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面对自己--《当尼采哭泣》观后感

当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存在主义大师尼采和医学大师布雷尔遭遇的时候,他们能否挽救彼此的心灵?

《当尼采哭泣》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882年。充满魅力的俄国女人莎乐美请求维也纳的著名医生布雷尔去治疗一位将“影响欧洲”的病人——尼采——的绝望。当然,前提是不能让尼采知道医生在治疗他的心灵。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1760年,麦斯麦开始用磁石按摩人体让患者昏睡并实施治疗。1843年,曼彻斯特的布雷德出版《神经病学》,从生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催眠的机理——长时间注视某物,便可使眼脸的上举肌麻痹而引起不自然的睡眠。后来,他又提出暗示为引起催眠的要素,从此,催眠的方法与事实渐为医学界与心理学界采纳。1882年之前的一段时间,电影的主角布雷尔医生,正好在催眠术和心理治疗两者的结合上取得了突破。他在治疗具有严重歇斯底里症状的女病人“安娜?欧”的过程中,通过催眠,打开她那被密封、被压抑的往事,与之对话,疏导那些积压的痛苦记忆。而这些抑而未发的冲突,就是引起歇斯底里的原因。年轻的弗洛伊德,刚成为实习医生,还没能写下他那影响世界的煌煌巨著。而心理学从哲学独立出来,大抵也激荡在那个时代。1863和1868年,冯特和费希纳分别出版了心理学划时代的重要著作——《论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学讲演录》和《心理物理学纲要》。1879年,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莱比锡大学建立,这代表着现代心理学的真正诞生。

回到电影《当尼采哭泣》。

尼采需要挽救么?他全身都是病痛,尤其是时常发作的偏头痛是他生命最大的阴影,频繁的发作,一次比一次迅猛,一年至少有200天使他陷入和病魔的斗争。他踏上了求医之路,辗转访遍了欧洲最著名的24位医师。然而,他的偏头痛不仅丝毫没有减轻,反倒变本加厉,视力日趋下降,绝大部分脏器都出现了问题。他痛苦焦虑,抑郁不堪,夜不成寐。脑海里时时徘徊着“自杀”。可是清醒时他却镇定地说:我有我自己的黑暗时期,可谁没有呢?任何痛楚被他视作创作

的源泉。他遭遇接连的背叛,再也不相信任何亲近。任何示好都会被他理解为自身权力的丧失。这样的心灵,如何去接近,又何谈去治疗?

是的,布雷尔医生也正处于他的黑暗时期。他45岁,功成名就,有美丽的妻子和聪明的孩子,有优秀的学生和朋友弗洛伊德相互砥砺。但首创“谈话疗法”的布雷尔却深陷于与病人“安娜”的爱情而不可自拔。他觉得自己的生命从来未经选择,他恐惧衰老和死亡,他没来由的不快乐,他开始怀疑生命本身的意义,他无法成为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他,能否挽救自己和尼采,同时面对两种心灵的绝望?

布雷尔遭遇到了尼采的种种阻抗而无法进行治疗,心理谈话的技巧在哲学思辨的面前顿显苍白。终于,布雷尔设想了一个完美的计划——在尼采药物服用过量而发作的那次深夜,他挽救了尼采的生命。第二天,他要求尼采住进疗养院,并请求尼采帮助解决自己的绝望,以此来作为住院治疗的报酬交换。这让尼采可以从不愿受人恩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或许也可创造通向尼采心灵的唯一道路。 治疗和被治疗的角色就这样在劳森疗养院交错替换。更多的时候,布雷尔成为了那个更需要被帮助的人。尼采积极投入于对布雷尔绝望的治疗。当我们一再看到哲学家抽象的思辨于事无补的时候,反而意外地看到了尼采竟也在打磨着想象疗法、厌恶疗法的雏形。

尼采的绝望是无法面对自己,布雷尔的绝望则来源于无法成为自己。他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但他们都是勇敢的硬币,在命运的漩涡中,再次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当布雷尔率先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并成为自己时,这深深地触动了思索和探究绝望的尼采,坦诚和温暖像熔岩一样,融化着尼采内心深处的坚冰。他大声哭泣着,他看到了友情的价值,他知道了自己不是怪物,他明白自己有能力去感动人并被感动,他终于面对自己并选择了接下来的道路。

从治疗技术的角度看,也许会有这样的误区:每一个纠结的布雷尔,似乎只需要一场弗洛伊德式的体验,一切便能重归平静。而每一个阻抗的尼采,似乎只

需要足够诚实而真挚的告白,便可启开孤独的心扉。但我们不能忽略布雷尔和尼采的勇敢。这勇敢,不仅仅是坚强,也不仅仅是自信。这勇敢,既是勇于承担,也是勇于创造;既是勇于接纳,也是勇于变化。

实际上,整部电影的主要人物全都是真实的,许多脉络和人物关系也可堪考证,诸如布雷尔和安娜的故事、弗洛伊德和布雷尔的关系、莎乐美和尼采的故事,等等。原作者雅罗姆重在虚构了一场场布雷尔和尼采的碰撞,这其实也是一场心理学和哲学的碰撞。

