你的意识似的”(P318)?又有多少父母教导孩子去完成他们自己受挫的抱负、修补他们自己的缺陷?有多少孩子“因为把父亲扛在背上而被压得抬不起头来”(P296)?也许有多少陶醉在孩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父母,就有多少无辜夭折的人生和荒草丛生的道路。而且悲剧之所以是悲剧,是因为其一再重复。

“要创造孩子,你必须先让你自己被创造。……你作为父母的目标不是去产生另一个自我……那是为了生产一个造物者。”(P307)如果一个人还不能坦然面对死亡的迫近,那么他就很难不利用孩子来逃离被死亡堙没的恐惧,并对其人生指手画脚;他很难将孩子当作另一个个体,令他独立探索自己要走的路。

人可以承受多少真理?

书中布雷尔最后为了寻求自由、追求自己的人生抛家弃子、孤身离开维也纳,在旅途中破灭了对于贝莎和前助手伊娃的幻想,认识到自己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并且除了医术一无所长,在剃掉胡子后倍显老态,走在街上自惭形秽。就在他懊悔、孤独又迷茫时,他年轻的朋友弗洛伊德出现了……你被骗了。这些都是幻觉。布雷尔为自己设计了这样一个所谓的“思想实验”,他请弗洛伊德给他催眠,然后在未让真实的事情发展到一种无可挽回的境地前,去实验一种无可挽回的决定。这招太高杆了。因为他简单地试出了自己的底线。他不是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可以抛弃一切,跑到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和土著同居,就为了画画。他不是尼采,无牵无挂,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简直要自绝于社会。他忍受不了寂寞,忍受不了无所事事,忍受不了孤独终老。比起尼采,布雷尔是更接近普通人的人。

所以尼采那招是完全行不通的,他残忍地撕开了布雷尔的伪装,指着鲜血淋漓的伤口说,你害怕是因为你根本没活过!是不是啊?!但是他不给药方,不给治,你问他怎么办?把握自己的人生啊!把握个毛线。现实是,他四十岁了,有老婆,有五个孩子,除了医学啥也不会,也没什么具体的梦想。他之所以是今天这样,也许当初不是自己所选,但无论原因是什么,结果已经注定。你让他把握人生,除了已经有的,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该把握什么。就像我们很多人的父母,他们被教导努力挣钱赡养父母、抚养孩子,他们选择过自己的人生吗?没有。可到了今天,除了按着惯性继续下去,已经没有别的人生了。的确有“花甲背包客”,但那是小众,他们的存在对于大部分人没有指导意义。就像尼采近在咫尺,布雷尔却依旧故我。

还有责任之说,就像布雷尔的妻子对他说:“在我的选择奴役了他人时,我无法去选择自由。”(P313)不过尼采又说:“如果你没有完成你自己,那?责任?不过是为了你的自我放大而利用他人的婉转说法罢了。”“责任与忠实是遮羞布,是用来躲在其后的帘幕。自我解放意味的是一个神圣的?不?字,甚至是对责任。(”P307)这些文字确实振聋发聩,然而合上书本,我们面前还有现实。笔者曾经想要去支教,但是家母表示无论如何都无法安心,我如何能无动于衷?又怎能为了寻找自我而令她提心吊胆、终无宁日?确实,责任、忠实、善良,这些都是监狱的栏杆,这些微小的道德能令人麻木,我们首先得认识自己的邪恶,自由是完全的自由,包括你的本能。然而问题的核心在于,我没法承担这样的自由。

所以布雷尔做这样的选择,我觉得可鄙又释然,他说出“生活愉快的关键,在于先去选择必要的东西,然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P343)时,我觉得可怜,又不得不同意。自由对于大多数人,依旧还只是一场思想实验。独立这个词语,在面对偌大一个世界时,难免瑟缩。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为过去

的选择负责的同时,未来尚待设计,如何以一种爱自己的命运的态度来生活,是值得每个人停下来想一想的问题。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P336)这是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当尼采哭泣,他不再受苦于自己的孤独。以参与彼此的自我超越为前提,人和人之间也许能达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信任和理解。如果你的泪水有声音,它们在说些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