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公开课)

《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绵阳市平武县大印中学 grx

知识目标 :1、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能力目标: 1、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使学生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情感目标 :利用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学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向:

1、导语:、美文诵读《初中生活的苦与乐》,读完后学生谈谈感受。

师:作者选取了三年生活中感受最深的片断,既有单纯的苦和乐,更有苦中有乐、乐中带苦、苦乐交融的,可见作者选材之精心。无论是苦是乐,都构成了生活中难忘的乐章。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此外,全文多用排比,视野开阔层层推进颇有气势,体现了作者较强的驾御语言的能力。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感到最苦和最乐的事吗?

交流:把你生活中认为最苦的事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担,把你生活中最乐的事讲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

师: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讲,安排这一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揭示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2、理解并体会本文流畅凝练的语言风格;

3、形成正确的苦乐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二、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xx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889年中举人。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三、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听录音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教师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指导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亲切自然。

(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2)基础知识检测: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契约(qì)包揽(lǎn)悲天悯人(mǐn) ...

词语积累:

失意:不得志(指抱负志向没办法得到施展。)。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任重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填空: 负责任(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2.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负责任(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找,设计这一步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找,从而理解、熟悉课文,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

五、小结:1. 这一节课,你有何收获?

2.播放MTV《为了谁》片段结束课程。

这是19xx年抗洪抢险斗争中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我们了解了人民子弟兵的天职;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也都应有他的责任。只要我们尽职尽责,我们就会快乐,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

谈,目的是让学生拓展思维,知识迁移,从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写作练习:

古语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现代人提出应该在学校实行“快乐教育”。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用一百左右的文字将自己的观点阐述明白。

 

第二篇:最苦与最乐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最苦与最乐》

主备人:吴艳争 班级 使用人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议论的阅读方法(重点)

2. 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知识链接

阅读议论文,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全文的一切论述,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明确了中心论点,才能了解作者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寻找或概括中心论点:

分析论点所在的位置题目,有的文章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开头,有的文章在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逐层论述;中间,有的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这种情况较少;结尾,有的文章通过论述,在文章结尾处归纳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论据是论点赖以存在的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初中阶段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举例论证:真实具体,说服力强;道理论证: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是非明确

3.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

议论文基本的思路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学习过程

1.走近作者:梁启超,字 ,号 , 代 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著有

2.根据朗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契( )约 ②揽( ) ③悲天悯( )人

3.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①失意 ②悲天悯人

③如释重负 ④无入而不自得

4.默读课文,根据内容填空:(每空填两个字)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5.学生讨论,并完成下列练习:

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

对事的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② 什么事最快乐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③用文中语句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④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学海冲浪:自信开启智慧 勇气扮靓风采

1.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① ;

2.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 和 据两种,本文的论据是否具备这两种类型,请举例说明。

4.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摘抄本课你喜欢的句子:

6.写出有关“苦乐”观的名言警句:

课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