在布雷尔的经历之上,年轻的弗洛伊德继续探索,他认识到不是治疗者的行为吸引着患者,而是因为治疗者被患者认作她们现实的、原本钟爱的对象的替身,也就是发生了“移情”作用。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布雷尔和弗洛伊德在治疗和思辨中,肩负起探索人类心灵的重任,也让人类有更多机会、更能勇敢地面对自己并成为自己。

 

第二篇:当尼采哭泣

电影《当尼采哭泣》观后感

哲学。什么是哲学?我之前一直认为哲学就是思维和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一帮哲学家整天没事做饶着舌要把人转晕的话题,离我们普通人的平凡世界既遥远又没有必要。这学期学习的马原,原以为也只是简单的思政教育,却不想,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尼采、海德格尔等一系列的名字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深邃,也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哲学在物理学发展上的重要意义也让我肃然起敬。哲学,依然是那么高深,却让我看到了它无量的价值。

而我对哲学的学习,始于《当尼采哭泣》。

第一次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几乎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尼采关于“上帝死了”的言论和思想让我感到和迷惑。上帝作为基督教的精神代表,是一种宗教的象征,若是从科学的角度去衡量,完全可以说的不存在的。可是尼采却说我们创造了上帝,又一同杀死了上帝,这又是为何?或许他曾经信仰宗教,后来自己推翻了他?更让我感到若有所思的是尼采和布雷尔医生的关系。布雷尔本来是为了治疗尼采的绝望的,后来却被尼采治疗好了自己的绝望。我隐隐觉得这二人其实是一种统一,在尼采为布雷尔解脱的时候,其实也可以看做布雷尔对尼采的解脱,他们二人似乎有一种精神上的共性,然而这具体是什么,我又觉得晦涩难言。这其中各种梦境的奇妙寓意和时空的交错,更让人迷惘:尼采反复提及的“超人”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从各处搜索资料,大略地了解了一些尼采的思想,他的虚无主义让我震惊。“被我们亲身经历到的,才是现实的和存在着的,此外的一切皆为虚无。”他抨击理性主义,认为理性主义支配的思想和文化的根本错误,就是限制和我闪了每一个人独有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没有理性,那我们这个社会该如何运作?就像影片中莎乐美所说的那样,“如果上帝死了,那么所有的一切准则都将不存在,所有的一切行为都将被允许”,这确实是不可想象的。对信仰上帝的人而言是这样,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难道不也是这样?准则和标准是维护社会稳定所必须的,平等和关爱弱者等思想也是我们一直所推崇的,如果说理性都是需要抨击的,那么我们发展科学追求真理又是为了什么呢?

继而,我了解到尼采的“超人”思想。或许超人就是解答以上疑惑的有力答案吧!他鼓励的冲破理性,其实是对束缚的一种挣脱,他宣扬的人应是从“我应”逐步解脱思想进而明白“我要”,最后到达“我是”的境界。这种对人的价值重估与超越的鼓励,着实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被人所经历过的,才能是现实的,生命存在的唯一尺度就是价值。上帝死了,这样的价值标准又回到了每一个人手里,不再有束缚,这为人解放以至于自我,开启新的境界走出了卓越的一步。

经过这样的理解再次观看影片的时候,便发现了很多小细节。

“我的本分就是不用坚持本分”面对布雷尔关于“本分”的说法,莎乐美这样回应。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突显了“超人”的思想。莎乐美和尼采相互了解,莎乐美对她自己的评价,其实就包含了尼采对于人的理解。人的本分就是不用追求本分,而是追求更超越的自我。包括她不让布雷尔为她开门,也体现了她十足的反叛精神。但这些随性与自在却恰恰是她吸引人的地方。

至于之前困扰我的布雷尔医生的梦境,也渐渐明朗。他的梦,正是他心底的冲动,然而,现实的理性诸如医生的身份和丈夫的本分却在时时刻刻束缚着他。他的意识已经觉醒,可是思想却在压制这种意识,这也造就了一代人的痛苦。直到最后,他完全正视这种冲动时,才收获了自己的自由,精神的自由。而我相信,尼采最后留下的眼泪,也一定是因为向布雷尔一样得到了解脱。

影片中也有很多的对话很吸引我,给了我别样的思考和触动。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布雷尔医生在与尼采分担自己的

挣扎和无人理解的孤寂之中找到了理解自己的人,进而才能重获自由。而尼采最后也终于卸下孤寂的壁垒,用一颗真诚的心面对布雷尔,流下了感动的热泪,并获得了释然。

“设想一下,你此生正在经历的生命,在此前已经经历过,你可以再次经历,甚至无数次,但其中不会有新的东西??所有未曾经历过的生命,竟永远在你内部,永远被封存。”这样的设想让我感到恐慌。我们每个人都只有短短的这一辈子,所以总是小心谨慎,唯恐出错。然而,如果想到这样的人生其实我们已经经历过无数遍,细思恐极——那我们的人生不就是一次次的重演吗?还有什么意义呢?或许这样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它却让我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不出错还是活出另一种精彩。到现在,我才大概有些明白了尼采所谓的超人。我们或许会活很多世,每一世都超越原来的自己,开拓一片新的境界,这样的人,不就是“超人”吗?“超人”的思想或许乍听起来很是莫名其妙,细思来,满满的都是人生的哲学。

从茫然,到背景资料的阅读,再到最后的些许收获,这次的观影历程让我渐渐接触到哲学的影子,也让我的思想有所丰富,相信这样的学习历程,我会继续下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