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与反思

山东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七单元:制作标本——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中心小学 王海伟

一、案例:

(一)感知

(1) 谈话,引出生活情境:(出示海浪的录音)同学们,听,这是

在哪里?大海给我们带来的不少礼物呢!瞧!(出示海滩图,沙滩上布满美丽的各色贝壳)

(2)提出问题:王丁只捡了三只(贴图),而李飞捡了6只(贴图),仔细观察他们捡的贝壳数,你还会发现什么?

(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操作讨论交流,探讨图示,并解决问题; 1、李飞与王丁捡的贝壳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1)谈话,引导学生为贝壳分组:那么大家能不能给李飞的贝壳分分组,让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放手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行动手操作并进行全班展示。如果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不急于肯定或否定。)

继续引导:到底应该几个贝壳一组,才能清楚的看到李飞捡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呢?与你周围的伙伴交流一下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 讨论后,引导学生发现正确的分组方法,并把每三个贝壳圈在一起。 (2) 列出算式:分组之后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看到李飞捡的贝壳数是

王丁的几倍了,那么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6÷3=2)

(3)小结:要想知道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只要将李飞的贝壳数按照王丁的贝壳数平均分,分成了几份就是几倍。

2、掌握方法,继续探究倍数问题。

出示贝壳数表,引导学生发现:其他学生捡的贝壳数之间也存在倍数关系。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操作解答。(略)

(三)拓展应用。

1、课后第一和第二小题,采取男孩女孩分组练习比赛的形式,夺取智慧星;引起学生的解决问题兴趣。

2、妈妈与孩子的年龄:学生自已做,集体核对

二、反思:

这部分教材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实际问题。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采集贝壳标本的活动情境。图中以简单的统计表的形式出示了同学们采集的贝壳数,为同学们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通过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李飞捡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引发有关倍的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和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列出除法算式,然后由直观到抽象有序的安排练习内容,加深对解决这类问题方法的理解。

由学生熟悉的大海情境引入,引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实际问题。倍数问题对于已经有一定实践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理解上应该难度不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脱节现象,在为学习素材分组时会遇到问题,比如没有根据另外一种素材的个数分组,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操作、交流时

间,在互相交流中释疑,并在分组操作中感受到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关键:一个数中包含有几个另外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几倍。练习题部分注意了练习题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设计梯度,最后到实际应用,使学生形成一种数学意识:数学是一种有用的科学,归根到底是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

 

第二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教学设计及反思

下木小学 邱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本单元的重点,是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圈一圈,从每几个一份,看可以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理解为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也用除法计算。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学生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相信大部分学生会学得比较好,个别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二)难点

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今天大家的上课的精神都特别棒,所以下面的一些抢答题,相信你的举手动作是最快的。做好准备。”

1.口答。

3个5是( ) 2个4是( )

8里面有( )个2 20里面有( )个5

2.看图说说有几个几

(1)☆☆☆ ☆☆☆ 2个3

(2)○○ ○○ ○○ 3个2

(3)□□□□□□ 1个5或者5个1

【设计意图:用“小黑板”出示口算题的情景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经历几个几的练习,为衔接后面的数学问题提供铺垫,使其过渡自然。】

(二)探究新知

师:“前面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老师现在还想考考大家。”

1.出示情境图(例3)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蓝花:2朵 黄花:6朵 红花:8朵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谁能把比较的结果说一说?

2.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1)圈一圈,再比较:

师:除了用多和少来比较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习除法那样将它们分成一份一份地比较。如果我们将蓝花看成一份,那么黄花可以怎么分?请大家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看看你圈了以后有什么发现。”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

师:“你圈出了几个几?为什么把2个圈一份呢?(黄花的只数是2)你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了吗?”(指名回答。预测提示:因为蓝花的朵数是2,所以把2看成一份,6就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3个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因为6里面3个2,所以6是2的3倍。所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求:6是2的几倍?想:6里面有几个2。(3个2)所以:6是2的3倍。

3.体会加深“倍”的意义

(1)比较红花和蓝花的朵数。

(2)先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生汇报:

师:“你把每几朵圈成一份?(2朵)为什么?(蓝花的朵数是2朵)。那么把红花圈成了几个2(4个2)

因为8里面有4个2,所以8是2的4倍。所以红花是蓝花的4倍。

求:8是8的几倍?想:8里面有几个2。(4个2)所以:8是2的4倍。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课题)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那么这个4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出来呢?” 指名回答,8÷2=4

(3)小结: “说的非常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一般用除法来计算。”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这个2如何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设计意图:提供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从蓝花、黄花和红花这一问题情景中,使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

(三)尝试练习,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注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是如何列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尝试直接列算式解答,然后说一说是如何列出算式的。

2.寻找生活中的倍数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老师知道咱们班有几个同学今年9岁,老师今年36岁了,你知道老师的岁数是他们的几倍吗?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回

去可以想一想,然后把想到的问题告诉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听,好不好?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知识技能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训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活中倍数问题解答方法。】

(五)全课总结

今天怎么学习了什么,你知道怎么求一个数是另个一数的几倍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

(六)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是另个一数的几倍

6÷2=3 8÷2=4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学生活动,从而引出“倍”,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的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第二、“倍”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底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相关推荐